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35-2007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
《GB 50435-2007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435-2007 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pdf(1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352007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lat glass plant20071025发布 20080501实施辜华芰民全和詈国萎质耋监昙检萎检萎总詈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GB 504352007主编部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 0 0 8年5月1 Et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74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平板玻璃工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2、B 50435 2007,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15、323、526(8)、537、5310、583(7)、625(4)、635(3、4、5)、722(3)、812、832、172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刖 置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3 124号文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会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制而成。本规范规定了采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平板玻璃工厂设计必
3、须或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条件。本规范共1 7章、8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原料,浮法联合车间,燃料,保护气体,电气,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给水与排水,供热与供气,采暖、通风、除尘、空气调节,建筑与结构,其他生产设施,环境保护,节能和职业安全卫生等。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涂山路1047号,蚌埠玻璃工业设汁研究院技术质保部,邮政编码:
4、233018,Email:jsI,ctecnet)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彭寿茆令文唐淳房广华佟适明王殿元陆莹贺宝林杨义仿王四清汪舒生王伊托惠建秋霍全兴戴强贾维仁陆少峰l总 则2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2 1厂址选择2 2总体规划。3总平面布置-1 一般规定2生产设施3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4竖向设计5管线综合布置原 料J 原料的选择与质量要求2玻璃化学成分3工艺设备选型4工艺流程及布置浮法联合车间1一般规定 2熔化系统3成形系统 退火系统-。冷端系统碎玻璃系统-成品包装与贮存车间工艺布置r
5、目 次1;344579333334444467燃 料1一般规定2燃油3天然气4煤气保护气体71一般规定”72高纯氯气制备73高纯氢气制备8电 气91负荷分级及供配电系统2变(配)电所。3车间电力设备和电气配线4电气照明5厂区电力线路敷设6厂区建筑防雷7厂内通信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91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确定92配料称量系统的检测和控制93熔化系统的检测和控制94成形系统的检测和控制95退火系统的检测和控制96冷端系统的控制。9 7辅助生产系统的检测和控制98仪表用电源和气源9 9控制室。lO给水与排水101一般规定-2(2 6)(2 6)(2 6)(2 8)(2 9)(3 o)(3 0)(3 0
6、)(31)(3 2)(3 2)(3 3)(3 4)(3 5)(3 6)(3 6)(3 7)(3 8)(3 8)(3 8)(3 9)(4 0)(4 0)(41)(41)(4 2)(4 2)(4 4)(4 4)102103给水排水11供热与供气111一般规定112锅炉房113压缩空气站12141 5采暖、通风、除尘、空气调节121一般规定122采暖123通风124除尘。125空气调节建筑与结构13 1一般规定。132主要车间。13 3辅助车间134构筑物13 5特殊地基及防排水处理其他生产设施14 1中心实验室。142机电设备及仪表修理车间143木箱制作与集装箱(架)维修14 4耐火材料贮库与加工
7、房环境保护151一般规定152大气污染防治153废水污染防治。154噪声污染防治155固废污染防治(4 4)(4 6)(4 8)(4 8)(4 8)(4 9)(5 0)(5 0)(5 0)(51)(5 2)(5 3)(5 4)(5 4)(5 4)(5 7)(5 8)(5 9)(6 0)(6 0)(6 0)(6 0)(61)(6 2)(6 2)(6 2)(6 3)(6 4)(6 4)315 6环境绿化15 7环境保护监测15 8环境保护设施16节 能一16 1一般规定16 2生产产品过程节能 一16 3电气及自动控制节能17职业安全卫生-一171一般规定17 2防火防爆17 3防电防雷17 4防
8、机械、玻璃伤害17 5防尘、防毒和其他伤害17 6 防暑降温及采暖防寒17 7噪声控制17 8辅助用室附录A地下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附录B胶带输送机通廊净空尺寸-附录c平板玻璃工厂采暖计算温度附录D平板玻璃工厂机械通风换气次数附录E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附录F车间生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及安全出口数目附录G平板玻璃工厂主要车间楼面、地面荷载标准值-附录H平板玻璃工厂厂区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44566678889900ll258l346891卯铋鸲加加他他蚰詈昌蚰1总 则101 为在平板玻璃工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
