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246-2009 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pdf
《GB T 24246-2009 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246-2009 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280F 84 圆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246-2009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Radioactive and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monitoring systems2009-06-19发布 2010-02-01实施丰瞀髅鬻瓣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锚1”目 次GBT 24246-2009前言-。-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特点一41系统概述42系统分类“-5技术要求-51电源工作条件52总体要求一53辐射兼容特性54外观与结构55性能指标-56电气安全要求57电磁兼容性58环境适应性一6试验
2、方法-61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62试验用仪器设备-63试验源64外观与结构检查65功能试验66性能指标试验67电气安全试验68电磁兼容性试验-69环境适应性试验7检验规则一71检验分类-72检验-一-73判定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81标志-。82包装”83运输-84贮存“图1双侧探测立柱系统探测区域示意图-5I,4444446060m加nnnn”地挖nM坫坫GBT 24246-2009表1行人监测系统7静态探测效率表2车辆监测系统7静态探测效率表3传送带式监测系统7静态探测效率表4行人监测系统探测灵敏度表5车辆监测系统探测灵敏度-表6火车监测系统探测灵敏度表7传送带式监测系统探测灵敏度
3、表8监测系统在基本绝缘条件下的试验电压表9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一表10试验用仪器设备一表11试验源一表12误报警率试验-表13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表14检验项目7778889unn”M前 言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克军、赵岜、贺宇、阮明、薛昕、张彤。GBT 24246-2009GBT 24246-2009引 言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用于对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进行监测,可单独使用在需要进行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的场所,也可作为其他检查设备(如集装箱检
4、查系统等)的辅助监测系统,对被检物品实施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检查。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不具备对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量值进行计量的功能,不应作为计量设备使用。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可用于海关、质检口岸、核电厂、交通运输或仓储通道、公共安全场所进出通道等需要进行放射监测的相关场所。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的技术及安全性要求旨在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产品可用性;产品技术性能的先进性。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GBT 24246-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利用
5、辐射探测器对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进行监测的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手持式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0 780:1997,MOD)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 60068-2-1:1990,DT)GBT24232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6、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 60068-2-2:1974,IDT)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 60068278:2001,IDT)GBT 24235一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IEC 60068227:1987,IDT)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2001,IDT)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 8993-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GB 99691 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 1180
