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942-2009 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pdf
《YD T 1942-2009 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942-2009 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04040M 32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 942-2009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Technique Requirement of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s based on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IETF RFC 4762,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VPLS)Using Label DistributionProtocol(LDP)Signaling,NEQ)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
2、 9422009言II言I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定义和缩略语1VPLS的技术模型3发现机制4控制平面4以太网VC上的数据转发7VPLS网络中VLAN的隔离与互通”9VPLS的操作9层次化的VPLS模型10采用以太接入网的分层VPLS模型13安全问题15前引2345酽789m儿挖刖 舌本标准对应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rF)RFC4762(2007)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为信令的虚拟专用以太网业务,与IETF RFC4762(200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根据GBT1系列要求和汉语习惯进行了结构和格式的修改;本标准的“引言”与IETFRFC4762(2007)的第1章保持一
3、致;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分别与IETFRFC4762(2007)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l章、第14章保持一致。本标准是“口虚拟专用网(VPN)”的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YD,rll902002 基于网络的虚拟口专用网(IPoVPN)框架YD厂r 14712006基于口的二层虚拟专用网(VPN)业务技术要求公用三层虚拟专用网业务技术要求YD厂r 14762006基于边界网关协谢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技术要求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
4、专用网(BGPMPLS VPN)测试方法YD厂r 14772006基于边界网关协谢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l口LS VPN)组网要求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测试方法本标准与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测试方法配套使用。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b哲、田辉、毕立波、赵锋、冯军、张立新引 言YD厂r 1 942-2009以太网技术已成为LAN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同时也逐渐被应用到MAN和
5、WAN的接入部分中。VPLS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分布在不同MANWAN上的用户提供连接。以太网端口将用户与PE路由器连接起来,作用就像LER。对于不同的VPLS业务,根据输入端口和,或者VLAN标签配置不同的L2 FEC,然后根据这些FEC将用户业务量分别映射到不同的MPLS L2 VPN上转发。对这些用户而言,就如同他们都连接在同一个LAN上。VPLS技术的应用可分为下面两种类型:1)在用户的路由器之间提供连接IAN路由应用;2)在用户的以太网交换机之间提供连接-I,AN交换应用。本标准定义的VPLS技术是一种简单而且灵活的提供虚拟LAN业务的方法,包括在MPLS网络上适当的洪泛广播
6、、组播以及不知道目的地的单播业务,而无需地址解析服务器或者其他外部服务器。niYD厂r 1 942-2009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LDP的VPLS技术要求,包括VPLS的技术模型、发现机制、控制平面、以太Nvc数据转发、VPLS操作、层次化VPLS模型及以太接入网层次化VPLS模型的要求。本标准没有对自动发现机制给出明确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基于LDP的VPLS技术的设备以及能够在参与VPLs业务的设备之间转发带有标签的分组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
7、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EEE 8021AD 运营商桥接IEEE 802ID 生成树协议IEEE 8021Q 虚拟局域网IEEE 802IW 快速生成树协议肼RFCl483(1993)通过ATM适应层5的多协议封装IETF RFC3036(2001) 标记分配协议(LDP)规范ETFRFC4111(2005) 公用三层IP虚拟专用网(PPVPN)的安全架构IETF RFC4446(2006) 端到端伪线模拟(PWE3)的IANA分配IETF RFC4447(20
