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Z 21235-2007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理和指南.pdf
《GB Z 21235-2007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理和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Z 21235-2007 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理和指南.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40X 04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2 1 235-2007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指南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microbiolo舀calrisk assessment2007-1 0-29发布 2008-04-01实施宰瞀髁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前言引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3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4应用指南41概述-42危险性评估的目的43危害识别44暴露评估45危害描述46危险性描述47形成文件48重新评估-目 次6Bz 21235-2007V11233333
2、4445前 言CBZ 21235-2007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修改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ACGL 30一1999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指南(Prind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cAcGL 301999的主要不同之处如下:1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引言”部分删除了cAc标准原文中的“本标准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尽管其他组织、公司和其他需要开展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有关团体会发现本标准颇有价值”,删除了CAC标准原文中的。而且在那些将其视为很有必要的国家中,也需要开展
3、特殊的培训。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二2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范围”部分增加了“本标准规定了进行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采用的框架结构和基本要素”。3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术语和定义”部分删除了CAC标准原文中的“本标准列举的定义是为了便于对所引用的特定词汇或短语的理解”和“食品法典委员暂时采纳这些定义的原因是,根据危险性分析这一学科的发展以及为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类似定义所做努力的结果,这些定义还需进一步修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检验检
4、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农业部国家饲料质检中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丽、刘文、刘秀梅、计融、张晓丽、杨松、杨曙明。GBZ 21235-2007引 言微生物危害对人类健康直接构成严重的危险性。微生物危险性分析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危险性评估、危险性管理和危险性信息交流。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论及危险性评估,危险性评估是确保在为食品安全制定标准、准则以及其他推荐标准时,充分使用科学依据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和促进国际贸易。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尽最大可能把定量信息用于危险性估计。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阐述的方法进行。由于微生物危险性评估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
5、,这些准则的实施尚需一段时间。尽管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着重于微生物的危险性评估,但其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特定种类的生物危害。1范围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指南GBZ 21235-2007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进行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采用的框架结构和基本要素。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食品中微生物危害的危险性评估。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21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ss”nt确定菜一化学、生物或物理因素的暴露(绢量)与产生健康不良结果(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或)频率之间的关系。22暴露评估exposuressmnt对可能通过食物摄入及其他相关来源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
6、因素进行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23危害hazard食品中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条件。24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对与危害相关的健康不良结果特性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则主要针对微生物和(或)其毒素。25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对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些食品中能够引起健康不良结果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识别。26定量危险性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对危险性及其造成的不确定性进行数字化描述的危险性评估。27定性危险性评估qualitative risk assessment
7、基于资料的危险性评估方法,虽然其无法对危险性做出量化评估,但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以往专家的经验及对伴随不确定因素的确定对危险性进行分类,或者将危险性分为若干描述性等级。28危险性risk食品中某种(或某些)危害造成健康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29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由危险性评估、危险性管理和危险性信息交流三部分组成的过程。1GBZ 21235-2007210危险性评估risk assessment以科学为基础的包含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危险性描述等阶段的过程。211危险性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以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为基础,
8、对特定人群进行危险性的定性和(或)定量估计,包括对已知的或潜在的健康不良结果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伴随的不确定性进行测定的过程。212危险性信息交流risk communication危险性评估者、危险性管理者、消费者和其他相关团体之间就有关危险性和危险性管理的观点与信息的相互交流。213危险性估计risk estimate危险性描述的结果。214危险性管理risk management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权衡、制定政策的过程,包括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215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一种用于检验由输入变量变化而产生输出变化的模型的方法。216透明性trans
9、parent全面系统地陈述某种过程进展的合理性、逻辑性、局限性、假设、评价意见、决策和不确定性,并形成可审核的文件。217不确定性分析 uncertainty analysis用于评价模型输入、假设和结构(构成)的不确定性的方法。3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31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以科学为基础。32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和危险性管理之间应有功能区分。33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按框架方式进行,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危险性描述。34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清楚地陈述其运用的目的,包括将要形成的危险性估计的形式。35进行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透明。36应确定成本、资源和时间等任何对危险性评估造成影响的限制并描述其
10、可能的后果。37危险性估计应包含对不确定性的描述以及危险性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来源。38资料应能确定危险性评估中的不确定性,资料和资料收集系统应尽可能保证准确和精确,使危险性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降到最小。39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应直接考虑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存活和死亡的动态性,在随后的消费中人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包括结果)及进一步传播的潜在性。310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与人群疾病资料的比较,危险性评估要多次重复进行。2311在获得新的相关信息时,需要重新进行微生物危险性评估。4应用指南GBZ 21235-2007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了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要素框架,包括每一阶段需要考虑的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235 2007 微生物 危险性 评估 原理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