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671.1-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pdf
《GB T 20671.1-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671.1-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3. 100.60,73.080 Q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671.1-200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test methods for nonmetallic gasket materials一Part 1 :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nonmetallic gasket materials 2006-12-07发布200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也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叩GB/T 2067
2、1.1-2006 前言GB/T 20671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分为11个部分g第1部分z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第2部分垫片材料压缩率回弹率试验方法;一一第3部分垫片材料耐液性试验方法;一一第4部分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一一第5部分g垫片材料蠕变松弛率试验方法;第6部分垫片材料与金属表面粘附性试验方法s第7部分g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第8部分z非金属垫片材料柔软性试验方法;一一第9部分2软木垫片材料胶结物耐久性试验方法;第10部分z垫片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第11部分z合成聚合物抗霉性测定方法。本部分为GB/T20671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
3、MFl04 03非金属垫片材料标准分类体系。本部分等同翻译ASTMFl04 03, 本部分与ASTMFl04 03相比,主要做了如下修改g删除了第1.3条最后一句“括号内给出的值仅供参考”g第2章标题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代替“参考文件”,并增加了引导语才用文件目录中用中国国家标准“GB/T20671. 2、GB/T20671. 3、GB/T20671. 4、GB/T20671. 5、GB/T20671. 6、GB/T 20671. 7、GB/T20671. 8、GB/T20671. 9、GB/T20671. 10、GB/T20671. 11”分别代替了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标准“F36、F
4、l46、F37、F38、F607、Fl52、Fl47、Fl48、F433、G21”,标准正文中也相应进行了替代;将与本部分关系不大的原ASTMFl04标准参考文件目录中的“ASTMD2000、ASTMEll、ASTMF868”放在了最后的参考文献中;一一删除了标准正文里所有括号中给出的英制单位及其数值,并将附录A中的英制单位和数值全部改为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和数值;在4.2“代码”中增加了本标准编号GB/T20671; 将表2“W”中的“2英寸”修改为“50mm”, 将附录编号由ASTMFl04标准的“附录Xl”修改为“附录A”,相应的附录条款和表格编号都进行了修改。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
5、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z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烟台石川密封垫板有限公司、浙江国泰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索拓工贸有限公司、舟山海山密封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前卫软木制品厂、因特费斯公司、成都俊马密封制品有限公司、成都市天府垫片有限责任公司、华尔卡密封件和j品(上海)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尚兴春、刘武强、姜寿松、吴益民、潘洲、施中堂、杨峻、高冠英、刘绍忠、李泽西、冯梅。本部分为首次发布。1 范围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GB/T 20671.
6、1-2006 1. 1 本分类体系为确定或描述非金属垫片材料的恰当的性能提供了种方式。适用于以石棉、软木、纤维素及其他无机或有机材料结合各种粘结剂或浸渍剂而制成的材料。一般归类为橡胶制品的材料不包括在本分类体系中,因为它们属于ASTMDZOOO类剔。垫片涂层也不包括,其详细情况规定在工程图上或单独的技术规范中。一般归类为多层复合垫片材料(LCGM一laminatecomposite gasket materi als)的材料也不包括在本分类体系中,因为它们属于ASTMF868类别,但多层复合垫片材料的面层材料包括在本分类体系中。1. 2 因为没有囊括垫片特性的所有性能,所以本分类体系作为选择材
7、料的基础,其作用是有限的。1. 3 以国际单位制(SD单位表示的数值作为标准。1. 4 本部分不涉及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本部分的使用者有责任考虑安全和健康问题,并在使用前确定规章限制的应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6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0671. 2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压缩率回弹率试验方法GB/T 20671.