8、06) 基于LDP建立、维护PWIETFRFC4448(2006) MPLS网络上透明传输以太网的封装格式3定义和缩略语31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伪线路Pseudo WirePW是两个PE间的虚拟连接,在两个PE之间传输帧。建立和维护PW的工作由PE利用信令完成,并由PW的两个端点PE维护PW的状态信息。312虚电路Viflual Circuit=fj二曲个节点之间的一种单向逻辑连接。一个Pw由一对反向Vc组成。313YD厂r 1 942-2009直连电路Attachment Circuit在L2VPN,CE通过直连电路接入到PE,直连电路用于在CE和PE之间传输帧。直连电路可以是
9、物理链路,也可以是逻辑链路。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2ACAGIBGPVPNBPDUCVLANCECoCPEDoSFECFmGREHVPLSIGPIPSECL2TPL2VPNLANLDPLERLSPMACMANMPLSMTUPVLANPDUPEPVCPWPWID,PWidSAIIAttachment CircuitAttachment Group Identifier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inual Private Network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Custofne VLANClient EdgeCentral Office
10、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Deny of Service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Hierarchical VPLS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IP Secufitv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Layer 2 V矾Hal Private NetworkLocal Area Network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abel Edge RouterLabe
11、l Switched PamMedia Access ConFolMetro Area Network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ultiTbnant UnitProvider VLANProtocol Data UnitProvider Edge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PseudoWirePseudoWire mSource Attachment Individual Identifier直连电路附加组标识基于边界网关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桥协议数据单元用户VLAN用户端设备中心办公地点用户室内设备拒绝服务攻击转发等价类转发信息表通用路由
12、封装层次化VPLS内部网关协议IP防议安全协议簇二层隧道协议二层虚拟专用网局域网标签分发协议标记边缘路由器标签交换路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城域网多协议标记交换多用户单元运营商VLAN协议数据单元运营商边缘设备永久性虚电路伪线路伪线路标号源附加惟一标识符STPTAIITLVVCVLANVPLSVPN硝NSpanning Tree ProtocolTarget Attachment Individual IdentifierType-Length-ValueVmual Charmel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rtual
13、 Private NetworkWide Arca NetworkYD厂r 1 942-2009生成树协议目标附加惟一标识符类型长度数值虚通道虚拟局域网虚拟专用以太网服务虚拟专用网广域网4 VPLS的技术模型41概述VPLS技术模型如图l所示,该技术模型中模拟LAN的实现方式不仅可采用MPLSLSP来携带带有标签的分组,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来实现这个功能,例如GRE(MPLSGRE)。这些互连的设备构成了L2 VPN。一个参与VPLS业务的接口必须能够洪泛、转发以及过滤以太网帧。碍点酣c1 觜舌1站点cLq图1 VPLS技术模型示意在图1中,对于用户c1来讲,通过PW连接起来的PE设备就如同是一个
14、单独的模拟LAN。每个PE设备都要学习与之有关的PW的远端MAC地址,同时也要学习用户与之连接端口的MAC地址。本标准只是把MPLS传输隧道作为一个例子。由于隧道机制用于MAC地址学习过程,因此只要源PE能够识别,PW还可采用其他的隧道机制,如GRE、L2TP、IPSEC等。VPLS的范围只限在业务供应商网络内的PE上,用户站点的接入方式与VPLS无关,即连接到用户的AC可以是物理的以太网端口、逻辑的以太网端口、用来承载以太网帧的ATMPVC等,这点与用户业务所描述的不同。典型的PE设备是除了能够运行信令协议和,或者路由协议来建立PW的边缘路由器,还能够与另外的PE建立传输隧道并且在PW上传递
15、业务。42洪泛和转发以太网业务的一个属性就是把所有的广播帧和不知道目的地MAC地址的帧洪泛到所有的端口。为了在业务供应商网络上获得洪泛效应,所有的不知道目的地的单播帧、广播帧和组播帧在相应的伪线路上洪泛到同一个VPLS业务中的其他所有PE节点以及接入链路上。尽管组播帧没有必要发送给VPN所有的成员,但为了简单化,缺省条件下广播组播帧。为了转发数据帧,PE必须能够将目的地MAC地址与PW关联起来。要求PE静态配置每一个目的地3YD厂r 1 942-2009MAC地址与PW的关联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具有VPLS能力的PE必须能够在AC上以及PW上动态地学习到MAC地址,并且在AChXflP
