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pdf
《GB 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pdf(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 - 2010 水位观测标准P Standard for ,stage observation 实施2010 -12 -01 发布2010-05-31 bT阁计划生版私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句?统一书号:1580177 401 定价:20.00元S/N:1580177.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il-iil、,ill-VLil-ii水位观测标准Standard for stage observation GB/T 50138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2、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年1 2 月1 日2010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北mH喝啤明四届言F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 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3.25印张79千字2010年8月第1版2010年8月第l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401 定价:20.00元.也J、i中华人民共和国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4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位观测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水位观测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jT50138-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水位观测标准沁园138-90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五月三十一日J 目U昌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6J77号)的要求,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会同有关单位,在原水位观测标准GBJ 138-90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本标准共分8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水位站、水位
4、观测基本设施布设、水位观测设备、水位的人工观测、水位的自动监测、水位观测结果的计算与订正、水位观测的误差控制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特殊情况下水位观测设施的布设;(2)水位自动监测的相关内容。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水利部水文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水文局(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以便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参编单位:国家海洋局标准计
5、量中心四川交通设计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 主要起草人:刘东生陈松生魏进春匮直到段文超梅军亚许永辉李正最晏建奇何传金和晓应洗鸿金康寿岭主要审查人:朱晓原石凝虞志坚李里张留柱 2 F 目次1总则(1 ) 2 水位主占( 2 ) 2. 1 站址的选择( 2 ) 2. 2 地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2 ) 2. 3 水位站的撤销和断面迁移( 3 ) 2.4 测站考证( 3 ) 3 水位观测基本设施布设( 5 ) 3. 1 基面(5 ) 3.2 水准点(5 ) 3. 3 水尺断面( 6 ) 4 水位观测设备( 8 ) 4. 1
6、水位的人工观测设备(8 ) 4. 2 水位的自动监测设备(13) 5 水位的人工观测门门5. 1 一般规定门门5.2 河道站的水位观测门们5.3 水库、湖泊、堪闸站的水位观测(20) 5.4 潮水位站的水位观测(2 1 ) 5. 5 枯水位观测 (22) 5. 6 高洪水位观测(22) 5. 7 附属项目的观测.(22) 6 水位的自动监测( 2日6.1 自动监测设备的检查和使用( 25 ) 6.2 自i己水位t十的比测(26) 1 6. 3 自记水位计的校测7 水位观测结果的计算勾订正7.1 水位的订正与摘录7.2 水位计算8 水位观测的误差控制( 35) 8. 1 人工观测水位的误差控制(
7、 35) 8.2 自记水位的误差控制附录A水准标石的型式与埋设.附录B纸介质模拟自记水位计附录C报表的编制附录D弧形闸门开启高度的换算.附录E水位观测不确定度的估算本标准用词说明(70)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 2 3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 1 ) Water level gauge . ( 2 ) 2. 1 Selection of site ( 2 ) 2.2 Topographic survey and cross-section survey ( 2 ) 2. 3 Cancellation of station and relocaton of
