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pdf
《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8133-2000 前当口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需要尽快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的质量,并使之能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必要制定我国的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标准。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g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崔荣昌、李芝芳、吴国林、王乐凯、雷勃钧、赫世涛。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GB 18133- 2000 Certified seed potatoes 1 范回
2、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苗和各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脱毒苗及脱毒种薯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质量鉴定.2 定义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2. 1 脱毒苗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试管苗,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CPVY)、马铃薯S病毒CPVS)、马铃薯卷叶病毒CPLRV)等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CPSTVd).才确认是脱毒苗。2.2 脱毒种薯从繁殖脱毒苗开始,经逐代繁殖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脱毒种薯分为基础种薯和合格种薯两类。基础种薯是指用于生产合格种薯的原原种和原种g合格种薯是指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2. 2. 1 基础种
3、薯2分为三级。2.2.1.1 原原种pre-elite 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微形薯CMicrotuber)和在防虫网、温室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或小薯CMinituber), 2.2.1.2 一级原种el出I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2.2.1.3 二级原种elite 1 -级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2.2.2 合格种薯z分为二级。2.2.2.1 一级种薯certfied grade 1 用二级原种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2.2.2.2 二级种薯certified grade I 用一级种薯作种
4、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2.3病毒病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病毒病株的允许比率。2.4 细菌病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细菌病株的允许比率.2.5 混杂植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混杂的其他马铃薯品种植糠的比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6-13批准到10-01实施332 GB 18133一20002.6 有缺陷薯畸形、次生、龟裂、虫害、冻伤、黑心和机械损伤的薯块。3 控制和汝除的病害3. 1 控制的病害3. 1. 1 马铃薯病毒病z脱毒种薯繁殖田中,具有花叶、卷叶、条斑坏死等病毒病症状的植株。3. 1.2 马铃薯黑腔病Erwiniavar. atroseptica (Va
5、n Hall) Dye. 或Erwiniavar. carotovora (ones Dye. )。3.1.3 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ussolanacearum E. F. Smith) 0 3.2 汰除的病害3. 2. 1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o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 3. 2. 2 马铃薯环腐病CorynebacteriumSepedonicum (Sieck &. Kott. ) Skapt &. BurkhJ 0 3. 2. 3 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endobaiticum (Schilb. ) Perc. 。4
