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628-1999 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质量鉴定.pdf
《EJ T 628-1999 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质量鉴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J T 628-1999 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质量鉴定.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20. 20,29.160. 30 F69 备禀号;2386-1”E.J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 /T -628-1999 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质量鉴定Qualifying c。1ntinuousduty class tE motor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1998-12-30发布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EJ/T 628-1999 目次前言.EIEEE前言.“.”. v 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1 4 总则.2 5 鉴定方法.26 鉴定程序.3 7 模拟试验的模型.108文件”.附录A:提示的附录与安全级电动机和发电机质量鉴定
2、有关的美国标准.13 EJ/T 628-1999 前.1. 自本标准是对EJ628-92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型式试验(以下简称原标准)的修订,原标准参照采用美国标准ANSI/IEEE334-1974编制,对指导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引进和开发起了重要作用。IEEE对其标准334-1974作了两次修订,分别为1983年版和1994年版。特别是1994年版本与1974年版本比较有效大改动,将电动机的型式试验扩展为质量鉴定,型式试验只作为质量鉴定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地为核电国产化服务,经核工业总公司批准,决定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此次修订等效采用IEEE334一1994,技术内容等同,
3、编写格式和规则与GB/T 1. 1一1993相一致。IEEE 334-1994全文引用了IEEE标准IEEE101 1987、IEEE112-1991、IEEE117 -1974、IEEE275-1992、IEEE323-1983、IEEE344-1987、IEEE429-1972,并参照了ANSI/ AFBMA 9 -1990、ANSI/AFBMA11 -1990、NEMAMG 1 -1987和NUREG 1030。我国标准GB12727-91与IEEE323-1987技术内容等效,我国标准GB13625-92 与IEEE344-1987技术内容等效。因此本标准引用了我国的这两项标准。为了更
4、好地应用本标准,对IEEE101-1987、IEEE112 -1991、IEEE117一1974、IEEE275 -1992、IEEE429-1972进行翻译并出版译文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EJ628-92。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谢广壮、牛祝年。m EJ/T 628-1999 IEEE前.1-a 采用IEEE标准是完全自愿的,IEEE标准至少5年复审一次,超过5年的标准内容可能落后,使用者应自己检查所用标准是否是最新有效版本。IEEE 323 1983核电厂1E级设备的质量鉴定
5、规定了核电厂1E级设备质量鉴定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对IE级设备进行的鉴定,包括证明设备或部件在正常工况以及引发设计基准事件工况或由设计基准事件引发的工况下,能执行规定的安全功能。IEEE334-1994规定的要求可满足核电厂内各处的1E级电动机的鉴定,包括严酷环境和中度环境,对于中度环境条件,可认为地震事件是唯一的含潜在的共因故障的设计基准事件,其他工作条件可能也有影响。本次修订主要延续了IEEE334-1974,并试图更加全面地规定1E级电动机的鉴定程序,本次修订对前一版本IEEE334-1983的结构进行了改动,并在IEEE334-1974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明确和简化。本标准的意图是
6、指导开发试验和数据分析,以证明1E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有足够的能力执行其安全功能;讨论核电厂1E级电动机的鉴定要求及与此相关的工作条件,对确保报告数据的统一性和所有重要参数的试验值与要求值的直接比较提供指导。本标准适用于连续工作制电动机,不包括阀门的驱动电动机,间门驱动电动机的鉴定见IEEE 382-85核电厂安全有关电动阀门驱动装置的质量鉴定(译者注:IEEE382已修订为1996年版)。本标准规定的鉴定过程的最终结果可作为形成文件的证据,表明被鉴定的电动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例如鉴定寿命)后承受设计基准事件时能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鉴定寿命的实现需要制造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制造商对设备的设计和生
7、产负责。为支持设备的鉴定,制造商必须提供并保持文件,以表明在整个寿期内的规定工况下,电动机均能满足性能要求。文件必须表明设备在设计基准事故DBE)期间能执行其安全功能,如必要,还应使设备在设计基准事故后的环境中暴露一定的时间(设计基准事故可能在设备寿期内的任何时间发生),在此期间,该设备能执行其安全功能。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应向电动机和被驱动设备的制造商咨询,以便指导设备的适当应用、操作、贮存、安装和维护。维护指导必须鉴别具有下述特性的长寿命部件和材料,它们的鉴定寿命必须通过替换或补充来实现(如轴承和润滑剂等用户负责鉴别IE级设备和部件的应用,并规定工作条件和安全有关的性能要求。电动机与电源接口
