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196-2004 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要求.pdf
《QJ 3196-2004 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3196-2004 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要求.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 .J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80 。J3196-一2004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要求Requirements for preparation before wel副ngand treatment after welding 2004一02-23发布2004一06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目。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二一一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伟华、徐坤和、吴晓峰。QJ 3196-2004 QJ 3196-2004 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要求1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及有色金属(包括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铁及铁合金、镇、镜、铝合金等焊接接头的焊前准备及焊后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85一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 986一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
3、基本形式与尺寸GJB 481 焊接质量控制要求QJ 3099 航天产品焊接质量控制通用要求3 一般要求3.1 承制航天产品的生产单位应通过资格认证。3.2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奸料、纤剂、焊剂、保护气体、电极、垫板等)以及焊接所需的试板(片)、引熄弧块、模拟件、验证件等焊件(半成品)应是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的合格品。3.3 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工艺装备、仪器仪表、检测设备、试验设备及计量器具等应在鉴定有效期内。3.4 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经资格鉴定合格,持证上岗。3.5 焊前应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工艺试验(焊接性试验、工艺评定),并经评审合格、按程序审批后纳入工艺文
4、件,方能用于焊接生产。3.6 焊接现场环境应符合GJ8481和QJ3099的要求。4 焊前准备4.1 人员从事焊接操作人员及生产准备人员,焊前应认真消化图样、技术条件、工艺规程以及有关文件。4.2 焊接接头4.2.1 形式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及工艺文件的要求。无特殊要求的可按GB/T985一1988、GB/T 986一1988等有关标准的规定。4.2.2 坡口加工QJ 3196-2004 4.2.2.1 坡口制备时,对碳钢和抗拉强度不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可采用冷或热加工方法:对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合金钢、有色金属,应采用冷加工方法,防止金相组织变化和坡口被氧化。
5、4.2.2.2 焊件坡口不应有裂纹、分层及夹渣等缺陷。4.3 待焊件的处理4.3.1 要求4.3.1.1 在待焊件组合装配之前,待焊件坡口以及坡口两侧20mm50mm范围内表面上应无氧化膜、油污和夹杂物。必要时,应对待焊件整体表面进行清除,清除方法一般有除油、清理两种。4.3.1.2 焊接填充金属焊前应严格按规定做好化学清理或有机除油、烘干等准备工作。4.3.2 除油4.3.2.1 有机除油常用的溶剂有:丙酣、酒精、汽油、四氯化碳、二氯乙烧和三氯乙烯等。4.3.2.2 化学除油常用的化学除油方法参见附录A的表A.1或表A.2。4.3.3 清理4.3.3.1 机械清理4.3.3.1.1 不同的焊
6、接材料和不同的焊接工艺方法进行机械清理时应区别对待。在焊件允许的条件下,可用刮刀、铿刀、砂布、金属丝刷(或金属丝轮)、砂轮、喷砂等方法清除待焊件坡口表面的氧化物等,但对于有色金属、不锈钢和耐热钢等材料的焊件,应慎用砂布、砂轮、喷砂等清理方法。4.3.3.1.2 机械清理后至焊接前待焊件的裸露时间不应超过仙。4.3.3.2 化学清理4.3.3.2.1 对合金钢和有色金属的待焊件、填充金属表面已形成的致密的高熔点氧化物,应采用化学清理,清理方法参见附录A的表A.3、表A.4、表A.5。4.3.3.2.2 化学清理后还应清除表面及夹层中的多余物,及时吹净水分,保持干净,并及时包装封存。表面清理后的焊
7、前停放时间接有关标准的规定。4.4 焊前组装与固定4.4.1 焊件组合装配前应清理焊件待焊处及工装夹具,做到无油及多余物。4.4.2 磁性材料的待焊件、工装,电子束焊前应去磁。4.4.3 坡口组合应保持平整,装配时避免强力组装。4.4.4 装配后的质量(错边、间隙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及工艺文件的规定。4.4.5 定位焊使用的焊接材料应与焊接时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保持一致(工艺规程有特殊规定除外)。定位焊点数量及要求按工艺规程执行。4.5 预热焊件预热温度和预热时间,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度、所采用的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等综合因素确定。5 焊后处理5.1 焊后清理5.1.1
8、 焊后应清理熔渣、焊剂、飞溅、焊瘤等多余物。对带有腐蚀性的残留溶剂、反应物应及时清理。5.1.2 一般接头应在焊后6h内进行清理。铝合金轩焊接头的腐蚀性残留物应在1h内进行清理。2 QJ 3196-2004 5.1.3 焊后清理方法参见附录A的表A.3和附录B的表B.lo5.2 焊后热处理5.2.1 目的焊后热处理的目的如下:a) 促使焊接接头扩散氢逸出一一去氢处理:的消除焊接接头焊接应力一肖除应力的热处理:c) 改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一一诙善力学性能的热处理。5.2.2 要求5.2.2.1 重要件与非重要件的组合,焊接接头的热处理一般应按重要件的热处理工艺规范进行。5.2.2.2 改善力学性能
