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3391.3-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 玉米螟.pdf
《GB T 23391.3-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 玉米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3391.3-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 玉米螟.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B 16 a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39 132009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螟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 and Asian corn borerPart 3:Asian corn borer2009-03-27发布 200910-01实施宰瞀徽鬻瓣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议19刖 置GBT 2339 132009GBT 2339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分为以下
2、三个部分: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第3部分:玉米螟。本部分是GBT 23391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振营、文丽萍、何康来、阎愫。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螟GBT 23391320091范围GBT 23391的本部分规定了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部分适用于大田玉米及其制种田的玉米螟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339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179806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玉米螟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于适用于GBT 23391的本部分。31玉米螟corn borer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的亚洲玉米螟Asian corn borer,Ostrinia furnacalis(Guen6e),在我国玉米栽培地区除新疆的伊宁地区,该区为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
4、rn borer,0TtU-bilalis(Htibner)均有分布。32百株卵量number of egg masses per hundred plants百株玉米植株上所含玉米螟卵块的平均数。33百株虫量number of larvae per hundred plants百株玉米植株上存活的幼虫及蛹的平均数。34百株蛀孔数number of holes per hundred plants百株玉米植株上所有玉米螟蛀茎为害的蛀孔的平均数。35防治适期optimal time for control玉米心叶末期(详见451)为防治心叶期世代螟虫的适期;抽丝盛期为防治穗期螟虫的适期。36经济
5、损害允许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一般以防治措施的期望效益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经济损失量或损失率作为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本标准提出了玉米允许产量损失水平为152o。1GBT 2339 13200937防治指标control index又称为经济阈值、防治阈值。它依据在已经建立的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基础上,在防治适期内的虫口密度、为害量或为害率等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时,对此密度应采取某种防治措施,以防止害虫种群密度增加而超过经济损害允许水平。38化蛹进度pupae development亚洲玉米螟幼虫化蛹进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化蛹率达16、50、84左
6、右时分别表示化蛹进入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39产量损失率rate of yield loss以收获时每株玉米被害的蛀孔数估计玉米螟危害损失的指标。310颗粒剂granules把一种或两种杀虫剂吸附、包裹或混拌于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上制成的颗粒状并具有缓释作用的杀虫剂,除商品颗粒剂外,也可自制。载体原料应具有一定重量、吸附能力强、遇湿后不易解体和滚动性好等条件。常用的载体原料主要有砖粒、煤渣、河砂和粘土等,其中以砖粒较好,煤渣次之,砂粒最差。颗粒大小以在20筛目60筛目范围内较为理想。3”昆虫性信息素insect sex pheromone昆虫自身分泌并向体外释放的一种信息化合物,作用于同种异性
7、个体,是求偶交配的联系媒介。亚洲玉米螟的性信息素由雌蛾释放,主要成分是顺式一12一十四烯醇乙酸酯和反式一12一十四烯醇乙酸酯,其顺配比为47:53。312性信息素防治sex pheromone control利用玉米螟雄蛾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具有明显趋性的原理,采用人工合成的性诱剂于成虫羽化盛期施放于田间交尾场所,诱杀或干扰雄虫寻找雌虫交配的正常行为,使雌虫不育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种群数量的目的。3121诱杀法trapping在害虫交尾场所设置性诱剂诱捕器,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诱杀大量雄蛾以改变田间雌雄性比,减少雌蛾的交尾率,达到降低下一代虫口发生量和减轻危害程度的目的。3122迷向法matin
