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773-2012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pdf
《GB 50773-2012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773-2012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pdf(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丁(;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773 - 2012 P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蓄滞洪区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lood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实施e1圃计划4%版扯2012 -10- 01 发布2012 - 05 - 28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统一书号:1580177.904 定价:20.00元S/N: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滞洪区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lood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GB 5
2、0773 - 201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2 年1 0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北京警赂捕归飞前哥哥哥J ilJj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滞洪区设计规范GB 50773-2012 为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 63906433 (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3.25印张80千字2012年9月第1版2012年9月第1次印刷女统一书号:1580177. 904 定
3、价:20. 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 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93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蓄滞洪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蓄滞洪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773 -2012,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川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
4、划设计总院和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本规范对蓄滞洪区建设标准和蓄滞洪工程的规划设计等方面作了规定。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蓄滞洪区建设标准、基本资料、蓄滞洪区工程布局、蓄滞洪区防洪工程设计、蓄滞洪区安全设施设计和蓄浦洪区工程管理设计。.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
5、,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1号,邮政编码:100011,电子邮件:jsbz giwp. org. 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董必胜徐迎春洪建黎前查曾定波问句税制含5啊?弘黄云仙陈平黎营春胡秋发郑洪徐贵吴生平刘毅夏广义程志远陈锡炎卢翔周新章胡皑诗廖小红唱刘晓群刘福田主要审查人:梅锦山王翔富曾慈刘洪山自曾肇京陈清穰何律依胡训润谭培伦侯传河李小燕程晓陶邱绵如郑永良王
6、洪彬胡一三张金顺金问荣文康卢承志雷兴顺朱峰沈福新郭辉 2 目次l 总则(1 ) 2术i吾(2 ) 3 蓄滞洪区建设标准3.1 蓄滞洪区风险等级(4 ) 3. 2 建筑物级别与设计标准(4 ) 3.3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标准.1.(6 ) 4 基本资料4. 1 一般规定( 7 ) 4. 2 气象水文( 7 ) 4. 3 地形地质( 7 ) 4. 4 蓄滞洪区基本情况(9 ) 5 蓄滞洪区工程布局门们5.1 一般规定u 5.2 防洪工程 u 5. 3 排涝工程(11) 5. 4 安全建设门口6 蓄滞洪区防洪工程设计(1 3 ) 6.1 蓄滞洪区国堤和穿堤建筑物设计(13) 6. 2 分洪控制工程设计
7、(13) 6. 3 退洪控制工程设计U们6. 4 排涝泵站设计门的7 蓄滞洪区安全设施设计.(1们7.1 安全区设计U们7. 2 安全台设计(1 9 ) 1 . 7.3 安全楼设计 (20) 7.4 撤离转移设施设计(2 1 ) 8 蓄滞洪区工程管理设计 (22) 8. 1 一般规定 (22) 8.2 管理范围和设施设备(22)8.3 通信预警系统(23)8.4 应急救生 8. 5 疫情控制( 2的本规范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附:条文说明 (27)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Z Terms ( 2 ) 3 Constructi
