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Fh应不大于lnT/m; 一一仪器架设:架设l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探头架设高度I.Sm;一观测:在测线测量之前,日变站应提前30min投入记录,采样间隔IOso B.4测线测量B.4.1 磁力仪时间校准测量前应对使用的3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设置统一时间,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准确到秒。测量结束后应对仪器时钟进行检查,以保证日变站观测仪器和测线观测仪器时间同步。B.4.2 测定仪器差测量前后应测定使用的3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的仪器差dF,dF = F Fl阳F测线,准确到0.1町,以保证整个测量过程中所有仪器工作状态正常。B.4.3 测量时间选择测量应避开磁扰日。受到人为干扰的观测数据应重测。B.
2、4.4 技术要求测量时,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探头的架设高度为I.Sm,采样间隔为!Os,每测点读取6个数。测量结果按表B.l的格式进行记录。7 DB/T9-2制M表B.1地磁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跨度测量记录表测线名称:测线编号:测点编号起止时间1 仪器型号:仪器差dF:2 一一16 注:F为F的平均值,F百二FioB.5 测量结果表述B.5.1 数据处理B.5.1.1 数据处理方法1=1 3 测量人员:记录人员:F/nT 4 5 6 页码:日期:FlnT 设i为测点序号,j为磁力仪在测点i的读数序号,相应磁力仪读数为F,i相同时刻日变站的观测值为F1o则t:.Fij : FiJ - F1 + dF
3、 叫泛;叫F, =ft(t:.川F川t:.F;反映测点i处相对于日变站处的磁场空间差别,Fi反映观测值离散程度。B.5.1.2数据处理要求计算结果应取位到0.1nT。所有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B.5.2 AF分布曲线制作( B. l) (B.2) ( B.3) 以日变站为原点,以测线为横轴,t:.F值为纵轴,作沿测线的t:.F分布曲线。横轴单位为千米(km),纵轴单位为纳特(nT)。B.5.3结果分析t:.F分布曲线应是水平或稍有倾斜的直线。若异常点偏离直线不大于50日,则观测场址合格。B.5.4资料归档所有原始记录、计算结果、t:.F分布曲线和结果分析应整理归档。8 DB/T9-2例如4附录C
4、(规范性附录)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密跨度测量方法C.1 定义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密跨度测量,是为进一步勘察观测场地范围内的磁场分布以及是否存在局部隐伏干扰体,在观测场地范围内对F进行的测量。C.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一质子旋进式磁力仪2台:分辨力不大于0.1nT,精密度不大于0.3nT;一一量尺1个:长度50m或IOOm,最小刻度O.Olm;一秒表l个;一一测量花杆3根;一一铁锤2把及木桩若干。C.3测量准备C.3.1 布设测线C.3.1.1 初测在观测场地200mx 200m范围内,沿东西或南北方向以lOm线距布设测线,在测线上自西向东或自南向北按lOm点距设点,打桩设标,依次编号,如15
5、/Il代表第H条测线上的第15个测点。C.3.1.2 细测在初测合格基础上确定场址并征地后,在场址IOOmlOOm范围内,沿东西或南北方向以5m线距布设测线,在测线上自西向东或自南向北按5m点距设点,打桩设标,依次编号。C.3.2 日变站设立和观测按B.3.2条规定执行。C.4测量实施除每测点读数3次、测量结果按表C.l的格式进行记录外,其他按B.4条执行。细测过程中,当相邻两测点磁场观测值差异相对于其他测点间的差异明显较大时,应首先检查日变站的观测值变化情况。如日变站观测值发生同步明显变化,则说明磁场有扰动,应暂停测量,等磁场平静后再测;如日变站观测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应在测点周围水平方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2004 地震 建设 规范 地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