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pdf
《YD 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pdf(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3304040M 32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 096-2009代替YDT 1 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边缘路由器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Edge router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 096-2009言-一lI范l习-l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定义及缩略语4路由器功能13物理层14链路层15互联网层一协议17互联网层一转发24传输层36应用层一路由协议37应用层一网络管理协议40MPLS协议“42IPse协议42移动口协议43虚拟专用网43V
2、RRP协议-43运行与维护43安全性要求46技术指标46环境要求49电源与接地50前23456789m坨协H“M”博坶加扒刖 蟊YD,r 10962009本标准代替YDT 1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本标准与YDT 1096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修改为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边缘路由器:修改了对边缘路由器的界定,增加对Netware、Appletalk的说明(见第1章);增加了MPLS、QoS、IPsec及VPN等功能要求(见第4章);第5章新增SDH接口,并删除FDDI接口;增加了MPLS要求(见第12章);增加了IPsec要求(见第1
3、3章);增加了移动m要求(见第14章):增加了VPN要求(见第15章);增加了安全性要求(见第18章):第19章增加了错序比、标记交换丢包率、标记交换吞吐量、标记交换时延、标记交换路径容量、转发表容量、标记交换转发表容量和时延抖动技术指标,并修改路由器丢包率和路由表容量技术指标;删除YDT 10962001路由器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中的第15和16章对AppleTalk及Netware的要求。本标准是支持IPv4的路由器设备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2YDT 1097-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3YDT
4、1098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4YDT 1156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核心路由器。与本系列标准相关的标准还有支持IPv6的路由器设备系列标准,该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1YDT 1452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边缘路由器:2YDT 1453-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边缘路由器:3YDT 1454-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4YDT 1455-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
5、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辉、高巍、马科、马军锋、赵锋、刘述、唐浩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边缘路由器的技术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支持Dv4的边缘路由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YD厂r 1 096-2009包括功能特性、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性能指标、运行维护不包括支持IPv6、NetWare和AppleTalk的路由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
6、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fr 34551rruTV28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GBT 34551982,rru-T V28:1993,T)GBT 34822008 电子设备
7、雷击试验方法GBT 761I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GBT 7618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eqvuTV10)GBT 7619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eqvrrUTvll)GBT 9412 用于60108 kHz基群电路的48 kbits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eqvUT v35)GBT 9950ISO 4902 数据通信37插针及9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GB厂r9950-1988,ISO 4902:1980,T)GBT 9951ISOIEC 2539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
8、和信息交换34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的配合性尺寸和接触件编号分配(GB,T 99512008,ISO1EC 2539:2000,IDT)GBT 9952ISOIEC 4903 信息技术数据通信15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接触件编号分配(GBT99522008,IS0,C4903:1989,IDT)GBfF 11593ITU-TX21 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问的接口(GBT 115932001,兀uTx21:1993,IDT)GBT 11594,rruTx24 公用数据网上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YD厂r 1
9、 096-20092GB厂r 11599,r兀卜TX21hisGB,r 15125,ISO 2110YDT 1036YD厂r 116212005YD厂r 1358-2005YD厂r 13592005YD,r 1441-2006YD厂r 1466-2006YD厂r 14762006YDN 034-1997YDN 065-1997YDN 099-1998正EE 8023u(1995)EE 8023z(1998)rIUT G707(1996)瑾TFI768(1980)TFRFC 791(1981)11FRFC 792(1981)11FRFC 793(1981)11FRFC 796(1981)|TFR
10、FC 922(1984)TFIUC 950(1985)TFRFC 1016(1987)IT_FRFC 1108(1991)正TFRFC 1112(1989)【即下RFC 1122(1989)正TFRFC 1123(1989)TFI疆C 1142(1990)11FRFC 1155(1990)岍I讧1C1191(1990)肼RFC1195(1990)趼RFC1212(1991)IETFRFC 1213(199i)互换电路定义表(GBtT 11594,兀u-TX24:1988,IDT)与同步v系列调制解调器接口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在公用数据网上的用法(GBtT 11599,rrU-TX21bis
11、:1988,IDT)信息技术数据通信25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及接触件号分配(GB,r 15125-1994,ISO 2110:1989,T)帧中继网技术体制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要求路由器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中低端路由器(基于IPv4)路由器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高端路由器(基于IPv4)移动IPv4技术要求P安全协议(IPsec)技术要求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技术要求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规范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快速以太网标准千兆比以太网标准用于SDH的网络节点接口用户数据报协议互联网协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传输
