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73-1999 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方法与检验技术规范.pdf
《DB34 T 173-1999 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方法与检验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73-1999 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方法与检验技术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j D 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 T1 73 - 1999 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方法与检验技术规范1999一01一01发布1999-01-01实施安徽省技术监督局发布J DB3/T173-1999 目次前言 . (11) l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 1) 3 监测是的选择与监测频率-. . ( 1) 4 采悻方法与检验技术嗖范. ( 1) 5 现场采佯操作的质量控制. (们6 佯品送俭的质量控制. (8) 附录气(惊准的附录)检垃公共场所细菌色,数的设备与材料- . ( 9) 附录B(际准的附录)检验公共场所大肠菌群的设备与材料 . (10) 附录C(标准
2、的附录)俭验公共场所致病菌的设备与材抖. (13) DB34/T173-1999 前言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对安徽省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特制定本地方标准。本标准是与GB9663-9673-1996、GB16153一1996卫生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相配套的采样方法与俭验技术规范。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为标准附录。本标准由安徽省卫生厅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业林、胡棋、叶玲霞、杨志平、周水平-a. 玄徽省地万标准DB34/Tl73一1999公共场所微生物采样才法与检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
3、微生物检测的选点与采佯频率、采佯方法与俭验技术规范、现场采悻操作与佯品送检的质量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公用茶具、毛巾、床上卧具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以及脸(脚)盆、浴(缸)盆、座垫、拖鞋中的致病菌的采律与检验工作。2 引用标准下列惊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3 监测点的选择与监测频率按GB/TI7220规定执行。4 采样方法与检验技术规范
4、4. 1 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4. 1. 1 采样!i:、采样高度与频率接GB/TI7220规定执行。4. 1. 2设备与材料接附录A执行。4. 1. 3 采悸与俭验方法4. 1. 3. 1 撞击法采撵时选择对空气中的细菌捕获率达95%的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3按照仪器使用说明的要求对仪器外表进行处理.对采洋装置进行清洁灭菌;将采梓时间的选择淀钮转到选定的采佯时间档上,采悸时间的选择视采佯最空气含菌量的大致估汁情况而定。带空洞的公共场所3挡,一般公共场所l-2出,I将事先准备好的灭菌采佯平皿饺说明书要求仔细安装仔百.即可进行采悸,流量以25L/min为宜。采律结束后.仔细取下平皿.放于平皿储
5、存器中-4h内送俭3样品采完后.将带菌营养琼脂平板置36: 1 c恒温箱中,培养48= 2h,计数菌落数,并安徽省技术监督局1999-01-01批准1999-01-01实施DB34/Tl73一一1999根据采佯器的流量相采样时间.换算成每m空气中的菌落数。以CF1:报告结果。4. 1. 3.2 自然沉降法设置果佯#.肘,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果撑哉。通常设置3-5个采悻点,设3.#.时即室内墙角与对角墙角均匀布3点,设5个是时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s为1采佯击。该交g与四墙角连线的中g为另外4个采律哉。采样高度为1.2-1. 5m。采佯._应远离墙壁1m以上.并避开
6、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悻是处,打开皿盖.暴露5min.盖上皿盖.翻转平饭,置36:t1 (;恒温箱中,培养48:t矶。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以CFU!皿报告结果。4. 2 公用茶具微生物4. 2. 1 采祥部位应在茶具与口唇接触1.5cm处内外缘采样一周。4. 2. 2 细菌总数4. 2. 2. 1 设备与材料按附录A执行。4. 2. 2. 2 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茶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茶具内、外缘.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采样。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的部位,将棉拭子放入10m!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4. 2.
7、 2. 3 检验方法将放有棉拭子的试管充分振摇。此液为1:10稀释液。以无菌操作,吸取2m!检样,分别注入到两块灭茵平皿内.每皿1m!,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即吸取1m!加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每个稀释度做两块平皿。将已融化冷至-1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并立即旋播平皿。冷凝后放36:t1(;培养箱培养48:t 2h。4. 2. 2. 4 菌落计数方法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敬。若平皿中有连成片状的菌落z该平皿不宜汁数;若片状菌不到平皿
8、中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均匀,贝可将此半个平皿菌藩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均菌落数精帝倍数细菌总数(CFU!cm)= . (1) 50 o . DB34/T173一-19994. 2. 2. 5 菌落计数的报告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稽度.乘以精释倍数报告a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应求出两个稀释度菌落总数之比筐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应报告其平均数,苦大子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低的平皿窗落数。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茵落数均大子300.贝m按精释度最高的平均茵落数乘以干活释倍数报告之。若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子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
9、数乘以商释倍数报告之a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个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大子300.而相邻的另一个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小子30.则以接近30或300的平均茵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所有的稀释度均无菌生长.报告数为每ml小子lcfu。菌落汁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之,大子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注明佯品的稀释度。4. 2. 3 大肠茵群4. 2. 3. 1 设备与材料接附录B执行。4. 2. 3. 2 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
10、茶具。涂抹法s用上述测定细菌总数采集的佯品,无需重采。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5cmx5cm大扬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茶具内、外缘口唇接触处.约305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4h内送检。4. 2. 3. 3 检验方法发酵法.用测定细菌总数剩余的检悻,但l入双料乳塘胆盐发酵培养液中3置36:tlc培养箱内培养24ho观察是否产酸产气,若有变黄相气体产生,该管推测性检验阳性a如不严酸,不产气贝u为大肠菌群阴性。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转种伊红美蓝琼指平饭上.置36工1C培养丰富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吉形态,并i故革兰氏染鱼甜证实性试程。在上述平极上.挑取可I
11、i大场商群茵落1-2个进行染色镜俭.同时接仲乳情发酵管.TI 36 :t 1 c培养24h。纸片法:将己采悖的纸片置36: 1 c培霖箱内培养16-18h.观察结果33 DB34/T173一一19994. 2. 3. 4 结果报告发酵法:凡乳檐发酵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i!P可报告俭出大局菌群。纸片法:纸片保持紫蓝邑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均报告俭出大肠菌群。4. 3 毛巾、床I二卧具微生韧4. 3. 1 采佯部位毛巾、忧巾(套)采佯.应在毛巾、枕巾(套)对折后两面的中央5cmx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a床单、被罩采佯:应分
12、另IJ在床单、被罩两端的中间5cmx5cm处以及床单、被罩的中央部位5cmx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浴巾、浴衣、浴裤随机选择某部位5cmX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4. 3. 2 细菌总数4. 3. 2. 1 设备与材料按附录A执行。4. 3. 2. 2 采样方法(涂抹法)随饥抽取清洗清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毛巾、枕巾、床单、被单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有顺序地来回涂抹,用灭菌剪刀去棉签手接触的部位,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4. 3. 2. 3检验方法按4.2. 2. 3执行。4. 3. 2. 4 菌落计数方法菌落计数方法接4.2.
