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622-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GB T 50622-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622-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申副划S/N:1580177561 生版#. 统一书号:1580177 561 rl匕? 价:18.00元唱5911,lllll!)IIIII IIII 呵?咱5陀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 P GB/T 50622 - 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engineering 2010 - 08 -18 发布2011 - 06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一寸f宁一叫l:;:可气?如将黯存亡了一一
2、,一一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engineering GB/T 50622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6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北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22-2010 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639064
3、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3印张74千字2011年4月第1版2011年4月第1次印刷印数1一一101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5.61 定价:18.00元飞吧?妇俨节古窍窍京可F可一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622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八月十八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
4、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J105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针对建设市场的现状,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参考了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代号,系统类型及组成,组网及中继方式,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信令与接口,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设备配置,编号及IP地址,网络管理,计费系统,传输指标及同步,电源系统设计,机房选址、设计、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接
5、地与防护。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地方,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甲16号,邮政编码: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1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北
6、京挪拉斯坦特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尹凤庆张宜孙兰瞿二澜董威焦建欣杨映红李文杰刘燕李广南黄洪辉主要审查人:利富梁作君李林朱立彤祁亚东李立晓赵济安李丹江张劲马石 2 目次l总则(1 ) 2 术语和代号( 2 ) 2. 1 术语(2 ) 2. 2 代号(3 ) 3 系统类型及组成( 6 ) 3.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1(6 ) 3.2 调度系统( 6 ) 3.3 会议电话系统.( 6 ) 3.4 呼叫中心( 7 ) 4 组网及中继方式( 8 ) 4. 1 局点设置( 8 ) 4. 2 网络主吉构 ( 8 ) 4.3 路由计划门的4.4 中继方式(1 4 ) 5 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门们5.1 业
7、务性能门们5.2 系统功能 6 信令与接口的6.1 信令门的6.2接口U们7 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们7.1,用户线确定( 28) 7.2 业务基础数据取定(28) 7.3 中继电路与信令链路计算川7.4 IP电话带宽计算(3 1 ) 8 设备配置( 33) 9 编号及IP地址(3 5 ) 9.1 编号计划.,电(35) 9.2 IP地址10 网络管理门门口计费系统11. 1 计费方式门U11. 2 计费性能要求门川口传输指标及同步12. 1 传输指标12.2 同步(4 1 ) 13 电晾系统设计(43)13.1 供电方式u13. 2 电源设备配置3) 13.3 导线选择(4日14 机房选址、设计
8、、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7) 14. 1 机房选址、设计(47)14.2 机房环境(48)14.3 设备安装要求(50)15 接地与防护(52) 本规范用词说明(53)引用标准名录(54) 附:条文说明( 55)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Z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 2 ) 2.2 Symbols ( 3 ) 3 Type and constitute of system ( 6 ) 3. 1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 6 ) 3.2 Dispatching sy
9、stem ( 6 ) 3. 3 Audio conference system ( 6 ) 3. 4 Call center ( 7 ) 4 Organizing and mode of relay ( 8 ) 4. 1 Exchange point setting ( 8 ) 4. 2 Network frame ( 8 ) 4. 3 Route planning (14) 4.4肌10deof r巳lay(1 4 ) 5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system function (1 9 ) 5. 1 Service performance (1 9 ) 5.2 Sy
10、stem function ( 2 1 ) 6 Signaling and interface .,. (2 4) 6. 1 Signaling (24) 6. 2 Interface ( 25) 7 Relay circuit and bandwidth calculation (28) 7.1 Subscriber line confirmation ( 28) 7.2 Obtaining basic data ( 28) 7.3 Relay circuit and signaling link calculation . . ., . (29) 2 3 (川亏即写工扩7. 4 IP ph
11、one bandwidth calculation ( 3 1 ) 8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 33) 9 Cod巳andIP address ( 35) 9. 1 Code pldn ( 35) 9. 2 IP address ( 36) 10 Network management . (37) 11 Charging system (38) 11. 1 Charging mode ( 38) 11. 2 Charging syste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 39) 12 Transmission target and synchr
12、onization ( 4 1 ) 12. 1 Transmission target ( 4 1 ) 12. 2 Synchronization ( 4 1 ) 13 Desig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13. 1 Mode of power supply (43) 13. 2 Power suppl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43) 13. 3 Cable selecting .( 45 ) 14 Selecting design,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re-qU1r巳mentof
