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180-2005(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pdf
《CECS 180-2005(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 180-2005(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pdf(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 180 : 2005 条文说明1 2 3 anRUPnv ,总术材3. 1 3.2 3.3 3.4 3. 5 J构J2JjJ6施JJJJ制JJJqa也A也AAAaAAAAAFKJVEdFDRUCOPOAV筋时预预施措力料拉拉作道装力研材泥放u力结结措力应H下张失张制孔安筋应时管水存应粘粘造束预筋筋损筋装筋筋筋则语料力预J用用和求预有无构约构算力力力力安力力力应层具孔浆运要张张张筋少结十应应应应变应应应预涂锚制灌装要先后后钢减钢t预预预预2预预预工HUHUHH应应H施uu长力H伸HH留畸HHHHH力力uHHH度uu长uu设值目次(们Qdn
2、v1A1i1A9AUAA哇FbauaaQunwunvnv。白。白9缸。今A啥巧,哼,巧d且U句,。006。oooonynynyQdnynynynynwdQUAY6.4 元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川6.5 质量要求 (100) 7 张拉及放张.(101) 7. 1 准备工作 (101) 7.2 预应力筋张拉(102)7. 3 预应力筋放张(103)7.4 质量要求( 103) 8 灌浆及封锚(10日8. 1 准备工作(10日8.2 制浆要求门05)8. 3 灌浆工艺(10日8.4 真空辅助灌浆(106)8. 5 锚具封闭保护(106)8.6 质量要求(刊的9 体外预应力施工. (109) 9. 1 束的
3、布置(川的9.2 体系构成 (109) 9. 3 构造要求(口的9.4 施工和防护( llO) 10 拉索预应力施工.(112) 10. 1 体系构造(ll2) 10. 2 制作及安装013)10.3 张拉和索力调整(ll4) 10. 4 防护要求014)10.5 维护和监测(115)11 施工管理016)11. 1 施工方案016)11. 2 工序配合要求(116) 11. 3 安全措施(117) 76 11. 4 质量控制(117)11. 5 质量验收(118) 77 1总则1. 0. 1 我国原有建筑工程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后,取消了有关施工的内容,统一改名为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
4、验收规范,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的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施工工艺较复杂,需要有一本施工规程来规程预应力施工作业,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推动预应力技术的发展。1. 0. 2 现代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中都有相应条文。近几年来,我国大跨度公共建筑兴建较多,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钢结构相结合,创造出多种空间钢结构新体系和新工艺,但还未列入有关规范条文。根据上述情况,本规程的内容偏重于混凝土结构工
5、程预应力施工,并列入钢结构工程预应力施工。在本规程的章节划分上,主要参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的编排,并增加了构造要求、施工计算、体外预应力施工和拉索预应力施工、施工管理等章。1. o. 3 预应力分项工程的质量对结构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预应力专项资质的施工单位长期承担预应力施工,具有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是保证预应力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预应力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二级和三级。二级企业可承担各类预应力工程施工;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金5倍且跨度在30m以内、连续跨度总长度lOOm以内的预应力工程施工
6、。 79 2术语本规程的术语是从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的角度赋予其涵义。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80 3材料3.1预应力筋3. 1. L3. 1. 2 本规程推荐采用钢绞线,因为钢绞线强度高、柔性好、与混凝土握裹性能好。同时为适应不同施工工艺和经济性要求,也列入钢丝、高强钢筋和钢棒等品种,以供选用。预应力筋的产品标准大部分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的水平。如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的现行国家标准,等效采用了ISO同类产品标准。3. 1. 3 预应力筋的代换,应不降低预应力构件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同时应满足预应力筋布置和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的
7、要求。3. 1. 5 3. 1. 8 这些条文系依据产品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编写。预应力筋的进场验收分为产品规格与数量验收、外观检查及抽样试验三部分内容。前二项为施工单位自检项目。抽样试验则由施工单位取样经监理单位见证后送交具有检测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材质检验。对同批预应力筋分数次送到一个施工现场或不同施工现场的情况,如有可靠证据证明是同批材料,则不必再做试验。3.2 涂层预应力筋3.2. 1,3.2.2 涂层预应力筋是在裸露的预应力筋表面上涂(镀)一层防腐蚀材料或无粘结材料制成。近几年来,这类新材料有较大的发展。镀辞钢丝和镀铸钢绞线是从桥梁工程需要发展起
8、来的,逐步推广到建筑工程中的体外索和拉索等。无粘结预应力筋是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发展起来的,也可应用到体外索、拉索等。环氧涂层钢绞线是通过环氧喷涂使每根钢丝周围形成一层环氧保护膜制成,是一种新型防腐蚀钢绞线,对各种腐蚀环境具有高耐腐蚀性。该产品从国外引进后,已编制企业标准,批量生产,推广应用。缓粘结钢绞线是用缓慢凝固的特种树脂涂料涂敷在钢绞线上,并外包压波的塑料护套制成。这种新型涂层钢绞线张拉时是无粘结预应力筋,困化后成为有粘结预应力筋,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该产品在日本等国已有成熟的使用经验,国内正在试制和试用。3.2.3 原行业标准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修订时,取消了无粘结预应