7、6-2004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IAEA NOTSR1,IDT)GBT 12464-2002普通木箱(JIS Z 1402:1999,NEQ)GBT 133061991标牌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 1779922003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62:1999,IDT)GB 177994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 1779942001,IEC 6100064:1997IDT)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浓度和放射性总活度都
8、超过GB 11806-2004中51525规定值的物质。1GBT 24246-200932特殊核材料special nuclear materialPu 233U及浓缩铀,简称sNM。注:浓缩铀是指”5u古量高于20的u。33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核材料监测系统radioactive and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monitoring system当射线强度大于系统所设定的报警阈值的被检物通过搽测区域时,能够产生报警的系统(以下称为监测系统)。34放射性标准源standard radioactive source性质和活度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内都是准确已知的,并有相应证书可以
9、作为标准放射源,包括7标准源和中子标准源。35放射性标准试验源standard radioactive test source用于实验室测试,或易于获得也适合使用于制造厂产品评估中的放射性标准源,包括7标准试验源和中子标准试验源。36特殊核材料标准试验源standard SNM test source具有最小发射射线强度的呈球形或立方形(具有最大的自吸收衰减)的SNM。注:由于包装和过滤装置将影响射线强度,因此应对每个试验源的包装和过滤装置进行特别说明。此类试验源用于实验室测试,但如果合适并易于获得可以用于制造厂产品评估中。37标准Pu试验源standard plutonium test so
10、arce一个球形或立方形的Pu源,包含至少93的2”Pu,少于65的“。Pu和少于05的杂质。注:需要至少008 cIn的镉过滤器用来减少2“Am的影响。38标准U试验源 standard uranium test som-ce一个球形或立方形的U源,包含至少93的”5u和少于025的杂质。注:采用薄塑料或小于032 cm的铝进行封装以降低封装对射线的不必要吸收。39特殊核材料等效Y试验源alternative SNM gamma-ray test source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与SNM的7射线特性类似,可以与特殊核材料标准试验源等效的放射性标准源,如1”Ba。310特殊核材料
11、等效中子试验源alternative SNM neutron test Source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与SNM的中子特性类似,可以与特殊核材料标准试验源等效的放射性标准源,如”2cf。311特殊核材料等效试验源alternative SNM test SourceSNM等效7试验源(例如:”3Ba)与SNM等效中子试验源(例如:2”Cf)的统称。312误报警率false alarm rate非放射性物质或非SNM引起的监测系统报警的概率。2GBT 24246-2009313本底计数率background count rate单位时间内监测系统探测到的由宇宙射线和环境中天然放射性
12、的存在而引起的计数,以N表示。常用计量单位为每秒计数,符号为s。314源计数率net count rate单位时间内监测系统探测到的由放射性物质或特殊核材料引起的计数值,以s表示。315总计数率gross count rate单位时间内监测系统所记录下的计数值,为本底计数率和源计数率之和,以n,T表示,r_N-k+s。316探测概率detection probability放射性物质或SNM通过探测区域并产生报警的概率。317静态探测效率static detection efficiency在指定位置上的单位活度或一定质量的放射性标准试验源所引起的源计数率。318Y探测灵敏度gammaray
13、detection sensitivity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监测系统能够以不小于09的探测概率(置信度95),检测到的放射性标准试验源的最小活度、SNM标准试验源的最小质量或SNM等效试验源的最小活度。319中子探测灵敏度neutron detection sensitivity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监测系统能够以不小于09的探测概率(置信度95),检测到的放射性标准试验源的最小活度、SNM标准试验源的最小质量或SNM等效试验源的最小活度。注:使用铅屏蔽容器将标准Pu试验源的7辐射强度降至未屏蔽数值的1以下。320探测灵敏度detection sensitivity7探测灵敏度与中子探测灵敏度
14、的统称。321灵敏度一致性uniformity of sensitivity在探测区域内,距监测系统探测面一定距离,垂直地面方向的7探测灵敏度的相对变化程度,此变化程度是指各点源计数率相对于其平均值的最大变化,用百分数表示。322探测组件detection assembly由探测7射线和(或)中子的辐射探测器及其相关功能单元组成的组件。323探弱立柱detection pillar包含一个或多个探测组件的机械结构。324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监测系统可以探测到放射性物质或SNM的一定空间范围。对于双侧监测系统,探测区域为对立3GBT 24246-2009的探测立柱之间的一定区域;
