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179-2005(条文说明)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pdf
《CECS 179-2005(条文说明)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 179-2005(条文说明)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pdf(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 179 : 2005 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3 居住环境的健康性3. 1 住区环境. ( 3日3.2 住宅空间( 3 6) 3. 3 空气环境 3. 4 热环境u3. 5声环境3. 6 光环境(46)3. 7 水环境:门3. 8 绿化系统( 50) 3. 9 环境卫生 4 社会环境的健康性. ( 5 3) 4. 1 住区社会功能(53)4. 2 住区心理环境(53)4.3 健身体系 4.4保健体系( 5 9) 4.5公共E生体系刊的4.6 文化养育体系(5的4. 7社会保险服务付的4.8 健康行动( 60) 4. 9健康物业管理刊的 27 1
2、总则1. 0.1 健康住宅建设理念反映了下列三方面的关系:1.健康要素和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住宅建设有4个基本要素z适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造用性和安全性属于第一层次,从适用和安全的角度对住宅建设提出要求,解决问题,这是现行有关标准的出发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舒适性和健康性。以往只提舒适性,而对健康性认识不足。健康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保障全国人民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且健康性和舒适性是关联的。健康性是以舒适性为基础,是舒适性的发展。提升健康要素,在于推动从健康的角度研究住宅建设,以适应住宅转向舒适、健康的发展需要。提
3、升健康要素,也必然会促进其他要素的进步。2.健康要素和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住宅既在物质方面,也在精神方面反映出居住者对健康的需求。“健康”的概念原来只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方面,就是人的躯体和器官健康,身体健壮、无病;精神与智力正常;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WHO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范畴,强调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且要对他人的健康负责,道德观念和行为要合乎社会规范,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4个层次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对健康广义的理解,将促使培养完全健康的人,进而对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居住者在住区共同生活
4、中既要尊重个性,又要互相协作,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循环。 29 3.健康要素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理念。国际上为此提出了3项原则:(1)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2)减少或合理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3)确保居住者最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要考虑健康要素,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在住宅领域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将住宅具有灵活性、可维修性和节约能源等因素纳入住宅设计,使住宅在寿命周期内以最低的总费用
5、满足业主长期的使用需求。为贯彻健康住宅建设理念,要求建立三大体系:1.健康住宅评估体系。为使居住者免受居住环境的负面影响,将已知或可能对居住者产生有损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点,宜根据健康住宅的总体要求,结合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在遵循住宅建设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非强制性的性能指标提升为强制性,滞后者进行适当调整,空白者予以弥补,建立起健康住宅评估体系,做到性能指标明确,操作性强。2.健康住宅技术体系。它是实施健康住宅、落实性能指标的保证:(1)提倡一体化规划设计,将提升的健康要素与功能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工业化的建造方法融汇一体,在控制造价的条件下,求得最佳的结合点;(2)以科技
6、数据为基础,建立检测制度,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检测手段,提高技术体系的科学性,用以追踪和证实技术方案,评价和指导建设计划;(3)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使其成为健康住宅成套技术,带动相关材料和部品的发展刊的开发研究新技术,保障健康住宅有一个质的飞跃,促使新的产业形成;(5)加强社会环境健康性的研究,增强住区社会功能。3.健康住宅建筑体系。它是建造健康住宅的建设方案,由成套技术集成,通过建筑设计、材料和部品供配、施工安装以及经济 30 核算等方面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生产发展过程。一个优秀的健康住宅建筑体系,必须符合区域地理、气候特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材料、部品供应状况,在满足住宅
7、建设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住宅的健康品质,以较少的造价,较快的速度,提供完整的健康住宅最终产品。1. 0. 2 制定本规程的基础是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0年以来开展的健康住宅研究成果,以及相继发布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年版、2002年版和2004年版)。在研究中具有两个特点z一是开展跨学科研究,包括建筑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社会学、生活行为学等多种学科,既重视硬科学研究,也强调软科学研究F另一是选择并开展不同地域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健康住宅建设试点(表1)。在建试点组织了多学科专家指导,技术眼进,共同研究,共同总结,并通过分阶段的现场测试和