6、质量要求4. 1 各级别脱毒种薯固的植株带病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各级别种薯带病植株的允许率第一次检验第二次检验第三次检验病害及混杂株.%病害及混杂株.%病害及混杂株,%类病环腐病毒黑腔混杂类病环腐病毒黑腔混杂类病环腐病毒黑腔种薯级别毒植病植病植病和植株毒撞病植病植病和植株毒植病植病植病和株株株青桔株株株青枯株株株青枯病植病植病植株株株原原种。级原种。25 O.5 O.叫。O.l 。运O.1 级原种。. 25 三三O.5 。1 f; 0. 25 。0.1 一级种事。0.5 1.0 O.5 。卡0.250.5 运O.1 二级种薯。2. 0 3. 0 1. 0 。1 012.0 :S; Q. 1
7、 4.2 一、二级种薯的块茎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种薯的块茎质量指标块茎病害和缺陷允许率,%环腐病。湿腐病和腐烂0.1 干腐病:S;1. 0 疮癫病、黑痞病和晚疫病z轻微症状(1%-5%块茎表面有病斑lO. 0 中等症状(5%10%块茎表面有病斑):5.0 有缺陷薯冻伤除外O.l 冻伤:S; 4. 0 混杂植株。333 GB 18133-2000 5 检验方法5. 1 脱毒茵的检验5. 1. 1 脱毒后的检验某一品种获得一批组培再生苗后,要逐株鉴定带病毒和类病毒状况,检测筛选的无马铃薯X,S、Y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类病毒的组培苗才能确认是脱毒茵.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
8、的要求。5. 1. 2 扩繁前的检验扩大繁殖前,对脱毒苗要再次检测,确认元马铃薯X,S、Y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类病毒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5. 2 脱毒种薯的检验5.2. 1 在种植脱毒种薯的田间进行目测植株质量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如需进步确认时,用附录D中所列的方法检验。5.2.2 检验数量对田间生长的植株作整体观察后,按表S方法随机抽样检验并记录于表4中。表3不同面积田块的检验点数和植株数面积.hm2检验点数和每点检验植株数运Q.1 随机抽样检验2点,每点100株0. 1l-1 随机抽样检验5点.每点100株1.1-5 随机抽
9、样检验10点,每点100株;5 随机抽样检验10点,每点100株,超出5h旷的面积.划出另一检验区,按本标准规定的不同面积的检验点,株数执行表4检验记录马铃薯脱毒种薯田间检验记录单繁种单位z种薯级jlJ, 面积2晶种:检验日期2年月日项目植株每点混杂各类病株数物候株数株数检验员备注花叶卷叶条斑坏黑眨青枯签字)点别期病株病株死病株病株病株其他1 2 3 4 5 6 7 8 9 10 且计% 5.2.3 原原种和原种的检验334 G 18133-2000 生育期间要进行三次检验。第一次检验是在植株现蕾期,第二次在盛花期,第三次在枯黄期前二周。由繁种单位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报检验部门备案,需复查时,
10、由检验部门派员复核检验。5.2.4 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的检验生育期间进行两次田间检验.检验时间与原原种和原种的第一、二次检验时间相同。5.3 种薯的块茎质量检验于销售时,随机抽取种薯总量1%的块茎样品进行块茎质量检验。5.4 种薯混杂块茎允许率检验于销售时,按照块茎的薯形,薯皮颜色,薯肉颜色,芽眼深浅等待征进行种薯混杂块茎允许率检验e如需进一步确认,按附录E马铃薯水溶性蛋白聚丙烯酷胶凝胶电泳法检验种薯混杂块茎比率。6 自j定规则6. 1 脱毒种薯分级以脱毒种薯繁殖回所播种的种薯级别、带病植株比率和混杂植株比率为定级标准。6.2 各级别脱毒种薯带病毒病株比率,带黑腔病和青枯病株比率以及混杂植株比
11、率三项质量指标,任何一项不符合原来级别质量标准但又高于下一级别质量标准者,判定结果均按降低一级定级别.6. 3 经检验定级合格,签发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见表5)0表5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检验合格证书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年月日编号z种薯生产单位z种薯级Ij, 品种z重量B上述种薯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薯价检验合格特发此证.检验人t检验机关.7 包装、标签7.1 包装7. 1. 1 用清洁的麻袋包装。(签字(印章7.1.2 每一麻袋装人脱毒种薯80险。7.2 马铃薯脱毒种薯标签kg 7. 2. 1 标签用材要求用较柔软、厚度o.10-0.