15、对于单侧监测系统,探测区域为临近探测立柱探测面的一定区域。325探测区域参考点reference point of the detection zone探测区域的几何中心点。326灵敏度一致性参考线reference line for uniformity of sensitivity在探测区域内通过探测区域参考点且垂直于监测系统安装地面的线段,简称参考线。4总体特点41系统概述本标准规定的监测系统用于探测在物体中含有的、集装箱或车辆中载带的或行人携带的放射性物质或SNM。当带有这些物质的被检物体或人员通过探测区域(动态模式)或者停留在探测区域内(静态模式)被系统探测到时,监测系统会发出报警。
16、42系统分类根据用途不同,监测系统可分为:a)行人监测系统;b)车辆(含公路运输集装箱车辆)监测系统;c)火车监测系统;d)传送带式监测系统。5技术要求51电源工作条件交流220 V(85110),47 Hz51 Hz。52总体要求521系统配置一个监测系统可设计成由一个数据采集分析单元连接一个或几个探测立柱的形式,每个探测立柱中可包括一个或几个探测组件;探测组件可用于探测7射线,或用于探测中予,或用于探测7射线和中子;探测立柱与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可邻近布置或置于一定距离以外。522系统功能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 当监测系统触发7射线报警时,应采用红光闪烁提示并伴随报警声音。当监测系统触发中子
17、报警时,应采用蓝光闪烁提示并伴随报警声音。当监测系统触发其他报警(如系统故障、本底计数率异常等)时,应采用黄光闪烁提示并伴随报警声音。b)监测系统应能对由具有天然放射性的物质(如钾肥或陶瓷等)引起的系统报警给出提示。c)监测系统应能提供本地及远程报警信号。d)在监测系统运行时,探测立柱和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可在100 m内分开布置。e)应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有权限对监测系统进行校正或对报警参数进行调整。f) 监测系统应能独立使用,不受远程监控站的任何操作模式或故障的影响。g)监测系统应能实时提供系统的状态信息。h)监测系统应能存储和显示历史数据。i)监测系统应能识别被测物体的到达。j
18、)对于动态模式,监测系统应具备测量被检测物体速度的功能,同时,还应具备超速报警设置和指示功能;制造厂应提供满足监测系统技术指标所需的最大通过速度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超速4GBT 24246-2009报警设置对最大速度设置进行调整。k)监测系统应能提供静态测量功能。1)监测系统应易于维护,且具有故障记录和故障提示功能。523探测区域5231行人监测系统行人监测系统应具备一个能够对行人进行监测的探测区域,此探测区域的高度至少为设备安装地面上方0 m2 m。对于双侧探测立柱的监测系统,探测区域位于两侧对立放置的探测立柱之间。对于单侧探测立柱的监测系统,探测区域应至少覆盖垂直探测立柱表面1 m的距离。在双
19、侧探测立柱的监测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中,探测立柱之间的距离应为1 m。双侧探测立柱监测系统探测区域示意图见图1。注:图中15双箭头与通道方向平行,分别通过参考线的底端、中下位置、中心、中上位置和顶端。中下位置是指底端与中心之间的中点位置;中上位置是指顶端与中心之间的中点位置。图1 双侧探测立柱系统探测区域示意图5232车辆监测系统车辆监测系统应具备一个能够对车辆进行监测的探测区域,此探测区域至少是位于两侧对立放置的探测立柱之间、高度为设备安装地面上方0 m45 m。两侧探测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 m。对于将探测组件装载在可移动设备上的监测系统(可由单侧探测立柱或双侧探测立柱组成),其探测区域应
20、满足;对于单侧探测立柱的监测系统,探测区域的高度为05 m45 m,垂直探测立柱表面方向应距探测立柱表面5“;对于双侧探测立柱的监测系统,探测区域的高度为05 m45 m,两侧探测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 m。5233火车监测系统火车监测系统应具备一个能够对火车进行监测的探测区域,此探测区域位于两侧对立放置的探测立柱之间、高度为03 m6 m(自铁轨轨面起)。两侧探测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 m。5234传送带式监测系统传送带式监测系统具备一个能对被检行包、物品或航空箱进行监测的探测区域。监测系统可以采5GBT 24246-2009用在单方向装配探测组件探测立柱的形式,也可采用在多方向装配探测
21、组件探测立柱的形式,如装配在探测区域的上方、下方、侧面。对于上方装配或下方装配的监测系统,此探测区域宽度方向与传送带宽度相同,与探测组件或探测立柱表面垂直方向距离不超过15 m;或者对于侧面装配形式的监测系统,此探测区域是宽度覆盖传送带的宽度,高度与被检物允许的最大高度相同。524通过速度5241行人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在被检行人的通过速度不超过12 ms的情况下正常工作。5242车辆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在被检车辆的通过速度不超过8 kmh的情况下正常工作。5243火车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在被检火车的通过速度不超过8 kmh的情况下正常工作。5244传送带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在被检物的通过速度不超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246 2009 放射性 物质 特殊 材料 监测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