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5108-1999(条文说明)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pdf
《DL 5108-1999(条文说明)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5108-1999(条文说明)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pdf(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p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主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命咆片也i锐、住2000北京目次3 总则.101 5 重力坝布置.102 6 坝体结构和世水建筑物型式.106 7 世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8 结构计算基本规定.120 9 坝体断面设计.124 10 坝基处理设计.133 11 坝体构造.142 12 坝体防裂及温度控制.148 13 观测设计.153 100 3总则3. O. I 本规范按照GB50199(简称(水工统标川的规定,对SDJ21 7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施及其1984年补充规定(简称原规范
2、)的设计原则进行了修订,并根据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增加了有关内容。3.0.2 按本规范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的DL5077、DL5073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标准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的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标准混用。当设计坝顶桥或通航建筑物时,可引用相应有关设计规范。3.0.3 关于坝高分类,原规范的规定仍然适用,因为我国现行SDJ218-8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的坝高分类与此相同。到目前为止我国巳建成装机容量15MW、坝高70m以上的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有26座;碾压泪凝土重力坝4座,在建7座。按已建成的坝统计,坝高70m以上的坝仅占13%左右。日本坝、工设计规范09
3、78年)规定:该规范对高度15m以上的混凝土重力坝、中空重力坝、拱坝和填筑坝的设计提供总的准则。对于特别高的坝或特殊情况的坝,必要时须作进一步的专门考虑。美国垦务局设计标准2号混凝土坝一一重力坝(1967年)对重力坝坝高分类:低坝30.49m (100英尺),中坝30.49m 91. 46m (100300英尺),高坝91.46m (300英尺)。经以上分析并考虑到为今后坝工设计规范留有余地,仍维持原规范规定。101 5重力坝布置s. 0.1 一般在坝型选定后考虑坝的布置。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相比具有施工快、工期短、节省水泥等优点。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层面多,处理不好易形成渗流通道
4、,影响坝体的抗滑稳定。因此,应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坝型。s.0.2 坝体是枢纽建筑物中的一部分,因此坝体布置应结合枢纽全面、合理地安排坝上各种建筑物的布置问题。泄洪建筑物往往是影响枢纽布置和其它建筑物安全的关键,若解决不好,会影响枢纽的正常运行,如发电、航运、过木等,冲刷其它建筑物及岸坡,甚至危及大坝安全。国内曾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况。故本条规定,应首先考虑世洪建筑物布置。s.0.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以引水式或地下式厂房为佳,坝后式厂房次之。坝后式厂房坝内埋管采用水平布置可减少常态混凝土的提筑厚度,为上部或两侧的碾压混凝土铺筑创造条件。中、低坝以采用坝内底部埋管布置为宜,高坝以采用坝内上部埋
5、管下接坝后背管为宜,其进水口均宜布置在坝上游部分常态混凝土内与“金包银”常态混凝土防渗层相结合。s.0.4 主要根据国内外的设计运行经验总结。狭窄河道上的高坝,溢流坝与厂房重叠布置的工程实例见表10表1国内外水电站溢流坝与厂房重叠布置的工程实例电站建设或坝高装机最大泄洪厂顶单宽流量国家建成年坝型容量流量落差厂房型式名称份m 万kWm3/s 回3/(sm) m 上犹中国1955 空腹重67.5 4 1. 5 4940 32 82.3 溢流坝坝江1961 力坝内厂房枫树中国1970 宽缝重93.5 2 7. 5 8850 47 113. 5 溢流坝坝坝1983 力坝内厂房102 续表电站建设或坝高
