DL T 5195-2004(条文说明)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pdf
《DL T 5195-2004(条文说明)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5195-2004(条文说明)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pdf(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L/T 5195一一200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条文说明91 DL/T 5195 - 2004 目录3 总则.93 5 基本资料.95 6 隧洞布置.96 7 断面形状及尺寸.108 8 水力设计.113 9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16 10 不衬砌与锚喷隧洞.118 11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衬砌.126 12 顶应力混凝土衬砌.131 13 高压钢筋混凝土衬砌岔洞.134 14封墙体设计.137 15 灌浆、防渗和排水.139 16 观测、运行和维修.141 92 DL/T5195一一20043总则3.0.1 本标准根据GB50199(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SD134一1984(简称原规范)进
2、行修订,并结合近十多年科学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增补了有关内容。为规范水工隧洞的设计,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提供了依据。3.0.4 对围岩进行稳定分析是目前围岩加国设计中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工程类比法和块体平衡法,对软弱破碎围岩、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隧洞,还需配合有限元法分析计算。3.0.5 本标准对水工隧洞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是根据GB50199规定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及其方法制定的。水工隧洞支护设计计算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极限状态表达式采用作用(荷载)标准值及其分项系数、材料性能标准值及其分项系数、设计状况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和结构系数表示。3.0.7 本条规
3、定与原规范7.1.3条规定基本相同,补充了掘进机施工的技术要求。原规范该条文列于不衬砌与锚喷章节中。工程实践证明,开挖方法不仅对不衬砌、锚喷隧洞有影响,而且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洞也有影响,故将本条加以补充列于本标准总则中。采用钻爆法开挖时,本标准规定必须采用光面爆破。光面爆破的优点是:隧洞开挖造形好,岩面平整,起伏差小,对围岩扰动轻微,岩壁上明显的延伸较长的爆震裂隙较小。工程实践证明,岩面起伏差可控制在llcm以内,光面爆破引起的围岩松动圈深度仅为普通爆破法的11/2,一般都在几厘米到I.Om左右,93 DL/T 5195 - 2004 对围岩稳定和维护原有围岩的强度具有明显的作用。对
4、减小糙率系数,减少水头损失有利。对光面爆破的质量要求,应符合DUf5099的有关规定。94 DL/T5195一2004 5基本资料5.0.1 本条规定与原规范2且1条的规定基本相同。增加了对动能指标和生态环境资料的要求。5.0.2 本条规定与原规范2.0.2条规定基本相同。1级高压水工隧洞和高压岔洞,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高,设计依据的地质资料必须切实可靠,故应根据各设计阶段的规定,在现场进行试验,以落实设计数据,保证设计质量。5.0.3 本条规定与原规范2.0.3条规定基本相同。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及条文中提出的在开工前要掌握的地质情况,是从长期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得来的,设
