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947-2009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YD T 1947-2009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947-2009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CS 3510010M 30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 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Physical Layer for Extended Reach Ethernetbased on 2DPAM3 and 4D-PAM5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物理层总体要求25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86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hysi
2、cal Medium Attachment Sablayer)227管理功能与链路协商功能298 PMA电气特性”359链路特性40lO介质相关接口(1vlDI)规范4111环境要求4l附录A(规范性附录)LDS管理寄存器定义43附录B(规范性附录)发送器失真测试峰谱畸变指标测试中算法代码52月lJ 吾本标准在制定过程参考了唧Std80232002的内容组织结构、测试方法等。标准的有些内容直接引用IEEE 8023-2002,如:MII接口、TDI接口、一些状态图变量定义、R145连接器的触点分布等,特别是4D-PAM5编码方法基本等同于IEEE Std 80232002的第40章。同时通过链
3、路协商保持了与现有IEEE以太网标准的兼容。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b 哲、王明辉、于洋、魏初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要求等。本标准仅适用于在1对或2对三类,五类双绞线上,采用2DPAM3编码方法;在4对五类双绞线上,采用4D-
4、PAM5编码方法,以lOMbitslOOMbits速率传输数据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接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NSI T1417-2003 环路传输系统的频谱管理EN 61000-432002 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节:辐射,辐射频率和电磁场抗扰试验EN 61000-46-2001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
5、技术射频场引起的抗来自电源的干扰FCCDocket207801980(Part 15)计算设备的技术标准第15部分:重新界定和澄清了限制辐射设备C 60060一1994C 60603142005Ic 60950-1-2001oCISPR 222006瑾EE Std 8023-2002ISOmC l 1801-20023缩略语以及低功率通信设备的管理规则高压测试技术电子设备连接器第47部分:数据传输频率250 MHz及以下的无屏蔽、活动和固定式8路连接器的详细规范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信息技术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信息技术用户建
6、筑群的通用布缆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BER Bit Error RadioESD End of Stream DelimiterFLP Fast LiIlk PulseGM Gi旦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ffaceLDS Link Discover SignallingIJSR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LC Logical Link Control比特错误率数据流结束标示符快速连接脉冲千兆比特介质无关接口链路发现信令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逻辑链路控制YD,TI 1947-2009LRE Long Reach Ethemet 长距
7、离以太网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DI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介质相关接口MI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介质无关接口NEXT Near-End Crosstalk 近端串扰PAM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脉冲幅度调制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物理编码子层PHY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PMA Physieal Medium Attachment 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D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8、 物理介质相关予层PS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功率谱密度RMS Root Mean Square 均方根SFD Start Frame Delimiter 帧开始定界符SSD Start of Stream Delimiter 数据流开始标示符4物理层总体要求41在OSl分层参考模型中的位置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它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其功能包括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电路,实现物理层比特(bit)流的透明传输等。物理层包括3个功能层和2个层接
