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41.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 网络兼容性.pdf
《YD T 1841.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 网络兼容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41.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 网络兼容性.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 8412-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同 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Test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HSUPA)of 2GHz TD-SCDMA Digital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Part 2:Network Compatibility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 8412-2009前言II1范围l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概述25
2、系统接入36位置区更新37路由区更新38电路域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39分组域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310寻呼411小区更新UP,A更新412切换413电路域业务1314分组域业务1315补充业务一1316增值业务1317并发业务(可选)1418分组数据性能测试1719呼叫性能1820系统版本兼容性测试18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环境建议2l月U 舌YD厂r 1 8412-2009YDfr 1841(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分两部分:一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一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本部分是YDfr 1841(2GHz TD-
3、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的第2部分。YDfr 1841(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是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a) YDfr 1840(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技术要求b) YDfr 1841: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一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一第2部分:网络兼容
4、性。c) YDfr 1842(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IM)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YDfr 1841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与YDT 1840(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技术要求配套使用。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
5、技术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果敢、来志京、朵灏、田云飞、魏然、李波、马杰、宋月霞、冯三军、梅晓华、师延山、郝丹丹、刘洋、段红光、宋爱惠、马伟、王仑IIYD仃1 8412-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1范围本部分规定T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在系统接入、位置区路由区更新、小区重选、寻呼、小区更新URA更新、切换、电路域,分组域业务、HSDPA、补充业务、增值业务、并发业务、呼
6、叫性能等方面的测试方法。本部分适用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777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AMR Adaptive Multi
7、RateAwGN Additive W11ite Gaussian Noise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H Broadcast Channel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CN Core NetworkDL DownLinkDPCH Dedicamd Physical Channel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PRS General Packet Radi0 ServiceHARQ Hybrid Au
8、tomatic Repeat Request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HS-DSCH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PDSCH 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SCCH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自适应多速率附加高斯白噪声广播控制信道广播信道公共控制信道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核心网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混合
9、自动重传请求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高速下行共享信道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高速同步控制信道YD,I 18412-2009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身份标识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移动交换中心NAS Non Access Straum 非接入层p-CCPCH 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DP Packet Data Protoc01 分组数据协议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
10、众陆地移动网络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用电话交换网RLC 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RRC RootRaised Cosine 根升余弦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接收信号码功率S-CCPCH 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H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consisting of Primary and同步信道(包括主同步信道、辅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11、channels 助同步信道)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时分双工TFC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传输格式组合TMSI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临时移动用户身份标识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TRAN Universal Telecommunic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通用无线接入网络4概述41测试环境在本部分中,测试环境可分为两种:商用网络测试环境和实验室测试环境。测试内容尽可能在商用网络环境中进行。考虑到商用网络的运营安全等情况,对
