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505-2009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pdf
《GB 50505-2009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505-2009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pdf(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B P GB 50505 - 2009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FG. dry bag fil ter 2009 - 06 -17 发布2009 -1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 、唱.电誓,民-t 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FG dry bag filter GB 50505 - 2009 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9 年1
2、 2 月L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北京口唱AU川1,叫式冉,JLavnr平UIue飞rflrl4艾vt电时几h窍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GB 50505-2009 食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X 1168毫米1/32 1. 75印张42千字2009年11月第1版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食统一书号:1580177 255 定价:1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公告第35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505-2009,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9,3.2. 15(3)、3.2.17、8.0.1(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九年六月十七日前-R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J126号)的要求,由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
4、全面检索、收集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有关生产、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等相关单位意见,对疑难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8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本体设备,滤料选型与滤袋规格,卸、输灰工艺,电气、自动化检测与控制,安全与环保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
5、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60号,邮政编码:10004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北京首钢设计院)参编单位: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1 主要起草人:张福明高鲁平张建关绅王蕾薛晋安郑传和毛庆武韩渝京杨子柱王振平于智育李斌侯健黄东生章启夫主要审查人:张云生汤清华易人斌蒋鸿城滑铁钢唐振炎 2 目次1总则(1 ) 2术语(2 ) 3 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
6、3. 1 一般规定( 4 ) 3. 2 工艺流程、相关参数与设备4 本体设备.5 滤料选型与滤袋规格.(10)5.1 滤袋材质5.2 滤袋规格6 卸、输灰工艺-6. 1 一般规定6.2 卸、输灰工艺7 电气、自动化检测与控制7.1 一般规定7.2 电气7.3 自动化检测与控制(14) 8 安全与环保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1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Process flow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4 ) 3. 1 General requirement ( 4
7、 ) 3.2 Process f1ow , relevant parameters and equipment ( 4 ) 4 Equipment proper ( 8 ) 5 Selection of filter material type and bag specification (1 0) 5. 1 Bag material (1 0) 5. 2 Bag specification (1 0) 6 Dust dischar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1 1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1 ) 6. 2 Dust
8、dischar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1 1 ) 7 Electricy,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ntrol (1 3 ) 7.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3 ) 7. 2 Electricy (1 3 ) 7. 3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ntrol . (1 4) 8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 6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18) List of quoted
9、standards (1 9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 ) 2 1总则1. 0.1 为在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和反吹风袋式除尘两种高炉煤气袋式除尘的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的设计。1. O. 3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2.0.1 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flow rate of the treated gas for standard cond
10、itions 换算为标准状态(273K,压力101.325kPa)的处理气体流量。2.0.2 工况气体流量f10w rate of the operating state gas 在实际工作温度、湿度、压力下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气体流量。2.0.3 体积校正系数volume corrected coefficient 工况体积(流量)与标况体积(流量)的比值称为体积校正系数。2.0.4 过滤负荷fil tering load 单位时间内单位有效过滤面积上通过的含尘气体量,单位是旷/(m2 h),分工况和标况状态。2.0.5 过滤风速filtration velocity 含尘气体流过滤布有效面积的
11、表现速度,单位是m/min,分工况和标况状态。2.0.6 荒煤气raw gas 未经净化的含尘煤气。2.0.7 净煤气cleaned gas 经过净化后、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清洁煤气。2.0.8 干法袋式除尘dry bag filter 利用袋式除尘过滤净化煤气的除尘工艺,简称干法除尘。2.0.9 脉冲袋式除尘器pulse jet type bag filter 采用气体脉冲喷射方法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一种袋式除尘器。2.0.10 反吹风袋式除尘器reverse blow type bag filter 采用反吹风机逆向反吹方式清除滤袋表面积灰的袋式除尘器。2.0.11 隔断装置isolatin
12、g equipment 在系统无异常状况下,处于关闭、封止状态,承受介质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具有煤气不能泄漏到被隔断区域功能的装置。2.0.12 炉顶余压透平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的设备,简称TRT。 3 3 工艺流程与设备选择3.1一般规定3. 1. 1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应有充分的设计依据和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3. 1. 2 干法袋式除尘设施应布置在高炉附近、重力除尘(或旋风除尘)之后,宜和重力除尘与炉顶余压发电(TRT)设施合理配置。3. 1. 3 高炉煤气袋式除尘分脉冲袋式除尘和反吹风袋式除尘两类。3. 1.
