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GB 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virus free seed potatoes production 2012-12-31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06-20实施发布GB/T 29378-2012 目次前言. 1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脱毒种薯繁育流程5 脱毒试管苗繁育.6 脱毒原原种繁育-7 原种(G2)生产7. 1 繁种田选择37.2 土壤耕作7.3 原原种种薯处理.7.4 播种7.
2、5 田间管理47.6 杀秧47.7 收获48 大田种薯(G3)生产48. 1 繁种田选择48. 2 土壤耕作48. 3 原种种薯处理48. 4 播种8. 5 田间管理8. 6 杀秧8. 7 收获9 病虫草害防治510 种薯生产管理体系.10. 1 土壤和基质管理10.2 施肥和肥料管理10.3 灌满管理10.4 农药管理10. 5 收获管理10. 6 记录管理10. 7 质量追溯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马铃薯病毒病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11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14附录D(资料性附录)主要马铃薯虫害识
3、别与化学防治方法m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467)归口。GB/T 29378-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河北省承德大丰马铃薯种业公司、呼伦贝尔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正蓝旗元都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场、秘鲁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联络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
4、人:张若芳、杨丽、金黎平、孙清华、吴蕾、杜密茹、巩秀峰、王义、宋荣庆、李冬虎、王慧生、董建康、格日勒、谢开云、下春松、徐建飞、熊兴耀、王蒂、吕金庆、王凤义、杨延辰、杨炳南、罗其友。I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原种CG2)、大田种薯CG3)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原种CG2)、大田种薯CG3)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G/T 29378-201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7331
5、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T 29375- 2012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GB/ T 29376一2012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脱毒virus elimination 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脱去危害马铃薯的病毒的过程。3.2 脱毒苗in-vitro virus free plantlet 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CPVX)、马铃薯Y病毒CPVY)、马铃薯S病毒CPVS)、马铃薯卷叶病毒CPLRV)、马铃薯M病毒CPVM)、马铃薯A病毒CPVA)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CPSTVd)的试管
6、苗。3. 3 原原种CG 1 ) pre-elite 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试管薯或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3.4 原种CG2)elite 用原原种CGl)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3.5 大田种薯CG3) certified seed potato 用原种CG2)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3.6 缺陆薯defective tuber 有畸形、次生、串薯、龟裂、虫害、冻伤、草穿、黑心、空心、发芽、失水萎焉、机械损伤等缺陷的马铃薯GB/T 29378-2012 块茎。3. 7 块茎休眠期tuber dor
7、mancy period 块茎收获后,在一定的时期内,块茎即使在适直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时期。3.8 杀秧vine killing 用化学药剂或机械杀死马铃薯地上秧蔓的方法。4 脱毒种薯繁育流程原原种(Gl)回间生产、病害检测原种(G2)田间生产、病害检测大回种薯(G3)图1马铃薯脱毒种薯繁盲流程示意图2 5 脱毒试管苗繁育见GB/T29375-2012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6 脱毒原原种繁育见GB/T293762012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7 原种(G2)生产7.1 繁种田选择7.1.1 7. 1. 2 7. 1. 3 7.2 土壤耕作7.3 原原种种薯处理7.3.1 播前处
8、理与选种通过块茎休眠期的原原种提前出窑,剔除病、烂薯和缺陷薯。7.3.2 催芽G/T 29378-2012 脑病等马产地检疫出害后在散射光、通风条件下一周内缓慢升温至7oC10 oC。然后置于10oC15 oC催芽,芽长O. 5 cml cm即可播种。从升温到芽长至可播种的时间约为2周3周。7.4 播种7.4.1 根据品种、气候因素适时播种。一般地面下10cm地温恒定在8oC以上即可播种。7.4.2 播种密度依品种、种薯大小、土壤肥力、种植方式等确定。早熟品种密度可选择75000株/hm2 120 000株/hm2,中、晚熟品种密度可选择60000株/hm282 500株/hm2。3 GB/T
9、 29378-2012 7.5 田间管理7.5.1 施肥、施药、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工具应专用,使用前消毒。7.5.2 采取由高级别种薯向低级别种薯依次进行作业,禁止从其他级别种薯田或感病田作业后到原种田作业,以免病害传播。7.5.3 操作人员完成工序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等。7.5.4 各类人员进入种薯生产田之前,禁止接触烟草制品及其他茄科作物。7.5.5 根据土壤的水分状况适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5%75%。7.5.6 播种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薯块形成期适时追肥。7.5.7 出苗期及现营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士除草。7.5.8 在苗期、现蕾期、盛花期进行2次3次田间去杂去劣,拔除杂株