12、部分测试项目,如需进行网络参数调整和特殊配置的测试项,可在试验网环境进行。参考附录A。参考测试环境如图1所示。2图1测试参考环境温度:一100c350C相对湿度:O95电源:厂商给出的标称值进行网络兼容性测试,不应当影响到现有商业网络中的其他用户。在一个正在运行的商业网络中进行向。YD厂r 1 8412-2009测试时,避免影响到正常的业务应用。除非另外说明,测试应当在无线信号覆盖情况好的地区进行。前向链路:LIE接收到的DwPTS RSCP高于单个P-CCPCH RSCP 3dB,且平均接收功率大于等于-84dBm。反向链路:UE使用最大发射功率发射时,足以达到反向链路的目标FER。有些网络
13、兼容性测试需要在信号覆盖情况不佳的区域进行42终端信息表1列出了终端生产厂商准备进行网络兼容性测试前需要提供的信息。表1 网络兼容性测试移动台测试前信息序 号 内 容1 终端型号标识、级别、芯片型号2 硬件及软件版本编号3 终端进行测试的必要性设备信息,例如连接电缆、连接器、电源需求、配置编程信息等4 终端支持业务和功能43测试实施终端网络兼容性测试项目,需要在网络覆盖良好的地区来进行。测试前应选择一条可以令测试正常进行的行车测试路线。针对网络兼容性测试对路线的要求,表2列出了一些典型的测试路线特征。表2网络兼容性测试典型行车测试路线特征序 号 内 容1 多种覆盖区域,已知小区基站位置,切换区
14、域2 硬切换边缘3 多种行车速度(高速公路、普通路段、静止状态等)对于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和未通过项目,需要分析并判定原因,可以借助其他己经通过网络兼容性测试的终端作为参考,来判定是由于网络因素还是被测终端自身设计缺陷导致测试失败,但应避免使用性能优异的终端作为参考。本部分中的测试项目,根据终端厂商提供的信息,对于不同类别的终端以及终端在支持的业务和功能上的区别,允许存在不支持项目(参考终端设备规范中的分类及相应要求)。5系统接入见YDT 177722008。6位置区更新见YDT 177722008。7路由区更新见YDT 17772-2008。8电路域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见YDT 17772-20
15、08。9分组域空闲模式下的小区重选见YDT 17772-2008。3YD厂r 1 8412-200910寻呼见YDfr 17772-2008。11小区更新URA更新见YDYr 17772-2008。12切换切换类型分别见表3和表4。表3切换载波类型切换类型 初始载波类型(Cell 1的接入载波) 目标载波类型(Cell 2的接入载波)1 主一主切换 主载波 主载波2 主一辅切换 主载波 辅载波3 辅一主切换 辅载波 主载波4 辅一辅切换 辅载波 辅载波表4分组业务切换的无线承载类型初始Ps业务无线承载(Cell 1) 目标PS业务无线承载(CellB)1 DCH DCH2 DCH HSDSCH
16、3 HSDSCH DCH4 HSDSCH HSDSCH5 DCH EDCH+HSDSCH6 HSDSCH BDCH+HSDSCH7 E-DCH+HSDSCH DCH8 E-DCH+HSDSCH HSDSCH9 EDCH+HS-DSCH BDCH+HSDSCH目标小区涉及EDCH或HSDSCH的场景不要求进行接力切换测试121 接力切换1211异频小区间的接力切换12111 电路域语音业务的异频接力切换121111测试目的检查UE在进行语音业务时,异频接力切换的过程是否能正确的完成。121112测试条件a)网络和被测终端能工作正常;b)配置网络,两个TDSCDMA异频小区Cell 1和Cell
17、2覆盖相邻的区域,并能分别按照表3提供切换载波类型进行配置;c)设置网络侧的切换策略为接力切换,并保证网络有足够的软硬件资源用于接力切换;d)网络侧使用信令跟踪仪对RRC层和NAS层的信令进行跟踪。121113测试方法a)UE在网络中开机,并处于Cel1覆盖区内;4YD厂r 1 84122009b)选择表3所列的任一切换类型,将cell l和cell 2进行相应的接入载波配置。c)UE在Cell l发起呼叫建立CS语音连接,UE处于CELLDCH状态;d)接续成功后,测试者手持UE向相邻小区中速移动,或通过其他方式,创造切换触发条件,触发接力切换。e)检查接力切换过程是否成功;f)LIE挂机,
18、结束语音业务;g)重复步骤b)一f),直至完成表3中所列的测试组合。121114预期结果UE在切换后,仍能保持通话状态。12112电路域数据业务(可视电话)的异频接力切换121121测试目的检查UE在进行电路域数据业务时,异频接力切换的过程是否能正确的完成。121122测试条件a)网络和被测终端能工作正常;b)配置网络,两个TD_SCDMA异频小区Cell 1和Cell 2覆盖相邻的区域,并能分别按照表3提供的切换载波类型进行配置;c)设置网络侧的切换策略为接力切换,并保证网络有足够的软硬件资源用于接力切换;d)网络侧使用信令跟踪仪对RRC层和NAS层的信令进行跟踪。121123测试方法a)U
19、E在网络中开机,并处于Cell 1覆盖区内;b)选择表3切换载波类型表所列的任一切换类型,将cell 1和cell 2进行相应的接入载波配置。c)UE在Cell 1发起呼叫建立CS数据呼叫连接,如Video call,UE处于CELLDCH状态;d)接续成功后,测试者手持UE向相邻小区中速移动,或通过其他方式,创造切换触发条件,触发接力切换;e)检查接力切换过程是否成功;f)UE挂机,结束可视电话业务;g)重复步骤b)一f),直至完成表3中所列的测试组合。121124预期结果UE在切换后,仍能保持通信状态。12113分组域数据业务异频接力切换121131测试目的检查UE在进行分组域数据业务时,
20、异频接力切换的过程是否能正确的完成。1211 32测试条件a)网络和被测终端能工作正常;b)配置网络,两个TDSCDMA异频小区Cell l和Cell 2覆盖相邻的区域,并能分别按照表3和表4提供的切换类型进行配置;c)设置网络侧的切换策略为接力切换,并保证网络有足够的软硬件资源用于接力切换;YDr 18412-2009d)网络侧使用信令跟踪仪对RRc层和NAS层的信令进行跟踪。121133测试方法a)UE在网络中开机,并处于Cell l覆盖区内,选择表4所列的任一无线承载类型,将cell 1和cell 2进行相应的PS业务无线承载的预留配置;b)选择表3所列的任一切换类型,将cell 1Ff
21、lcell 2进行相应的接入载波配置;c)LIE在Cell 1发起呼叫建立分组域数据连接,tiE处于CELL-DCH状态;d)接续成功后,测试者手持UE向相邻小区中速移动,或通过其他方式,创造切换触发条件,触发接力切换;e)检查接力切换过程是否成功;f)中断UE的数据业务连接;g)重复步骤b)f),直至完成表3中所列的测试组合;h)选择表4所列的其他无线承载类型,重复步骤b)一g),直至完成表4中所列的测试组合。121134预期结果UE在切换后,仍能保持通信状态。1212同频小区间的接力切换12121 电路域的同频接力切换(无lur)121211测试目的检查UE在进行语音业务时,同频接力切换的
22、过程是否能正确的完成。121212测试条件a)网络和被测终端能工作正常;b)配置网络,使属于同一RNc的两个TD_SCDMA同频小区Cell l和Cell 2覆盖相邻的区域,并能分别按照表3提供切换载波类型进行配置;c)设置网络侧的切换策略为接力切换,并保证网络有足够的软硬件资源用于接力切换。121213测试方法a)UE在网络中开机,并处于Cell 1覆盖区内;b)选择表3所列的任一切换类型,将cell 1和cell 2进行相应的接入载波配置;c)UE在Cell 1发起呼叫建立CS语音连接:d)接续成功后,测试者手持uE向相邻小区中速移动,或通过其他方式,触发接力切换;e)检查接力切换过程是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41.2 2009 GHz TD SCDMA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高速 上行 分组 接入 HSUPA 终端设备 测试 方法 部分 网络 兼容性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7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