8、 cross-section ( 3 ) 2.4 Textual research of station .,.( 3 ) Deployment of water level gauging faciliti臼( 5 ) 3.1 Datum ( 5 ) 3.2 Benchmark ( 5 ) 3. 3 Staff gauge section ( 6 ) 4 Water level observation equipment ( 8 ) 4. 1 Manu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 8 ) 4. 2 Automatic monitoring equipment (1 3
9、 ) 5 Manual observation of water level (1 7)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7) 5.2 Water level observation in river channels (1 8 ) 5.3 Water level observation in reservoirs , lakes , weirs and sluices ( 2 0 ) 5.4 Tidal level observation ( 2 1 ) 5. 5 Low water level observation ( 22) 5. 6 Flood stage o
10、bservation ( 22) 5. 7 Observation of subsidiary items ( 22) 6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water level ( 2日6. 1 Check and use of automatic monitoring equipment ( 2 5 ) 3 2 呼FJ口leasure口1ents(Z 7) 1总JHHJ mm川 1 6. Z Comparative measurement of water level recorders ( Z 6 ) 6.3 Vadilatioin measurement of wate
11、r level recorders ( Z 6 ) 7 Computation and correction of water level 7.1 Correction and extraction of water levels (Z 7 ) 7. Z Computation of water levels ( 30) 8 Error control in water level observations ( 35) 8. 1 Error control in manual water level observations ( 35) 8. Z Error control in automa
12、tic water level recording ( 35) Appendix A The pattern of benchmark and buried ( 37) Appendix B Paper analogical stage recorder (4 4) Appendix C Making rule for report forms (47) Appendix D Conversion for arch gate opening ( 64) Appendix E The unc巳rtaintyestimate for stage obs巳rvation(66) Explanatio
13、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70) List of quot巳dstandards . (7 1)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73) 1. 0.1 为统一我国水位站布设、水位观测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管理、水位的观测与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保证水位观测成果的质量,制定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人工河渠、海滨、感潮河段等水域的水位观测。1. O. 3 本标准所使用的量和单位除明确的外,均使用国际通用的量和单位。1. O. 4 水位观测的时间应统一采用北京标准时。1. O. 5 水位观测除应执行本
14、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一丁二Fy 2水位站2.1 站址的选择2. 1. 1 水位站的站址应满足建站目的和观测精度要求,宜选择在观测方便和靠近城镇或居民点的地点,兼顾交通、通信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河道水位站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和水流集中的河段;2 湖泊出口水位站应设在出流断面以上水流平稳处,堪闸水位站和湖泊、水库内的水位站宜选择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的地点;3 河口潮水位站宜选择在河床平坦、不易冲淤,河岸稳定、不易受风浪直接冲击的地点。2. 1. 2 水位站的站址必须避开滑坡、泥石流的影响。2. 1. 3 水位站的选址方案,应根据查勘取得的河道地形地质、河
15、床演变规律、水文特征、水力条件和水位站工作条件等资料,经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后确定。2. 1. 4 水位站升级成水文站时,其站址应根据水文站的要求进行选择。2.2 地形测量和大断面测量2.2.1 水位站可只进行简易地形测量,测量范围、测绘内容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的有关规定。2.2.2 水位站的简易地形测量应在设站初期进行,以后在河道、地形、地貌有显著变化时,可根据变化情况进行全部或局部重测。当该地区已测有适合测站应用的地形图时,可根据需要只进行补充测绘。2.2.3 基本水尺断面和比降水尺断面根据需要进行大断面测量时,测量范围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
