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pdf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 100.01 B 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用微生物菌Microbial inoculants in agriculture 2006-05-2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GB 20287-2006 剂2006-09-01实施GB 20287-2006 目次前言.1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5 要求5. 1 菌种5. 2 产品外观(感官)5.3 产品技术指标16 试验方法6.1 仪器、设备6. 2 试剂6. 3 产品参数的检测37 检验规则7. 1 抽样-7.2 检验分类. 7.3 判定规则6
2、8 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68. 1 包装68. 2 标识.6 8.3 运输8.4 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检测培养基 8 附录肌资料性附录)常用染色剂附录C(规范性附录)稀释法(MPN5管法)12附录职规范性附录)酶活的测定uGB 20287-2006 目。昌本标准的5.1、5.3、第8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德龙、李俊、姜昕、张玉洁、李力、冯瑞华、曹凤明、杨小红、关大
3、伟。I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微生物菌剂类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GB/ T 8170 GB/ T 19524. QB/ T 1803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3.1 农用微生物目标微生物(恢复地力,维持根4 产品分类5 要求5. 1 菌种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间接改良土壤、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生产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生产者应提供菌种的分类
4、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生产者应提供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5.2 产品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5. 3 产品技术指标5. 3. 1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见表1,其中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按表2执行。GB 20287-2006 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剂型项目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亿/g或亿/mU二三2.0 2. 0 1. 0 霉菌杂菌数/(个/g或个/mL)王三3.0X10 3.0X106 3. OX 10
5、杂菌率/c%) 10.0 20.0 30.0 水分/(%) 三三35.0 20.0 细度/(%)二三80 80 pH值5. 08. 0 5. 58. 5 5. 58. 5 保质期b/月3 3 6 a 复合菌剂,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或0.01亿/mL;以单一的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muci laginosus)制成的粉剂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2亿/g。b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检测。表2有机物料腐熟剂产晶的技术指标剂型项目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亿/g或亿/mL)二三1. 0 O. 50 O. 50 纤维素酶活,/CU/g或U/mL)二
6、z30.0 30.0 30. 0 蛋白酶活b/CU/g或U/mL)飞?15.0 15.0 15.0 水分/(%) 35.0 20.0 细度/(%) 二三70 70 pH值5. 08. 5 5. 58. 5 5. 58. 5 保质期/月二三3 6 a 以农作物秸轩类为腐熟对象测定纤维素酶活。b 以畜禽粪便类为腐熟对象测定蛋白酶活。C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检测。5.3.2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中无害化指标见表3。表3农用微生物菌荆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参数标准极限粪大肠菌群数/(个/g或个/mL)主三100 蚓虫卵死亡率/(%) 二三95 碑及其化合物(以As计)/(mg/kg)三三
7、75 铺及其化合物(以Cd计)/(mg/kg)王三10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 (mg/kg) 100 错及其化合物(以Cr计)/(mg/kg) 三三150 求及其化合物(以Hg计)/ (mg/kg) 飞二飞5 2 GB 20287-2006 6 试验方法6. 1 仪器、设备6.1.1 生物显微镜。6.1.2 恒温培养箱。6.1.3 恒温干燥箱。6.1.4 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室。6.1.5 电子天平(或精密天平)。6.1.6 摇床。6. 1. 7 蒸汽灭菌锅。6. 1.8 试验筛。6. 1. 9 酸度计。6.2 试剂6.2.1 无离子水、无菌水(或生理盐水)、蒸馆水。6.2.2 检测用培养基
8、: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6.2.3 染色试剂:参见附录B。6.3 产品参数的检测6.3.1 外观(感官)的测定取少量样品放到白色搪瓷盘(或白色塑料调色板)中,仔细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质地。6.3.2 有效活菌数的测定采用平板计数法,根据所测微生物的种类选用适宜的培养基。若采用稀释法最大可能数(MPN)5管法,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6.3.2.1 系列稀释称取样品10g(精确到O.Ol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中液体菌剂取10.0 mL加入9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中,静置20min,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振荡30 min,即成母液菌悬液(基础液)。用无菌移液
9、管分别吸取5.0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中,按1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lX101、1-1X 102、11X 103、11X 104稀释的菌悬液(每个稀释度应更换元菌移液管)。6.3.2.2 加样及培养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的稀释度,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于琼脂表面。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6.3.2.3 菌落识别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
