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pdf
《GB 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9247.3一2003/IEC61191-3 ,1998 前言GB/T 19247(印制板组装分为4个部分z一一第1部分,i用规范采用表面安装和相关组装技术的电子和电气焊接组装的要求;一一第2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p第3部分z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s第4部分z分规范引出端焊接组装的要求。本部分为GB/T19247的第3部分,等同采用IEC61191-3,1998(印制板组装第3部分z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以英文版根据GB/T1. 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g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作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
2、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g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D,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第十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1J绪、陈长生。E 1 总则1. 1 范围GB/T 19247.3-2003/IEC 61191-3: 1998 印制极组装第3部分: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本部分规定了引线与通孔焊接组装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用通孔安装方法1. 2 图1引线弯曲最小弯曲半径R直径/厚度1.5倍直径/厚度2倍直径/厚度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方式不应限制对引线材料所提供的自然应力消除发挥作用。允许用特殊成分的引线来提高消除应力的性能。4.2.5
3、引线焊端要求为了保证焊接操作中元器件的保持力,在印制板金属化通孔内的引线焊端应根据组装图的规定为以下型式之全部折弯、局部折弯或引线直接穿通。若未作规定,适用时制造者应遵守以下要求。4.2.5.1 全部折弯的引线焊端直接端接在印制板焊盘上的元器件引线及其他导线,伸出印制板的最小长度应为最大焊盘尺寸(即圆形焊盘直径)的一半0/2)。引线端部的伸出应不超过焊盘的边缘,万一超出边缘,引线的伸出长度必须保证满足最小电气间距的要求。全部折弯的42号合金引线或相当的铁轴承合金引线不必进行端接。注,42号含金的成分是铁镰41锺0.8钻0.5,4.2.5.2 引线忻弯方向子工折弯时,导线或引线应沿印制导线连接到
4、焊盘的方向折弯。元器件的另一端或另一侧引线应沿着相反方向折弯。自动折弯时,引线可相对于导线在任何方向折弯。当排列在印制板上的焊端区域是径向图形时,非轴向引线元器件应以元器件为圆心沿径向折弯引线。4.2.5.3 局部折弯引线局部折弯的引线应弯到足够程度,以提供在焊接过程中必要的机械约束。可交替在不同方向折弯。双列直插封装CDIP)将位于对角线上相对两角的引线局部折弯,以保证在焊接过程中固定元器件。DIP元器件的引线应沿元器件本体的纵轴线向外折弯。GB/T 19247.3-2003/IEC 61191哥3,19984.2.5.4 直接穿通引线焊端直接穿通焊端的元器件引线伸出的长度.C级应不超过1.
5、5 mm.A、B级应不超过2.5mm,且在焊好的焊点上寻|线的可见部分是最小的。非焊接孔中引线的伸出长度最少为0.5mmo要求引线伸出长度不同的组装工艺,应在批准的装配图上规定特殊的安装要求。4.2.5.5 弯月形间距及修整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应使各引线上的弯月涂层和焊点之间有明显的间距。不应修整元器件的弯月形涂层。4.2.5.6 引线的修整焊接后引线可能要修整,但切削工具不能产生物理冲击而损坏元器件或焊点,若焊接后进行引线切削,焊端应进行再流焊或用10倍放大镜目视检查,以保证原焊点没有损坏(如断裂)或变形。如果焊点进行再流焊,这应视为焊接工艺的一部分,且不能认为是返修。此要求不适用于焊接后要切除
6、部分引线的元器件(如:断路拉杆)。注z按GB/T19247. 1-2003/IEC 61191-1,1998规定的方法,用10倍放大镜目视检查来评估已焊好接端出现的裂纹之类的物理损伤或变形,这种裂纹小于被检查焊盘的尺寸,且断裂点不暴露出可被腐蚀的引线材料(如,KOVAR铁54/镰29/钻17J)。4.2.5.7 孔堵塞元器件的安装方式不应堵塞焊料流入需焊接的镀覆通孔的上层焊盘(见图2)。元件圄2孔堵塞4.2.5.8 金属外壳元器件的绝缘金属外壳元器件,应与相邻导电部件绝缘。绝缘材料应与电路和印制板材料相容。4.2.5.9 跨接线跨接线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如,IEC61188-5-15-7).
7、且应在装配图上标明。5 合格要求本章规定了焊接连接的材料、工艺和过程的最低合格要求,比此要求更高的要求见GB/T 19247.1-2003/IEC 61191-1,19980过程和过程控制应使制造的产品达到或超过规定的C级产品的合格判据。5.1 控制和纠正措施GB/T 19247. 1-2003/IEC 6119H ,1998规定的有关合格、纠正措施限制、控制范围的确定和组装的通用判据的详细要求,是本标准的强制执行部分。此外,下列各条所述的通孔组装和连接的合格性判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5. 1. 1 连接接口(导通接口)不进行整体焊接和用于连接接口的有引线的非焊接孔或镀覆通孔,不必填充焊料。允
8、许导通接口的GB/T 19247.3-2003月EC61191-3:1998 焊盘铜层外露。用作连接接口的,不浸入焊料的镀覆通孔,由于要进行永久或暂时掩膜,不必填充焊料。无引线的镀覆通孔,包括导通接口,进行再流焊、波峰焊、浸焊或拖焊工艺后,应符合GB/T19247. 1 2003/IEC 61191-1 :1998规定的合格要求。5.2 通孔安装元器件的引线焊接焊点应良好地润湿,旦镀覆通孔的焊料填充应达到表1和图3所示的要求,焊料应润湿到孔壁。单面印制板应达到表l中的状态C和E,各级的最低合格条件见表1,焊缝内应可见引线或导线的轮廓。表1有元器件引线的镀覆通孔,最低合格状态步。据A级B级C级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247.3 2003 印制板 组装 部分 规范 安装 焊接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