8、评估,以及投入使用后的回访,验证其真实的有效性。1. 0. 3 建设健康住宅,必须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出发,既要看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有可能增加住宅造价的一个方面,也应考虑到居住者经济承受能力的另一个方面。特别是住宅健康影响因素涉及面广,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有一些指标还不能确定,有一些因素还未能认识。因此,需要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当前主要是解决广大居住者反映强烈的住宅健康影响因素。表1靡住宅建设试点项目一览序号城市项目名称专题研究名称开发单位. 体育社区组织和运动设施配置的标奥林匹克花园准化研究北京奥林匹克1 北京楼板隔声技术在
9、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置业投资有限(一期)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公司. 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成套技术应用 31 续褒1序号城市项目名称专题研究名称开发单位金地格林. 楼板隔声的研究北京金地远景2 北京小镇规划、景观环境特色的研究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3 厦门未来海岸 南方夏季住宅防潮措施厦门海沧投J总(二期)浪琴湾楼板隔声的研究房地产公司4 珠海五洲花城 人工湖景观水处理工程珠海市五洲房(一期澳洲园健康物业管理模式地产开发公司5 长沙亚华香舍. 居住环境和植物配置的研究湖南亚华置业花都有限公司河畔新城. 新风换气设备在住宅中应用的可行性沈阳华新联美6 沈阳(一期). 社区体育组织和运动设施配置的优置业有限公
10、司化. 雨水收集综合利用浙江天龙置业7 金华南国名城. 楼板隔声.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发展有限公司毯江湾. 除湿、换气、热回收新风系统的研究广西中大股份8 南宁别墅园. 夏季隔热防晒措施的研究有限公司. 社区外环境减噪的研究. 住区健康管理服务的研究三环新城. 北侧铁路隔声降噪减震问题的研究北京想源苑房9 北京. 住区北侧住宅楼室内通风换气的研究地产开发有限(一期). 分户式采暖燃气壁挂炉废气排放、防公司止环境污梁的研究. 外墙面西晒隔热措施重庆同创置业10 重庆奥韵花园社区体育设施专题研究(集团)有限. 公司. 住宅厨卫烟气排风系统湖北现代城市11 武汉森林花园. 楼板隔声技术建设发展集团.
11、外墙外保温技术实施及应用有限公司阳光华庭. 健康住宅业主手册重庆洋世达实12 重庆. 环搅设计与健康要素的维护与提升业(集团)有限(三期、五期. 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及利用公司 32 续褒1序号城市项目名称专题研究名称开发单位. 楼板隔声技术深圳国际网球13 深圳香蜜山. 健康住宅业主手册俱乐部有限. 室内机械通风系统的研究公司中天国际. 居住环境对心理影响的研究江门市中集天14 江门慕华苑. 平台与屋顶绿化构造措施和植物树字房地产有限种配置的研究公司. 西北地区植物树种搭配的研究甘肃天鸿金运15 兰州鸿运润园. 老年入“在宅养老”的研究. 西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置业有限公司海口恒瑞. 社区疾
12、病预防和保健系统建设海南恒瑞实业16 都市森林. 健康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社区文化养育系统及其配置的研究中山新龙基17 中山朗晴轩南方居住区树种规划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 楼板辐射采暖和制冷系统设计施工北京当代鸿运当代Moma及其寿命周期的研究和推广措施18 北京国际公寓置换式新风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的房地产经营开. 发有限公司研究和推广江南. 社区养老居住模式及其服务设施的嘉兴太阳城19 嘉兴太阳城研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太湖. 居住健康需求的社会调查及研究江苏吴中东吴20 苏州. 居住环搅社会参与性的研究膏香园. 天井式建筑通风的研究产业开发公司沿海. 夏热冬暖地区的
13、节能研究沿海绿色家园21 东莞丽水家园景观水生态处理工作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沿海. 低能能高舒适度住宅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盛房地产22 赛活城. 太阳能光伏技术一体化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沿海. 植物配置与驱蚊利民上海新弘大23 丽水馨庭. 减轻底层居民房间潮湿置业有限公司24 胶州锦源.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山东锦源房地产新街坊开发有限公司 33 l. 0. 4 健康住宅(住区)建设涉及诸多专业,因此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主要有z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11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1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50340;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九项标准GB18580 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等。 34 3 居住环境的健康性3.1住区环境3. 1.1 住区环境质量要从源头抓起,以利在社会效益、环
15、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外,还应查清建设用地的环境状况,包括对土壤放射性的测定,作出量化评估,以便在规划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住区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3. 1. 2 搞好住区规划,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建立起3个观点:一是“以人为本”的观点,明确住区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二是城市的观点,明确住区是城市总体的组成部分,要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三是用科技提升人居环境的观点,要融合自然,注重健康,注重精神文明,建立和睦集群,具备应急安全措施。在住区规划中,应合理控制容积率和总建筑密度,以保障居住环境质量,既节约用地,又防止密度过大,产生“
