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34备案号 :12610 2002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244.72002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2002-05-09 发布 2002-05-09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244.72002 I 目 次 前言 . II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 2 5 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 3 6 水稻收获机械化收获前的机械准备 5 7 作业技术规程 5 8 作业技术要求 6 DB34/T 244.72002 II 前 言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目前尚无国家、行业标准,为规范水稻生产机械化技
2、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根据我省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参考借鉴外省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DB34/T 244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分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水田耕整地机械化 第 2 部分:稻种破胸催芽机械化 第 3 部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 第 4 部分:栽植机械化 第 5 部分:植保机械化 第 6 部分:灌溉机械化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第 8 部分:秸秆还田机械化 本部分为 DB34/T 244 的第 7 部分。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3、:张健美、岑竹青、江洪银、郭颖林、吴晓浦、吴士峰。 DB34/T 244.72002 1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水稻收获机械化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收获前的机械准备和作业时技术规程、作业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本省水稻生产过程的收获机械化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 DB34/T 244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9791986 谷物收获机械名词术语 GB10395.7199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 7 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16151.12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谷物联合收割机 JBT511931999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安徽省国营农场农机化管理标准化规定(试行).1987.8 IS08909-1:1994 饲料收获机 第 1 部分: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GBT6979 和 ISO89091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34T 244 的本部分。 3.1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 按水稻收获的农艺
5、技术要求,用机械一次完成或分别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等工艺过程的技术。 3.2 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水稻收割、脱粒、茎秆分离、稻谷清选,将稻谷装袋或输入粮箱,随车卸粮等工序的技术。 DB34/T 244.72002 2 3.3 水稻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小扶禾器收割机将水稻割倒,然后人工捆禾或田间分把脱粒或运到场上脱粒、机械打场脱粒的技术。 3.4 水稻两段联合收获技术 使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宽幅割晒机,在蜡熟期收割水稻,割下的禾秆穗尾搭接,或条铺放在禾茬上,经 3 天 5 天的通风晾晒干熟后,用装有捡拾器的联合收割机捡拾禾条,完成脱粒、分离茎秸、清选谷粒、装
6、袋或输入粮仓的技术。 3.5 水稻的密度 单位面积水稻的分布状况,即单位面积水稻的穴数和株数。 3.6 水稻的株度 单位长度水稻的株数。 3.7 水稻的穗幅 成熟后的水稻从稻穗最低处至最高处的距离。 3.8 倒伏角 以水稻根部向水稻倒伏方向作一射线,与以水稻根部垂直于地面作一射线所夹的角。 4 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 4.1 作业前田间准备 4.1.1 在收获前 1015 天进行田间调查,了解水稻生长情况,有无倒伏、倒伏的程度,水稻的密度、株度、成熟的均匀性,产量、杂草密度以及通往田间的道路、桥梁情况。 4.1.2 收获前 3 5 天清除田间或路边障碍物,平渠、平埂,使其高度不超过 100 mm
7、,特殊地段(如水井)应设置明显的标记。 4.1.3 根据不同的机械收获方式,在收获前 12 天用人工或联合收割机开割道,割道的规格以收割机组在田间作业转弯调头时不碾压作物为宜。割道上割下来未脱粒的作物,脱粒后剩下的茎秆应在作业前清除。 DB34/T 244.72002 3 4.2 收获适宜条件 4.2.1 联合收割机适合收割水稻高度为 700 mm1200 mm。高度大于 1200 mm,割茬应尽量留高;高度小于 700 mm 时,割茬应尽可能留低,并可酌情加快收割速度。 4.2.2 穗幅高差大于 250 mm 的水稻,应使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4.2.3 联合收割机对作物产量的适应,是通过选
8、择相宜的作业速度,使额定喂入量保持稳定。水稻产量高时,收割作业速度宜低;产量低时,收割作业速度宜高;产量很高时,应通过提高割茬或减少割幅来保持额定喂入量。 4.2.4 联合收割机收获倒伏作物,通过运用扶禾装置、选择相宜的收割方向、速度等手段和方法来协调解决。 4.2.5 联合收割机雨后或早晨露水大时不能作业,收割时稻谷含水率应为 1526。 4.2.6 小型收割机易在水稻腊熟期,籽粒含水率为 1825、倒伏角度小于等于 100,风力不大于 3 ms的条件下作业。 4.2.7 小型收割机适合收割水稻高度为 700 mm1000 mm。 4.2.8 小型收割机适合收割单产量为 200 kg400
9、kg 的水稻。 5 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 5.1 机身部件 5.1.1 结构完整,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漏粮处。 5.1.2 机身整洁,无严重脱漆和锈蚀。 5.1.3 安全防护设施完整、有效。 5.2 发动机部件 5.2.1 “五净”(油净、水净、空气净、机械净、工具净),四不漏”(漏电、漏气、漏油、漏水)。 5.2.2 起动容易,加速灵敏,动力性能良好。 5.2.3 功率不低于标定功率的 95。 5.2.4 油耗不高于标定耗油率的 5。 5.3 收割机部件 5.3.1 割台平行无明显倾斜。 5.3.2 刀杆不变形,行程正确,定动刀片完好,刀口锋利。 刃齿脱落长度不超过 3 mm, 深度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244.7 2002 水稻 生产 机械化 技术规范 第七 部分 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