5、计时应予以重视。对不同的设计阶段,可根据其要求,由粗到细,逐步摸清,达到条文中所规定的要求。5.0.4 本条规定与原规范2.0.4条规定基本相同,在开挖施工中,尤其是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较复杂的洞段,应加强观测,做好地质编录,收集地质资料。随着施工开挖的进展,摸清实际地质情况,及时修改设计,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不应忽视。95 DL/T 5195 - 2004 6隧洞布置6.1一般规定6.1.1 水工隧洞洞线的选择,是隧洞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其后水力计算、结构设计的基础。选线失误,造成的事故和遗留的隐患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 1)忽视地质
6、条件,造成施工期重大工程事故,或给运行期留下重大隐患。(2)选择洞线时强调洞线最短,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酿成事故。我国己建隧洞工程,由于洞线布置上的不合理和施工方法上的欠妥,而发生的事故不少。其原因:一是基本资料,特别是地质资料掌握不足,造成隧洞布置失误:二是忽视水力学因素,造成不良水力条件。实践证明,布置上的缺陷是不易弥补的,因此,本条规定,隧洞布置时,应经过可能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6.2洞线选择6.2.1 本条规定与原规范3.1.3条规定基本相同。(1)在洞线选择中都非常重视遵循洞线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或与构造线保持有足够角度的原则。实践证明这一原则是正确的。一般与构造线夹角大于30。时
7、基本无塌方事故:20。30。时会出现塌方:小于20。时大多出现塌方事故。(2)层状岩体是典型的各向异性介质。在层状岩体中布置隧洞,为保证围岩稳定和获得最大的承载能力,关键是洞轴线与岩层走向要有较大的夹角,理想的夹角是90。,但在工程实践中,理想的条件是很少能够办到的,在SD134-1984规范编修DL IT 5195 - 2004 中,曾以碧口水电站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碧口水电站在陡倾角较疏松的薄层千枚岩中开挖了4条隧洞、3条压力管道和其他各种洞室。洞室轴线与岩层的夹角变化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这些洞室的开挖情况看,洞轴线与岩层的夹角。25。时,洞壁发生严重外鼓和倾倒
8、:夹角25。30。时,发生较轻微外鼓和倾倒:夹角大于45时,围岩基本稳定。根据上列情况,提出本条规定。(3)洞线布置应考虑地应力方向,例如,二滩水电站,2号、4号探洞三维地应力实测资料分析,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30。左右,如选取北东30方向为x轴,北西60。方向为y轴,z轴铅直向上,根据实测值算出这种位置的各种地应力参数,列于表1中。表1NE30。方向地应力参数表测点6 x MPaf, cm MPa/1。cm2 。JCT,。cr,cry MPa/cm2 2-6-1 23.2 6.4 8.0 29 0.80 3.63 2-6-2 9.4 5.4 9.6 0.98 0.56 1.74 2-6-3
9、9.9 6.3 15.6 0.63 0.40 1.57 2-6-4 21.2 9.3 15.1 1.40 0.62 2.28 2-6-1 23.9 13.9 20.9 2.19 1.28 1.71 2-6-2 32.8 17.9 15.7 2.19 1.12 1.86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两个水平应力分量都不相等,而且相差很大,如果洞轴线选在x轴方向,边墙将受到小的侧向压力,若选在y轴上,边墙上将受到大的侧向压力,两者相比,后者边墙上单位面积所受的侧向压力,为前者的1.573.63倍,显然洞轴线选在接近x轴向,边墙所受侧压较小。据此分析,并结合考虑了地质构造线方向进行了厂区洞群布置。结果开挖
10、施工进行顺利。有关专家致评价,二滩水电站厂区洞群布置是成功的。由上列分析,隧洞轴线的布置,从地质构造角度考虑,仅仅97 DL/T 5195 - 2004 遵守洞线垂直地质构造线或与地质构造线保持一定角度的原则是不很全面的,还应注意与地应力场中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关系。6.2.3 隧洞在岩体中埋设的深度,即洞顶以上岩体的覆盖厚度和山体岸边一侧的岩体厚度,一般统称为围岩的覆盖厚度。隧洞围岩的覆盖厚度涉及到围岩的稳定性、围岩的抗力及围岩的防渗能力等。因为岩体是一种特殊的各向异性材料,其物理力学参数不仅随不同方向而变化,而且往往在有限范围内即有突然的改变。故在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1 隧
11、洞的进、出口洞段及无压隧洞的围岩覆盖厚度。近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突破,在规范的编写中调查了19个工程的进出口,其最小覆盖厚度均不足1.0倍的洞径,其中碧口水电站右岸地洪洞出口围岩覆盖厚度仅为洞宽的1/10。覆盖厚度小,洞口围岩仍能维持稳定,这里的关键是采取了合理的施工程序和工程措施,其结果是减少了明挖,争取了工期。表2部分水电站进出口围岩厚度开挖洞跨工程实例序号工程名称洞顶围岩厚度序号工程名称洞顶围岩厚度开挖洞宽开挖洞宽1 碧口右岸泄洪涧出0.1 11 花凉亭泄洪洞进、出0.5 0.7 口日2 碧口左岸泄洪洞出口0.6 12 响洪甸泄洪涧进口0.8 3 石头河泄洪洞出口0.5 13 丰满1