9、规和方针政策,规范平板玻璃工厂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指标,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以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为主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平板玻璃工厂设计。103平板玻璃工厂设计应符合工厂所在地区统一规划的要求。对于改建、扩建项目应经过多方案的综合比较,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和适用的生产设施。104平板玻璃工厂设计应根据国家对工厂计量管理的要求,设计必要的计量装置。能源的计量应有工厂、车间、重点耗能设备的三级计量装置。105平板玻璃工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厂址选择及总体规划21厂址选择211厂址选择
10、应符合工业布局和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212 厂址选择应根据平板玻璃工厂的生产规模,对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水、电、气等供应,交通运输,企业协作,场地现有设施,环境保护及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查,综合研究,并应通过对两个以上备选厂址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213厂址用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荒地、劣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2厂址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材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及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场地应
11、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生产主线长度及总平面布置的需要确定;在保证满足生产主线布置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场地。3当工厂分期建设时,用地应一次规划,分期征地。214厂址应具有稳定、可靠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水文地质条件。在选用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厂址时,应合理确定竖向布置。215 厂址标高必须高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加05m(山区加05lm),当不能满足时。厂区必须有可靠的防洪设施并应在初期工程中一次建成;当厂址位于内涝地区并有可靠的排涝设施时,厂址标高必须为设计内涝水位加05m;位于山区的厂址,必须按2100年一遇的山洪设计防、排山洪的设施。22总体规划221 当平板玻璃工厂建
12、设规模较大,需分期建设或分期改造时,应有明确的总体规划,近期集中布置,远期预留发展。222平板玻璃工厂的总体规划应符合工厂所在地区或城镇建设规划的要求。223平板玻璃工厂的总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体规划应包括工厂远近期建设的生产线、产品深加工区、公用及动力设施、厂前区、主要环保设施、物流组织等的新建和扩建内容。2应根据工厂所在地的生产、交通、公用设施及其发展条件,进行认真研究和方案比较,对工厂生产分区、自建的生活区、厂外交通运输线路及厂外自建的其他工程设施等的位置进行统筹规划。3应在满足环境保护、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统筹考虑、远近结合、分区明确、合理用地、方便管理和运输
13、通畅的规划目标。3总平面布置31一般规定311 平板玻璃工厂总平面布置及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满足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并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及安全、防火、施工及检修等要求,结合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312平板玻璃工厂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功能分区明确,生产流程合理,管线连接短捷,建、构筑物布置紧凑,通道宽度适中,人流、货流通畅、安全。2满足生产使用、安全、卫生要求,并在较为经济的条件下,将生产联系密切、性质相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组成联合建筑
14、或多层建筑,协调建筑群体空间景观,结合绿化设计搞好环境质量。3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和竖向设计,应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基础工程的投资。4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313厂区通道宽度,应满足使用功能、交通运输、管线敷设、绿化布置及安全、卫生等的要求。平板玻璃工厂的主要通道宽度宜为2330m。314分期建设的工厂,应以近期为主、远近结合、统筹安排。远期用地应预留在厂区外,当前、后期工程在工艺流程及交通运输要d。求上不可分开时,可将后期用地预留在厂区内,但应减少预留面积。315改建、扩建工
15、厂应合理利用、改造原有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减少新征土地面积,并应使改、扩建后的总平面布置更趋合理,同时应减少改、扩建工程旋工对生产的影响。32生产设施321浮法联合车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联合车间为主体建筑,展开全厂区的布置。车间的长轴应利用地形地质和各工段生产工艺的特点,处理地形高差,当厂区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时,熔化、成形工段可位于地势较低和地基稳定地段,此时必须有可靠的地下防、排水设施。2当有条件时,车间的长轴方向,宜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或呈不小于45。的交角。322原料车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原料车间建筑物宜组成联台建筑
