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146-1989 飞机燃油系统通用设计规范.pdf
《HB Z 146-1989 飞机燃油系统通用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146-1989 飞机燃油系统通用设计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标准HB/Z 146-89 飞机燃油系统通用设计规范1989-05-13发布198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批准目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1)3. 术语. ( 4. 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纱4. 1 性能份4. 1. 1 一般要求.(幻4. 1. 2 发动机供油和输油分系统. . . . . . . . . . . . ., (4) 4. 1. 3 燃油箱分系统的4. 1. 4 4. 1. 5 地面加恼和放油分系统(11)空中加油分系统.(14) 4. 1. 6 应急放油分系统0日4. 1. 7 燃油箱通气
2、增压分系统. . .门的4. 1. 8 惰化/抑爆分系统. . . . . . . . . . (17) 4. 1. 9 附件.(17) 4.2 环境条件. . . . . . . . . . (20) 4. 2. 1 燃油温度. . . . 11. . 4.2. 2 环境空气温度. . 4.2.3 高空性4.2.1 工作环境4.3 接口关系4.3.1 飞机的接口(21)4.3.2 外部接口. 4. 4 危险和故障概念4. 4. 1 故障概念(23)4.2 减少着火危险性.(23) 4. 4. 3 闪电和静电. . . . . . . . . (23) 4. 4. 4 部件温度. . . .
3、. (23) 4.5 可靠性与维修性4. 5. I 维修性的一般要求(24)4.5.2 燃油系统导管的识别,. .t . . . . 111. . . . (24) 4.5.3 附件的检验. (24) 4.5. 4 过城器元件的拆卸. . . . . . . . . . . . . .t .,. . . 4.5.5 油箱口盖. . . . . . . . .t . . . . 1ft. . 4.5.6 能源和控制装暨的共用性. . . . . . . . (24) 4.5.7 附件的互换性(24)4. 6.8 防差错措施. .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标准飞机燃油系统通用
4、设计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飞机燃油系统的设计、性能、相容性及验证要求。.2 适用范围H8/Z 146-89 本规范中所包括的各项要求和验证,适用于军用飞机燃油系统及设备的研制.本规范用以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飞机燃油系统的设计。2 51用标准国家标准GB192 普通螺纹基本牙型GB193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ii系列(直径1-600毫米GB196 普通螺坟基本尺寸(直径1 600毫米GB197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毫米)082515 普通螺纹术语082516 普通螺纹偏差表国家军用标准GjB60 压力1JUf由接头航空标准HB6-43 飞机擂铁线技术条件
5、HB4 - 55 钢和铝合金导管的最小弯曲半径HB5662 飞机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试方法HBti - 2 飞机电棍基本技术要求HB5644 飞机燃油系统供输油泵通用技术条件HB5653HB5G55 航空导管识别标志HB6208 插头一锥管式空中加油系统通用规币5 术谓3. 1 可用燃油飞机为;事机状态、地面加满燃袖,发动机辑浓重供油箱油尽借号灯第一吹闪费时脐输出的油景。3. 2 不可用燃油航空航天工业部1989吁05-13发布198912-01实施HB!Z146-89 不可用燃油是除去可用燃油后,飞机中保留的燃油。3. 3 集液懵燃油集液槽燃油是将可用燃油除去后,可以从飞机集油槽放出的燃油