8、 3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耐液性试验方法GB/T 206 71. 4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密封性试验方法GB/T 20671. 5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编变松弛率试验方法GB/T 20671. 6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与金属表面粘附性试验方法GB/T 20671. 7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非金属垫片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T 206 71. 8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非金属垫片材料柔软性试验方法GB/T 20671. 9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软木垫片材料胶结物耐久性试验方法GB/
9、T 20671. 10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垫片材料导热系数测定方法GB/T 20671. 11 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合成聚合物抗霉性测定方法3 意义和用途3. 1 本分类体系的目的是用来促进表述性能的一致,为供需双方交流提供一个共同语言,引导工程设计人员把本分类体系规定的试验方法通用于市场可得的材料上。本分类体系是通用的,足以覆盖所引人的新材料和试验方法。3.2 本分类体系基于下述原则:尽可能以专门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术语来描述非金属垫片材料,通过利用一个或多个基于标准试验的标准语句将许多这样的描述格式化。因此,垫片材料使用者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语句组合来表示在各种场合要求的
10、不同的性能组合。同样道理,供应商能够以这种方式报告他们各自的产品具备的性能。GB/T 20671. 1-2006 4 分类基础4. 1 为了使3.2描述的内容能用“代码”表示,本分类体系确定用字母或数字符号或二者共用来表示产品的每个性质或特征的各种性能水平(见表1)。4.2 在确定或描述垫片材料时,每个“代码”应包括本标准编号和ASTM标准编号(删去年代号),再加上字母“F”和六个数码,例如zGB/T 20671 ASTM Fl04(Fl25400)。因为代码的每个数码对应一个特征(如表1所示,所以六个数码始终是必需的。当某特征不描述时,用数码“0”表示;当某一特征(或试验与其他有关)的描述对
11、本分类体系来说由另外的补充说明(如在工程图上注释)规定时,用数码“9”表示。4. 3 为了进一步确定或描述垫片材料,每个“代码”可以增加一个或多个后缀字母数码符号,如表2所列,例如:GB/T20671 ASTM Fl04(Fl25400 B2M4)。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代码”中所用的字母一数码符号的数量来确定不同材料的定义。4. 4 为方便起见,垫片材料将采用型号和类别来表示。型号根据制造垫片材料所用的主要增强纤维、粉状材料或其他材料来区分,类别根据制造方式或通用的商业标识来区分。型号用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一位数码表示,类别用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二位数码表示,如表1所示。注1虽然这种“排列型”的格式为
12、各式各样的材料的独立性能和组合性能的表征提供了个表示和说明的方法,但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使用者不熟悉现有的商品化材料,错用的情形是可能发生的,因为不合理的性能组合也能够被编成代码。本部分的表A.l指明性能、特征和试验方法,一般认为它适用于每种型号的材料。5 物理和机械性能要求5. 1 按照本分类标记的垫片材料应具有表1所示的前六个代码和表2所示的补加字母数字符号表明的特征或性能。6 厚度要求6. 1 按照本分类体系标记的垫片材料,厚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7 取样7. 1 试样应从成品垫片或合适尺寸的板材中选取最适用的样品。如果采用板材,应在合适的区域按垂直板材的纤维方向作矩形切割,纤维方向应用
13、箭头标出。如果采用成品垫片,样本的尺寸和方法的任何差异必须在报告中说明。7.2 为了便于鉴定,除2型和5型1类材料外,样品厚度均应为0.8 mm;2型材料鉴定厚度要求为1. 5 mm 6. 4 mm,5型1类材料鉴定厚度要求为0.4 mm。当试验样品厚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技术要求范围须由供需双方以书面形式确认同意。7.3 应选取足够的试样,保证每项试验最少能测定三次。试验结果应以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来表示。8 调节8. 1 试验前,试样应按下述方法进行调节28. 1. 1 当代码的第位数码是“1”(型材料)时,试样应放在100土2的烘箱内调节1h,然后将试样移至装有元水氯化钙的干燥器中冷却豆豆21
14、30;当第二位数码是“3”(I型3类材料)时,试样应在100士ZC的烘箱内调节4h0 8. 1. 2 当代码的第位数码是“2”(2型材料)时,试样应放在温度为2130、相对湿度为50%55%的调湿室或空气能够和缓机械循环的密闭容器内调节至少46h0 注2,如果机械方式保持相对湿度50%55%不能达到时,应将盛有试剂级硝酸续Mg(NO,), 6H,O饱和溶液GB/T 20671.1-2006 的浅盘放到容器内,以提供要求的相对湿度。8. 1. 3 当代码的第一位数码是“3”(3型材料)时,试样应放在装有无水氯化钙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在2130下预调节4h,容器内的空气应通过和缓的机械搅拌进行循环
15、。然后将试样立即移到温度为2130、相对湿度为50%55%的调湿室或空气能够和缓地机械循环的密闭容器内再调节至少20 h。8. 1. 4 当代码的第一位数码是“4”时,试样不需要调节。8. 1. 5 当代码的第一位数码是“5”、“7”或“8”时,试样应按8.1. 10型材料)进行调节。8. 1. 6 当代码的第一位数码是“。”或“9”时,试样应按8.1. 3调节,例外的情形,应在补充文件中另行说明。8. 2 如果试验是在规定的调节湿度区域外边进行,试样应在试验时才一次一个从容器内取出。六位基础代码第位数码第二位数码襄1基本的物理机械特性基本特性材料的“型号叫制造垫片的主要纤维、粉体或增强材料)
