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pdf
《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pdf(7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 1580177.079 统一书号:1580177 079 定价:22.00元带i式:输9送p机;主J程设1计规、范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B GB 50431 - 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el t conveyor engineering 布发zd oo 正OOV QO OV 。, le1阁计划生版扯.i 2008 -1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elt conveyor engine
2、巳nngGB 50431 - 2008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 50431-2008 *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4. 75印张117千字2008年9月第1版2008年9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会统一书号:1580177
3、 079 定价:22.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31一-2008,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7.1.3、8.3.1、9.4.4、9.6.1、10.1. 1、10.1. 2、10.5.1、13.1. 1、14.2.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O_ f丁。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八年六月三日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12
4、4号)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经验,参考了国家及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带式输送机有关规定,为便于与国际接轨,借鉴了ISO、DIN、CEMA等有关标准、规定及国外的设计经验,对规范条文反复讨论修改,并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部门、研究部门、大学、制造厂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5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符号,输送量、带速和带宽,运行阻力与驱动功率,输送带张力,启动加速与减速停车,输送带,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主要部件,安全保护装置,整机布置,辅助设备,消防与
5、粉尘防治,电气与控制,优化设计及动态分析等。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2号,邮编:11001日,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1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冶
6、金矿山机械厂中煤甘F单F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公司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振文王宝林张尊敬宋伟刚于学谦许坚杨明华艾文太马培忠张铁军张庆民孙晓闰发尧王永本董光中刘建华杨金莲张宝宝晋松田张绍元邵建华郭晓放李洪森韩刚孟文俊 2 一一二目次1总则(1 ) 2符号(2 ) 3 输送量、带速和带宽(8 ) 3.1 输送量(8 ) 3.2 带速(12) 3. 3 带宽(13) 4 运行阻力与驱动功率(1 5 ) 4. 1 运行阻力(1 5 ) 4.2 传动滚筒圆周力门8) 4. 3 电动机功率( 2 1 ) 4
7、.4 驱动功率分配(2 1 ) 5 输送带张力 (23) 5.1 输送带张力要求(2 3 ) 5.2 输送带各点的张力计算(2 6 ) 5.3 拉紧力(27)6 启动加速与减速停车 (28) 6.1 惯性力(28) 6.2 启动加速们6. 3 减速停车 (30) 7 输送带2 ) 7.1 输送带选择 (32) 7. 2 覆盖层的确定(3 3 ) 7.3 输送带接头( 3 6 ) 7.4 输送带安全系数(3 7 ) 8 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 (38) 8.1 一般规定门们8.2 启动(3 9 ) 8. 3 制动(39) 8.4 驱动装置要求9 主要部件 9. 1 滚筒(41)9. 2 托辘组(4
8、4)9. 3 机架(4日9. 4 驱动装置问的9. 5 拉紧装置7 ) 9. 6 制动和逆止装置们9. 7 清扫器(50)9.8 输送带翻转装置刊UM 安全保护装置(5 2 ) 10.1 一般规定(52) 10.2 紧急开关(52)10.3 输送带保护装置 (52) 10.4 料流检测保护装置( 53) 10.5 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 (53) 11 整机布置(55)1l. 1 一般规定(55)1l. 2 受料(5日1l. 3 卸料(56)1l. 4 槽形过渡段(57)1l. 5 凸弧段与凹弧段 (59) 1l. 6 转载站及驱动站. (60) 1l. 7 核桥和地道.刊们12 辅助设