9、口。2个层接121为物理介质无关层接口(M)和物理介质相关层接口(MI)D,在MII的上层是逻辑数据链路层,而MDI的下层则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如图1所示。2譬薯漏 更高层应用层表示层舍话层侍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LLC层Ac控制层(可选)Ic层i鸯B层W圳斗上上 峨一例、助P矗i乞杉刊 、PH、|LDS图1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YD厂r 1 947-200942总体要求421概述本标准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一种采用382T变换编码与2D-PAM3线路编码方法,在1对,2对双绞线基带介质上,以10lVlbit9100Mbits速率传输。另一种采用
10、8mQ4变换编码与4DPAM5线路编码方法,在4对双绞线基带介质上,以100Mbiffs速率传输。这两种物理层接口应支持CSMACD的MAC层,符合介质无关接口(M)要求,支持链路协商,支持全双工模式,传输的误码率(BElt)应小于10一,传输距离达500m。这两种物理层接口在每一对双绞线上都应使用混合器(hybrid)与抵消器(canceller)来实现信号的全双工基带传输,如图2所示。在多对双绞线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二维三级信号向量或四维五级信号向量的方式同时收发信号。物理层接口应采用连续信号方式,当没有数据发送时,就传送空闲(IDLE)信号,该信号传递了本地物理层的可靠性信息,有利于对端设
11、备同步其接收解扰器。1对双绞线采用P删一3 4对艰纹线采用4DP嗝t52对双纹蟪采用P栅一3图2不同线对的拓扑情况这两种物理层接口应可以配置成Master或slave两种模式,链路两侧的master-slave关系通过链路发现(LSD)过程建立。作为Master的一方应使用本地时钟来进行数据发送,作为Slave的一方应从接收信号中恢复时钟,并将它作为发送数据的时钟。PCS子层与PMA子层将在以下各节详细描述,图3所示是物理层的整体功能示意。422适配子层(Reconciliation RS)和介质无关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MII)介质无关接口(MID提
12、供MAC子层与物理层(PHY)之间,站管理实体与物理层(PHY)之间的接口。它以4比特(nibble)为单位,可以提供lOMbits和lOOMbiffs的数据传输速率。适配子层则提供了MII与MAC子层的信号映射关系。423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PCS)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编码子层连接介质无关接口(MID与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其功能主要是产生要发送的连续码组(codegroup),并处理收到的码组。这种从数据比特到码组的转换分别称为32D-PAM3或4D-PAM5,即二维三级脉冲幅度调制技术或四维五级脉冲幅度调制技术。前者将3个比特转换为2个3
13、级符号,后者将8个比特转换为4个5级符号。技术相关接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cs噜一一M叫,一 p时y一图3物理层功能框示意在开始发送每一帧时,MU设置TX_EN=TRUE,PCS应在帧前插入表示数据流初始标示符(start-of-stream delimiter)的码组;在每一帧结束时,MII设置TX_EN=FALSE,PCS应在帧后插入表示数据流结束标示符(end-of-streamdelimiter)的码组。帧与帧之间,应将发送一个特殊码组子集中的符号称为空闲模式(IDLEmode)码组。空闲模式编码蕴含着本地PHY的可靠性信息,可以向远端设
14、备通告本地PHY的工作状态。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码组用来表示传输错误或其他控制功能。PCS接收功能处理从PMA提供的码组,检测数据帧的初始标示符和结束标示符,解码并解扰,将码组符号转换为4比特(nibble)数据传送给MII。这种从码组至tJ4Lt特(nibble)数据的转换,分别称为381T2或881Q4。PCS接收功能还从接收序列中检测错误并通告给MII。此外,PCS还包含载波监听(carrier sense)功能以及一个管理接口。PCS功能和状态图见图5,MII的定义与描述见IEEE std 80232003中第22章。4YD厂r 1 947-2009424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hysic
15、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 PMA)物理介质连接子层将pMA服务接口的消息映射到双绞线物理介质上,并提供链路管理和PHY控制功能。PMA可以支持数据在每一个双绞线对上的全双工传输。PMA发送功能应在每一个双绞线对上包含一个独立的发送器(transmitter),接收功能应在每一个双绞线对上包含一个独立的接收器(receiver)。接收功能应获取时钟,并将接收的码组通过PMA UINTDATAindicate消息传送给PCS子层。此外,PMA还可以包括链路监控功能(1inkmonitor)。PMA的PHY控制功能应产生PCS和PMA子层的控制信号,它在链路协商完成