9、力钢丝束,改名为元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在该标准中加强了原材料的检验,规定了护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并修改了护套厚度,对一、二类环境统取l.Omm。3.2.4,3.2.5 涂层预应力筋的质量证明书中,除附有预应力筋的试验数据外,应附有涂层和护套的检验数据。进场验收时,涂层和护套的检验可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单位自检。3.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3.3. 1,3.3.2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优先选用夹片锚具;内埋式固定端宜选用挤压锚具,对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也可选用压花锚具。随着预应力拉索的发展,钢丝束铸锚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单根钢绞线压接锚具的端部具有螺纹,张拉方便,锚固损失小,在小型拉
10、索中采用较多。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用锚具,也可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仅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用锚具,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锚具外形相似,但夹片的锥度、选型有细微差别,配套性强,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锚具部件不得组装使用,以免影响锚固效果。3. 3. 3 预应力筋用锚具已不分为I类和E类;本规程用锚具均相当于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I类。其中,仇的含义与原规范中的孔不同。原规范的T/p是指成束预应力筋中各根预应力钢材因材性差异引起的效率系数,该系数在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0993年版)中已取消。本规程的T/p是指成束预应力筋中各根预
11、应力筋因拉力不均匀性引起的效率系数,该系数在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一2000中规定:预应力筋为l5根钢绞线时,T/r= 1; 612根时为弘O.99;1319根时可p=0.98;20根以上时弘O.97。与FIP建议(1993)比较,对l5根钢绞线束机相同;对超过5根钢绞线束,由于轧l,按(3.3.31)公式计算结果轧增大,也就是说比FIP建议0993)守a二三0.95锚固性能略有降低。关于极限总应变apu二三2.0%,与FIP建议(1993)一致。3.3.4 对于主要承受较大动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要求所选锚具能承受的应力幅度可适当增加,具体数值可由工程设计单位根据
12、需要确定。3. 3. 11 本条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编写。对常用锚具夹片的硬度检查从5%修改为2%,且不应少于3套。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用的预应力筋强度等级不宜超过该锚具适用的强度等级的1.05 倍。注2对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供货方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可不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为便于执行,本规程做如下补充规定:1 设计单位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作为一般工程;2 多孔夹片锚具不大于200套或钢绞线用量不大于30t,可界定为锚具用量较少的工程;3 生产厂提供的由专业检测机构测定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83 报告,应与供应的锚具为同条件同系列的
13、产品,有效期一年,并以生产厂有严格的质保体系、产品质量稳定为前提;4 如厂家提供的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的夹片是通用产品,对一般工程可采用单孔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考核夹片质量。5 单孔夹片锚具、新产品锚具等仍按正常规定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3.4 制孔用管材3. 4.1 金属波纹管是由薄钢带用卷管机经压破后卷成,具有重量轻、刚度好、弯折方便、连接简单、与混凝土粘结好等优点,已普遍使用。塑料波纹管是一种新型管材,具有密封性好、柔韧性好、摩擦损失小、耐疲劳、不导电、可弯成小曲率等优点,有较大的发展前景。3.4.2,3.4.3 金属波纹管的钢带厚度、波高和咬口质量是关键控制指标。双波纹金属波纹管的弯曲性能
14、优于单波纹金属波纹管。当使用单位能提供近期采用的相同品牌和型号波纹管的检验报告或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可不作刚度、抗渗漏性能或密封性能的进场复验。波纹管经运输、存放可能出现伤痕,变形、锈蚀、污染等,因此使用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3.5 灌浆用水泥预应力筋孔道灌浆用水泥的质量是确保孔道灌浆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第6.5. 5条灌浆用水泥浆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旷的规定,选用品质优良的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可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如设计要求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大于30N/mm2,宜选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15、孔道灌浆所采用水泥和外加剂数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使用 84 单位提供近期采用的相同品牌和型号的水泥和外加剂的检验报告,也可不做水泥和外加剂性能的进场复验。3.6 装运和存放本节系根据国内工程经验并参考国际预应力协会有关预应力材料管理资料编写的。 85 4构造要求4. 1 先张预应力4. 1. 1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根据我国的工程经验和耐久性要求规定的。其值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 1条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一致。4. 1. 2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钢丝采用单根配置有困难时,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根据国内工程实践,预应力钢丝并筋不宜
16、超过3根。并筋的等效直径取与其截面面积相等的圆截面直径,对双并筋为jd,对兰并筋为./3d(其中d为单根钢丝直径),取整后近似为I.4d及I.7d。对钢绞线因工程经验不多,需并筋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如加配螺旋筋或采取缓慢放张的预应力工艺等。4. 1. 3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净间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和锚固等要求确定。其数据取自棍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6. 2条的规定。4. 1. 4 在先张法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局部挤压造成的拉应力容易导致构件端部混凝土出现劈裂裂缝。因此,端部应采取构造措施,以保证自锚端的局部承载力。4. 1. 5 对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肋的预
