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645-2006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 T 645-2006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645-2006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DB34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6452006芦笋栽培技术规程 2006-12-14 发布 2006-12-14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6452006 I 目 次 前 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地环境1 4.品种选择1 5.育苗1 6.定植2 7.田间管理2 8.病虫害防治2 9.采收3 DB34/T 6452006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无公害蔬菜的要求,结合蒙城县岳坊芦笋蔬菜基地种植芦笋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蒙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国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蒙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国祺
2、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保真、王二辉、朱明照、杨洁、李书华、张万超、李小光。 本标准自2006年12月14日起实施。 DB34/T 6452006 1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芦笋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芦笋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3、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406.1 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3 产地环境 芦笋的生产,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以pH值为66.7的沙壤土和壤土较为适宜。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8406.1和GB/T18407.1 的规定。 4 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品种或组培脱毒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5, 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5 育苗 5.1 育苗时间
4、 3月至4月。 5.2 营养钵准备 采用10cm10cm的营养钵育苗。营养土一般按60%未种植芦笋的田土、4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lm3营养土中再加入1.2kg过磷酸钙、0.3kg0.5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0g50%多菌灵,充分拌匀并过筛。营养钵装入营养土后,于播种前1d浇足底水。 5.3 种子处理 种子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溶液消毒 2h,或者用 5055热水烫种 15min;冲洗后在25 30的清水中浸种 36h48h,每天换清水 1 次2 次。 5.4 催芽播种 种子吸胀后于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翻动种子1次2次。当2030种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645 2006 芦笋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