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
《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pdf(10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旷一一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 GB 50982-2014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and bridge structures 2014-10-09 发布2015 - 08-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and bridge structures GB 50982 -201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2、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5 年8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and bridge structures GB 50982 - 2014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环球印刷(北京)有限公司印刷争夺开本:850X1l68毫米1/32 印张:3Ys 字数:82千字2014年12月第一版2014年12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6.00元统一书号:151
3、12 2399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8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982 -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9日3 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
4、知)(建标2011J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监测方法;5.高层与高耸结构;6.大跨空间结构;7.桥梁结构;8.其他结构。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建设工程股
5、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z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段向胜常乐郭泽文阳洋王霓邸小坛聂建国潘鹏刘鹏裴阳山徐教宇潘宠平同维明安晓文束伟农曾志斌冯良平何浩样李毒蔡奇樊健生区秉光尹波张新越黄宗明雷立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周福霖柯长华傅学怡李国强委宇李霆刘凤奎杨学山李乔周智薛鹏5 目次l 总贝u. 1 2 术语和符号.2 2. 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43.1 一般规定.
6、4 3.2 监测系统、测点及设备规定.4 3.3 施工期间监测.6 3.4 使用期间监测.94 监测方法.124. 1 一般规定. 12 4. 2 应变监测. 12 4. 3 变形与裂缝监测.13 4.4 温湿度监测.16 4.5 振动监测. 17 4.6 地震动及地震响应监测. 18 4. 7 风及风致响应监测.18 4. 8 其他项目监视u.20 4.9 巡视检查与系统维护.21 5 高层与高耸结构.22 5.1 一般规定. 22 5.2 施工期间监测.24 5.3 使用期间监测.26 6 大跨空间结构.29 6.1 一般规定. 29 6 6.2 施工期间监测.30 6. 3 使用期间监测
7、.32 7 桥梁结构.33 7.1 一般规定. 33 7.2 施工期间监测.34 7. 3 使用期间监测.36 8 其他结构.40 8. 1 隔震结构. 40 8. 2 穿越施工. 41 附录A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42 附录B不同类型桥梁使用期间监测要求.45 本规范用词说明.48 引用标准名录.49 附:条文说明.51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Symbols . 2 2.1 Te口丑5 2 2.2 S归nbols33 Basic Requirements . 4 3. 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8、 3. 2 Monitoring System, Point and Equipment 4 3. 3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6 3.4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9 4岛1onitoringMethods . 12 4. 1 General R巳quirements124. 2 Stress and Strain 12 4. 3 Deformation and Crack 13 4.4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16 4. 5 Vibration 17 4. 6 Earthquake and Seismic R
9、esponse 18 4. 7 Wind and Wind-induced Response 18 4. 8 Other Items 20 4. 9 Patrol Inspection and System Maintenance 21 5 High-rise Building and Structure . 22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22 5.2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24 5. 3 Post Construction肌1onitoring266 Long-span Spatial Structure . 29 6. 1 Genera
10、l Requirements 29 8 6. 2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0 6.3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2 7 Bridge Structure . 33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33 7.2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4 7.3 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36 80th盯Structures. 40 8. 1 Seismically Isolated Structure 40 8. 2 Crossing Construction 41 App
11、endix A Technique Requirement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 . 42 Appendix B Monitoring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Bridges . 4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49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1 9 1总则1. 0.1 为规范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及相应分析预警,做到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
12、. O. 2 本规范适用于高层与高耸、大跨空间、桥梁、隔震等工程结构监测以及受穿越施工影响的既有结构的监测。1. O. 3 建筑与桥梁结构的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 1 结构监测structural monitoring 频繁、连续观察或量测结构的状态。2. 1. 2 施工期间监测construction monitoring 施工期间进行的结构监测。2. 1. 3 使用期间监测post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使用期间进行的结构监测。2. 1. 4 监测系统monitoring system