8、g disruption又称干扰交配法,是在害虫交尾场所释放大量性信息素,弥散在田间,破坏雌雄蛾之间正常的性信息联系,使雄蛾失去对雌蛾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交配。4虫情调查做好虫情调查是开展有效防治螟虫的前提。41越冬代虫量调查在春季化蛹前(一代区从5月下旬,二代区从5月中旬,三代区从4月下旬开始)选择不同环境条件的秸秆,随机取样5点10点,每点剥剖查100200秸秆调查越冬幼虫存活率并区别幼虫死亡原因。一般虫体僵硬,外有白色或绿色粉状物为真菌寄生;发黑、软腐为细菌寄生;出现丝质茧为寄生蜂寄生;2GBT 2339 132009出现蝇蛹为寄生蝇寄生。42各代螟虫化蛹及羽化进度调查421越冬代结合越
9、冬虫量调查,每隔3 d5 d检查一次,每次查30头50头活虫,调查化蛹、羽化进度,当羽化率达90时停止。化蛹率以P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P一旦100 m式中:”蛹和蛹壳之和;m活幼虫数与蛹和蛹壳总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羽化率以e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e一三100 m式中:s蛹壳数;m活幼虫数与蛹和蛹壳总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22生长期各世代在各代幼虫近老熟时,每隔5 d于田间植株上调查幼虫化蛹、发育进度,每次剥查活虫50头,直到羽化率达50时停止。43成虫发生期调查431诱测时间每年从越冬代幼虫初见蛹时开始,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一星期为止。432诱测方
10、法用20 w黑光灯(波长3 600 A)。灯高(灯泡距地面)15 m左右。集虫漏斗下装上集虫袋,每天黄昏开灯,黎明关灯。每天上午采回毒瓶中的诱集物,置于室内区别种类,并统计雌、雄蛾数,记载各代螟蛾发生始盛、高峰期和盛末期。根据发蛾量和发蛾高峰期,预测田间卵量及幼虫发生情况。44卵块量消长情况的调查百株卵块量是表示各代发生轻重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防治上采取措施的重要环节。调查时间及方法为:各代化蛹、羽化进度调查中,从出现新鲜蛹皮或成虫时开始,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田各2块,每块面积不少于033 hm2,按棋盘式或对角线10点取样,每点20株,定株调查卵块。每3 d查一次,记载叶片背面的卵块数,并作好
11、标记待下次调查时观察被寄生或捕食等情况。在玉米田为了节省时间,可集中调查植株中上部完全展开叶片。当百株累计卵块量达到防治指标时该田块就要进行防治。45防治适期玉米心叶末期和抽丝盛期是心叶期和穗期玉米螟幼虫的防治适期。451 心叶末期防治适期的确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若干株,将玉米喇叭口中卷成筒状而尚为展开的叶片拔出,层层剥开嫩叶,逐片计数,直到露出雄穗芽为止。当剥开4片5片叶片见到雄穗芽,这是心叶中期;当剥开2片3片叶片就已看到雄穗芽,此时期为心叶末期。一般春玉米心叶期叶片的生长速度为3 d长1叶或5 d长2叶,因此,在心叶中期就可推测再过5 d6 d将达心叶末期。3GBT 2339132
12、009452抽丝盛期防治适期的确定玉米抽丝开始时,每2 d调查1次抽丝进度,当抽丝株率达60时就是抽丝盛期。46防治指标心叶期世代百株累计12块卵(感虫品种)或20块(中抗品种)或花叶株率超过10;穗期世代百株累计12块卵或百穗花丝幼虫50头或虫穗率10时,需要进行防治。5防治技术51农业防治处理玉米秸秆等越冬寄主,减少越冬虫源。秋季和来年早春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进行处理,将秸秆用作青贮饲料、粉碎后秸秆还田、用作沤肥和燃料等,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减轻第1代螟虫的危害。对2代以上的发生区,还可以减轻以后世代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52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
13、寄生性、捕食性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的一种途径,即通常所说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虫”。521白僵菌治螟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寄生玉米螟幼虫和蛹的一种真菌。5211早春白僵菌封垛在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寄主秸秆,逐垛用机动喷粉器喷白僵菌粉或分层撒布菌土进行封垛。用含量为100亿孢子g的白僵菌粉100 g,每平方米垛面喷一个点,每点深度达30 cm。用手动喷雾器喷雾时需将喷粉管插入垛内,到垛面可见“白烟”(菌粉)即可,防效达80左右。如在同一地区连年使用白僵菌防治,还有累积增效作用。5212心叶期施用白僵菌颗粒剂用含量为50亿孢子g的白僵菌粉与煤渣按1;1
14、0的比例混匀制成含量为5亿孢子的白僵菌颗粒剂,每公顷用525 kg75 kg,在玉米心叶中期施人心叶内。春玉米第一代玉米螟平均防效为70;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防效平均为60,而且对穗期螟害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5213防治效果按GBT 179806中的药效计算方法计算。5214注意事项在蚕区应慎用或禁用。522 Bt制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为革兰氏阳性土壤杆菌,它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称为舡内毒素的杀虫伴胞晶体蛋白,这些蛋白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5221 Bt制剂的用药量、施用时间和方法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商品Bt颗粒剂每公顷用105 kg投放到玉米心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3391.3 2009 玉米 小斑病 玉米螟 防治 技术规范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