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697-2011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pdf
《GB 50697-2011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697-2011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pdf(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4 S/N:1580177.688 统一书号:1580177 688 定价:14.00元911158 -,.-一一-一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mB P GB 50697 - 2011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OOOk V substation 2011 - 02 -18 发布2012 - 03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 :lt 尽l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oookV变电站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OOOkV substation GB 50697 -
2、 2011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2 年3 月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697-2011 女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2.25印张56千字2011年11月第1版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女统-书号:1580177 688 定价:14.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公告第93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OOOOkV变电站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AtJ:i./ I (峰值)C峰值) C峰值)线路侧母线侧828 638 1620 1782 1460 表9.0.61000kV设备的额定绝缘水平(kV)系统电压额定雷电额定操作设备名称冲击耐受雷电截波冲击耐受工频耐受电标称最高电压(峰值)电压压(有效值)电压电压(峰值)(峰值)变压器、2250 2400 1800 1100C5min) 并联电抗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断2400 1800 1100 Clmin) 路器、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2550 1800 1100 Cl min) 接地开关避雷器2400 1800
4、 1l00 Cl min) 1000 1100 电压互感器CCVT)2400 1800 1200C5min) 套管2400 2760 1950 1200C5min) (变压器、电抗器)套管(气体绝缘金2400 1800 1l00 Cl min) 属封闭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纵绝缘2400十9001675+900 1100 十635(lmin)变压器中性点325 140 Cl min) 电抗器中性点中性点绝缘水平应结合工程计算确定(经电抗接地110 126 变压器低ffi侧650 275 Cl min)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安装地点海拔高度不高于1000m的电气设备。2 有机绝缘件均应进行5min
5、工频耐受电压试验。3 表中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当采用其他中性点接地方式,则应研究确定中性点绝缘水平。 17 10二次部分10.1 计算机监控系统10. 1. 1 计算机监控系统和二次接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220kV 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4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 和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的有关规定。10. 1. 2 1000kV变电站应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控制方式,监控系统主机和操作员工作站均宜单独配置,并应按双重化原则设置。10. 1. 3 全站宜集中配置一套公用
6、的同步对时系统,时钟源宜按双重化配置,对时精度应满足控制、保护、故障测距及相角测量装置等二次系统要求。10. 1. 4 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认证措施。10.2 二次设备布置10.2.1 主控制室和计算机室设计应按规划建设规模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二次屏柜屏位布置应结合远景规划,满足分期扩建的要求。10.2.2 二次设备宜采用下放布置方式,并应按相对集中的原则分散设置继电器小室。10.3 电磁抗干扰措施10.3.1 二次设备的抗扰度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DL/Z713的规定
7、。10.3.2 继电器小室应采取屏蔽措施。当毗邻高压配电装置布置时,宜采用金属网屏蔽方式,且整体屏蔽效能不宜小于30dB。10.3.3 主控制室及计算机室的屏蔽措施应根据其在变电站中的具体位置确定。一般远离高压配电装置布置的主控室和计算机室可不采取专用屏蔽措施。10.3.4 主控制室、计算机室、继电器小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和配电装置就地端子箱等处,宜采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相连的等电位接地网。10.4继电保护10.4.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等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强化主
8、保护,简化后备保护和二次回路的原则进行保护配置、选型。2 双重化自己置的继电保护装置,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3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分别组装在各自的保护屏(柜)内,保护装置退出消缺或试验时,宜整屏(柜)退出。10.4.2 主变压器保护应配置两套完整、独立的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气量保护,两套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气量保护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在保护柜上的安装位置应相对独立。继电保护双重化包括保护装置的双重化以及与保护配合回路(含通道)的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及其回
9、路之间应完全独立,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10.4.3 当主变压器调压部分(包括调压变压器和补偿变压器)与变压器主体分别为独立箱体布置方式时,应为调压变压器和补偿变压器分别配置双重化差动保护,并应配置一套非电气量保护,后备保护可不配置。调压变压器和补偿变压器保护宜单独组屏。10.5 直流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10.5.1 直流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jT5044、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jT5136的有关规定。10.5.2 直流系统宜根据继电器小室的位置、数量和相对集中的原则,按区域设置直流系统。10.5.3 直流系统的电压
10、宜采用220V或110V。10.5.4 每组蓄电池组的事故放电时间应按2h计算。10.5.5 直流系统两段母线间不应设置自动切换装置,负荷侧也不应设置自动切换装置。直流系统两段母线间可设置于动切换的分段开关,单套配置的重要保护装置宜在负荷端设置双电源进线的手动切换开关。10.5.6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或逆变电源系统宜根据继电器小室的位置、数量和相对集中的原则,按区域设置,并宜采用单母线接线。每套UPS或逆变电源系统接于不同母线段,两段馈电母线之间宜配设可设置于动切换的分段断路器。10.5.7 UPS或逆变电源系统的直流电源应由变电站内的直流供电系统取得,供电时间宜按2h确定。10.6
11、辅助系统10.6.1 主变压器和1000kV并联电抗器直配置油色谱状态监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复合电器设备宜配置SF6气体状态监测,各状态监测装置宜通过网络接口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通信。10.6.2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10.6.3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的有关规定。10.7 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要求10.7.1 1000kV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宜配置中间抽头。10.7.2 1000kV线路电能计量宜采用电