16、时开始,并启动正常的数据传输操作。PHY控制功能应决定PHY是工作在正常状态(normal state)下,使能链路上的数据传输,还是在链路一端删工作不可靠时发送空闲模式(idlemode)码组。PMA功能与状态图在第6章中描述,电气特性在第8章中描述。425各物理子层间接口(Inter-sublayer Interfaces)所有的实现都应与MDI兼容,在满,鼬VIDI与IvlII(如果实现了MI)的前提下,设计者可以自由实现PCS与PMA的电路。实际上当PHY使用在单端口或多端口设备上时,MR也是可选的。426标准中的一些约定本标准包含了状态图以及变量、常量和函数的定义。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情
17、况下,应以状态图为准。状态图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号和标记遵照IEEE std 80232002中12的规定。43服务原语与服务接口431服务原语与服务接口概述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通过以下4个服务接口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1)介质无关接口(M),IEEE Std 8023-2002中第22章定义;(2)pMA服务接口,在下面433中定义;(3)介质相关接口(MDI);(4)技术相关接口(TDI),IEEE Std 8023-2002中第28章定义。432技术相关接口(Technology-Dependent Interface)4321技术相关接口概述使用如下两个原语在链路协商与PMA之间交换状态
18、和控制信息:(1)PMA-上INKrequest(1ink-contr01);(2)PMA_LINKindicate(1ink-status)。4322 PMA LINKrequest链路协商算法应使用该原语使能或禁止PMA操作。其语义如下:(1)PMA_LDrequest(1ink-contr01),其中link-control参数可以取值SCAN FOR_CARRIER、DISABLE或ENABLE;(2)SCAN_FOR_CARRIER,应在链路协商接收到连接信号之前使用,这种模式下,PMA应通告link_status=FALSE,并禁止PHY操作;(3)DISABLE,在链路协商检测到
19、连接信号时设置,这种模式下,应禁止PHY操作,但允许链路协商功能确定如何配置链路;(4)ENABLE,自协商应将控制转到PHY,开始正常数据传输过程。5YD厂r 1 947-20094323 PMA LINKindicatePMA应使用该原语向PCS、PMA PHYK,制功能以及链路协商算法指示下面物理介质的状态变化。其语义如下:(1)PMA_LINKindicate(1ink-status),其中link-status参数可以取值FAIL、READY或OK;(2)FAIL,表示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链路;(3)READY,表示链路监控功能指示链路是完整的,准备建立链路;(4)OK,表示链路监控功
20、能指示已经建立有效链路,有可能从远端PHY接收可靠信号;(5)PMA,应按照图19所示的连续生成该原语,指示链路状态。433 PMA服务接口4331 PMA服务接口概述可以使用如下原语在服务接口交换符号向量、状态指示和控制信息:(1)PMA TXMODEindicate(tx_mode):(2)PMA_CONFIGindicate(config):(3)PMA UNlTDATArequest(tx_symb_vector);(4)PMA UNITDATAindicate(rx_symb_vcctor);(5)PMA SCRSTATUSrequcst(scr_status):(6)PMA RXS
21、TATUSindicate(10c_rcvr_status);(7)PMA REMRXSTATUSrequest(rem_rcvr_status)。图4说明了上述原语的使用方式。技术相关接口6介矗无关接口 P脚昆葬接口 介质相关接口!_,一PHYj图4物理层服务接口“乳“乳卧黜嚣黜嚣YD厂r 1 947-20094332 PMA_TXMODEindicatePMAPHY控制功能应使用该原语连续产生PMA_TXMODE血dic如消息,指示PCS需要发送什么样的码组序列。其语义为:PMA_TXMODEindicate(tx_mode)。其中tx_mode参数可以取以下3种值:(1)SEND_N,指
22、示PCS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发送;(2)SEND_I,PCS只能发送空闲模式下的码组序列;(3)SEND_Z,PCS只能发送零序列。4333 PMA_CONFIGindicate在自协商过程完成PHY的MASTER-SLAVE配置之后,PMA应使用该原语连续产生PMA_CONFIGindicate消息,指示PCS当前PHY的工作模式。其语义为:PMA_CONFIGindicate(cortfig)。其中config参数可以取以下两个值之一:(I)MASTER,表示PHY工作在MASTER模式下;(2)SLAVE,表示PHY工作在SLAVE桴l式下。MASTERSLAVE模式与PCS和PMA时钟恢
23、复功能有密切关系。43i34 PMA_UNITDAMrequestPCS发送功能应使用该原语,将变换得到的码组以仅_一symboLvector参数的形式传递给PMA。其语义如下:PMA_UNlTDATArequest(tx symb_vector)。在发送过程中,参数tx_symb_vector所代表的符号,在多个发送双绞线对上同时传输。其中tx_symb_vector参数可以取以下两种形式:(1)SYMB_2D表示三级符号的二维向量,可以在一个或两个双绞线对上同时发送。每个三级符号可以取值一1、0或1,在基于2D-PAM3线路编码的情况使用;(2)SYMB4D表示五级符号的四维向量,可以在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947 2009 基于 PAM3 PAM5 编码 方法 距离 增强 以太网 物理层 技术 要求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7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