13、equipm巳ntroom (4 7) 14. 1 Selecting and design of equipment room (4 7) 14. 2 Enviroment of equipment room (48) 14. 3 Equipment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 50) 15 Ground and safety ( 5 2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53)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4)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5
14、) 4 1总JH叫咱mm川1. 0.1 为使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节材、可持续发展,保障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建设,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调度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工程设计。1. O. 3 工程设计应采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入网的用户电话交换设备、调度电话设备、会议电话设备、呼叫中心设备。1. O. 4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代号供用户指挥调度使用的调度交换机、调度台、调度终端及辅助设备。2. 1. 9 会议电话系统audio conf
15、erence system 供与会者通过电话网络召开会议所使用的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及辅助设备。2. 1. 10 呼叫中心call center 供用户通过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客户服务的电话交换机、服务器、坐席、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2. 1. 11 本地电话网local telephone network 在同个长途编号区域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汇接局组成的电话网。2. 1. 12 支局branch switch 本地电话网的组成部分,设置直达中继至最近的公网端局,隶属于所接口的端局,占用端局千群号的交换机。2. 1. 13 汇接局tandem switch 将若干端局或节点连接起来,实现业
16、务互通的交换机。2. 1. 14 IP网络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采用互联网协议的网络。2. 1. 15 IP地址IP address IP协议定义的在全网唯一的通用地址格式。2. 1. 16 私网IP地址private IP address 非注册的,仅供组织机构内部使用,互联网上无法访问到的IP地址。2. 1. 17 公网IP地址public IP address 经过注册的,互联网上使用并能访问到的IP地址。2.1术语2. 1. 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供用户自建专用通信网和建筑智能化通信系统中所使用
17、的,并与公网连接的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2. 1. 2 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softswitch private telephone switching 基于分组网上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承载相分离的用户电话交换机。2. 1. 3 公用电话网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公众提供的以电话业务为主的双向语音通信网。2. 1. 4 端局local switch 在本地网区域范围内设置的电话交换局。2. 1. 5 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 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公众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通信网。2. 1. 6公网public netwo
18、rk 公用网的简称,是由国家授权电信业务经营者建设经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通信网。2. 1. 7专网private network 专用通信网的简称,是铁道、电力、石油、石化、煤炭等部门向电信业务经营者租用电路或自行建设专供内部业务使用的本地或跨地域的通信网。2. 1. 8 调度系统dispatching system 2.2 f.吃口可BHCA-忙时呼叫次数;BID-半自动呼入; 3 CTI 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DDN 数字数据网;DID-直接呼入;DOD-直接呼出;DSSl-数字用户信令1; DTMF 双音多频;E-mail 电子邮件;FTP一一文件传送协议;FR一一一帧中继;IAD-一综合
19、接入网关;IP-互联网协议;IP PBX一-IP用户电话交换机;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PBX-ISDN用户电话交换机;IVR 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NAT 网络地址转换;PAMA-一专用自动通话计费系统;PBX一一用户电话交换机;PC一一个人计算机;PCM-脉冲编码调制;PHS 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STN 公共电话交换网;Presence 呈现;SBC一一一会话边界控制器;SDH一一一同步数字系列;SIP-初始会话协议;SNMP一一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elnet-一一远程登录;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 4 VPN一一一虚拟专用网;Web一一万维网;WAP 无线应用协议。 5 3 系统类型
20、及组成3.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3. 1. 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由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3. 1. 2 用户电话交换机可分为PBX、ISPBX、IPPBX、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等。PBX和ISPBX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065和(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YD/T928的有关规定。3. 1. 3 终端可分为PSTN终端、ISDN终端、IP终端等。3. 1. 4 用户电话交换机应根据用户使用业务功能需要,提供与终端、专网内其他通信系统、公网等连接的通信业务接口。3.2调度系统3.2.1 调度系统应
21、由调度交换机、调度台、调度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3.2.2 调度交换机应提供与调度台、调度终端及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3.2.3 调度台应配置直通键和标准键盘,可采用触摸屏、PC等多种方式实现调度操作。3.2.4 调度终端应支持多种类型与应用场合,并配置有直通键和标准键盘。3.3 会议电话系统3.3.1 会议电话系统应由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3.3.2 会议电话汇接机应提供与会议电话终端及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3.3.3 会议电话终端应包括多种协议终端。3.4呼叫中心3.4.1 呼叫中心应由电话交换机、CTI服务器、IVR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E-mail服
22、务器、WAP服务器、坐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呼叫中心远端节点应由电话交换机远端设备、少量坐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3.4.2 电话交换机应提供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接口,呼叫接人呼叫中心,应能成批处理呼叫,并将呼叫按规定的路由传送到具有类似职责或技能的坐席。3.4.3 Web/E-mail服务器、WAP服务器应提供与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接口,实现呼叫由公用数据网接人呼叫中心。3.4.4 呼叫中心应满足客户统一服务。 6 7 4 组网及中继方式4.1局点设置4. 1. 1 局点设置可分为单局点或多局点。4. 1. 2 单局点设置时,应设置用户电话交换机。4.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622 2010 用户 电话 交换 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