9、备.刊幻13 消防与粉尘防治(64) 13. 1 消防(64)13. 2 除尘刊的13. 3 清扫刊UM 电气与控制(66) 14. 1 供电电源刊们14. 2配电刊们14.3 单机控制.(6们14.4 集中控制(67) 14.5 电气保护刊们14. 6 通信.(6们15 优化设计及动态分析们15. 1 优化设计(69) 15.2 动态分析(69) 15.3 避免共振设计(6 9 ) 附录A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面积门口附录B输送带硫化接头计算(77)附录C托辐载荷计算(79) 本规范用词说明.(81) 附:条文说明 (83) 3 1总则1. 0.1 为在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
10、、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和规范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利用托辑支承、依靠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摩擦力传递牵引力的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钢丝绳牵引、管状、气垫等特殊型式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1. O. 3 带式输送机工程被输送物料的堆积密度宜为O.502. 80 t/m3,物料温度不应高于600C,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5十400C。1. O. 4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符号 输送带平均加(减)速度;al、am物料的最大、平均粒度尺寸;aB一一带
11、式输送机制动停车减速度Fao,au一一承载、回程分支托辐组的间距; 2 A一一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Ac一-1留槽的断面积;b 输送带装载物料的可用宽度;b1 导料槽间的宽度;B一一输送带宽度;C一一附加阻力系数;Co 计算系数;Ce 槽形系数;d一一输送带的厚度;dB 输送带的织物芯层的厚度或输送带的钢丝绳直径;dG 托辐直径;do一一滚筒轴承的平均直径;D 滚筒或传动滚筒直径;E 自然对数的底;f一一模拟摩擦系数;fa-工况系数;fd 冲击系数;fe-托辑载荷系数;fp一一将输送带视为挠性体时输送带横截面振动固有频率;f , 托辗转动的频率;!R一一运行系数;F一一滚筒上输送带的
12、平均张力;F1、F2一一输送带在传动滚筒绕入点、绕出点的张力;FA-一一带式输送机各运动体的总惯性力;FbA 在受料点和加速段被输送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惯性阻力和摩擦阻力;FB一一制动停车所需的制动力;FBE 减力停车时传动滚筒的驱动圆周力;Ff一一在加速段被输送物料与导料槽间的摩擦阻力;Fg一一计算固有频率处输送带张力;Fg一一被输送物料与导料槽间的摩擦阻力;FH一一主要阻力;Fi一一沿输送带运行方向第1点的张力(或输送带稳定运行工况弧段起点处的张力); Fi+l、Fi-1一输送带第(i+l)、(i-1)点的张力;F(i一卜z输送带第(i-1)点到第t点的区段上,输送带各项运行阻力之和;F1一一
13、输送带绕经滚筒的缠绕阻力;Fm一一输送带稳定运行的最大张力;Fmin -输送带最小张力;FN一一附加阻力;Fp一一犁式卸料器的摩擦阻力;F, -输送带清扫器的摩擦阻力;FS1一一主要特种阻力;FS2 附加特种阻力;FSi ,FS(i+1J一一句输送带在拉紧滚筒绕入点、绕出点的张力;Fsp-一一输送带拉紧滚筒的拉紧力;FSt一一倾斜阻力;Ft一一一非传动滚筒轴承阻力; 3 FT一滚筒上输送带绕入点与绕出点张力和滚筒旋转部分所受重力的矢量和;FTm 拉紧滚筒预拉紧力;Fu一一一稳定运行传动滚筒圆周力;F山、FUB一启动工况、制动工况传动滚筒圆周力; 4 F托车昆前倾的附加摩擦阻力;g 重力加速度;
14、h、h,一二输送带在相邻两托辐组之间的下垂量、垂度;H一一一带式输送机受料点和卸料点间的高差;z 飞轮或制动轮与传动滚筒的速比;li 第1个转动部件至传动滚筒的传动比;Iv 带式输送机每秒设计输送量;Jf一一飞轮的转动惯量;Ji 第z个滚筒的转动惯量;J iD 驱动单元第i个转动部件的转动惯量;h一一一带式输送机倾斜系数;ko -带式输送机实际启动系数;是1托辑旋转部分质量变换为直线运动等效质量的转换系数;是2一一-逆止装置工况系数;ka -驱动装置启动系数;kd 带式输送机动载荷系数;是p一一犁式卸料器的阻力系数;是s水分蒸发和洒水不平衡系数;是一与输送带类型和接头有关的相对基准疲劳强度系数
15、;l一导料槽的长度;l3一承载托车昆组中间辑的长度;lb二二加速段导料槽的长度;lN 输送带安装附加行程;lsp一一拉紧滚筒的拉紧行程;L一一带式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的中心距); La 输送带接头斜边投影长度;Li(计)一一第1点到第(i十1)点区段的长度;Ls 输送带最小阶梯长度;Lu 输送带接头制作的总长度;Lv一一输送带接头的长度;L , 装有前倾托车昆的输送段长度;mD 带式输送机旋转部件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mf 飞轮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m(i-l)-i 输送带第(i-1)点到第1点的区段上,参与加(减)速的运动体的质量或等效质量;mL 带式输送机运动体(输
16、送带、物料和托车昆)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M 逆止装置额定逆止力矩;MB一一制动轮所需的制动力矩;ML一一带式输送机所需逆止力矩;n 织物芯输送带的芯层数;n)一一一每日冲洗次数;nD一一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单元数;户二一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压力;PJ 输送带许用比压;PJ 钢丝绳芯输送带钢丝绳下的许用比压;PA、PM一一传动滚筒、驱动电动机所需运行功率;PM1一一带式输送机实际选用的驱动电动机的功率之和;Po、Po承载分支托辐静载荷、动载荷;PU , PU 回程分支托辐静载荷、动载荷;q3一一单位面积的冲洗水量; 5 qB 每米输送带的质量;qG 输送带上每米物料的质量;qRO