6、装机最大泄洪厂顶单宽流量国家建成年坝型容量流量落差厂房型式名称份m 万kWm3/s m3/(s m) m 1976 空腹重溢流坝坝牛路岭中国90.5 4 2. 0 10845 45 148.0 1986 力坝内厂房5222 1970 拱形重(厂顶溢流)厂顶溢流乌江渡中国165 3 21. c 100.8 201 1983 力坝10444 厂前挑流(厂前挑流)1957 宽缝重4 7. 5 新安江中国105 13440 58.75 76 厂顶溢流1965 力坝自7.251976 宽缝重池潭中国78 Z 5.0 8520 43. 0 94. 7 厂顶溢流1980 力坝1986 漫湾中国重力坝132
7、1996 陆25.022000 262 厂前挑流托克托前苏1160 1978 重力坝215 陆30.0110. 9 58.0 厂顶溢流古尔联(设计洪水安东伊保加瓦诺1969 重力坝145 2060 98.5 60 厂顶溢流维奇利亚1 1.85 那格鲁法国重力坝llO 4000 60 83 厂顶溢流4 2.3 宽阔河道上的中、低坝用河床式厂房,高坝用坝后式厂房。溢流坝、过坝建筑物、冲沙闸等可分开布置,困难较少。两岸坝接头,如果当地有土石料,且地质条件较差时,宜选择土石坝接头;当地质条件较好时,可经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工程实例见表2o103 表2国内外若干宽阔河道上重力坝枢纽布置实
8、例电站名建设具帧高顶长装机容量称国家建成年坝理m 口1万kW枢纽其它建筑物份宽缝重力坝后厂房泄水底孔,升船1955 1121 丹江口中国坝两岸土84. 5 6 15 1973 (1353) 机,左、右岸土石坝折向上游石坝重力坝面板厂房,冲孔,船闸,左、右1985 1084 铜街子中国82 4 15 岸面板堆石坝左岸折向上1995 堆石坝(570) 游共长570mI黎、f河床式厂房,左、有1970 19 12. 5 葛洲坝中国混凝土闸坝53. 8 2606 岸土石坝接头,1、2、3#1991 2 17. 0 船闸,冲沙闸1958 宽缝重力坝2 5.72 河床式厂房,船闸,有岸土西津中国41 83
9、3 1966 有岸土石坝2 6.0 石坝接头1“、2厂房溢流坝,有岸委内堆石坝呈弧形,左岸堆石坝1963 10 29.5 古里重力坝162 1400 呈倒弧形,两岸堆石坝长共瑞拉1986 10 71. 2: lOkm,整个坝轴线呈倒“I,”型9 12. 5 1 U、2挝、俨厂房,蓄能厂1942 3 60.0 大古力美国重力坝168 1592 房,溢流坝,有坝肩坝轴线与1981 3 70.0 主坝轴线成64夹角6 5.0 5.0.5 开敞式溢流孔具有较大的世洪能力,且闸门开启方便,又便于排漂浮物,故推荐。泄洪设施设计应满足:能安全宣泄校核洪水;不影响下游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
10、没对溢流坝的宽度和消能方案选择都是决定因素;溢流孔尺寸,应根据坝段分缝,选择统一宽度,简化设计。5.0.6 本条基本保留了原规范第9条的内容,并规定挑流消能的104 挑流水舌应不影响其它建筑物的安全和运行,必要时,应设置导墙是根据国内一些工程运行经验提出的。有的工程用挑流消能,存在冲刷岸坡影响坝肩稳定,或影响电厂运行、厂房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问题。s. o.冗对原规范第11条,根据世水孔的功能作了泄洪孔和放水孔的分类,分别提出了设置条件。s.o.s s.o.9 基本保留原规范第12、13、14条的规定。s. 0.10 保留原规范第16条的规定外,并对过坝建筑物的进出口提出了要求。若船闸或升船机上游
11、引航道入口靠近泄洪建筑物或水电站的进口,当泄洪或发电时,水面会产生侧向流速影响船只的横向稳定。船只下游出口,靠近泄洪建筑物或厂房尾水出口时,船只会受到回流的影响。s. 0.11 本条基本保留了原规范第7条的内容,并规定了大、中型工程枢纽布置模型试验的要求。105 6 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6. 1一般规定6. 1. 1 原规范只提出按经济断面来确定坝体结构的布置,本规范则提出了根据整座大坝进一步总体优化的要求。近年来,不少重力坝已采用该方法,为优化奠定了基础。6. 1.2 本条强调各坝段的上游坝面应协调一致,主要是上游止水、廊道等布置的一致性,以便改善坝体的受力状态。下游面的外形,从外观的要
12、求也宜基本保持一致。6. 1.3 本条规定重力坝应根据DL5073进行抗震设计。6. 1.4 本条规定重力坝应根据DL/T5082进行抗冰冻设计。6.2 非溢流坝段6.2. 1 本条根据已建混凝土重力坝的剖面,规定了三角形基本剖面顶点的位置,使坝体剖面具有可比性。6.2.2 原规范第20条规定了坝顶高程应高于水库静水位,但未给出水库静水位的明确定义,为此,本规范作了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的规定。6.2.3 本条规定了确定非溢流坝段坝顶宽度应考虑的一些因素。我国一些已建、在建重力坝的坝顶宽度见表3。表3我国部分已建、在建重力坝坝顶宽度坝名坝高m坝顶宽度m坝名坝高m坝顶宽度m镜泊湖IO. 9 2