9、的焊后热处理应在补焊之后和压力试验之前进行。5.2.2.3 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拘束度、产品使用条件和有关标准,综合考虑确定是否需进行焊后热处理及热处理的方式。5.2.2.4 尽可能采用整体热处理。当采用分段热处理时,焊缝重叠部分加热时间应充分,加热区以外部分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度。5.2.2.5 焊后热处理的操作过程应填写焊后热处理工艺记录卡,焊后热处理工艺记录卡格式参见附录C。5.2.2.6 焊后热处理之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焊件几何尺寸的变化情况。对有产生再热裂倾向的钢材应进行磁粉检验或渗透检验。必要时,对焊件进行硬度检验。5.2.2.7 焊件焊后热处
10、理检查合格后,应给出合格证。焊后热处理时间与温度曲线、参数和所有记录资料应妥善保存。6 常用材料的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6.1 碳钢、低合金钢6. 1.1 炉温焊件装炉时,炉温不应高于4000C(特殊条件下不高于3000C)0 6.1.2 加热速度6.1.2.1 焊件升温到4000C以上,加热速度应满足式(1 )的要求,且一般最大不超过2200C/h。R, 220 X 251 . (1) 式中:R,一一加热速度,单位为摄氏度每小时CC/h); 5一一母材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6. 1.2.2 对整体炉外热处理,加热速度宜控制在800C/h以下。6.1.3 冷却速度6. 1.3.1 冷却过程
11、中在4000C(特殊条件下可为3000C)以上温度范围内,应控制冷却速度。6. 1.3.2 对炉内热处理及局部热处理,冷却速度应满足式。)的要求,且一般最大不超过2750C/h。R?芝三275X251. (2) 式中:Ri一一冷却速度,单位为摄氏度每小时CC/h); 5一一母材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3 QJ 3196-2004 6.1.4 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根据焊件的不同材料牌号、不同材料厚度和焊接结构等多种因素,选择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于调质钢进行焊后热处理时,保温温度一般应低于其回火温度。6.1.5 出炉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应超过400.C,出炉焊件应在静止空气中冷却。6.1.6 被
12、加热的焊件温差控制6.1.6.1 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被加热的焊件加热部分在4500mm范围内最大温差应不超过130.C。6.1.6.2 在保温过程中,炉内热处理被加热的焊件最大温差应不超过50.C;整体炉外热处理及局部热处理,在有效加热范围内,被加热的部分最大温差应不超过85.C。6.2 超高强度钢6.2.1 超高强度钢焊接一般采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预热温度一般为200.C300.C,焊后热处理温度为350.C400.C) ,层间温度保持在270.C以上。6.2.2 焊件焊前如未进行调质处理(如退火状态),则焊后应及时进行中间热处理(即在等于或高于预热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的热处理,如低温回
13、火或650.C680.C高温回火)。焊后8h内应进行去应力处理(640.C以上)或调质处理(即850.C890.C洋火后650.C680.C高温固火)。6.2.3 焊前为调质状态时,则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及焊后热处理温度都应比母材摔火后回火温度低50.C,焊后4h内应进行调质处理。6.2.4 焊件局部预热时,应在焊缝两侧100mm范围内均匀加热。6.3 不锈钢、高温合金、异种钢及铁、铝、模、铝合金6.3.1 概述不锈钢、高温合金、异种钢及铁、铝、镜、铝合金焊前及焊后的热处理,可根据材料化学成分、结构复杂程度、原始状态和冷加工情况以及结构使用要求等,编制专用热处理工艺规范。必要时可通过工艺评定确定
14、焊后热处理参数。6.3.2 不锈钢常用不锈钢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参见附录B的表8.206.3.3 高温合金高温合金焊前材料的状态对裂纹敏感性影响较大。一般焊前处于固溶处理或退火状态的裂纹敏感性较小,而冷轧、深加工、平整时裂纹敏感性较大。高温合金的焊后热处理见表1,其中固洛时效处理参见附录B的表8.3。表l高温合金焊后热处理焊件状态焊后热处理结构较简单和薄壁的固溶强化高温合金焊件a 重要件结构消除应力处理时效硬化高温合金焊件固溶时效处理,也可以只进行时效处理a可以在焊接状态下使用。4 QJ 3196-2004 6.3.4异种钢6.3.4.1 异种钢(不同种钢材的焊接)焊接接头的热处理,应全面综
15、合考虑接头的碳的迁移、接头性能(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焊接裂纹、残余应力的消除等因素。此外还应根据化学成分、焊件厚度和刚性、焊接方法和使用条件等具体分析。6.3.4.2 奥氏体与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及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焊后最好不进行热处理。若需要进行热处理时温度选择为:a) 奥氏体与马氏体热强钢接头,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可按马氏体同种接头焊后热处理的下限温度进行。b) 马氏体钢与珠光体钢接头,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原则上选两种钢焊后热处理的平均温度为宜。6.3.5 铁合金6.3.5.1 为了改善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可根据合金成分、原始状态、焊接结构和使用要求等分别进行退火、时效处理或洋火+时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3196 2004 准备 处理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