8、on standards of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 4 ) 3. 1 Risk grade of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 4 ) 3. 2 Structure grade and design standards ( 4 ) 3. 3 Refug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 6 ) 4 Basics ( 1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 7 ) 4. 2 Hydrometeorology ( 7
9、 ) 4. 3 Topography and geolgy . ( 7 ) 4. 4 Basic information of detention an乱retardingbasin ( 9 ) 5. Project layout in det巳ntionand retarding .basin (1 0)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0) 5. 2 Flood control works (1 0) 5.3 Waterlogging drainage works . (1 1) 5. 4 Refuge construction (1 1 ) 6 D臼ignof f
10、lood control works in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1 3 ) 6. 1 Design of retaining dike and dike-crossing building in d巳tentionand retarding basin 1. (1 3) 6. 2 Design of flood diversion controlling works (1 3 ) 6. 3 Design of flood fall controlling works (1 6 ) 3 6. 4 Design of waterlogging pumpin
11、g station (1 6 ) 7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in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 (1 8 ) 7. 1 Design of refuge area (1 8 ) 7. 2 Design of refuge platform 7. 3 Design of refuge building . . (1 9 ) (20) 7.4 Design of evacuation and transferring facilities ( 2 1 ) 8 W orking management of detention and r
12、etarding basin (22)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 8. 2 Managing scope and facilities (22) (22) 8. 3 Communication and warning system (23) 8. 4 Emergency surviving . 8. 5 Epidemic control . (23) (2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3、4 (26) (27) 1 总则1. 0.1 为规范蓄滞洪区设计,指导蓄滞洪区建设,保障蓄带洪区正常运用,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确定的蓄滞洪区的设计。1. O. 3 蓄滞洪区的防洪与蓄滞洪安全建设,应确保蓄滞洪运用时居民生命安全,启用应及时有序,并应有利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1. O. 4 蓄滞洪区防洪与蓄滞洪安全建设,应服从所在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防洪规划。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和安全设施建设,应根据蓄滞洪区类别和区内风险等级合理安排。1. O. 5 开展蓄滞洪区防洪与蓄滞洪安全建设的同时,应重视相关的通信预警系统及其他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1. O. 6 蓄滞
14、洪区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并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 O. 7 蓄滞洪区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O. 8 退洪口flood fall outlet 蓄滞洪区围堤上人工设置的便于蓄滞洪运用后洪水退出蓄滞2术语洪区的口门。2.0.1蓄滞洪区出tentionand retarding basin 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或分泄洪峰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2. O. 2 安全建设refuge construction for detention basin 为保障蓄滞洪区内防洪安全而采取的就地避洪、人口外迁、临时转移等避洪措施