12、号泄洪洞出口0.6 4 乌江渡左、右泄洪0.5 14 丰满2号泄洪洞出口0.7 洞出口5 乌江渡放空洞进口0.9 15 映秀湾引水洞进口0.9 6 毛家村泄洪洞进口0.2 16 潭岭引水洞进口0.8 7 绿水河泄洪洞进、出0.6 17 古田溪三级引水洞进0.3 口口8 陆浑泄洪洞迸出口0.8 0.5 18 湖南镇引水洞进口0.7 9 新丰江泄洪洞出口0.7 19 太平哨引水洞进口0.9 10 松涛泄洪洞口0.3 98 DL/T 5195 - 2004 根据上列情况,本条提出对有压隧洞进出口段、无压隧洞及进出口洞段的围岩覆盖度不做具体的规定。2 对于有压隧洞,特别是高压隧洞,欲利用围岩的承载能力
13、,则围岩覆盖厚度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原规范3.1.4条规定一般按洞内静水压力小于洞顶以上围岩重量的要求确定。在本次规范的修改中,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和专门的研究。现国际通用准则有覆盖范围的垂直向准则、雪山准则及挪威准则。1)垂直向准则(如图1所示): CRvYR二三Fhsrw式中:CRv一围岩覆盖厚度,m:?也一岩体重度,N/m3;hs一一洞内静水压力水头,m;1知一水的重度,N/m3:F一一经验系数。-., 不衬砌压力隧洞图1压力隧洞覆盖范围的垂直向准则2)雪山准则(如图2所示):(1) 对于比较陡峭的地形,侧向覆盖常起着控制作用。据此产生了澳大利亚的雪山准则Dannet al ,1
14、964。99 DL/T 5195 - 2004 式中:CRH=ZCRv CRv=hs执,施C阳一一水平覆盖厚度,m;CRv一一垂直覆盖厚度,m;hs一一洞内静水压力水头,m;?知一一水的重度,N/m3;施一一岩体重度,N/m3。图2不衬砌压力隧洞覆盖范围的雪山准则3)挪威准则(如图3所示):(2) (3) 早年,在挪威当压力隧洞地表岩体坡度变陡时,设计者只是简单地把所需的围岩覆盖厚度从静水头的0.6倍增加到1.0倍。结果导致一些工程的失败。根据工程的失败情况进一步研究,从而产生了挪威准则1971。关于经验系数F的取值问题,宜根据围岩情况确定。r _ fisrwF vRM一一一YR COS 式中
15、:CRM一一岩体最小覆盖厚度(不包括全强风化厚度),m; hs一一洞内部水压力水头,m;100 (4) DL/T 5195 - 2004 ?知一一水的重度,N/m3:弘一一岩体重度,N/m3:。一一地表岩体坡角,60时取60。:F一一经验系数。图3不衬砌压力隧洞覆盖范围的挪威准则对岩体坡角从0。70。的不同情况使用垂直向准则、雪山准则和挪威准则进行计算比较,雪山准则和挪威准则相当吻合,它随着坡角的增加而覆盖厚度增加,垂直向准则覆盖厚度则随着岩体坡角的增大而减少。显然挪威和雪山准则均更合理。根据国内工程的经验,本标准推荐采用挪威准则。3 足够的覆盖范围指的是岩体有承受有压隧洞内部压力的能力。高压
16、隧洞和岔洞虽满足了覆盖厚度的要求,有时在完好的岩体中仍会发生水力劈裂,所以本条也提出对地应力和渗流稳定的要求。6.2.6 在选择水工隧洞的线路时,不允许隧洞与其附近的建筑物相互影响。如隧洞线路穿过坝基或坝肩时,不允许隧洞对坝的基础应力、浮托力等产生影响:在水工隧洞与铁路隧洞交叉时,不允许影响水工隧洞的围岩稳定,或造成铁路隧洞内发生渗漏水等现象:又如施工导流隧洞的布置,应避免在导流时冲刷围堪。另外隧洞的开挖爆破,不允许影响或削弱附近建筑物的地基,要求隧洞与建筑物间留有足够的厚度。具体厚度建议用有限元计算分析决定。当隧洞与建筑间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法避开或加大厚度,否则必须采取工程措施。101
17、 DL/T 5195 - 2004 6.2.7 洞线穿过河谷时,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进行绕沟和跨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2.8 水工隧洞的线路宜布置为直线,若采用曲线布置时,弯道的缓急影响隧洞的流态、压力分布和水头损失,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流速的大小。反映弯道几何特征的是洞线转角和曲率半径。在本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从水力学因素考虑,对一些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资料显示有压隧洞在低流速情况下,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5倍洞径时,其损失系数较小。对于洞线转角,则显示转角越小,其损失系数越小。另据工程调查,转角采用不大于60。,曲率半径不小于5倍洞径,运行中未发现异常现象。故低流速无压隧洞转弯仍然采用