12、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专用二次绕组。11 1000kV构支架11.1一般规定11. 1. 1 构支架的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等的有关规定。11. 1. 2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0年,安全等级应为一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应采用1.1。11. 1. 3 构支架应分别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结构应满足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要求。构架应按大风、覆冰、安装、检修四种工况计算,支架应按运行工况计算。11. 1. 4 构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类型:1 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导线及避雷线的自重和水平张力,固定的设备重
13、。2 可变荷载:风荷载、冰荷载、安装及检修时临时性荷载、地震作用、温度变化。3 偶然荷载:短路电动力。. 11. 1. 5 构支架计算时,导线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表11.1. 5的规定取值。表11.1.5导线荷载的分项系数项次荷载名称最大风工况覆冰工况检修安装工况1 水平张力1. 3 1. 3 1. 2 2 垂直荷载1. 3 1. 3 1. 2 3 侧向风压1. 4 1. 4 1. 4 注z垂直荷重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其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 11. 1. 6 可变荷载的荷载组合值系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风工况下,连续架构的温度作用组合值系数应取0.850 22 2 覆冰工况下,风荷载
14、组合值系数应取O.15 (冰厚不大于10mm)或0.25(冰厚大于10mm)。3 其他工况下,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应取O.15。11.1. 7 1000kV构支架基本风压应采用100年一遇风压。构支架应计及风振的影响,构架风振系数宜分段计算。11. 1. 8 构支架应采取镀钵或其他防护年限较长的防腐措施。11.2构造要求11.2.: 1构架柱宜采用变截面格构式钢管结构,构架梁宜采用等截面和架梁。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也可根据实际结构布置采用其他形式的梁、柱结构。11.2.2 支架可采用钢管格构式结构或单钢管结构。11.2.3 格构式构架柱主材圆钢管的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宜大于60,钢管人字柱结构的外径
15、与壁厚之比不应大于100(235/Fy),其中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11.2.4 格构式构架的主材与腹杆的连接宜采用节点板连接,节点与杆件连接的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杆件的承载力的1.05倍。节点板顺弦杆轴向布置时,应至少设有一道均压板。 23 12噪声控制12.0.1 导线应根据变电站地理环境条件合理选用,并应采取措施降低导体和金具电晕噪声。12.0.2 低噪声设备或外部降噪措施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用。12.0.3 外部降噪措施可通过设置隔声、吸声、消声和隔振等设施降低噪声的传播。 24 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
16、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5 引用标准名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
17、置技术规程)GB14285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 (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GB/Z2484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DL/Z713 (330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501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 (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49 导体和电器
18、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29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ooo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697 - 2011 条文说明一-T一一T飞句束?平挥专才育节7手i主字一一、霄帮帮鹦熠默?可制订说明(lOOO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697-201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2月18日以第932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我国1000kV晋东南南阳一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的同类工程技术资料和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本规范的技术原则。本规范提出的技术原则有待
19、在今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实践中检验,并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而加以完善。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29 _._._-一一一4 目次1总贝。(3 3 ) 2 电气主接线 (34) 3 主变压器U们4 1000kV并联电抗器(37) 5 1000kV设备和导体选择(38)5.1 一般规定门们5. 2 断
20、路器(40)5. 3 隔离开关. (40) 5.4 互感器和避霄器(41) 5.5 绝缘子丘6导体(43)6 1000kV配电装置(4日7 llokV无功补偿装置(49)7.1 一般规定的7.2 元功补偿装置及设备选择 (50) 8 防雷接地 9 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53) 10 二次部分.刊们10. 1 计算机监控系统( 5 6 ) 10.2 二次设备布置(57)10. 3 电磁抗干扰措施 (57) 10.4 继电保护(58)10. 5 直流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58)10. 6 辅助系统(5 9 ) 31 10.7 对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5 9 ) 11 1000kV构支架11.
21、 1 一般规定刊门口.2构造要求(6 1 ) 12 噪声控制 32 1总JHH习m贝1. O. 1 我国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一一1000kV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9年1月6日完成试运行,1000kV变电站建设在我国以及世界上尚无国家标准,为提供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特制定本规范。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1000kV变电站卫程建设,使1000kV变电站工程设计符合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1. O. 2 本规范仅对1000kV变电站设计特有技术内容作出规定。 33 一一一一二一一-一
22、二一一、抖守川川、将根哈萨桦树2 电气主接线2.0.1 本条提出10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满足系统要求外,还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综合考虑,核心要求是满足运行安全和节约技资。具体工程主接线形式应经过综合论证分析后确定。2.0.2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当元件总数为5回及以上时,接线串数将不少于3串,接线可使多个出线元件和2组母线组成多环形接线,各元件均可保证高度的可靠性。当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同名回路应配置在不同串内,电源回路与负荷回路配对成串,当母线故障时可保证各回供电。回路交叉进串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如因此造成布置接线复杂和增加投资造价,综合可靠性无明显提高,则不宜采用
23、。当初期连接元件数量较少时可考虑采用角形接线等简化接线型式,并当元件增加时在布置上应能够容易地过渡到一个半断路器接线。2. O. 3 1000kV特高压适用大于功率、长距离送电,线路重载时的电压降低和轻载时的电压升高影响大,为限制工频过电压,当线路安装一组并联电抗器时,一般不允许退出运行,宜采用不装设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接线,电抗器与线路同时停电作业。2.0.4 主变压器第三绕组额定电压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无功补偿容量要求、第三绕组短路水平及第三绕组侧设备的制造能力等因素。我国现有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第三绕组额定电压选用35kV或66kV;75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第三绕组额定电压选用66kVo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697 2011 1000 kV 变电站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