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559-2012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pdf
《GB T 28559-2012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559-2012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040 K 54 遥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559-2012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Supercl划caland uItra-supercritical turbine-Blades 2012-06-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11-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GB/T 28559-2012 9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
2、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峰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25 字数31千字2012年11月第一版2012年11月第一次印刷峰书号:155066. 1-45596定价21.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孟.L._._ 自IJI=i 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G/T 28559-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北
3、京北重阿尔斯通有限责任公司、元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永君、李庆、崔建国、卢琛佳、吴其林、王伟莉、李湘军、吕智强、段中旭。I GB/T 28559-2012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静、动叶片的一般要求、叶片材料、锻件、静叶片及动叶片制造要求、检测、包装与标志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静、动叶片。其他型式的汽轮机静、动叶片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 2900. 46 电工名词术语汽轮机及其附属装置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 8732 汽轮机叶片用钢JB/T 3073.4 汽轮机精锻动叶片技术条件JB/T 3073. 5 汽轮机用铸造静叶片技术条件JB/T 9628汽轮机叶片磁粉探伤方法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GB/T 2900. 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叶片blade 在通流部分中用以改变汽流参数实现能量转换的零件。一般由叶根和具有特定型面的叶身组成。动叶(片)rotor blade 转子上的叶片。静叶(片)stationary blade 隔板、汽缸等静止部
5、件上的叶片。导(向)叶(片)guide blade 通流部分中主要起导向作用的静叶。直叶片straight blade 叶片沿叶高截面形状相同的叶片。扭叶片twisted blade 叶片沿叶高截面形状不同,截面面积减小,相邻两截面有相对扭转的叶片。1 GB/T 28559-2012 3. 7 叶根blade root 将叶片固定在轮盘(转子体)或汽缸(持环)上的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叶片部分U3.8 隔板diaphragm 装有静叶片的两半圆板或整圆板。3.9 围带shroud 叶片的顶部具有或加装的带状金属。3. 10 攻角attack angle 汽流进汽角和叶型几何进汽角之间的夹角(汽流
6、进汽冲击在内弧上称为正攻角,汽流进汽冲击在背弧上称为负攻角)。4 一般要求4. 1 气动设计为降低叶片的二次流损失,建议采用弯叶片和后加载叶型。为了降低叶片的尾迹损失,叶片出汽边厚度应尽可能小。对于调峰机组,末级叶片的根部反动度要求大于25%。为提高级效率,静叶片型线攻角的适应范围为士200,动叶型线攻角的适应范围为+100-150。4.2 强度校核4.2.1 叶片的强度校核由制造商规定。4.2.2 对于工作在400.C以上的叶片,需校核叶片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蠕变强度的安全系数K为1.4,持久强度的安全系数K为1.7. 4.2.3 各项静强度的安全系数推荐如下(以材料的常温屈服强度u作为考
7、核准则): a) 叶片型线部分各截面的总应力(拉弯合成应力)安全系数K注1.7; b) 叶片拉筋孔削弱截面的拉应力安全系数K注2.5;c) 自带围带叶片的顶截面的拉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6; d) 拉筋的弯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1.7; e) 叉型叶根削弱面拉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3,拉弯合成总应力安全系数K注1.3; f) 其他形式的叶根拉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2.5,弯应力安全系数K注2.5,拉弯合成总应力安全系数K注1.7; g) 叶根销钉剪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2.7,叶根和轮缘剪应力安全系数K二三3,轮缘拉弯合成总应力安全系数K注2。4.2.4 用有限元分析法得到的叶片局部峰值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0.
8、2)时,应对部件进行低周疲劳寿命评估。低周疲劳寿命应大于15000次。5 汽轮机用叶片钢5. 1 叶片钢材料选择根据各级叶片的工作温度及强度校核要求,按照GB/T8732选择合适的叶片钢材料,并按GB/T8732 2 GB/T 28559-2012 要求进行原材料的生产、制造、检查和验收。如用户对叶片有特殊要求,可制定专门的采购技术规范。静叶片可以根据工作条件选用适当的铸钢材料制造。5.2 叶片钢防护措施对于受到固体粒子侵蚀严重的叶片,如调节级喷嘴或中压第一级静叶,可采取防固体粒子侵蚀的工艺措施。5.3 叶片的成型叶片的成型方式根据设计、使用工况及加工需要,可以选择满足使用要求的镜削、锻造或铸