8、的鉴定一般与电动机的鉴定分别进行,如用户要求在鉴定中包含接口,应将规定的要求通知制造商。用户负责按制造商的指导进行适当的应用、操作、安装和维护。不论鉴定是由制造商完成还是由用户或中介组织(如商贸服务组织)独立完成都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以保证提供使用的电动机的设计、制造、应用、操作、安装、运行和维护与鉴定v 过的电动机的设计保持一致。本标准是IEEE323一1983Rl990)所述准则在电动机鉴定中的具体表述,只遵守本标准不一定能保证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因为限制严重事故的后果是通过电厂构筑物、流体系统、仪表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整体功能来实现的,使用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保证本标准对其具体应用的适用性。VI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质量鉴定EJ /T 628-1999 代替EJ628-92 1 范围Qualifying continuous duty class lE motor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本标准规定了核电厂安全级。E级连续工作制电动机鉴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核电厂安全级连续工作制多相鼠笼式交流电动机的质量鉴定。直流电动机和其他类型交流电动机的鉴定也可参考本标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10、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727-91 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物项质量鉴定(eqIEC 780:1984) GB 13625-92 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抗震鉴定(eqIEC 980:1989) IEEE1l 101一1987热寿命试验数据分析导则IEEE 112-1991 多相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试验程序IEEE 117-1974 散绕式交流电机绝缘材料系统评价的试验程序IEEE 275-1992 使用预先绝缘模绕定子线圈的额定电压在6900V及以下的交流电机绝缘系统的热评价推荐方法IEEE429-1994 使用预先绝缘模绕定于线圈的额定电压在6900V及以下的交流电机密封绝缘系统的热
11、评价推荐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部件components 采用说明$l IEEE标准101-1987.112-1991.117-1994,275一1992,4291972的译文见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出版的译文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2-到批准1”“但实施1 EJ/T 628-1999 组成设备的物项(对于电动机,典型的部件包括定子线圈、转子、轴承、螺栓、电容器、内部热过载继电器、连接器、传感器、锁紧装置、密封、窥视窗、弹簧、开关等)。3.2连续工作制continuous duty 根据设计要求,带恒定的负荷长期连续运行(对于电动机,恒定负荷应在铭牌额定值范围内)。3.3接口int
12、erface 安全级电气设备与其他设备或装置的各种连接与联系(对于电动机,典型的接口包括与其机座和被驱动设备的机械连接、传递到电动机的力、电气连接、与冷却系统的连接以及与润滑系统的连接)。4 总则安全级电动机及其接口在整个安装寿期内应达到或高于规定的性能要求,这是通过质量保证大纲来实现的,该大纲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制造质量控制、质量鉴定、运输、贮存、安装、运行、维护、定期试验和监视。本标准涉及大纲的鉴定部分,给出电动机安装寿期内为保持电动机的鉴定水平所需要的维护、修理和监视。大纲中的所有步骤都需要严格的质量保证以确保相同型号电动机的制造(材料和制造过程与鉴定过的该型号电动机一致,并被恰当地使
13、用、安装、运行、维护和定期试验。质量鉴定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安全级电动机能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并且在假设的使用条件下不存在导致共因故障的失效机理。电动机的绝缘系统存在老化机理,为此应遵守以下规定:1)对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并存在明显老化机理的电动机,应按本标准确定绝缘系统的鉴定寿命32)对中度环境条件下使用且不存在明显老化机理的电动机,不必确定鉴定寿命,按本标准进行的质量鉴定应主要考虑地震之前的老化情况。轴承和润滑剂也有磨损和老化机理。本标准在实际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参考制造商的推荐给出替换和维护的时间要求。执行质量鉴定大纲的最终结果应形成文件,以证明电动机适于执行其安全功能。该文件的成文方式应使有
14、资格的人员能进行验证。本标准原则上也适用于改进或维修过的电动机的质量鉴定。5 鉴定方法电动机的质量鉴定可通过型式试验、运行经验、分析法或其组合来进行。s. 1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适合有明显老化机理的电动机的质量鉴定,把电动机放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证明它至少在要求的运行时间内能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s.2 运行经验在已知使用条件下已成功运行的电动机的设计数据,可作为类似电动机在同样或严酷2 EJ/T 628-1999 度更低的使用条件下进行质量鉴定的基础。这种鉴定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文件的充分性,该文件说明已有运行经验的电动机的使用条件、设备性能、维护情况以及它与被鉴定电动机的相似性。运行经验还可提