6、。3. 4 残留油残留油是放出集油槽燃油后仍保留在飞机中的燃油。3. 5 供油箱供油箱是直接向发动机供泊的油箱。3. S 输油箱输油箱是指输送燃油到另一个油箱的油箱。1.7 膨胀空间膨胀空间是指袖箱满油油面和将要溢人通气系统时油面之间的提供燃油热膨胀的空间-3. 8 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是附件和各分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压力。3. 9 检验压力可连续加到分系统或附件上验证分系统完整性的压力。在检验压力下,分系统及附件应正常工作而没有故障、永久变形和外漏。3.10 极限压力分系统和它的附件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当承受极限压力时,分系统或附件可不工作。但压力减小到检验压力时,分系统或附件应正
7、常工作。3. 1 热加油飞机在一台或儿台发动机工作或辅助动力装置工作时的地面加油。4 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4. , 性能4. ,. 1 一般要求4. ,. 1. 1 材料制造飞机燃油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应是优质的,并应与飞机的工作环境相适应。a.金属金愚应是耐腐蚀的,或者经过处理后能够在燃油、盐雾、潮温及大气条件下不被腐蚀。不同类金属不准用r-:9:榈紧密接触之处。镜、铜和铺及其合金制件以及镀有上述金属的制件禁止用于与煤油接触之处。b.燃油燃油系统及其附件的性能对于各种燃油可以是不同的。应按照基本燃油进行设计和系统校准,确定其全部性能。经常大量使用的燃油应确定为基本燃油,所有其它燃油应注明为代用或应
8、急燃油。当使用某种代用燃油或应急燃油而引起的性能降低或需要作特殊的维护工作以及有真它使用要求时,均应作出明确定规定。C.材料的耐袖性金属材料的选用应考虑燃油对它是否有腐蚀作用。非金属材料,如密封胶和软油箱等都应当是耐燃油的。2 HBjZ146-89 材料的耐油性应在附件研制阶段采用试验验证。4. 1. 1. 2 附件和系统设计应考虑水污染当使用的燃油没有防冰添加剂在燃油冷却到一11Oc时,在燃油中游离水的含量为O. 2cmJ /L的情况下燃油系统应正常工作。4.1. 1. 3 水污染情况下对系统工作的验证在规定的水污染条件下.系统工作应由系统试验和附件试验来验证。试验期间,冰的加速形成不应影响
9、活动零件,限流孔,引流孔的工作,不应堵塞金属阿或抽滤。4. ,. 1. 4 导管的安装在各种机动飞行情况下,在工作压力和检验压力的作用下,燃油系统的管路和附件发生变形后均不应与其它管路或结构相碰或摩擦。在静态情况下燃油系统管路和附件与其它管路、电缆或结构应有足够的间隙。这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保证。在间隙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个别部位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规定适当的检验方法及标志。动力装置处的燃油导管的有关要求应符合动力装置有关标准。防止燃油导管的摩擦或损伤应在飞行试验中验证c4.1. 1. 5 隔舱的排袖与燃油箱相邻的隔舱或容有燃油管路和附件的隔舱,应有排除水和漏泊的措施,以便把水和漏油排放到机外的
10、安全位置。隔舱排泄情况及适用性应采用地面试验来验证。4. ,. , . 6 油箱壁开孔处的密封穿过油箱壁的所有燃油管、软管或电缆均应采用密封式连接件,以便充分保证油箱的密封性。4.7 油箱壁开孔处密封性的验证油箱壁开孔处的密封性应通过对各种不同连接形式的组件的试验以及地面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4. 1. ,. 8 电搭接为减少电荷聚集特别是减少油箱内部的电荷聚集,燃油系统的导管和附件应有效地电搭接。燃油系统的电搭接应符合HB6-43。4.9 电气布线附件的电缆和引线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在没有编结的情况下直接与终端或电源相连接。4. 1. 1. 10 最小弯曲半径金属导管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HB4-