9、造方法。6 叶片锻件要求6. 1 投料叶片锻件应按熔炼炉号投料,每个锻件均应在叶根处打上熔炼炉号或代号。6.2 锻件状态6.2. 1 叶片锻件应采用抛磨和吹砂工艺,清除毛刺飞边、表面氧化皮和润滑剂残留物。6.2.2 叶片锻件应经热处理,其热处理工艺制度按具体叶片选用材料的要求进行。6.2.3 叶片锻件经热处理后若有变形,可进行冷、热校正,校正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温度应低于最后一次回火温度30.C50 .C,缓慢冷却。6.3 力学性能经最终热处理后的叶片锻件,其常温力学性能应符合具体叶片选用材料的要求。6.4 高倍、低倍组织经最终热处理后的叶片锻件,其高倍组织性能应符合具体叶片选用材料
10、的要求,当有特殊要求时按技术协议要求检查低倍流线。6.5 无损检验经最终热处理后的锻件,应100%进行无损检验,叶片锻件根部应按GBjT6402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其表面应按JBjT9628进行磁粉探伤。6.6 形状与尺寸6.6. 1 叶片锻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抽检批次为每班次首件、中间件及末件,用专用检测框架和专用检测样板对叶片锻件各个典型截面进行检测。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则需要用三坐标进行抽测检查。6.6.2 锻件叶身最大厚度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汽道高度h偏差主三150土1表1锻件叶身最大厚度偏差150600 十2-1 600900 十3-1 9001 200 十41 单位为毫米1200 +5
11、 2 6.6.3 交接基准三中心孔定位,中心孔大小和尺寸按技术协议要求,必要时在叶片锻件上划线来控制3 GB/T 28559-2012 叶片锻件的纵向基准位置。6. 7 表面质量6.7. 1 叶片锻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分层,如果有表面缺陷,应对这些缺陷打磨清除,打磨凹坑应圆滑转接,打磨的深度不应超过机加工余量的1/2,宽度应不小于深度的8倍。、6.7.2叶片锻件表面压痕、碰伤、疤痕、机械损伤等缺陷其深度不得超过机械加工余量的1/207 静叶片制造表面的要求与偏差7. 1. 1 汽道部分型键的粗糙度汽道部分型线的粗糙度要求分别为:a) 汽道的粗糙度为Ra1.6m; b) 切面的粗糙度为Ra
12、6.3m;c) 两端面的粗糙度为Ra12.5m。7. 1. 2 焊接坡口与焊缉的粗糙度所有焊接坡口与焊缝的粗糙度为Ra12.5mo7. 1.3 隔板内外环的粗糙度隔板内外环的粗糙度为Ra12.5m。7.2 汽道部分的偏差7.2. 1 汽道高度偏差以汽道高度分挡划定,应符合表2规定。汽道高度h偏差主三30土0.2表2汽道高度偏差30-120 I 120-400 I 400-700 I 700-1 000 士| 士川| 士0.6土川单位为毫米1000 土1.07.2.2 汽道喉部宽度偏差以叶片百分比分挡划定,平均偏差为名义喉宽的:1:3%,其中15%叶片允许为名义喉宽的+10%。7.2.3 汽道节
13、圆直径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表3汽道节圄直径偏差汽道节圆直径汽道节圆直径偏差主二1000 土1.01000-1500 士1.57.2.4 汽道各截面型线与检验样板之间的间隙见附录Ao7.3 厚度偏差7.3.1 直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1:0.15mm。7.3.2 扭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值应符合表4规定。4 单位为毫米1500-3000 3000 土2.0土3.0表4扭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值型面根部宽度Bj偏差运50:1: 0.2 7.3.3 出汽边的厚度偏差由设计规定。7.4 其他7.4.1 总出口面积偏差为士3%。7.4.2 轴向错位偏差为:f:0.38m日107.4.3 未规定的偏差要求由设
14、计规定。7.4.4 静叶片结构型式参见附录B。8 动叶片制造表面的要求与偏差8. 1 粗糙度8. 1. 1 汽道部分的粗糙度汽道部分的粗糙度要求分别为:5080 土0.380150 土0.45GB/T 28559-2012 150300 士0.6单位为毫米300 士0.9a) 叶片汽道的粗糙度,就制叶片Ra值不大于0.8m,精锻叶片Ra值不大于1.6m(汽道高度h大于350mm时,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b) 装配内平面及内弧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m,装配背平面及背弧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6.3m;。型面与叶根圆弧过渡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O.8m,型面与围带圆弧过渡处表
15、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汽道两端平面部分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m;d) 进出汽边圆弧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e) 拉筋孔及倒圆角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8. 1. 2 连接件的粗糙度连接件的粗糙度要求分别为za) 围带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m,与叶片贴合面的围带面,其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b) 松拉筋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m;c) 哪钉头及过渡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mo8.2 汽道部分的偏差8.2.1 汽道高度偏差以汽道高度分挡划定,应符合表5规定。表5汽道高度偏差单位为毫米150-250 I 250-500 I 500-700 I 700
16、-1000 I 1000 士0.15I士0.30I :1:0.45土0.55I土O.70 士0.20I士0.35I士0.50I土0.60I土O.75 8.2.2 汽道喉部宽度偏差以叶片百分比分挡划定,平均偏差为名义喉宽的:f:3%,其中15%叶片允许GB/T 28559-2012 为名义喉宽的士4%。8.2.3 汽道部分各截面型线与检验样板之间的间隙见附录C。8.3 厚度偏差8.3. 1 直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l:0.10mmo 8.3.2 扭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值应符合表6规定。表6扭叶片叶型最大厚度偏差值型面根部宽度BI偏差5080 80150 +0.20 -0.10 8.3.3 出汽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559 2012 临界 汽轮机 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