17、应力肋形板,应采取防止放张预应力筋时端横肋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在纵肋与端横肋交接处配置构造钢筋或在端胁内侧面与板面交接处做出一定的坡度或做成大圆弧;也可采用活动端模或活动胎模。4.2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4. 2. 1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孔道的内径,应根据预应力筋根 86 数、曲线孔道形状、穿筋难易程度等确定。对预应力钢丝柬或钢绞线束,其孔道截面积与预应力筋的净面积比值调整为3.5 4. 0 倍,直线孔道取小值。为使穿筋方便,多跨曲线孔道内径可适当放大。4.2.2 根据我国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后张预应力筋孔道的净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在框架梁中,为了便于插入式振动器操作,预应力
18、筋孔道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5倍。当钢伎线束大于7庐15.2时,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加大。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还应注意将预应力筋配置在非预应力筋之内侧,用非预应力筋来分散裂缝和减小裂缝宽度。4.2.3 预应力筋孔道的灌浆孔设置原则:从下向上、从中间向两边压浆,每条孔道至少有二个灌浆孔。钢绞线束伸出锚具时可作为排气与排水口,这是由于钢绞线外部钢丝和中部钢丝之间有空隙,钢绞线束成了一个排水系统。模压钢绞线没有空隙,不能用于排气与排水。4.2.4 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4m,是根据工程经验规定的。4.2.5 预应力筋张拉端采取凸出式做法,节点构造简单,但凸头影响美观,需做
19、装饰处理;采取凹入式做法,节点较复杂,凹槽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后可与柱面或梁端平齐。当梁柱端节点的钢筋稠密、柱的截面尺寸较小时,张拉端不宜采用凹入式做法。4.2. 6 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的布置直接影响到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应予以重视。当厂家提供的锚垫板与螺旋筋的适用条件与实际工程不符合时,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在配筋稠密的梁柱节点处,如该节点原配筋己能起到钢筋网片或螺旋筋的等效作用,则可少配或不配钢筋网片或螺旋筋,以利于该节点处、混凝土浇筑密实。4.2. 7 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内埋式固定端可设置在梁柱节点处或穿过柱节点的梁体内。内埋式固定端孔道末端应封口,并设置排气兼泌水管。4.2.8 多跨超
20、长预应力筋的连接,采用对接法可节约预应力筋,施工方便,但构件截面需要增大,且分段施工。采用搭接法的节点构造较复杂,预应力筋和锚具用量增多,但可连续施工,因而在一般框架结构施工中采用较多。4.3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4.3. 1 本条在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耐火等级条件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当结构有约束时,其耐火能力可得到改善故规定中区别了简支和连续两种情况。结构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约束条件进行判断,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3.2 元粘结预应力筋间距的限值,对于板中均匀布置的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其上限由最小平均预压应力要求控制,下限由最大平均压应力和构造要求控制;
21、对于带状布置的预应力筋,一般控制间距上限。4.3.3 本条是根据国内外工程经验作出规定的。当预应力构件上开洞对结构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时,应通过设计计算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4.3.5 梁中集束布置的元粘结预应力筋在张拉端分散为单根布置,锚固可靠,张拉方便。其间距应根据张拉用千斤顶尺寸和局部受压承载力确定。4.3.6 根据国内外长期实践经验和破损检验,在室内正常使用环境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耐久性可得到有效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耐久性防护水平应与结构使用环境类别相对应,采取合理措施。4.3. 7 元粘结预应力筋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内埋式做法,在国内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本条规定了内埋式固定端的布置要求。
22、4.4 钢筋构造措施4.4. 1 在后张预应力提凝土构件的锚固区,锚下混凝土的局部高应力扩散而产生垂直于预应力筋方向的横向拉应力,会引起沿顶应力筋孔道纵向开裂。本条的数据摘自泪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02第9.6. 9条的规定。当锚固区位于梁柱节点时,由于柱的截面尺寸大,一般不会出现上述裂缝。当锚固区位于悬臂梁端或简支梁端且梁的宽度较窄时,应防止沿预应力筋孔道劈裂。4.4.2 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1昆凝土截面急剧变化,施加预应力后在折角部位附近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出现斜裂缝。因此,需要在折角部位配置双向附加钢筋。对内埋式固定端,张拉力压缩其前方的混凝土,而拉开其后方的
23、1昆凝土,应根据混凝土厚度,有无抵抗拉力的钢筋,确定是否需要配置加强钢筋。4.4.5 在弯梁中,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时在梁侧产生较大的径向压力,甚至会将预应力筋崩出,因此需要设置91216的U形防崩裂钢筋。4.4.6、4.4.7 这两种现象在施工中经常遇到,事先应绘出锚固区构造详图,解决锚垫板等埋件与柱的主筋、梁的负弯矩钢筋相碰的矛盾。梁的负弯矩钢筋应优先采用缩进下弯,并标明缩进距离。矩形柱的主筋向两边移,不影响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如移至第二排,因截面有效高度减小,应进行等效换算。圆柱的主筋沿圆周均匀布置,移动后的截面有效高度会减小,要补插等效的主筋。4.4.8 为防止与预应力?昆凝土楼盖结构相连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CS 180 2005 条文 说明 建筑工程 预应力 施工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