12、 12 mm的白色聚乙烯薄膜制造.应符合图l规格要求。7.2.2 标签正面的项目用黑色5号宋体字印刷,标签反面为空白。在标签正面项目栏中。用黑色记号笔或蓝色圆珠笔填写记载的事项。7.2.3 麻袋内放人枚标签,在麻袋外上部拴上枚标签。335 正面EH H 8 运输GB 18133-2000 4cm 。d 马骨薯脱毒种事时级jlJ I H 晶种m E u 畸合格证书J自且编号F叫生产单位地址N 6cm 图1马铃薯脱毒种薯包装袋上拴挂的标签8. 1 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的种薯在一起运输时严防混杂。8.2 防止机械碰伤,防雨、防热、防冻。336 。青面GB 18133-20 附亵A标准的附录酶联免瘦眼附
13、试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DoubleAntibody Sandwich Method)检测马铃薯脱毒苗是否带有马铃薯X、Y、S病毒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主要马铃薯病毒。A1 仪器和设备A 1.1 聚乙烯微量满定板:有40孔和96孔两种规格,均可使用.A 1.2 被量可调进样器s需要2-10L、10-50L和10-200L三种规格,并附有相应规格的塑料头。A 1.3 冰箱。A 1. 4 保温箱z温度定为3TC。A 1.5 玻璃或自瓷制造的小研钵。A 1.6酶联免疫检测仪2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
14、roxidase. HRP. )标记的酶标记抗体用490 nm波长检测,碱性磷酸(Alk.linephosphatase. AKP)标记的酶标抗体用405nm波长检测。A2 应用的试剂为分析纯级规格,用水为蒸馆水。A2.1 抗体免疫球蛋白(r-globulin)和酶标记抗体(Co叩19ate)从某一马铃薯病毒抗血清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将其浓度调为1mg/mL.作为包被微量滴定板的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某一病毒的免疫球蛋白的酶标记抗体,一般使用浓度常在1 1000以上。贮藏于4C条件下备用。A2.2 碳酸盐包被缓冲液,pH9.6 ,1. 59 g碳酸销(NaCO,).2.93 g碳酸氢销(N
15、aHCO,)加水到1Lo A2. 3 PBS-Tween-20缓冲液.pH7. 4 , 8 g氯化销(NaCl), O. 2 g磷酸二氢惆(KH,PO.),2. 2 g磷酸氢二锅(Na,HPO,0 7H,O) (或2.9g Na,HPO. 12H,O) .0.2 g(氯化饵)KC1,:bn水到1L,然后加0.5mL Tween-20。洗涤微量滴定板用。A2.4 样品缓冲液2取PBS-Tween-20缓冲液100mL,加聚乙烯毗咯烧酣(PVP)2go A2.5 底物缓冲液g取O.2 mol/L N.,HPO, 12H,O溶液25.7mL加0.1mol/L拧橡酸溶液24.3mL,加水50mL ,p
16、H5. O(现用现配)0 I临用前加磷苯二胶40mg,30%过氧化氯(H,O,)O.15 mL,混匀,避光放置。应为白色或微黄色溶液。A2.6 终止液z为0.2mol/L硫酸溶液。用1体积浓硫酸加9份水.A3 操作步骤A3.1 包被徽量滴定板s把免疫球蛋白用包被缓冲液按1I 1000稀释,用微量进样器向微量滴定板的每一样品孔内加人稀释的免疫球蛋白200L。在3TC条件孵育1h,或在4C条件下过夜.A3. 2 洗涤包被的微量滴定板甩掉微量滴定板中的免疫球蛋白稀释液,再在一叠吸水纸上敲打徽量滴定板,以除尽残留的溶液.向微量滴定板的样品孔中加满洗涤缓冲液,停留3min,甩掉洗涤缓冲液,共洗涤3次,以
17、除尽未被吸附的免疫球蛋白。A 3. 3 加被检测的样品A3. 3. 1 取样z在无菌条件下,从试管茵上剪下长2cm茎段,放在小研钵内,把取样的试管苗放回到试管中,封好管口。把样品编好号,以便按检测结果决定取舍。337 GB 18133-2000 A 3. 3. 2 向小研钵中加样品缓冲液,加入的液量依每个样品上样的孔数而定。例如每个样品准备上样一个样品孔时,可加入0.4mL样品缓冲液,研磨后可得200L清液,够上一个样品孔用。A3. 3. 3 加检测样品g向编好号、洗涤完的微量滴定板的样品孔内,按样品编号、逐个加入提取的样品液200L,每一块微量滴定板上,可设置两个阳性对照孔,两个阴性对照孔和
18、两个空白对照孔。A3. 3. 4 把加凳样品的微量滴定板,在37C条件孵育4-6h.或在4C条件下过夜,然后按A3.2洗涤微量滴定板。A3. 3. 5 加酶标记抗体z把酶标记抗体用样品缓冲液按1 1000稀释,向每个样品孔中加入200L稀释的酶标记抗体。A3. 3. 6 洗涤微量滴定板2按A3.2洗涤微量滴定板,以除掉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A3. 3. 7 加底物:向每一样品孔内加底物缓冲液100L。这是因为使用国产酶标检测仪测定光密度时,如底物量多,常污染检测镜头,使测得的光密度值不准确;如应用Bio-Rad550型等进口酶标检测仪时则可加入200L底物。当观察到阳性对照孔与阴性对照孔显现的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133 2000 马铃薯 脱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