11、55。在有足够的保证质量的措施时允许减小导管的弯曲半径。4.11 热释压对于所有封闭的燃油管段及封闭腔都应采取在燃油受热膨胀时能世压的安全措施。合适的热释压装置应由飞机检验和附件试验进行验证。2 HB/Z146-89 4.1.1.12 外部燃油泄漏燃油系统不应有外部燃油泄漏.在2日报f期间不应有冒油、;世油现象。上述要求应由地面相飞行试验验证。4. 1. 2 发动机供油相输油分系统4. 1. 2. 1 供油的有放性燃油系统应保证飞机在各种地面和飞行条件下(包括极端条件和各种飞行情况不闽断地有效地向发动机供油e至少应保证在节列条件下向发动机可靠地供袖。a. IE常停祝姿态5b.起飞姿态FC.水平
12、飞行姿态(航线起落情况、最小重量、低窑、低速hd.着陆姿态接地), e.当着陆时可能达到的最大俯仰姿态,f.最大爬升事时所对应的姿态:g.最大俯冲率时所对应的姿态,h.最大读转速率时所对应的姿态;i.规定时间内的零、负过载飞行。发动机供袖和输油分系统中应尽量减少工作附件的数量,并应尽量减少这些附件可能的故障所带来的影响。还E立减少外部因素对燃油系统的影响。供油管路处应能防护由于维护、炮火、起落架卷入的扑来物以及其它设备的损坏而造成的损伤,尽量把更多的管路安装在油箱内部,并采用插入式附件减少油箱的进口、减少燃油系统的分解和精泊,尽量采用交流电摞或液压源驱动附件,所使用的附件能防止脏f阔的湾染包括
13、结冰)I 应尽量减少空气经供油管吸入发动机.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在飞机和发动机所允许的工作包线之内,燃油系统不应限制飞机性能就给发动机带来不利影响e当低油面姿态变化时,供袖泵吸泊口不应露出袖面。4. ,. 2. 2 供油有成性的验证向发现机供泊的有效性应在规定的条件下采用分析、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供输油系统的性能时,必须带虑到各种单项和多项故障影响燃袖系统工作的情况.供油有效性应通过燃油暴统模拟it险和飞行试跄验证.严重的姿态角在模拟台上进行试碰,动恋情况如爬升、攘转,非对称机动最好在飞机的飞行试验中进行。应注意给出严重状态组合的试验情况包括故障情况,4. .2.3 流量性能对
14、单发飞机、供油系统除7提供用于冷却方面的燃油流量和使燃油驱动泵运动的流量外,4 HBjZ146-89 还应提供00 %的东动机最大燃烟消辑率F的流埠M对多发飞机、供油系统必须至少能对另外一台处于全功罪状态的发动机提供交叉供油的流量。因此,发动机供讪系统应提供200%的发功机最大燃油消解率下的流量及冷却所需畏的燃油流量。4.1.2.4 流量性能的验证每台发动机供油系统的燃泊流幢性能应采用分析、模拟台磁及飞行试验进行验证。袖温、飞行高度和高度变化事对供油系统的供油能力影响很大,试验时应明确这些参数4. ,. 2. 5 抽眼供油发动机供抽系统在谩失油装动力的情况下,拙吸供油时.飞机在降低高度和减小提
15、动机油门状态的情况下应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快油分系缆在任-单项故障的情况下,分系统JE.提供足够的燃泊流量用以维排起飞功率茧最低飞行高度3000m0 4. .2.6 抽吸供泊的脸证抽吸供泊的性能采用地面模拟试验进行验证、试瞌应规定故障敬和最严重的试验参数.如严重的燃油温度、燃料的燕汽压以及油糠情况清惰的或脏的)。4.2.7 压力性能制定燃油系统压力要求时,必须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格度.防止由于偶然损伤、压力、冲击、疲劳或极端卫作条件而引起的潘湘、裂纹、破碎成损伤.供油条统检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二倍,极限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三倩.供烟系缆j芷能承受蓓的负压力。4. .2.8 压力性能的验证
16、系统的承压能力应用首飞前的组件性能和系统试验来验证-4. .2. 9 冲击压力发动机供输油系统中的冲击压力不应越过雄验压力。4. 1. 2. 10 冲击压力的验证发动讥供油和输m系统中的冲击压力应采用分析和地面试险进特.证.必须用敏感的测试仪糖测量冲击压力,应采用一退秒响应的压力传感器和与其相间响应的显示理及陆最仪。4. .2. 11 防止脏吻随燃油选人发劫机在制造新飞机现更换油箱时,在发现机开牵Htr必须对袖箱避行清悦。加油时燃油应给加1由车就地面加油设备吃分:过捕.应对加入到飞机的燃油进行严格检查、保tlE加入重Ij飞机中的燃油是糟糟的.袖tf.应尽量设置在发劫机上.如果在飞机供袖系统中设