13、. I 新安江105 8. 5 石塘38.9 5,4 三门峡106 20. 2 黄坛口44.0 4, 5 大广坝份57 8. 5 参窝50.3 6.0 锦江骨62.65 7.0 丰满91. 7 9.0 江埋128 12. 0 106 续表坝名坝高m坝顶宽度m坝名坝高m坝顶宽度m纪衬22.0 4, 0 水丰106 8. 5 沙漠口40.0 1.1 湖南镇129 7. 0 富春江47,7 9.1 荣地幡57 s.o 古囚71. 0 6. 0 棉花滩钊111 7.0 水口101 18.0 五强溪85.83 8. 0 注2带“骨”者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常态混凝土非溢流坝段的坝顶宽度变化较大,而碾压棍凝
14、土重力坝的坝顶宽度变化起围较小,但最小宽度常态混凝土重力坝较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小。6.2.4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当坝体内设有发电引水管、泄水孔等设施时,应充分考虑进水口闸门槽布置和启闭闸门的方便,因此规定游折坡点高程应结合这些设施进水口的布置一并考虑。对整体式重力坝,考虑到坝体横缝灌浆后上游的水荷载将由悬臂梁和水平梁共同承担,下游坝坡可稍陡,但需经计算分析后确定。实体重力坝的上游坝坡,不宜缓于1: o. 2,否则会在满库时,坝踵处的应力明显减小,有时达不到规定的设计要求。当坝体设置纵缝时,考虑纵缝的影响,上游坝踵会出现较大的拉应力,需在上游面加压重混凝土,才能消除,增加了工程量和投资
15、,所以考虑到上游坝坡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坝坡不宜太缓。6.2.s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使用大型运输和摊铺机械连续挠筑、用振动碾碾压,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优点,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的要求,采用通仓浇筑,不设纵缝,横缝也是在平仓或碾压后用切缝机切割,体型上就应力求简单化,以方便施工。6.2.6 宽缝重力坝因形心偏向上游,应力条件较实体重力坝有利,因而在相同条件下,上游坝坡可稍缓。宽缝宽度根据我国已建宽缝重力坝的实践经验,宽缝过大时,迎水面将出现水平拉应107 力,以致形成劈头裂缝,故仍维持原规范规定,取坝段宽度的20%40%;对有引水管、泄水孔、导流底孔等大孔洞的宽缝重力坝段,其结
16、构受到削弱时,宽缝宽度应经过论证确定。6.2.1 本条保留原规范第23、24条的规定。6.2.8 基本保留原规范第25条的规定,并补充了有关宽缝顶部高程的要求。6.2.9 6.2. 10 根据已建工程的实践对空腹重力坝的体型作了规定。6.3溢流坝段6.J. 1 原规范推荐采用幕曲线,近年来修建的一些工程大多采用,该曲线具有堪面负压小,流量系数大的优点,特别是WES曲线具有与各种上游坝坡相衔接的特点,并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给出了大量成果,便于使用,因此,本规范推荐该曲线。除此而外,70年代以来,有限单元法也作为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到流体力学领域,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
17、成果。但目前已有的各种解法以二维理想势流的假设作为基础,将问题转化为拉普拉斯定解问题,通过选取某一相应的泛函,并应用固定区域或可变区域、可变流量的变分原理,进而转化为求解一系列线性方程组或一个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不过,实际溢流坝段溢流时,由于水的蒙古性、坝面糙率等的存在,必然要考虑边界层及沿程能头损失;此外,还要考虑实际滥流时闸墩等边界的影响,因而必须建立三维溢流计算模型。如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水道试验站的堪面负压试验成果就完全可看出(见附录A)实际堪面上的压力分布是不一致的,其最大的负压出现在靠近闸墩的埋顶部位,这就说明,目前的数值计算成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今后一旦建立三维溢流计算模型,仍然是一
