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pdf
《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340. 10 G 73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0653一-2006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High-visibility warning clothing for professional se 2006-12-07发布2007-07-01实施叫苦!(-草莓争,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瘟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20653-2006 目次前言. I 引言. . n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4 设计要求。. . . . . . . . . 2 5 基底材料、非荧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要求 . 3 6 反光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
2、物理A试验前后的反光性能要求 5 7 试验方法.-.7 8 标志、保养标签和使用说明.8 附录A(资料性附录)警示I设计款式示意图.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色度阁-.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逆反射系数测定方法 13 附录o(规范性附录)淋雨状态反光性能测试方法-. 16 参考文献-. . . .,. 18 、GB 20653-2006 前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4.1、5.、5.2、6、8.1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471 :2003,而未采用EN471. 2003中5.6基底材料的抗水蒸气性能测试方法,一本标准5.7参照欧洲标准
3、EN340编写了人类工效学的要求,未引用EN340。一一本标准6.1增加了第3级逆反射材料的规定。一一本标准删除了EN471 :2003标准中7.4.5.4依据厂家工业洗涤要求。本标准7.3参照CIE54.1982逆反射定义与测量,将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以附录C的形式编写,而未引用CIE54 :1 982 0 一一本标准B参照EN471.2003的8、扎根据国家标准GB/T8685(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和GB5296. 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编写。本标准的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
4、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1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3M中国有限公司a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会君、苟明、奈芳、樊品光、李晓平、滕金山、华卫风.I GB 20653一.200651 , 高可视性警示服应能在视觉上表现出穿着者的存在,比如,在白天任何光线条件下以及夜间车前灯照射下,保证穿着者具备一定的可视性,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司机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刹车或避让行动,避免发生事故.增大警示服和周围环境的对比度,或者增加警示性材料的使用面积均可提高警示服的可视性。本标准根据警示服上使用可视性材料的最小面积,规定了三个级别。在大多数环境中,3级警示服的可视性高于2级,2级警示服
5、的可视性高于级。本标准规定了警示服使用的三种基底材料颜色和组合性能材料颜色,其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在白天大多数环境中都能增强警示服的可视性。本标准定义了三个级别的单一性能反光材料和个级别的组合性能材料。当夜间通过车辆前灯照明观察时,高性能反光材料可为警示服提供更大的对比度和更高的可视性.高级别的反光材料能提供高可视性。本标准规定了反光材料位置的设计要求.服装上的反光材料应选用适宜的款式符合人类工效学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高可视性警示版的测试方法,确保高可视性警示服在正常保养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对穿着者起到最低水平的防护作用。但警示服不能保证穿着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看见。本标准为强
6、制性标准回适用于需要提高作业人员可视性以保障个人安全的各类岗位穿着,如交通、铁路、公安、工矿、消防、环卫、建筑、港口、码头、机场、园林、路政、救援、石油石化等行业。各行业可根据本行业的具体穿着场所,在本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警示服的级别、逆反射材料的级别和基底材料的颜色。E 直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可视性管示服的特殊设计要求、颜色、逆反射性能、试验方法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需要提芮作业人员可视性以保障个人安全的各类岗位穿着的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7、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CGB250-1995 , idt 50 105/ A02-1993) 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CG.251-1995,idt50 105/A03 1993) GB/T 1335.1 服装号型男子GB/T 1335.2 服装号型女子GB/T 3917. 1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l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包牢度CGB/T3920-1997 , e
8、qv 150 105-X12 , 1993) GB/T 3922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CGB/T3922-1995 , eqv 50 105-E04) 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3978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自IJ条件GB/T 3979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 5296. 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 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Ceqv50 105-001) GB/T 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Ceqv50 105-Xll ,1 994) GB/T 706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次氯酸盐漂