16、 58的有关规定。对湖泊水位站、潮水位站、库区水位站,可根据需要在水尺所在岸边施测部分断面;大断面资料无使用要求或施测困难时,可不测。2.3 水位站的撤销和断面迁移2.3.1 基本水位站应保持相对稳定。当受水工程、人类活动、地质灾害等影响严重,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可以撤销。撤销后不应影响站网的结构和整体功能,否则应进行补充或调整。2.3.2 测站基本水尺断面宜保持固定。当河岸崩裂、淘刷而不能进行观测,或当河道发生较大变动,受到国水及其他影响,使原断面不能进行观测或水位失去代表性时,经流域机构或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迁移断面。2.3.3 迁移的新断面应设在原断面附近。有条件时,应与原断面水位进行比
17、测。比测的水位变幅应达到多年平均水位变幅的75%以上,并应包括涨落过程的各级水位,且满足绘制同时水位相关线的需要。2.3.4 当新旧断面水位变化规律不一致或比测困难时,可作为新设站处理。2.4测站考证2.4.1 水位站应在建站初期进行考证并编制测站考证簿。以后遇有变动,应在当年对变动部分及时补充修订。2.4.2 测站考证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测站位置;2 测站沿革;3 测站自然地理概况; 3 4 测站附近河流情况;5 测站断面布设与变动情况;6 测站引据水准点、基本水准点、校核水准点、基面及其变动情况;7 测站水位观测设备的设置及其变动情况;8 观测时制及其变更情况;9 则站上下游附近主要水
18、利工程基本情况;10 历史最高、最低水位及其发生日期;11 观测项目及其变动情况;12 测站附近河流形势及测站位置图、测站地形图或简易地形图、大断面图、水位观测设备布设图及其他必要的图表。 4 3 水位观测基本设施布设3.1基面3. 1. 1 测站应将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3. 1. 2 新设的水位站应采用与上、下游测站相一致的基面,并作为本站冻结基面。对不具备与上下游站联测条件的测站,可先采用假定基面,待条件具备时再联测。3. 1. 3 当发生地震、滑坡、溃坝、泥石流等大范围突发性地质灾害,需要紧急观测水位时,可采用假定基面。3. 1. 4 测站采用的基面应及时与现行的国家
19、高程基准相联测,各项水位、高程资料中应写明采用基面与国家高程基准之间的换算关系。3.2 7.132.6 5.7.2 水面起伏度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面起伏度应以水尺处的波浪变幅为准,按表5.7.2的规定分级记载。对水库、湖泊和潮水位站,当起伏度达到4级时,应加测披高,并应记在记载簿的备注栏内; 23 表5.7.2水面起伏度分级水面起伏度级别波浪变幅(cm)2 当水尺设有静水设备时,水面起伏度应由静水设备内实际发生的变幅确定,并按本标准表c.1. 5-4要求编制的水位记载表的备注栏中加以说明。5.7.3 风向、风力和水面起伏度的观测,可根据需要及河流特性确定。5.7.4 流向观测应符合下列规
20、定:1 对有JI因、逆流的测站,应测记流向;2 流向采用浮标或漂浮物确定,当岸边与中154流向不一致时,应以中混为准;3 JI回流、逆流、停滞分别应以八、V、X符号记载。5.7.5 当发生下列现象时,应在水位记载簿备注栏中予以详细记载并及时上报:1 风暴潮、漫滩、分流串沟、回水顶托、干j固断流、流冰、冰塞、浮运木材和航运对水流阻塞等;2 水库、堤防、闸坝、桥梁等建筑物的修建或损坏,人工改道、开渠引水或引洪疏洪、分洪决口、河岸明塌、滑坡、泥石流等。 24 6 水位的自动监测6.1 自动监测设备的检查和使用6. 1. 1 自记水位计应根据测站观测任务的变化及时设置下列有关参数:1 定时采集段次;2
21、 加密采集测次的条件。6. 1. 2 水位自动监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到现场进行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宜在汛前、汛中、汛后对系统进行3次全面检查维护。定期检查时,应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2 不定期检查可结合日常维护情况或根据远程监控信息进行不定期检查。主要是专项检查和检修,也可做全面检查,视具体情况而定;3 日常维护主要是保持机房和测验环境的整洁等,保持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4 驻测站宜配备维修技术人员和常用的备品备件,常见故障应能自行维修。不具备维修条件的测站,一旦出现故障由中心站派人排除。为缩短维修时间,中心站应储备必要的备品备件,以能尽快更换部
22、件、排除故障;5 现场维护时,应下载数据作为备份。若条件许可,也可远程下载数据。6. 1. 3 采用纸介质模拟记录的自记水位计的使用和检查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有关规定。 25 水位观测结果的计算与订正7. 1. 1 当水尺零点高程变动大于lcm时,应查明变动原因及时间,并对有关的水位记录进行订正。7. 1. 2 水尺零点高程变动的时间,可根据绘制的本站与上、下游站的逐时水位过程线或相关线比较分析确定。7. 1. 3 当能确定水尺零点高程突变时的水位(图7.1.3)时,水位在变动前应采用原测高程,校测后应采用新测高程,变动开始至校测期间应加一订正数。水位的订正与摘录7.1 7 一一一一一一原始i
23、己录正后零点i也程图7.1.3水尺零点高程突变时水位1、2、3原始记录水位过程线;4一改正后的水位过程线;5一校测前水尺零点高程;6一校9W后水尺零点高程;7一改正后的水尺零点高程山水尺零点高程变动时间;t2校l水尺零点高程时间7. 1. 4 当已确定水尺零点高程渐变时的水位(图7.1.4)时,水位在变动前应采用原测高程,校测后应采用新测高程,渐变期间的水位按时间比例订正,渐变终止至校测期间的水位应加同一订正数。日期Il-f1tih A-niIEIl-itift-ri:18111 (g)黯惺销NUv-k6.2.1 新安装的自记水位计或改变仪器类型时应进行比测。比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6.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138 2010 水位 观测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