15、的总称,包括安全区、安全台、安全楼、转移设施的建设等。2.0.3安全区refuge area 在蓄滞洪区周围,利用蓄滞洪区围堤的一部分修建的小好区,蓄滞洪水时不受淹,区内建设房屋和基础设施用来安置居民,并具有生产、生活条件,也称围村捻或保庄好。2. O. 4 安全台refuge platform 建筑在蓄滞洪区或好区沿堤地带(或高地)高于设计洪水位的土台,供蓄滞洪区内居民定居或分蓄洪运用时临时避洪的场所。也称顺堤台、庄台或村台。2.0.5 安全楼refuge building 为分洪时临时避洪,在蓄滞洪区兴建楼层高于设计蓄洪水位的多层框架楼房,也称为避水楼。2. O. 6 安全层refuge
16、floor 安全楼房屋中位于蓄滞洪设计水位以上、在蓄滞洪期间作为人员避洪和重要物品堆放场所的楼层或屋盖。可为单层或多层。2.0.7分洪口flood diversion outfall 蓄滞洪区围堤上人工设置的便于超额洪水按蓄滞洪要求有计划分泄进入蓄滞洪区的叩门,包括分洪闸、溢流堪、临时扒口。2. O. 9 裹头side protection at flood diversion out1et 对采用扒口分洪的分洪口门,为防止分蓄洪运用时分洪口门两侧遭受洪水冲刷破坏不断扩展而对两侧土体采取的裹护措施。2.0.10撤离转移设施巳vacuationand transferring facilitie
17、s 为便于蓄滞洪区内受洪水威胁的居民和财产在分蓄洪运用前能够迅速转移,而在蓄滞洪区内兴建的具有一定等级标准的公路、桥梁、码头等设施的统称。2.0.11 永久安置permanent reloation 蓄滞洪区内居民从地势较低处搬迁到防洪安全的自然高地、安全区、安全台等场所定居的安置方式。2.0.12 临时安置temporary relocation 蓄滞洪区内居民在分蓄洪运用期间临时转移到自然高地、安全区、安全台等安全场所,退洪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安置方式。 3 3 蓄滞洪区建设标准3.1 蓄滞洪区凤险等级3. 1. 1 蓄滞洪区设计,应根据蓄滞洪区的地形地貌和蓄滞洪水的淹没情况进行风险评价,并
18、应划分风险等级;蓄滞洪面积较大、地形复杂时,应进行风险分区,并应绘制风险图。3. 1. 2 蓄滞洪区的风险度可根据启用标准、淹没水深和淹没历时,按下式分析计算:R=10XXH/N (3. 1. 2) 式中:R一一风险度;H一-一蓄滞洪区内不同风险分区蓄滞洪淹没平均水深(m);N一-运用标准(重现期,a); 命一一淹没历时修正系数,取1.O1. 30 3. 1. 3 蓄滞洪区的风险等级,可根据蓄滞洪区不同的风险度,按表3.1.3划分,并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表3.1.3蓄涕洪区的风险等级风险度R风险等级R注1.5重度风险O. 5R300 表2蓄滞洪区转移道路密度蓄滞洪区人口密度路网密度(人
19、/km2)Ckm/km2) 500 o. 50. 7 =二500O. 40. 6 500 O. 30. 5 500 O. 20. 4 45 4基本资料4.2气象水飞文4.2.1 蓄滞洪区防洪安全建设是一项综合措施,蓄滞洪区设计涉及的工程内容较多,包括堤防、安全台、安全楼、分退洪闸口、撤离转移道路、排涝泵站等。本条所列资料应根据蓄滞洪区工程项目设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比如,对堤防工程,风向、风速等资料要满足风浪爬高和护坡计算的要求;多雨地区需要提供施工期降雨天数及降雨强度资料;北方严寒地区,需要提供冰情及施工期气温资料。4.2.2、4.2.3蓄滞洪区以及与之相关的周边地区的流域水系情
20、况、江湖关系、河湖演变趋势、河势或湖泊的冲淤变化情况等资料是蓄滞洪区工程包括蓄滞洪区堤防、进退洪口门以及蓄滞洪区各类安全建设内容如安全区、安全台、安全楼等工程总体布局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和设计方案分析比较中,要收集足够和可靠的资料,才能保证工程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经济性。确定蓄滞洪区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参数,如蓄滞洪区堤防工程沿程设计水面线,分洪口、退洪口等建筑物设计水位、主要尺寸等重要参数,需要收集蓄滞洪区所在河段和控制站洪水流量和洪量、水位一流量关系以及流速、泥沙等水文资料。4.3地形地质4.3.1本条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的规定,结合蓄滞洪区工程设
21、计的有关需要所作的规定。蓄滞洪区涉及范围一般较大。与其他类型的水利建设项目不同,蓄滞洪区相关的工程建设内容很多,而且比较分散,所以工程总体布置的地形图要求的比例可采用1: 100001 : 50000的小比例尺;对蓄滞洪区内的单一工程,结合工程设计的阶段要求和工程布置的特点分别给出了要求。堤防工程各设计阶段的测量资料的要求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的规定进行测量工作。分洪口、退洪口等控制工程在可研阶段主要为选址、方案比较、测算工程量等提供依据,地形图比例尺要求施测1 : 10001 : 2000;初步设计阶段为满足工程详细布置和工程量计算,要求采用1: 2001 : 5
22、00的比例尺。安全台工程涉及范围比较大,工程设计内容相对简单,测量主要是为测算工程量、统计挖压占地、拆迁以及施工场地布置提供根据。根据工程实施经验,初步设计阶段采用1: 1000 1 : 2000能够满足控制精度要求。转移撤离道路呈线状分布,可行性研究选线阶段主要以断面测量为主,横断面的布置为满足测算工程量的需要,断面间距应根据地形变化进行控制,使所布置的断面具有代表性;初步设计阶段为满足线路布置要求,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关比例尺的地形图,为提高工程量计算的精度,横断面要求进一步加密。4.3.2 蓄滞洪区各类工程包括堤防、分洪闸、退洪闸、泵站、道路、桥梁等,这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地质勘察资料的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773 2012 滞洪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