18、这一数据。低流速的有压隧洞可适当降低要求。高流速无压隧洞设置平面弯道是极少的,原因是弯道内流态很差。例如我国陕西省石头河水库左岸明流泄洪洞,属导流洞改建,在设计泄量下断面余幅较大。为节约出口开挖量,适应布置要求,洞内利用了原导流洞的弯道。弯道转角41。,半径15伽1和300m,洞宽7.2m。从模型试验观测到,当流速27m/s时,断面左右最大水面差达Sm6m:弯道末端直段40m(大于SD), 这时挑坎水流仍受弯道影响而不均匀。故对于高流速的无压隧洞,应力求避免在平面上设置曲线段。弯道对高流速有压隧洞也有影响,据碧口水电站左岸泄洪隧洞模型试验资料,转角56。05,曲率半径80m,大于5倍洞径,在流
19、速21m/s的情况下,弯道压力分布不均,两侧压差达4m,至弯道后直段上5倍洞径处,两侧压差尚有1.5m,10倍洞径处还有0.5m,至孔口水流仍不对称,流速分布亦不均匀。故对高流速有压隧洞也应注意弯道问题,但要求可比无压洞适当降低。6.2.10 在选择水工隧洞线路的纵坡时,使选取的纵坡应满足水力条件、运行和维修的要求,并应考虑施工的方便。在水力条件方面,隧洞坡度主要涉及到无压流的计算,它影响隧洞泄流能力、102 DL/T 5195一2004 压力分布、过水断面、工程量、空蚀特性和工程安全。关于压力分布,特别在陡坡段反映较为敏感,对高流速无压隧洞极为不利。在有压隧洞中若有平坡或反坡,在平、反坡末端
20、将有可能会出现压力余幅不足。此外反坡还会造成洞内淤沙积水,给维修增加困难。故本条规定在洞身段内不宜设置平坡,避免设置反坡。出口段如设置反坡时,应注意做好检修期的排水措施。6.2.12 在长隧洞中为了便于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和均衡各段的工程量,必须设一些施工支洞。根据我国施工情况调查,每个掌子面距支洞口的最大距离,大约控制在2000m左右。施工支洞的合理布置与主洞线路布置关系密切,故本条强调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3进出口布置6.3.1、6.3.2、6.3.3及6.3.5进出口布置系隧洞工程的二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布置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满足洞口的主要功能:1)在电站各种功能、各种运行水位
21、下,必须满足过水流量的要求。2)在水道系统、发电厂房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可及时下闸截断水流。3)应具有拦截泥沙和污物的功能。2 一般应考虑的地形条件:1)洞口地段地形要陡,地面坡度最好要大些。2)正地形较负地形好,山体雄厚较山体单薄好,山沟里较沟口好,但般不宜在冲沟处布设洞口,因为该处除常有地面径流汇集外,也常为构造破碎的软弱地带。3)洞口段应尽量垂直地形等高线,交角不宜小于30。103 DL/T 5195 - 2004 4)洞口选在悬崖陡壁下,要特别注意风化、卸荷作用所造成岩体的拥塌,以及坡面的危石处理。5)当在地形陡、边坡高的地区布设洞口时,一般应尽量不削坡或少削坡,必要时可作人工洞口先行进
22、洞,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根据当前先进的支护水平,在町、V类围岩中,可以超前对岩体加固然后进洞,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避免开挖高边坡,破坏原生坡度和地表植被。3 一般考虑的地质条件:1)洞口应布置在岩体新鲜、完整、出露完好,且有足够厚度的陡坡地段。2)岩体产状对洞口边坡稳定影响较大,反倾向的岩体对洞口稳定有利,可不考虑倾角大小。顺倾向岩体的洞口,若倾角在2075之间时,易产生沿软弱结构面滑动。3)岩脉、破碎带、岩体风化破碎地段,一般不宜布设洞口。4)洞口应避开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地段,如滑坡、崩塌、危石、乱石堆、泥石流及岩溶等。根据上列条件,提出了标准的有关条文。6.3.6 水工隧洞的进口种类。按
23、其用途可分为发电、灌溉、供水、泄洪、排沙、放空及施工导流等:按其工作性质,可归纳为引水及泄水两类:按其水流形态,又可分为开敞式和深水式两种。鉴于已建进水口,在水力学上出现的问题较多,故本条采用按水流形态进行分类。1 开敞式进水口,多用于拦河闸(坝)拦截引用河道径流的隧洞工程。进口后直接连接明流隧洞,或后接一段明渠再与隧洞衔接。开敞式进水口的布置,除保证各种情况下的必要引用流量,104 DL/T 5195 - 2004 以及拦污等般要求外,由于水库、水文等的特点,进水口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沙、排沙措施,除在布置上应选取有利的地形条件,如将进水口布置在河弯的凹侧,或利用横向环流原理设置一些导流设施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195 2004 条文 说明 水工 隧洞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