16、拥挤效应”。应正确选择住宅类型进行组团布置,满足日照、通风和环保的要求,使之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和可防卫性,以利于邻里交往与安全。在公建配套中,应按规定配置社区组织用房和活动场地,注重其使用合理性。3.1. 3 车行交通方便了生活,但导致流动的噪声和尾气,以及威胁嬉戏儿童的安全。为了满足步行健身的要求,要争取建立一大片安全宁静的步行区域。步行道要求有足够的宽度,并符合无障碍通道系统的设计要求。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在步行道出现高差时应设缓坡,变坡点应给予提示,并宜在坡度较大处设扶手。3.1. 4 邻里交往是形成住区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住区内应提供不同层次的邻里交往空间z 35 1.交
17、通空间的交往。住区交通影响和制约着居住者的活动和行为,应通过道路的布局和设置,为居住者通过散步增加邻里之间接触、熟悉和交往的机会。2.住宅门前场地的交往。住宅门前场地是邻里共同停留的小环境,场地设计应使其具有一定的领域感,为邻里交往提供亲切的环境条件。3.户外休闲、健身场地的交往。利用户外空间和绿地,使其成为居住者方便、安静的休闲、健身和交往的场地。要开放与围合相结合,既与路径相连,又有绿篱等适当分隔,还有适宜的坐椅可供休息。4.公共活动场地的交往。公共活动场地应与居住者发生积极的功能联系,具有对附近居住者的吸引力。公共活动场地是住区邻里交往中心,需考虑其位置和环境容量。3.1. s 住区色影
18、应综合考虑屋面、墙面(窗玻璃、栏杆)、地面、植物色彩的配合,提倡简约,视野舒适。发挥主色调的反复应用作用,增强住区感染力和个性特征。3.2住宅空间3. 2.1 套型面积要控制得当。合理的套型面积能使居住者感到舒适和温馨,既不拥挤,又不空旷。住宅套型分类及其指标,取自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建设部科研课题“住宅合理设计指标体系”研究报告。3.2.2 条文中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和有关指标,均取自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建设部科研课题“住宅合理设计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卧室之间不应穿越。起居室(厅)是住宅中使用率较高、功能复杂的空间,应在保证定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减少交
19、通干扰,厅内门的数量宜少,宜集中,以便留有足够数量的连续直线墙面布置家具。厨房应进行整体设计,方便使用和维护。单排布置设备的厨 36 房净宽不应小于1.7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l.lOm。每套住宅至少应有1个包括便器、洗洛器和洗面器3件卫生洁具配置的卫生间。考虑到二、三类套型住宅使用面积较大,宜设2个或2个以上卫生间。一般是主卧室内配1个卫生间,其余为其他家庭成员或客人服务。3.2.3 人的私密行为能否得到保障和满足,是住宅自主性的直接体现,也是评价住宅的一项心理尺度。住栋之间的距离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和生活噪声的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对面居室之
20、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820m,低层小住宅则不宜小于12m。3.2.4 按照社会学理论,一个群体有两重性z一为互助,另一为互争。互助是群体的内在本质,互争是群体的外向本质。居住者在私密性得到保障和满足的情况下,迫切希望邻里关系更加密切、融洽,因此需要设置交往空间,尤其是住宅楼内的交往空间。3.2.5 住宅建筑是耐久性商品,必须考虑其灵活性,以延长使用寿命,使之在寿命周期内能适应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管道的维修和更换等。3.2.6 日本厚生省曾对日本全国作过“人口动态统计”,发现每年约有5000人死于建筑灾害,其中又有80%左右的意外事故发生在一般的住宅之内,仅次于交通
21、事故。最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场所是出入口、门窗、地面、楼梯及坡道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50340对住宅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门窗、阳台等场所的安全措施作了相应的规定。3.3空气环境3. 3. 1 住区空气质量标准取自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的二级标准,以保障人体健康。 37 3.3.2 室内空气质量对居住者尤为重要。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住所内度过,如果室内空气受到市染,新鲜空气不足,就有可能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室内空气质量对竣工验收房来说,与住户人住后有所不同。住户入住后的室内空气质量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22、T18883执行;而竣工验收房则应更多地考虑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以及施工带来的污染,因此在该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加以适当调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属低浓度污染。用一般卫生检疫方法无法评价,也不可能揭示室内空气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对象,进行科学的室内空气污染客观评价,以较全面地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院所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提高住宅性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报告中,对7个城市住宅竣工房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测试调查的结果表明,氨、甲醒、甲苯、二氧化碳、苯、二氧化硫超标率较
23、高,分别为66.5%、51.5%、34.5%、21.9%、10. 5%和8.6%,具有代表性,宜直接用来评价室内空气质量。3.3.3 改善住区和住宅空气质量的基本对策之一,是确保其通风良好。住区规划布局应结合该地区主导风向,形成气流通道,充分利用自然风,减少涡流。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重庆阳光华庭(三期、五期)在当地十分复杂的地形下,采用基于流体力学的模拟计算软件对住区风环境进行模拟计算,提供了可视化的模拟结果,建立了良好的住区风环境z多数建筑群前后压差达到23Pa,风速低于5m/s,基本上没有强烈的插在涡区域;即使个别地点风速高于5m儿,也可通过局部绿化来降低行人高度的风速,这样做不但提高了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CS 179 2005 条文 说明 健康 住宅建设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