16、W上转发和复制分组。43地址学习与BGP VPN不同,VPLS不需要通过控制平面通告并且发布可到达信息,VPLS可到达性是通过数据平面的标准桥接功能获得的。PW包括一对单向的VCLSP。当在入EIVCLSP处学习到一个新的MAC地址时,需要将该地址与出口VC LSP关联起来。当入口以及出口vc LSP都建立起来以后,这条PW的状态就是正常的。同样地,当拆除这两条VC LSP中的任何一个,这条P、掀态就是断开的。同样的学习行为发生在AC上。当PW或AC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相关设备需要执行在IEEE 8021D和IEEE 8021Q中定义的标准学习、过滤和转发行为。44隧道拓扑在PE路由器之间可运
17、行IGP,并且它们具有建立传输隧道的能力。在PE之间建立隧道来汇聚业务。通过信令,PW解复用通过隧道发送过来的二层封装帧。在以太网L2 VPN中,业务供应商有责任建立没有环路的拓扑。为了简单化,将VPLS拓扑定义为PW的全网状连接。45无环路的2VPN为了简单化,在PE之间建立全网状的PW。帧中继或者ATM的终点是CE节点,而以太网桥需要检查分组的二层域的内容来做交换决定。如果数据帧不知道目的地址,或者该数据帧是广播或者组播帧,那么应该洪泛这些数据帧。当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每+PE必须支持“水平分割”方案从而防止出现路由环路,即PE一定不能把业务量从一条PW转发到另外一条在同一个VPLS的PW
18、上。因为在同一个VPLS内,每个PE到其他所有的PE都有直接的连接。如果不是全网状的拓扑,PE设备可能会将这些帧转发给其他的PE。此时,需要通过运行避免环路的协议来形成一个无环路的拓扑,如STP。注意当用户有“后门”链路时,用户可运行STP。在VPLS内出现故障时,“后门”链路用于提供备份链路。在这种情况下,STP BPDU透明传输,只是简单地通过隧道穿过业务提供商网络。5发现机制在没有自动发现机制的情况下,应支持手工配置远端PE的地址。本标准不规定具体的VPLS的自动发现机制。6控制平面61概述本章规定了对交换解复用器的控制平面功能(用于VC标签的信令)的要求。在本章中列出了支持多宿主的一些
19、基本功能要求,但是这部分工作在VPLS桥接中有更详细的描述。62解复用器的基于LDP的信令为了建立全网状的伪线路,VPLSI为所有的PE都必须有全网状的LDP会话。旦PE之间建立了LDP会话,就会通过该会话为所有的PW传送信令。4YD厂r 1 942-2009在IETF RFC 4447中描述了两种类型的FEC:PWid FEC单元(FEC类型128)和通用PWid单元(FEC类型129)。后者较前者是一种更普遍的L2 VPN描述符,但是PWid FEC单元目前也有实际应用。621 PWid FEC单元VPLS信令消息承载在标签映射消息中,并且以下行主动提供的方式来发送,在这个消息中,包含了下
20、述的PWid FEC TLv。IETFRFC 4447中定义了PW、C、PW信息长度、组、接口参数。PWidFEC T1格式如图2所示。o 】 2 3o 1 2 3 4 5 6 7 8 9 o 1 2 3 4 5 6 7 8 9 o 1 2 3 4 5 6 7 8 9 o 1接口参数H十”*mH十H十一一”一图2 PWid FECTLV格式利用Pw类型来标识为多条连接传送以太网帧的PW。在VPLS中,用PWid(当用PWid FEC时,PWid被一个更普遍的标识符AGIfiJT取代,以此来扩展一个VPLS)来表示一个模拟的LAN。IETF RFC4447中描述的PWid是一个业务标识符,用来标
21、识一个模拟点到点虚链路的服务。在VPLS中,PWID是单独的业务标识符,因此在一个VPLS实例内的所有PE上都具有惟一表示作用。622通用PWid FEC单元通用FEC格式中各字段如图3所示。o 1 2 3o 1 2 3 4 5 6 7 8 9 o l 2 3 4 5 6 7 8 9 o 1 2 3 4 5 6 7 8 9 o 1图3通用FEC格式YD厂r 1 9422009通用FEC格式中的不同字段定义如下:(1)控制比特(C),该比特用来表明控制字是否使用,使用规则在IETFRFC4447中定义;(2)PW类型,参见IETF RFC4446中的详细定义;(3)PW信息长度,参见IETF R
22、FC4447de的详细定义;(4)AGI、长度、值,是VPLS的惟一名字,等价于VPLS标识符。AGI标识TVPLS名字的类型,长度表明了数值的长度,而数值是指VPLS的名字;(5)TAII,由于PE通过PW学习到了MAC,PW并没有扩展到接入链路上,因此TAII为空,可为以后升级时使用;(6)SAIl,由于PE通过Pw学习到了MAC,PW并没有扩展到接入链路上,因此TAll、SAII字段为空,可为以后升级时使用。623接口参数相关的接口参数如下:(1)在VPLS的所有PW上,MTU必须一致;(2)可选描述字符串,参见IETFRFC4447中的详细定义;(3)需求VLAN ID,在PW类型是以
23、太网标签模式时,这个参数可能会用来表明合适的VLAN ID的插入,参见IETF RFC 4448中的详细定义。63 MAC地址的撤销为了快速汇聚的需求,支持VPLS技术的设备能删除或者重新学习已经动态学习到的MAC地址。这是通过发送LDP也址撤销消息来实现,在该消息后有一个需要从其他PE上撤销的MAC列表。本部分标准描述一个可选的MAC 1rI,它用于标识那些通过地址撤销消息可删除或者重新学习的MAC地址。通过可支持带有MAC TLv的地址撤销消息,从而在拓扑发生变化(例如,用于传送双宿主MTU的主用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时,能明确地删除有关的MAC地址。如柒通知消息在备用链路上传送时,备用链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942 2009 基于 标记 分配 协议 LDP 虚拟 专用 以太网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