16、,并应有相配套的具有围蔽设施的堆场。323燃油贮罐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位于远离明火及架空供电线路的安全地段,且不得影响厂区周围地段安全。2当靠近江、河岸边布置时,应防止油液流入江河。3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的有关规定。应在周围设置墙高为162m的非燃烧体的区域围墙。324天然气配气站应单独布置在进厂气源附近,宜靠近浮法联合车间的熔化工段。天然气配气站布置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有关规定。5325发生炉煤气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发生炉煤气站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发生炉
17、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195及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有关规定。2煤气站房宜靠近用气点。3煤堆场(棚)应靠近煤气站布置,并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上煤系统宜采用皮带输送。326氮气站、氢气站、灌氧站的布置,应根据下列条件综合确定:1氮气站、氢气站、灌氧站应集中组成单独的气体设施区,设置在通风条件好和明火排放源的上风侧;宜避开人流密集区及主要交通通道,气体设施区的周围应设置墙高为162m的非燃烧体的围墙。2气体设施区的位置宜缩短送气主管与浮法联合车间成形工段之间的距离,且管线敷设应顺畅,施工、检修方便。3在灌氧站房外的一侧或两侧,应设置装车作业场地。327压缩空气站布
18、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压缩空气站宜与氮气站的压缩间统一布置,可靠近主要用气点并组合在联合车间辅房内。328其他辅助生产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辅助生产设施本身的工艺需要以及与主要生产设施的工艺联系。2辅助生产设施与周围建筑(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3辅助生产设施的方位,应有利于厂区的环境保护及生产安全、卫生的需要。4辅助生产设施的布置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主要生产设施之间的空地或层间的空间,满足节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329生产管理及服务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l工厂综合办公楼、
19、职工食堂、停车场(库)等全厂性生产管理及生活设施,宜集中设置在厂前区。1)应布置在环境清洁、远离具有强烈噪声干扰和散发有害气体及产生粉尘的地段;2)宜靠近工厂主要人流出入口,面向城镇和居住区,对内便于生产管理和方便职工生活,对外经营、联系方便;3)宜组成联合建筑群,并宜合理配置广场及绿化美化设施。2工厂主要人流出入口应与工厂货运出入口分开布置。主要人流出入口应靠近厂前区,且职工上下班顺捷、安全、进出厂方便的地点;货运出入口应位于货运量较大,且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的一侧;出人口的设置应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3工厂应设置厂区围墙。围墙定位、高度、结构形式,除应满足当地规划的要求外,还应保证工厂生产安全
20、,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围墙至建筑物、道路、铁路和排水明沟的最小问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33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331工厂铁路、道路及码头的布置,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 1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2等的有关规定。332厂外铁路设计应满足厂内铁路运输要求。333厂内铁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生产及近、远期运量的要求,并应便于厂内外运输作业的联系,对于规模较大的平板玻璃工厂,可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2装卸线的长度,宜满足
21、一次到厂的车辆停放和装卸作业的需要,并应与仓库、货场的容量相协调。7。3装卸线宜集中于同一走行干线上联接,并应满足扇形面积最小的原则。4在满足生产、装卸及运输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装卸线宜集中布置。5卸油线应为尽头式铁路,在停放油槽车的长度内,应为平直线;卸油设施可布置在铁路的一侧或两侧。6露天堆场内的卸车线,应设在平直道上。条件不允许时,可设在规定范围内的坡道上或曲线上。334厂内道路的布置,应满足生产、交通、货运、消防、环境卫生等要求,并应与厂区竖向设计和管线布置相协调。335沿厂区、保护气体设施区、燃油贮罐区周围,浮法联合车间、原料车间、天然气配气站厂房周围,木板堆场周围等均应设置环形道路。
22、条件不允许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在其两侧设置道路,并设置可供消防车作业的回车场地。336当进厂的大宗原、燃、材料采用汽车运输时,应设置货运专用道路,并宜避开使用厂内主要道路。337 当浮法联合车间为二层厂房时,在底层的适当部位,宜设置横穿该车间的通道,并应与该车间周围的道路相连接;该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55m,净高度不应低于45m。338厂内主要道路宜力求减少与厂内铁路平交叉。当必须平交叉时,交角必须不小于45。339 厂内主要道路及货运专用道路应采用城市型,水泥昆凝土路面结构,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单行车道路面宽度宜为3540m;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075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35 2007 平板玻璃 工厂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