10、有效菌。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重做。6.3.2.4 菌落计数以出现20个30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个150个菌藩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20个300个之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计算。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20个300个之间时,应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决定。若其比值小于等于2应计算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以稀释度小的菌落平均数计算。有效活菌数按式(1)或式(2)计算:3 GB 20287-2006 式中:rkV, _ , nm二丁寸X10-0 mo v z .:rkV,。v二一;+X 10-0
11、 V oVz nm一质量有效活菌数,单位为亿每克(亿/g);E一二菌落平均数,单位为个;走一一稀释倍数;V1一一一基础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o 样品量,单位为克(g);Vz 菌悬液加入量,单位式中:m 样品n j 杂菌n 有效6.3.5 水分的t将空铝盒置百二王行样品(颗粒型样.质量。将装好样F黠mz一烘干后样品和铝盒的/贝mo一一空铝盒的质量,单位为克(g)。6.3. 6 细度的测定6. 3. 6.1 粉荆样晶. ( 1 ) ( 2 ) 称取样品50g(精确到O.1 g) ,放入300mL烧杯中,加200mL水浸泡10min30 min后倒入孔径0.18mm的试验筛中,然后用水冲洗
12、,并用刷子轻轻地刷筛面上的样品,直至筛下流出清水为止。将试验筛连同筛上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105C士2C烘干4h 6 h。冷却后称量筛上样品质量。样品细度按式(5)计算,数值以%表示:5=1-mo(伫Jx100 . ( 5 ) 4 GB 20287-2006 式中:5一一筛下样品质量分数,%;m 筛上干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m o 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样品含水量,(%)。6.3.6.2 颗粒样晶称取样品50g(精确到0.1g),将两个不同孔径的试验筛(1.0 mm和4.75mm)摞在一起放在底盘上(大孔径试验筛放在上面)。样品倒入大孔径试验筛内筛样品,然后称小孔径试验筛上的样品质量
13、。颗粒细度按式(6)计算,数值以%表元一一式中:g一一样品质量分m一一小孔径试6.3.7 pH值的现打开酸度计6.3.7.1 液体盛口用量筒取应符合GB/T1 6. 3.9 蛐虫卵死亡应符合GB/T1952 6. 3. 10 纤维素酶活、蛋国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6.3. 11 呻、铺、铅、错、柔的测定应符合GB18877-2002中的5.12 6.3.12 保质期的检验在产品说明书标明的保质期前,按6.3. 16. 3. 11测定产品相应指标。7 检验规则水加到烧杯中(如本标准中产品技术指标的数字修约应符合GB/T8170的规定;产品质量合格判定应符合GB/ T 1250-1989中修约值比较
14、法的规定。7.1 抽样按每一发酵罐菌液(或每批固体发酵)加工成的产品为一批,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过程严格避免杂菌污染。5 GB 20287-2006 7. 1. 1 抽样工具元菌塑料袋(瓶)、金属勺、抽样器、量筒、牛皮纸袋、胶水、抽样封条及抽样单等。7. 1. 2 抽样方法和数量一般在成品库中抽样,采用随机法抽取。抽样以件为单位,小包装以每一包装箱为一件。随机抽取3件5件,每件中随机抽取一袋(瓶); 若每袋(瓶)包装小于500g(或500mL)的产品,应多抽几件。大包装产品以一袋(桶)为一件,随机抽取5件10件,在无菌条件下,每件取样500g(或500mL),然后将抽取样品混匀,按四分法分装3袋
15、(瓶),每袋(瓶)不少于500g(或500mL)。7.2 检验分类7.2. 1 出厂检验7.2.1.1 产品出厂时,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时不检保质期。7.2. 1. 2 出厂检验项目为5.2和5.3.1规定的各个项目,但不包括保质期。7.2.2 型式检验7.2.2.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鉴定时;b) 产品的工艺、材料等有较大更改与变化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时。7.2.2.2 型式检验项目为5.2和5.3规定的各个项目。7.3
16、判定规则7.3.1 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合格产品a) 检验结果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b) 在产品的外观、水分、细度、pH值等检测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而其他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产品。7.3.2 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不合格产品a) 有效活菌数不符合技术指标;b) 霉菌杂菌数不符合技术指标;c) 杂菌率不符合技术指标;d) 粪大肠菌群不符合技术指标;e) 蛐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技术指标;f) 呻、铺、铅、锚、录中任一含量不符合技术指标;g)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中所测酶活不符合技术指标;h) 在外观、水分、细度、pH值等检测项目中,有两项(含)以上不符合要求。8 包装、标识、运
17、输和贮存8. 1 包装根据不同产品剂型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形式和方法,以满足菌剂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产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说明书中标明使用范围、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内容。8.2 标识标识所标注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6 GB 20287-2006 8.2. 1 产晶名称及商标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己规定的产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或者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名称,可在产品通用名下以小一号字体予以标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通用名称没有规定的,应使用不会引起用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商品名称。企业可以标注经注册登记的商标。8.2.2 产晶规格应标明产品在每一个包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287 2006 农用 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