10、、劣株及可疑株(包括地下部分),装入塑料袋带出田外。7.5.9 病虫草害防治见第9章。7.6 杀秧收获前3周4周使用机械或化学药剂杀秧;若发现黄皿诱蜻器上有翅蜘数量突增,应在10d内完成杀秧。7.7 收获7.7. 1 杀秧后,当秧蔓枯死、块茎与匍匍茎脱离时开始收获。7.7.2 收获时防止机械混杂、机械损伤。7.7.3 收获期防雨、防暴晒、防冻。7.7.4 收获后摊晾,去除泥土,清除杂物,分拣装袋。8 大田种薯CG3)生产8. 1 繁种田选择按7.1执行。8.2 土壤耕作按7.2执行。8.3 原种种薯处理8.3. 1 播前处理与选种在适宜播种期前3周4周,将原种提前出害进行种薯精选。选择适龄健壮
11、的元缺陷薯。缓慢升温至7C10 C。8.3.2 催芽将挑选的种薯在温度10C15 C条件下催芽。待芽长至0.5cm时,散射光晾种,适时翻动使其感光均匀。8. 3. 3 种薯处理8.3.3. 1 种薯生产宜选择30g左右的小整薯直接播种。4 GB/T 29378-2012 8.3.3. 2 采用大薯块播种时,切种应从脐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对顶芽从中纵切。保证每个切薯带1个2个芽眼,单块重不小于30g。切刀必须消毒,按照GB7331附录A进行切刀消毒。8.3.3.3 种薯切好后及时用滑石粉加甲基托布津棍合药粉拌种。切块后放通风阴凉处,24h后播种。8.4 播种按7.4执行。
12、8.5 田间管理按7.5执行。8.6 杀秧按7.6执行。8. 7 收获按7.7执行。9 病虫草害防治9.1 选择抗性品种,使用合格种薯。9.2 清洁田园、消除病原。9. 3 清洗和?肖毒机械设备。9. 4 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9. 5 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合理轮作。9. 6 及时使用药剂或利用蒸汽、太阳能等方法对土壤和基质进行杀菌。9. 7 封垄前及时剔除病株。9. 8 使用物理和生物屏障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保护害虫的天敌。9. 9 加强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管理,提供适宜天敌生活的栖息地,增加天敌数量。9. 10 使用适当的生物制剂、使用信息素影响害虫交配,或使用诱饵等方法控制害虫的数量。
13、9.11 人工诱捕害虫。9. 12 确定有害生物及天敌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定期检查有害生物对作物的影响;鉴别和检查有害生物天敌的出现;使用信息素和其他相关诱捕系统进行监控。9. 13 将有害生物影响的经济阁值水平数据作为制定决策的基础;确定干预时间;根据温度、湿度、降雨、冰雹、霜冻等数据确定需要的干预措施。9. 14 交替使用不同化学成分的农药,降低对非靶标物种的负作用,以防害虫产生抗性。9.15 采用收割或机械耕作等方式控制杂草,或使用除草剂控制杂草。9. 16 适时收获、深翻。9. 17 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病虫害:a) 主要马铃薯病毒病症状(附彩图)与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b) 主要
14、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症状(附彩图)与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c) 主要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症状(附彩图)与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d) 主要马铃薯虫害识别(附彩图)与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D。9. 18 病虫草害防治应及时记录。5 G/T 29378-2012 10 种薯生产管理体系10. 1 土壤和基质管理10. 1. 1 了解土地的使用历史。检查其种植过的作物类型、种植日期、农药的使用情况、轮作情况等。10.1.2 新种植的土地要对以前的使用情况,自然植被、前茬作物、土壤类型、地形、斜度、风蚀、排水方式、侵蚀、水质、取水权利、取水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估。10. 1. 3 应绘制基地土壤耕作图,包
15、括每个地块的土壤类型。10. 1. 4 应保存使用土壤熏蒸剂的书面记录。记录包括:熏蒸地点、日期、熏蒸剂的成分、剂量、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姓名。10. 1. 5 10. 1. 6 10. 1. 7 姓名。1:1?飞J飞;1:11配zrr10.3 灌溉管理10.3. 1 10.3.2 10.3.3 10.3.4 10.3.5 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概和施肥。若有微生物或化学污染的风险,则应对水质进行实验室分析。10.3.6 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制定灌溉的替代方案和改进措施。10.3.7 灌溉水源应能够保持耗水高峰期的用水。10.4 农药管理10.4.1 技术人员经过农药使用的培训。10.4.2 应
16、有随时更新的目前获准使用的农药清单,不能使用禁用的农药。10.4.3 根据病虫草害为害情况,选择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尽量使用最低剂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计GB/T 29378-2012 算、配制和操作。10.4.4 保留农药的购货凭证,以方便追溯。10.4.5 使用农药应记录处理的作物名称、品种、使用地点、使用日期、商品名和有效成分、使用人员姓名、使用理由、用量、机械、安全间隔期。10.4.6 剩余药液按照国家法规或标准进行处理,不能污染地表水,并保持记录。10.4.7 农药应单独存放,储藏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采取防火措施、远离其他物料、防止泄漏。应有处理泄漏的设施和器具;应有专门称量和混合农药
17、的器具。10.4.8 应有清晰的农药存货清单。10 . 4.9 处理使用过的植保容器应避免直接与人接触,人员意外污染应有相应的处理设施和措施。10.4.10 使用过的植保容器的处置应避免造标准的规定回收或销毁。10.5 收获管理10.5. 1 10.5.2 10.5. 3 10.5.4 10.7.3 7 G/T 29378-2012 病害名称马铃薯卷叶病CPLRV)8 马铃薯重花叶病CPVY)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马铃薯病毒病症状与化学防治方法症状描述叶片黄化、沿叶脉向上卷曲呈匙状或简状、僵直、革质化、严重时叶片边缘或背面呈紫红色。病株明显矮化、僵直、变黄、株型松散。块茎变小,切块后薯肉呈
18、现褐色网纹斑叶背面叶脉、叶柄及茎上均会出现黑褐色条斑坏死,且植株易脆折;发病初期中上部叫片轻皱斑驳花叶或伴有坏死斑;生育中后期叶片由下至上干枯但不脱落,呈垂叶坏死状。严重感染植株叶片簇生、矮化、fJ十片变小变脆。表A.1症状图化学防治方法虫牙虫防治:10%毗虫l琳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或48%毒死蝉乳油3 000倍液;或50%抗!场威可湿粉2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 倍液;或2.5%三氟氮氧菊醋乳油2000倍液。注意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不重喷、不漏l质、药液不下滴。每隔7d10 d防1次,连续施药2次3次!呀虫防治:同马铃薯卷叶病的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马铃薯重花叶病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378 2012 马铃薯 脱毒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