13、 2. 4执行;按下列公式计算,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细菌总数(CFU/25cmZ)=2 . (2) 4. 3. 2. 5菌落报告方式按4.2. 2. 5执行。4. 3. 3 大肠菌群4. 3. 3. 1 设备与材料按附录B执行。4. 3. 3. 2 采悻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涂抹法:用上述测定细菌总数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温润5cmx5cm大局菌群快速iII!Jii纸片两张,分别粘贴在毛巾、床上卧具规定部位何面积范围内.约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4h内送检。4. 3. 3. 3 检验方法接本标准4.2. 3. 3执行。4. 4 理提用具微
14、生物4. 4. 1 采佯部位4 DB34/T173-1999 理发锥子采样:应在推子前那上下均匀各涂抹三次。一个锥子为一份样品。理发刀、剪和修脚工具的采佯:应在使用的刀、剪刃的两个侧面各涂抹-次采佯3两个刀(或两个剪)为一份样品。胡刷采佯=胡刷应浸湿在5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漂洗(或用棉拭子在胡届1)内外面均匀地各涂抹2次)。使用一次性胡刷不采佯34. 4. 2 大肠菌群4. 4. 2. 1 设备与材料按附录B执行a4. 4. 2. 2 采律方法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理发用具3涂抹法:采佯应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在推子前部、刀、剪刃的两侧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各涂抹
15、采佯3将采悻后的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中.4h内送检。4. 4. 2. 3 检验方法将放有棉拭子的试管充分振摇.取5ml放入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置36:t1 c温箱培养24h.如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气.则可报告大局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者,则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z将产酸产气的发醇管如j线接种的伊红美兰琼E昌平板上,置37C温箱培养18-246小时.观察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具有金属光泽。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证实试验2挑取可疑大局杆菌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镜检阴性者接种乳糖发醇管于36 土1C培养24h.观察产气情况。4. 4. 2. 4
16、结果报告如乳糖管最终产酸严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大肠菌群阳性a4. 4. 3 金黄包葡萄球菌4. 4. 3. 1 设备与材料 按附录C执行。4. 4. 3. 2采佯方法接4.4. 2. 2执行。4. 4. 3. 3 检验方法将大局菌群俭测后剩余的5ml待俭梓品,放入7.5%的氯化纳肉汤4Sml或膜酶陈大豆肉汤培养基中.36土1C培养24h。从土苦于事液中取1-2接种环.J线接神在BairdPairl四r氏培养基(或用血平皿).予36= 1C 培养24h,在BairdPairker氏培养上望落为圆形.光滑.凸起湿润.颜色呈黑灰鱼.边缘整齐、周围混浊.外层有一透明带.在血平板上
17、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金黄鱼;g血圆的菌藩,t!t取1主型商:吉涂片染鱼镜检.为革兰民阳性.,1G iii萄状排列35 DB34/T173一一1999甘露醉发酵试验取上述分离纯菌落接种到甘露醉发酵培养基中.于36:!: 1 c培养24h.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能发酵甘露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取;青洁干燥玻片.一端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另一端滴加一滴血浆,用接种环挑取待俭菌落.分别在生理盐水及皿浆中充分研磨混合。血浆与茵苔i!l.悬液在5min内出现团块或颗粒状凝块时.而盐水滴仍呈均匀混浊凝固现象者为阳性,如两者均无凝固现象则为阴性。凡玻片试验呈阴性反应或盐水滴与血浆均有凝固现象.再进行试管凝固
18、试验。试管法:吸取1:4新鲜血浆。5ml放入灭菌小试管中再加入待检菌24h肉汤培养物O.5ml。混匀.放36:!:1 c温箱或水浴中,每半小时观察一次.24h之内如呈现凝块即为阳性a同时以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株肉汤培养物及肉汤培养基各O.5时,分别加入灭茵小试管内O.5ml. 1: 4血浆混匀,做为对照。4. 4. 3. 4 结果报告凡在上述选择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经染色镜检.证明为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并能发酵甘露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可报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 5 公用拖鞋的霉菌和酵母菌4. 5.1 1 采佯部位:拖鞋采样时应在每只拖鞋面与脚趾接触处5cmX 5cm 面积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173 1999 公共场所 微生物 采样 方法 检验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