12、控制协议地址映射存在子网时的互联网数据包广播互联网标准子网划分规程使用源抑制主机:解释时延的源抑制IP安全选项IP组播主机扩展互联网主机要求一通信层互联网主机要求应用和支持OSI ISIS域内路由协议用于TCPIP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的结构和标识路径MTU发现在TCPIP和双重环境路由中使用OSI的ISIS简明M定义管理信息库(M一)IFI廿1C 1224(199I)汀FRFC 1230(1991)狂甲RFC 1231(1991)玎FRFC 1256(199I)正TFRFC 138I(1992)1FRFC 1382(1992)1FRFC 1461(1993)1FRFC 1471(1993)TFRF
13、C 1472(1993)邗RFC 1473(1993)FRFC 1505(1993)TFRFC 1513(1993)TFRFC 1659(1994)TFRFC 1661(1994)1下RFC 1694(1994)11FRFC 1724(1994)HFRFC 1772(1995)IT_FRFC 1812(1995)皿邗RFC 1994(1996)H甲RFC 1997(1996)H下RFC 2115(1997)腰邗RFC 2328(1998)11FRFC 2439(1998)TFRFC 2474(1998)TFRFC 2578(1999)11甲RFC2579(1999)肼I讧C2580(1999)
14、IFRFC 2644(1999)TF RFC 2819(2000)ITFRFC 2863(2000)TF RFC 3232(2002)正TF RFC 3413(2002)TFRFC 3414(2002:)正11FRFC 3416(2002)rF RFC 3417(2002)庄TF RFC 3418(2002)TFRFC 3638(2003)用于管理异步产生的告警的技术要求IEEE 8024令牌总线M1EEE 8025令牌环MICMP路由器发现消息对x25 LAPD的SNMPMIB扩展对x25数据包层的SNMPMm扩展经过x 25的多协议互联的SNMPMm扩展对PPP链路控制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对
15、PPP安全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对PPP IP网控制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互联网消息编码头字段令牌环远程网络监视Mm扩展使用SMIv2的RS232类硬件设备的管理对象定义点到点协议(PPP)使用SMIv2的SMDS接口管理对象定义RIPv2MIB扩展边界网关协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IPv4路由器要求PPP握手认证协议(CHAP)BGP团体属性使用SMIv2的帧中继DTEs MmOSPF协议版本2BGP路由振荡抑制IPv4和IPv6包头中区分服务字段的定义管理信息结构版本2用于SMI一2的文本约定SMIv2的一致性状态为路由器上的定向广播修改默认值远程网络监视管理信息库接口组Mm指定号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应用
16、SNMPv3基于用户安全模型(USM)版本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协议操作版本2SNMP的传送映射SNMPMIBRFC 1643重分类的适用性状态YD厂r 1 096-20093YD厂r 1 0962009IETF RFC 3768(2004)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IETFRFC 3896(2004)DS3E3接口类型管理对象定义IETFRFC 4271(2006) 边界网关协议(BGP)版本4IETF RFC 4273(2006) BGP管理对象定义IETF RFC 4447(2006) 使用LDP的伪线建立和维护IETFRFC4456(2006) BGP路由反射:FullM
17、eshIBGP的一种替代IETF RFC 4502(2006) 远程网络监视管理信息库版本2IETFRFC4632(2006) 无类域间路由:互联网地址分配和聚合IETFRFC 4750(2006) OSPFv2管理信息库IETF RFC 4760(2007) BGP4多协议扩展IETF RFC 4761(2007) 使用BGP的VPLS自动发现和信令IETFRFC4762(2007) 使用LDP的VPLS自动发现和信令IETFRFC4805(2007)DSl、Jl、E1、DS2和E2接口类型管理对象定义3术语、定义及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路由器Routers路
18、由器是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IP、UDPfrCP、RIP、OSPF等),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转发数据包(例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如果没有特殊指明,本标准的正文中路由器特指基于TCPIP协议簇,工作在口层上的网络设备。路由器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由口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一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路由器地址或主机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路由器应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由器通常通过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来完成动态路由表的维护。路由器可以提供数据包
19、传输服务,为实现路由选择的通用性和鲁棒性(Robust),路由器的实现可使用最少状态信息来维持上述服务。路由器还可以支持多种业务(如L2L3 MPLS VPN、组播等)。31_2边缘路由器Edge Router边缘路由器应符合311节中路由器的要求,通常位于网络边缘,用于接入边缘网络。在本标准中边缘路由器双向交换容量低于60G。313协议分层Protocol Layer协议分层通常按照互联网的5层结构或者开放系统互连(OSI)7层参考协议描述。本标准按照互联网5层结构来描述。在互联网上的协议分层如下所述。4YD厂r 1 096-2009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位于
20、互联网协议栈中最高层。应用层通常包括OSI 7层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以及会话层的部分功能。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用户协议和提供通用系统功能的支持协议。用户协议包括Telnet(远程登录),FI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递协议)等。支持协议可以包括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BOOTP(自举协议),邢(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和大量的路由协议。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该层协议除完成OSI 7层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功能外,还包含少量的会话层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传输层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包协
21、议(UDP)。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服务,提供端到端可靠性,正确次序以及流量控制。UDP是无连接的传输服务。3)互联网层(InternetLayer)所有互联网传输协议都使用互联网协议(口)将数据从数据源传送到目的地。IP是基于无连接或数据包的网际服务,不提供端到端的传递保证。D数据报到达时可能损坏、重复、失序或者部分丢失。需要时,口层以上的层负责可靠的数据传递。P协议包含寻址,服务类型规范,分装,重组以及安全性。该层次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是一控制协议。ICMP位于IP层上,封装在口数据报中。ICMP提供差错报告,拥塞报告和第一跳路由器重定向等功能
22、。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是为口组播(multicasting)建立动态主机组的网络层协议。4)链路层(Link Layer)链路层协议包含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的所有内容,负责正确传递数据包。互联网链路层标准通常只描述用于在指定链路层协议上传输口数据报的地址解析原则。314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AS)包含一组由一系列路由器互连而成的子网(子网上连接主机),并构成网络拓扑一个可连接的分段。这些子网和路由器一般都由一单一的操作维护(OM)管理组织来控制维护。在个AS内,路由器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内部路由协议,通常有几种度量(Metric)方式。每个AS对外部网络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096 2009 路由器 设备 技术 要求 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