13、 4 干法袋式除尘净煤气含尘量应小于等于5mg/m303. 1. 5 新建高炉宜采用干法除尘。改、扩建高炉改用干法除尘后,原有湿法除尘不宜备用。3.2 工艺流程、相关参数与设备3.2.1 干法除尘系统应由袋式除尘器,卸、输灰系统(包括大灰仓),煤气管路,阅门,专用检修吊装设施,综合管路,电气及自动化控制与检测,土建结构等部分组成。袋式除尘器前宜设置散热降温装置。3.2.2 除尘器应由多个圆筒形箱体组成。直径、个数、排列方式应由设计综合确定,并应满足布置紧凑、流程顺畅的要求,箱体宜为1排或2排,也可采用其他布置形式。相邻单个箱体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m。3.2.3 干法袋式除尘器系统的设计压力应
14、为炉顶放散阀开启压力(炉顶最高工作压力);流量应按最大煤气发生量确定。干法除尘可适用于任何容积高炉。3.2.4 干法除尘系统的适用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4 1 干法除尘系统应在滤料的适用温度下工作。2 袋式除尘煤气最低温度宜高于煤气露点200C300C。3.2.5 过滤风速可按0.3归/minO.8m/min选取。合成纤维滤料可选择较高值,玻璃纤维复合滤料宜选取较低值。3.2.6 布袋除尘压差宜小于等于3kPa,不宜在高压差下长期工作。3.2.7 反吹装置组成应包括下列形式:1 脉冲袋式除尘:由氮气包、减压阀、分气包、脉冲阀及喷吹管等组成。2 反吹风袋式除尘:由反吹风机、反吹管路、过滤阅、反吹
15、间及回流阀等组成。3.2.8 脉冲喷吹介质压力应高于煤气压力O.15MPa O. 25MPa。3.2.9 啧吹介质、输灰气源应为氯气、净煤气等气体,严禁使用压缩空气。3.2.10 反吹风机参数选择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反吹风机介质应为高炉净煤气。反吹升压应为10kPa 15kPa,风量应按单箱体过滤煤气工况流量的1.01.6倍选取。2 反吹风机应设两台,一用一备。3.2.11 反吹制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尘器可采用定压差反吹方式或定时反吹方式。2 脉冲袋式除尘可采用在线反吹或离线反吹。3 反吹风袋式除尘采用离线反吹方式。3.2.12 箱体过滤面积应按下式计算:F (To +t) l!o
16、,_ 一一一To (P斗Po)60V 式中:F一一过滤面积(m2); V一一-工况滤速Cm/min); Q一一标况流量(m3/h); To一-绝对温度,273K;t一一袋式除尘的煤气平均温度CC);(3.2.12) 5 P一一煤气压力(表压)(MPa) ; P。一一一标准状态大气压(MPa)。3.2.13 煤气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煤气管道应按压力管道的要求进行设计。2 荒煤气总管应按等流速原理进行设计,管径应按工况流速15m/s 20m/s进行计算。3 煤气管路应合理设置波纹膨胀器。3.2.14 煤气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煤气高温宜由炉顶喷水控制,喷水能力应确保事故高温降至30
17、00C以下。2 袋式除尘器宜设前置换热器。3.2.15 煤气放散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尘器箱体、前置换热器、荒净煤气主管和全密闭盲板阀等部位应设煤气放散管。2 荒煤气总管尾端应设开炉引气用放散管,管口宜设点火装置。3 号!气用放散管必须设置可靠隔断装置。4 放散管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3.2.16 干法除尘系统保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尘器本体与卸、输灰系统应外部保温,灰斗等部位还应设蒸汽盘管加热或电伴热。2 荒煤气总管和支管内部宜喷涂不定型耐火材料,净煤气管应有外保温。3.2.17 从净煤气总管逼向炉顶的均压管必须设置可靠隔断装置,并设置氯气置换管蹄
18、。3.2.18 管路系统防腐蚀应符合下列规定z1 当干法除尘煤气冷凝水有腐蚀性时,净煤气管与波纹膨胀器应采取保护措施。波纹膨胀器应选用耐腐蚀不锈钢材料,煤气管壁应加厚,并应在内层涂刷防腐蚀涂料,涂刷前焊缝处应仔细打磨。2 TRT装置及减压阀组后的管道内宜设喷碱、喷水装置或专用喷淋塔。 7 4本体设备4.0.1 箱体设计应按高炉煤气的温度、压力、灰荷载及特殊荷载等要求进行设计。4.0.2 当高炉炉顶压力大于等于O.lMPa时,箱体、管道与相关内容设计、制造、检验、验收、运输、安装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要求。4.0.3 箱体与喷吹气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箱体内径应采用