17、, qRU 带式输送机承载分支、回程分支每米机长托辐旋转部分质量;Q一带式输送机设计输送量;Qm , Qv 带式输送机理论质量、理论体积输送量;Q。工程设计要求的带式输送机工程系统输送量;TD一-传动滚筒的半径;T;一一第i个滚筒的半径;Rl , R2 凸弧段、凹弧段由率半径;S 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横截面面积;51、52一一输送带上物料的上部、下部横截面面积;5A一一输送带安全系数;5d 冲洗地面面积;S。与输送带工作环境及接头特征有关的安全系数;5y 与输送带运行条件有关的安全系数;tl一一输送带的钢丝绳间距;U一一输送带速度或物料在溜槽的平均速度;Vo 受料点物料在输送带运行方向上的速度分
18、量;W 用水量;一一弧段的圆心角;一一带式输送机在运行方向上的倾斜角;一一托车昆组侧辐轴线相对于垂直输送带纵向轴线平面的前倾角;。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综合系数;1 托辑组间的输送带屈挠率;可制动轮到传动滚筒的传动效率;币1、可2一一驱动系统正功率、负功率运行时的传动效率;。一一被输送物料的运行堆积角; 6 rv 一槽形托辐组侧辐轴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一-传动滚筒与橡胶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1、的-一物料与输送带间、导料槽间的摩擦系数;3一-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托辑与输送带间摩擦系数;二被输送散状物料的堆积密度;N一输送带额定拉断强度;一一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的围包角;伊1一溜槽
19、的装满系数;伊2、伊3物料加湿前、加温后的外在水分所占质量比。 7 3 输送量、带速和带宽3. 1输送量3. 1. 1 带式输送机设计输送量,应满足下式要求:Q。三二QQv(Qm)(3. 1. 1) 式中Q。一一工程设计要求的带式输送机工程系统输送量(m3/h或t/h); Q一一带式输送机设计输送量(m3/h或t/h); Qv 带式输送机理论体积输送量(m3/h) ; Qm一一带式输送机理论质量输送量(t/h)。3. 1. 2 带式输送机理论输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理论体积输送量:Qv = 36005vk (3. 1. 2-1) 2 理论质量输送量:Qm =36005vk p (3. 1
20、. 2-2) 式中S 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横截面面积(m2); U二一一输送带速度(m/s); 走一一带式输送机倾斜系数; 被输送散状物料的堆积密度(t/m3)。3. 1. 3 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应根据输送带的可用宽度、承载托辑的数量、中间辐长度、槽形托车昆组侧辑轴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及输送带上物料的运行堆积角确定,见本规范附录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水平输送时,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可按下式计算:5=51十52(3. 1. 3-1) 8 式中51-二输送带上物料的上部横截面面积Cm2); 52一二输送带上物料的下部横截面面积Cm2)。2 兰托车昆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面积(见
21、图3.1. 3-1)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51 = l3十问3)C叫2平。52 = (l3十EJi叫(号叫l3二承载托车昆组中间丰昆的长度(m); b二输送带装载物料的可用宽度(m); (3. 1. 3-2) (3. 1. 3-3) 一一槽形托辑组侧辑轴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C); 被输送物料的运行堆积角C)0 f3值与物料的特性、流动性、输送带速度和带式输送机长度有关。通常比静堆积角小50150,有些物料可能小以如无运行堆积角的实测数据,可按物料的静堆积角的50%75%近似计算,或按照表3.1. 3选取,对高带速、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取小值。图3.1.3-1三托车昆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3 二托
22、辐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面积(见图3.1.3-2),可按下列公式计算:51 =b2coS2平52=号叫剑(3. 1. 3-4) (3. 1. 3-5) 9 续表3.1.3 物料的特性不规则、秸性、纤维状,互相交错的物料,如木屑、甘)!;渣、用过的铸造砂型等3. 1. 4 倾斜带式输送机或具有倾斜段的带式输送机,倾斜系数应计入输送带上物料的上部横截面面积减小的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在带式输送机的倾斜段加料,且均匀输送经筛分的中等块状的物料时,倾斜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图3.l. 3-2 二托辗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单托辐输送带上物料的横截面面积(见图3.1.3-3),可按下式计算:4 一Q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31 2008 输送 机工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