17、世过浦器.它应处于供油管路中封闭开荣的r游,油据不应太细(问孔不小于04mm) 4. ,. 2. 12 燃柑1巾宵腋物程度的验证飞机燃油系统防止燃油中的如愤世入发动帆的能力,应采用附件试验和检查飞在n.巾的燃抽进行验证。HB;Z4S -89 4.2.13 发动机供油独立性在多发动机的飞机上,当切断任意一台发动机的情路时,不应影响其它发动机的供袖,因此要求对每台发动机都应有单独的供油箱和单独的供油路。对两台发动机的非战斗型飞机,两台发动机可共用一个油箱,但供油系统必须是各自确立的。4.2.14 发动机供油独立性的验证发动机供油油立性应采用分析法、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4.1.2.15 发动
18、机的交叉供油发动机供油系统应具有交叉供油的能力,对于多发动机飞机,应具有从任意一个供油箱到任意一台发动机或到所有的发动机的供油能力。对于单发动机的飞机应具有从任意一个供油箱到发动机的供油能力。4. .2. 1 S 发动机供油系统交叉供油能力的验证发动机供油系统交叉供油能力应在模拟试验台上在严重姿态条件下用试验碰证,在正常飞行条件下由飞行试验进行验证。4. 1. 2. 17 燃油的输送和管理对单座飞行员的飞机燃油的输油系统应保证燃油能自动地输送到供油箱,不应要求飞行员对控制程序、重心控制和油泵的工作有任何操作动作。对具有三个飞行员或一个空中工程师的飞机,可采用半自动化系统,使飞行员对输油顺序,袖
19、泵工作和交叉供油进行操作。在正常飞行条件下,该系统不能要求飞行员随时随地注意和作出反应34.1.2.18 燃油输送和管理系统的验证自动供油和控制装置应采用分析法,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4. ,. 2. 19 燃油重心化。燃袖在消耗过程中必须控制燃油消耗顺序,保持飞机平衡所要求的重心在一定范围内变燃油系统应以最简单的用油顺序来保证重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设汁燃油管理系统应考意系统的故障状态以及各种可能的载荷和飞行情况.燃油管理系统所保证的重心范围不应限制飞机的机动或飞行剖面。4.2.20 燃油重心的验证果用机上地面试验或系统模拟试验台的试验来验证燃油的重心变化。试验时应模拟单面发动机不工作情
20、况和抽吸供袖情况,并应尽量模拟飞机条件和油门状态。试验状态应包括所有可程安装的副油箱和辅助油箱以及有效载荷状态。所有可能的燃油管理控制状态和最严重的飞机姿态情况。各项试验应在飞机正常飞行姿态的各种情况下进行。从发动机供袖系统管路中输出的燃油流量和压力均应满足要求,试验测得的辑油过程中飞机童心变化曲线与计算曲线进行比较。4. 1.2.21 燃油重心警骨当燃油不平衡将导致飞机重心离开所允许的范围时,燃油不平衡警告装置向飞行员发出6 HBjZ146-89 警告,为保证安全可不做机动或改变飞行状态,如进场和着陆。重心不平衡警告系统应尽量姐立于油量测量系统,并应能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04. .2.22 燃
21、油重心警告系统工作性能的盼证燃油重心警告系统的主作应采用分析法和地面试验进行验证。4.1.2.23 低油面警告每个发动机供油箱都应有低油面警告装置,其它所有油箱或油箱组都应有油尽指示器。低油面警告装置及与真相连的电缆应独立于油量测量系统。该装置应能及时发出信号并能延时,免得因燃油晃动时使信号消失。各种单座飞行员的飞机其警告信号应尽量是音响和视觉两者兼有。并尽可能使该警告信号同时被用于打开输油活门,使所有可用油量都输到发动机供油箱。发出低油面警告信号时的余袖应能保证在最佳巡航状态和飞行高度下至少飞20min及一个正常下滑着陆和一次复飞所需的油量。4. .2.24 低油面警告装置发出信号时的油面验
22、证低油田警告装置发出信号时的油面应在地面试验中验证。警告油画下的可用油量,可用标定时测定的油量高度曲线确定或用称重法确定。其油量所能保证的飞行时间用分析法确定。4.1.2.25 输泊流量燃油系统中从输油箱输到发动机供油箱的输油流量应等于或大于发动机的耗油量。当发动机最大燃油消耗率很大而输泊流量难以满足时,允许输油流量不与发动机供油流量相匹配,所能允许的输泊流量应按照工作情况确定,但应满足在输油箱仍有可用燃油的情况下不应发出低油面警告的要求。当输油流量不够时,供油箱应能给以补充,并保证系统工作正常,飞机童心符合要求。4.2.28 输油流量的验证从输油箱到供油箱的输油流量应采用分析法和模拟台试验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146 1989 飞机 燃油 系统 通用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