19、公称直径系列尺寸,并应符合表4.0.3的规定。表4.0.3公称直径系列尺寸(mm)2600 2700 2800 2900 3000 3100 3200 3300 3400 3500 3600 3700 3800 3900 4000 4100 4200 4300 4400 4500 4600 4700 4800 4900 5000 5100 5200 5300 5400 5500 5600 5700 5800 5900 6000 注:本标准不限制6000mm以上的圆筒形箱体使用。2 喷吹气包直径可采用外直径为基准。直径大小应按工艺容积计算进行取值。4. O. 4 与封头连接的圆筒段最小厚度不应小
20、于封头规定标准的最小值。4. O. 5 箱体制造与检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箱体可在工厂制造,成品运到现场后整体吊装;当直径过大,整体运输有困难时,可分段或分片制造然后现场组装,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规定。2 除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型后的材料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外,冷成型封头应进行热处理。3 容器制成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并宜采用液压试验。当现场组装的箱体无法做液压试验时,除做焊缝检查外,尚应做气压试验。4 箱体应与管道系统共同做气密性试验。飞、 9 5 滤料选型与滤袋规格5.1滤袋材质5. 1. 1 滤料耐受温度不应低于200.C,且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和透气性好等性
21、能。5.2滤袋规格5.2.1 脉冲除尘滤袋宜采用直径为120mm、130mm、150mm、160mm等规格,长度宜采用6m8m,并根据脉冲阀配置确定。5.2.2 袋笼尺寸应与滤袋相匹配。袋笼应为2段或3段组合式结构。5.2.3 反吹风大布袋除尘滤袋规格宜采用直径为250mm、300mm等规格,长度可采用8m、10m、12m。5.2.4 反吹风大布袋应沿长度方向按等距缝制钢丝防缩环。 10 6 卸、输灰工艺6.1一般规定6. 1. 1 当高炉容积和粗除尘方式不同时,卸、输灰系统应按相应的除尘灰特性进行设计。6. 1. 2 卸、输灰系统宜按除尘灰具有自燃性进行设计。6. 1. 3 当荒煤气含尘量大
22、于lQg/m3时宜提高粗除尘设施效率。6.2 卸、输灰工艺6.2.1 卸灰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尘箱体卸灰装置应由间门、管路及波纹膨胀器组成。采用机械输灰时应设中间仓,中间仓上下两端应设卸灰阀门,中间仓应设均压放散管。2 卸灰装置应严密封闭,防止煤气泄漏。3 灰斗部位应设仓壁振动器、氮气流化装置、氮气炮等辅助卸灰装置。灰斗壁与水平线夹角宜大于600。4 箱体和中间仓灰斗部位应采用蒸汽伴热或电伴热,并应外保温。5 灰斗与中间仓下部应设手孔。6.2.2 除尘灰可采用气力输灰或机械输灰。6.2.3 气力输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型高炉宜采用气力输灰方式。2 气力输灰方式包括稀相输送和浓相
23、输送。3 输灰介质压力应按炉顶压力和气力输灰方式进行确定。当炉顶压力大于等于O.2MPa时,宜采用净煤气输灰。4 输灰用氮气与煤气管应设调节间与切断阅。 11 5 气力输灰管宜设氮气助吹管,助吹支管与输灰管夹角应小、于300。在靠近输灰管处的氮气支管上应设旋塞阀或球阀。6 当采用稀相输送时,气力输灰管应设耐磨内衬。当采用浓相输送时直管段可不设内衬。管路设计应减少弯头,转弯半径宜大于10倍管径。7输灰尾气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净化,过滤风速不宜大于0.8m/min。8 氮气输灰时尾气放散,含尘量应符合排放的有关规定。煤气输灰时净煤气应引人管网回收。煤气连通管应设蝶阀、盲板间和止回阅。9 气力输送系统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505 2009 高炉 煤气 干法袋式 除尘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