15、供有关老化特性、故障模式和故障率的外推信息。5.3分析用分析法进行质量鉴定要求对被鉴定的电动机有符合逻辑的评价或有效的数学模型。鉴定应包括由试验数据支持的定量分析和运行经验分析,还应包括实践经验或物理定律,以证明电动机能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安全功能,分析时应考虑老化影响。5.4综合法电动机的质量鉴定可通过型式试验、运行经验和分析法的组合来进行。鉴走过程中,某些部件的试验可用分析法补充或代替。6 鉴定程序电动机技术规格书是在中度或严酷环境中鉴定方法的基础,根据技术规格书来制定和实施质量鉴定大纲。6. 1 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电动机的技术规格书应明确指出其安全功能,要求执行这些安全功能时的使用条件
16、,技术规格书至少应包括6.1. 1 6. 1. 3的内容。6.1. 1 鉴定寿命目标应确定严酷环境中的鉴定寿命。6.1. 2 使用条件使用条件应包括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编制鉴定大纲需要额定值及其预期范围,以及包括设计基准事故(DBA)工况及其持续期间在内的极限值,除GB12727给出的典型使用条件外,电动机特定的使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h1)启动和运行要求F2)运行和非运行时间,包括工作循环描述F3)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包括瞬态和稳态极限值;4)电动机整个寿期内的负荷要求z5)正常和异常温度以及相对温度F6)正常和事故辐射;7)蒸汽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DBA);U化学喷淋E9)浸7(;10)其他
17、不利的环境条件p11)地震和其他振动z12)电气、机械和结构接口。6.1. 3 电动机性能鉴定大纲应证明电动机在负荷变化、速度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定组合情况下均能EJ/T 628-1999 启动、加速和运行。鉴定大纲应考虑给电动机供电的厂用电系统的各种特定组合,或调速电压与频率变化的各种特定组合。鉴定大纲应确保电动机在上述条件的极限情况下有足够的扭矩,这可通过电动机的性能试验和计算的组合来确定。6.2 中度环境中的鉴定要求在非核电气设施中有长期可靠运行历史的电动机,可在核电厂中度环境中保守地使用。运行历史包括在地震中的可靠运行,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中的A4,抗震的关键设计措施应确保:1)电
18、动机和被驱动设备维持轴线对中z2)对中的电动机和被驱动设备通过基座刚性连接以防止相对运动;3)基座不存在弹性介质E4)有足够的轴向负荷能力;5)当需要考虑振动产生的负荷时,在电动机与被驱动设备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中的A4。由于电动机设计的固有特性考虑了电磁应力、启动扭矩应力与负荷变化应力,电动机的内应力在正常运行时比地震应力大得多,因此电动机每次启动和加载过程中所承受的内应力远大于地震期间所承受的应力。若适当地使用和安装,这些特性使电动机对地震事件是固有稳定的。考虑到上述情况,对中度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机不需要把老化作为鉴定大纲的一部分执行。但鉴定大纲应包括z一一电动机的设计、
19、制造和试验应遵守适当的工业标准,见6.6和IEEE117、IEEE275、IEEE429、IEEE112以及附录A(提示的附录中Al,A2和A3;抗震鉴定(见6.13); 一电动机的设计、应用、运行和维护应是保守的,以满足所有的使用条件(例如:电源变化、负荷惯性、功率、电动机负荷等下的要求。6.3 严酷环境中的鉴定要求对严酷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机的质量鉴定应采用试验、试验组合或由试验支持的分析方法,试验可包括标准工业试验和专用于电动机的鉴定试验。仅包含单个不利环境参数(例如只有辐射的情况可采用分析法(见6.7);当环境变得更严酷或由多个环境参数对电动机造成叠加影响时,就应针对具体环境进行型式试验,
20、6.7 6. 13提供的分析技术可作为对型式试验的补充。型式试验的目的是证明设备在安装寿命终止时还能承受最不利的设计基准事故,并应保持运行或不失效,这就要求证明电动机在事故期间及事故后的带载运行能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功能。6. 3.1 型式试验计划应制定型式试验计划,见GB12727-91的4.3. 1. L 4 EJ/T 628-1999 6.3.2 型式试验模型本标准要求型式试验模型是一个实际使用的电动机,或按实际规格制作的包含各种基本部件(包括绝缘系统、绕组类型、过程、轴承、密封、轴封及其他必要的附属装置和设备)的模型。对基本鉴定大纲的后续补充试验可在部件或电动机相应部分的模型上进行,鉴
21、定试验应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模拟所有可能影响基本部件运行的设计基准事故。电动机和附属设备的试验应有代表性,应与被模拟电动机的材料及设计特性一致,且运行应力和负荷不低于实际情况。如果试验模型与实际安装的电动机有差异,鉴定报告应指出所有不能具体代表已安装电动机的材料、过程和特性,并论证这些差异是可接受的。注2被驱动设备施加在电动机上动态负荷的模拟方法推荐采用鉴定试验,试验中将电动机与同样的被驱动设备相连,或与电动机使用时要驱动的设备模拟件相连z在实际被驱动设备作为负荷不能实现时采用模拟件,但应尽可能真实地模拟。6.3.3 型式试验顺序推荐按下列顺序进行型式试验1)检查试验样机,验证其有效性和状况z
22、2)样机功能试验,确定其性能的基线数据,应采用足够的数据以证明电动机在电源极值如适用时的带载运行能力。按IEEE112的规定,在3)7)和9)之后,都应进行功能试验z3)如果绝缘材料存在明显老化机理,必须进行样机绝缘材料的热老化试验以确定鉴定寿命,见6.3. 4. 1的1)5);4)样机绝缘材料的机械老化试验,见6.3. 4. 1的6);5)样机的辐照(正常和事故辐照)试验,如果辐照剂量率对样机影响明显,则正常辐照试验应在第3)步前进行,见6.3. 4. 1的7)及6.7; 6)电应力老化试验,见6.3. 4. 1的8);7)抗震试验(如适用,见6.3. 5; 的设计基准事故试验(如适用,见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J 628 1999 核电厂 安全 连续 工作制 电动机 质量 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