18、种好方法,因此,本规范也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6.J.2 原规范中曾规定选择溢流坝的堪面曲线,应符合如下条件:1)常遇洪水位闸门全开时不得出现负压;108 2)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出现的负压不得超过39.8lkPa 6 9.8lkPa; 3)正常蓄水位或常遇洪水位闸门局部开启时(以运行中较常出现的开度为准,可允许有不大的负压值,应在设计中经论证确定。鉴于我国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在丰满溢流坝进行原体现测时发现负压值在79.8lkPa以内,未发生空蚀破坏,1976年出版的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水力设计准则中则明确规定:“溢流堪的定型设计水头的选定,应使在可能的最大水头时,垣顶最小水压力不低于一6.19.8l
19、kPa,以保证运行时不发生空蚀现象。”为此,本规范将原规范的前两个条件合并为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堪面出现的水压力不得低于一69.8lkPa。至于正常蓄水位或常遇洪水位闸门局部开启时,因运行机会多,应避免空蚀影响,宜仍保留原规范第3条的规定。6.J.3 原规范第30条提出溢流坝的反弧段应结合下游消能设施统一考虑,但只给出相应于挑流消能衔接的反弧段半径范围,未涉及到底流、扉流消能衔接反弧半径的表达式。为此本规范对挑流仍维持原规范的规定;底流衔接时的反弧半径推荐周文德在明渠水力学中推荐的公式;扉流衔接时的反弧半径取自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推荐的选择范围,该范围是根据乌江渡、安康、石泉、宝珠寺、宝鸡峡、
20、板桥、潘家口、偏窗子、大黑汀,古阿伐博、城山、烟剃第一、大乌、佐久间、布格斯岛、中心山、克拉克山、大古力、绿斯博罗、首闸岩、穆尔多克、本思森林、斯图尔瓦尔特图、原野河、达维斯共27个工程实际尺寸或试验成果确定的,有充分的经验依据。6.J.4 6.J.s 保留原规范第31、32条的规定。6.J.6 按DL/T5082对原规范第33条作了修改。6.J.7 6.J.8 保留原规范第34、35条的规定。6.4坝身泄水孔6. 4. 1 本条对坝身泄水孔的布置原则作了一些综合性说明。109 6.4.2 坝身泄水孔按其设置的高程可分为中孔和深孔(包括底孔)两类。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无压孔和有压孔的都有。有
21、压孔水道中的压力与流态较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空蚀破坏,但衬砌所需费用较大,工作门与检修门分设两处,运行管理也不方便,枫树坝和云峰等工程采用有压深孔。无压孔进口压力段很短,水头损失小,明流段水力条件明确,砌衬所需钢材较少,但进口段门槽处体型不连续,明流段不易稳定,易产生空蚀破坏。我国对短进水口无压孔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龚嘴、丹江口、刘家峡水电站右岸泄洪洞,八盘峡泄洪闸,石泉、宝珠寺水电站左底孔,葛洲坝水利枢纽三江冲沙闸等20多个工程均采用了元压孔,效果良好。两种坝身泄水孔各有优缺点,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但不论选用哪种孔口,均应避免有压流与元压流交替出现,因为这会使孔内水流的动水压
22、力、流速与流量等水力因素产生周期性变化,对泄水孔的受力状态、泄流能力、出口消能等都将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6.4.3 本条强调无压孔在平面上应布置成直线,以力求水流的稳定,如果必须成弯道,应慎重布置并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6.4.4 本条保留了原规范第38条中有关元压孔孔顶安全余幅的要求,此外也补充了我国近年来对元压孔体型尺寸的研究与工程实践上行之有效的成果。6.4.5 本条规定了有压孔的体型布置。6.4.6 649 保留原规范第3942条的规定。6.4. 10 坝内导流底孔和溢流坝面同时过流时,由于导流底孔出口闸门槽顶部进气不畅造成门槽下游孔顶部位空蚀,此外,导流底孔进口段因闸门门槽顶部进水,
23、也会导致底孔边墙空蚀。此种现象以往在丹江口、盐锅峡坝汛期导流运行时发生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今后设计中重现,仍保留原规范第67条的规定。6. 4.11 保留了原规范第43条的部分内容。110 7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7. I一般规定7. I. I 保留了原规范第44条规定。7, 1.2 规定了世洪建筑物等级应按SDJ12一78及补充规定确定,泄洪标准应按GB50201的规定确定。1. 1.3 保留了原规范1984年补充规定第2条的内容。7. 1.4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计算,保留了原规范附录一所列的大部分计算公式。对护坦、鼻坎上脉动压力估算公式及护坦上消力墩所受冲击力计算公式不列入本规范,应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108 1999 条文 说明 混凝土 重力坝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