9、白色牢度Ceqv150 105-NOL 1993) GB/T 7742. 1 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5013938-L 1999 , MOO) GB/T 8427一1998GB/T 8628-2001 Ceqv 50 3759 ,1994) 纺织品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侃弧Ceqv50 105-B02 , 1994)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最GB/T 8629-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Ceqv50 6330 , 2000) GB/T 8685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GB/T 12490-199
10、0 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Cneq 50 105-C06 , 1987) GB/T 12586-200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C50 7854-1984 , IDT) 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GB/T 18426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弯曲试验CGB/T18426-2001 ,idt 1504675 , 1990) GB/T 19981. 2-2005 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囚氯乙烯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503175-2,1998,MOO) FZ/T 010 涂层织物耐磨性能测定方法GB 20653-20
11、06 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3. 7 GB(T 3978和附录C确立的光学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高可视性警示服(简称警示服)high-visibility warning c1 0thing 用鲜艳的基底材料和逆反射材料按特殊设计要求制作,具有警示作用的服装.荧光材料fluorescent material 能够发出比吸收光更长波长的可见光的材料。基底材料background 醒目的彩色荧光材料,反光材料具有逆反射性能的单一性能材料具备基底材方向敏感性材当材料在旋转4 设计要求4. 1 警示服级别警示服分为三个含有相应而积的基底项目基底材
12、料反光材料组合性能材料4.2 设计要求设计款式示意图见附录A。4.2. 1 基底材料应环绕躯干、衣袖和裤腿。4.2.2 反光带宽不小于50mm.缚带上的反光带宽度不小于30mm,见凶A.800.10 0.20 4.2.3 连裤工作服应有两条间隔不小于50mm的水平的反光带环绕躯干部位。两条反光带最大可倾斜角度为土20004.2.4 上衣、马耶和背心三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款式a) 上衣、马甲和背心应有两条间隔不小于50mm的平行反光带环绕躯干部位,最大可倾斜角度2 GB 20653-2006 为土200,躯干部位的下面一条反光带距衣服底边的距离不小于50mm,见图A.30b) 上衣、马甲和l背心应有
13、二条反光带环绕躯干部位,最大可倾斜角度为士200,两肩应各有一条反光带从前到后连接躯干部位的反光带;躯干部位的下面一条反光带距衣IHt边的距离不小于50 mm,见图A.4。上衣、马甲和两侧开口的套头背心应有两条间隔不小于50mm的平行反光带环绕躯干部位,最大可倾斜角度为士20,两肩应各有一条反光带从前到后连接躯干部位上面一条反光带才E干部位的下面一条反光带距衣服底边的距离不小于50mm,见图A.504.2.5 长袖的连裤工作服和上衣应有两条反光带环绕在袖子上,间隔不小于50mm;下面一条反光带距袖口不小于50mmo 4.2.6 连愣工作服、兜带裤和l腰带倾斜角度为土200,下雨一条反4.2.7
14、 二级和三级兜带裤应4.2.8 两侧开口的套头背于50mmo 4.2.9 衣服扣紧后,门a方向上测量,躯干部位50 mmo 4.2. 10 缚带应有连接腹带的反光带4.3 尺寸警示服的尺寸5.1 颜色性能5. 1. 1 基底材料基底材料的5. 1. 2 组合性能材组合性能材料的方向敏感性材料,颜色荧光黄色荧光桔红色荧光红色0.460 0.610 。.5350.570 0.655 0.655 0.570 0.595 0.690 0.540 0.390 0.375 0.340 0.345 0.345 0.340 0.315 0.310 上,间隔不小于50mmf最大可倾斜角度为士2000部位的水平间
15、隙不大在各材料带的平行间隙不大于一条从后到前Y 0.70 0.40 0.25 3 F f . J GB 20653-2006 5.2 耐光色牢度试验后的颜色性能耐光色牢度试验应按照G/T8427-1998中的方法3进行,对于红色和桔红色材料,当5号蓝色控制标样变为3级时,试验结束,对于黄色材料,当4号蓝色控制标样变为4级时,试验结束。耐光色牢度试验后,基底材料和组合性能材料的颜色应在表2规定的三个颜色的区域内,并且两种材料的亮度因子不小于表2中相应的最小值。如果颜色发生了改变,但色度坐标仍在表2规定的区域内,也可以使用,如荧光红色经过耐光试验后变为荧光桔红色,其色度坐标在荧光桔红色规定的颜色区
16、域,且最小亮度因子大于0.4,但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5. 3 基底材料和非荧光材料色牢度5.3. 1 耐摩擦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试验应按照G/T3920规定的方法进行.根据GB250的规定进行评定时,耐摩擦色牢皮(干摩和温摩)不小于4级。5.3.2 耐汗渍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试验应按照GB/T3922规定的方法进行。根据GB250的规定进行评定时,变色不低于4级;根据GB251的规定进行评定时,沾色不低于3级团5.3.3 耐水洗、耐干洗、耐次氯酸盐漂白和耐热压色牢度按照服装的保养建议,色牢度可根据表3规定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来确定.表3色牢度要求最低色牢度(级保养要求无反光材料和组合材料的试验方
17、法基底材料非荧光材料水洗变色4-5变色3-4GB/T 12490-1990 沾色3沾色45干洗变色4变色4GB/T 5711 沾色4沾色4-5次氯酸盐漂白变色4变色4GB/T 7069 变色4-5吃早变色4热压GIl/T 6152 沾色4t占色4试样应在气温不超过600C的条件下自然悬挂晾干;在干燥过程中,不得有任何物品接触试样。5. 4 基底材料和非荧光材料的尺寸变化5.4. 1 样品的制备、标记和测量应按照GB/T8628-2001的规定(第7章除外进行。5.4.2 针织材料在长度和宽度上的尺寸变化不大于:I:5%。5.5 基底材料的机械性能5.5. 1 机织材料的断裂强力材料经向和纬向的
18、断裂强力应满足下列要求断裂强力(N)与测量商料的规定质量(g/m)比值应不小于2.同时断裂强力不小于400No 断裂强力的试验应按照GJ主/T3923. 1规定的方法进行。5.5.2 针织材料的胀破强度最小胀破强度为800kN/m.胀破强度的试验应按照GB/T7742. 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直径为4 GB 20653-2006 30 mm 5.5.3 涂层布料和复合布料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警示服用基底材料是涂层布料或复合布料时,断裂强力应满足5.5.1中的要求(这要求不适合于伸伏率大于50%的材料)。撕破强力的测定应按照GB!T3917. 1规定的方法进行,撕破强力不小于25N。5.6 透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653 2006 职业 可视性 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