16、,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位数码致,表示如下2o不规定l石棉z软术3纤维章4氟碳聚合物s柔性石墨7非石棉纤维,按型号l试验s蛙石9按照说明a材料的类别(制造方式或通用的商业标识),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二位数码一致,表示如下:当第一位数码是“0”或“9”时,第二位数码o不规定9按照说明a当第一位数码是“1”或“7”时,第二位数码go不规定l辗压成张工艺z打浆抄取工艺3纸材和板材9按照说明a当第一位数码是“2”时,第二位数码。不规定l软木垫片(1类)z软术与弹性体材料(2类)3软木与泡沫橡胶(3类)9按照说明且当第位数码是“3”时,第二位数码2o不规定l原纤维卡片纸、粗纸板、硬化纸板,等等(1类)z蛋
17、白质处理过的(2类)3弹性体材料处理过的(3类)4热固性树脂处理过的(4类)3 GB/T 20671.1-2006 表1(续)六位基础代码基本特性9按照说明当第一位数码是“4”时,第二位数码g。不规定l聚囚氟乙烯板2膨体聚四氟乙烯3聚四氟乙烯丝、编织物或网布第二位数码4聚四氟乙烯毡5填充聚四氟乙烯9按照说明息当第一位数码是“5”或“8”时,第二位数码g。不规定l单层板2层压板9按照说明压缩率g按照试验方法GIT 671.2测定,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二位数码代表的百分数一致(如:4=15%25%)0不规定5=20% 30% !=0% 10% 6=25% 40% 第二位数码2=5% 15% 7=3
18、0% 50% 3=10% 20% 8=40% 60% 4=15% 25% 9按照说明辘压成张工艺为7%17%浸IRM903油增厚率g按照试验方法GB/T206 7 !. 3测定,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四位数码代表的百分数一致(如,4=15%30%。不规定5=20% 40% 第四位数码1=0% 15% 6=30% 50% 2=5% 20% 7=40% 60% 3=10% 25% 8=50% 70% 4=15% 30% 9按照说明a浸IRM903油增重率z按照试验方法Gll/T20671. 3测定,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五位数码代表的百分数致(如,4不大于30%)。不规定5不大于40%第五位数码I不大
19、于10%6不大于60%2不大于15%7不大于80%3不大于20%8不大于100%4不大于30%9按照说明浸水增重率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3测定,应与六位基础代码的第六位数码代表的百分数一致(如,4不大于30%)。0不规定5不大于40%第六位数码I不大于10%6不人于60%2不大于15%7不大于80%3不大于20%8不大于100%4不大于30%9按照说明aa对本分类体系来说,在工程图上或其他的补充文件中规定。4 GB/T 20671. 1-2006 亵2补加的物理和机械特性后缀符号补加特性A9 密封性能z应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4测定,试样承受的压紧力、内压、其他试验细节
20、以及试验结果应按照工程图或其它补充技术文件确定蠕变松弛率2应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5测定,24h后的应力损失应不超过B后数码表F的量BI罕10%B53o% Bl 1J B9 B215% Bn4o% B32o% B75o% 日425%B860% B9按照说明区DOO到D99以前的ASTM标准F64,垫片材料在金属表面的腐蚀和粘结性试验方法,已于1980年被废止。重新制定的粘结性试验己变为试验方法GB/T20671. 6. 浸ASTM燃料油B后的重量和厚度变化应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3测定.E后有两个数码,增重率应不超过第一个数码表示的标准额定值,增厚率应不超过第二个数码表
21、示的标准额定值。增重率%增厚率%(第一个数码(第二个数码)EO E不规定E_o不规定El 10 E 105 EOO 1J E99 EZ 15 E 2=0 10 E3一20E_3015 E4_=30 E_4520 E5一40E 5=10 25 E6一60E 6=15 35 E7 =80 E 7=25 45 EB 100 E_83060 E9 _ 按照说明院E_9按照说明aH 粘结特性应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6测定。结果应按照工程图或其他的补充文件说明。字热特性z应按照GB/T20671. 10测定,采用的温度为JCJ2。以W/(rnK)表m的庭在数应落在K符号后数码表示的范围内。KI
22、O0 09 K50 29 0.38 Kl 1J K9 K20. 07 0. 17 K60 36 0.45 K30. 14 0.24 K7=0 43 0.53 K4=0. 22 0 31 K80. 50 0. 60 K9按照说明87型1类或2类材料。用I,符号二位数码的第一位数码表泪第一种纤维组分,第二位数码表示第二种纤维组分,第三位数码表示粘结剂组分。第种纤维第二种纤维粘结剂(第一位数码)(第二位数码)(第三位数码)LO不规定LO不规定I不规定LJ芳纶LI芳纶LI丁腊橡胶LOOO 1J L999 L2玻纤L2玻纤L2丁苯橡胶L3碳纤L3碳纤L3氯丁橡胶L4石墨L4石墨IA三元乙丙橡胶L5矿物元
23、机纤维L5矿吻无机纤维I顺丁橡胶L6纤维素L6纤维章L6 z硅橡胶L9按照说明aL7不吉纤维L9按照i且明EL9按照说明a5 GB/T 20671. 1-2006 表2(续)后缀符号补加特性拉伸强度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7和丰部分第9.2条测定结果以MPa表示,应不小于M后数码表示的值。MlO. 689 M5 10 342 Ml到M9M21 724 M6 13 790 M33 447 M7 20. 684 M46. 895 M8 27. 579 M9按照说明R 胶结物耐久性应按照试验方法GB/T20671. 9测定。试验终结应没有散解的现象。59 浸ASTMl号油、IRM903油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671.1 2006 非金属 垫片 材料 分类 体系 试验 方法 部分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0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