13、由监测设备组成实现一定监测功能的软件及硬件集成。2. 1. 5 监测设备monitoring equipment 监测系统中,传感器、采集仪等硬件的统称。2. 1. 6 传感器transducer / sensor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2. 1. 7 监测频次times of 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2.1.8 监测预警值precaution value for monitoring 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或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对表征监测对象可能发生异常或危险状态的监测量所设定的警戒值。2. 1. 9
14、监测系统稳定性monitoring system stability 监测系统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其工作特性保持正常的性能。2. 1. 10 监测设备耐久性monitoring equipment durability 监测设备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随时间的延续仍能满足监测设备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2. 1. 11 传感器频响范围sensor frequency range 2 卢传感器在此频率范围内,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不会引起其灵敏度和相位发生超出限值的变化。2. 1. 12 结构分析模型修正structural analyzing model upda tmg 通过识别或修正分析模型中的参数,
15、使模型计算分析结果与实际量测值尽可能接近的过程。2. 1. 13 穿越施工crossing construction 地下工程穿越既有结构的施工过程。2.2符fn一-n阶自振频率;l 长度或跨度;n 振型阶数;P一一推力;r一一导线电阻;T一一索力;一一相对变形量;E一一应变;p 单位长度质量。号3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 1. 1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应分为施工期间监测和使用期间监测。3. 1. 2 施工期间监测宜与量测、观测、检测及工程控制相结合,使用期间监测宜采用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功能的监测系统进行。3. 1. 3 监测期间应进行巡视检查和系统维护。3. 1. 4 施工期间监测宜与使用
16、期间监测统筹考虑。3. 1. 5 监测前应根据各方的监测要求与设计文件明确监测目的,结合工程结构特点、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监测方案。3. 1. 6 对需要监测的结构,设计阶段应提出监测要求。3. 1. 7 下列工程结构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1 甲类或复杂的乙类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与高耸结构、大跨空间结构;2 特大及结构形式复杂的桥梁结构;3 发生严重事故,经检测、处理与评估后恢复施工或使用的工程结构;4 监测方案复杂或其他需要论证的工程结构。3. 1. 8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应设定监测预警值,监测预警值应满足工程设计及被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3. 1. 9 监测期间,应对监测设施采取
17、保护和维护措施。3. 1. 10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应明确其目的和功能,未经监测实施单位许可不得改变测点或损坏传感器、电缆、采集仪等监测设备。3.2 监测系统、测点及设备规定3.2.1 应根据监测项目及现场情况对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建立监4 卢测系统,并宜设置专用监控室。3.2.2 监测系统宜具有完整的传感、调理、采集、传输、存储、数据处理及控制、预警及状态评估功能。3.2.3 监测系统应按规定的方法或流程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监测前,宜对传感器进行初始状态设置或零平衡处理;2 应对干扰信号进行来源检查,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3 使用期间的监测系统宜继承施工期间监测的数据,
18、并宜进行对比分析与鉴别。3.2.4 监测系统的采样频率应满足监测要求。3.2.5监测期间,监测结果应与结构分析结果进行适时对比,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监测对象与监测系统进行核查,当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报警。3.2.6 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变化趋势,且宜布置在监测参数值的最大位置;2 测点的位置、数量宜根据结构类型、设计要求、施工过程、监测项目及结构分析结果确定;3 测点的数量和布置范围应有冗余量,重要部位应增加测点;4 可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减少测点布置数量;5 宜便于监测设备的安装、测读、维护和替代;6 不应妨碍监测对象的施工和正常使用;7 在符合上述要求
19、的基础上,宜缩短信号的传输距离。3.2.7 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 监测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监测期、监测项目与方法及系统功能的要求,并具有稳定性、耐久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2 测得信号的信噪比应符合实际工程分析需求;3 在技人使用前应进行校准;4 应根据监测方法和监测功能的要求选择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应牢固,安装工艺及耐久性应符合监测期内的使用要求;5 5 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现场标识并绘制监测设备布置图,存档备查。3.2.8 监测传感器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7条基本要求以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传感器的选型应根据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的要求,遵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兼顾性价比的原则;
20、2 宜采用具有补偿功能的传感器;3传感器应符合监测系统对灵敏度、通频带、动态范围、量程、线性度、稳定性、供电方式及寿命等要求。3.2.9 监测设备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 信号电缆、监测设备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的距离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的相关要求;2监测接收设备附近不宜有强烈反射信号的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金属网及无线电干扰源;3 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时,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过15003.3 施工期间监测3.3.1 施工期间监测应为保障施工安全,控制结构施工过程,优化施工工艺及实现结构设计要求提供技术支持。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982 2014 建筑 桥梁 结构 监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