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580-2008 肉用种绵羊生产技术规范.pdf
《DB11 T 580-2008 肉用种绵羊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580-2008 肉用种绵羊生产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XXX-XXXX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DB11/T 5802008 肉用种绵羊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at-type breeding sheep production 2008-07-24发布 2008-11-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580200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种羊场建设要求.2 5 引种要求.2 6 饲料.2 7 选育.2 8 繁殖.3 9 饲养管理.4 10 羊场日常管理.5 11
2、 生产档案.5 12 防疫.5 13 治疗.6 14 消毒.6 DB11/T 580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制定。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云鹏、路永强、韦海涛、谢实勇、肖炜、王晓凤、史文清、张利宇、蒋益民、张建伟。 DB11/T 5802008 1 肉用种绵羊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用种绵羊生产的羊场建设要求、引种要求、饲料、选育、繁殖、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生产档案、
3、防疫、治疗、消毒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取得或准备申请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肉用种绵羊场种绵羊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T 816 肉羊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
4、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148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150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 5151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DB11/T 399 肉羊生产技术规范 DB11/T 575 种羊场建设规范 种畜禽管理条例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公羊 stud ram 经生长发育、体型外貌、配种记录、后裔生产性能等鉴定合格的种用公羊。 3.2 种母羊 breeding ewe 经一胎产羔鉴定成绩合格,留作种用
5、的母羊。 3.3 育成羊 hogget sheep 断奶至初配前鉴定合格,留作种用的羊。 3.4 羔羊 lamb DB11/T 5802008 2 断奶前幼羊。 3.5 羊群结构 structure of flock 各类羊在羊群中所占的比例。 3.6 饲粮 feed 羊采食用于生长发育的各种饲草、饲料。 3.7 最高残留限量 the maxial residual level 停药后,存在于动物体表或体内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浓度(以鲜重计,表示为mg/kg,或g/kg,g/L)。 4 种羊场建设要求 按DB11/T 575的要求执行。 5 引种要求 按照GB 16567、DB11/T 39
6、9中相关要求执行。 6 饲料 6.1 饲料原料 按照GB 13078标准执行。 6.2 饲料添加剂 安全卫生要求按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按照NY 5037标准执行。 6.3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 按照NY 5150规定执行。 7 选育 7.1 性能测定与记录 7.1.1 测定条件与要求 7.1.1.1 选留种羊均需有性能测定记录。进入基础群的个体应保持连续、系统的生产记录。 7.1.1.2 参加测定的个体应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缺陷和遗传疾患。 7.1.1.3 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7.1.1.4 保证充足的饮水,适宜的温度、湿度。圈舍、运动场、光照、
7、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7.1.1.5 测定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 7.1.1.6 指定主管技术的场长或负责繁育工作的技术员专门负责测定和数据记录; 7.1.1.7 建立种羊选育技术档案(按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 7.1.2 测定与记录内容 7.1.2.1 必测性状 a) 体重(出生重、3月龄断奶重、6月龄体重、周岁体重); b) 总产羔数(窝产羔总数,含死胎、木乃伊、畸形羔等)。 7.1.2.2 选测性状 a) 体尺(体高、胸围、管围); b) 周岁GR值(第11和第12肋骨间离背线11cm处脂肪厚度,B型超声波活体测定); DB11/T 5802008
8、3 c) 窝产活羔数。 7.2 种羊鉴定 按照品种标准和等级标准,结合系谱资料、测定成绩进行断奶鉴定、育成羊鉴定。断奶鉴定、育成羊鉴定分别在3月龄和68月龄进行。特一级公羊在2周岁时进行复查鉴定以确定其终生等级。 7.3 遗传评定 对进入基础群的种羊,在2周岁以后每年后进行后裔测定。 7.4 选留与淘汰 按照品种标准,结合性能测定和系谱资料选择后备种羊。入选基础群的个体应完全符合本品种标准,鉴定等级在一级以上。 基础群成后种羊根据后裔测定、生产成绩、使用年限等综合考虑,选择淘汰,淘汰率不低于20%。 7.5 种羊登记 7.5.1 登记程序 a) 市级良种登记主管部门组织种畜禽监督员和其他有关技
9、术人员,组成专门的良种登记小组,对成员培训后,统一掌握标准,开展良种羊登记。 b) 对符合登记条件和标准进行登记的种羊,要确认标识并填写登记表,登记表一式二份(上报市级良种登记主管部门一份、自留存档一份)。登记应符合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规定。 c) 经市级良种登记主管部门审核,符合要求的,纳入良种登记数据库、登记造册,报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对外公布。 d) 已登记个体如两年内无后代进行登记的,取消登记资格。 7.5.2 登记范围 a) 符合品种标准,综合鉴定等级在一级以上(包括一级),健康无病、繁殖力正常、6月龄以上的母羊和8月龄以上公羊。 b) 登记工作启动一年后,再登记的种羊应是良种登记
10、种羊的后代。 7.5.3 登记内容 a) 良种登记的种羊采用一羊一表,记录其终生生产情况。 b) 基本情况:场名、品种、类型、个体编号、出生日期、出生地、综合评定等级、登记时间等基础情况。 c) 系谱档案:应有父、母和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系谱记录,并且要有父、母生产性能的完整资料。首次参加登记的种羊在系谱不全的情况下,经鉴定符合登记范围的种羊可以建立系谱档案,逐步进行完善。 d) 生产性能:体尺、体重、繁殖性能。 e) 个体标识:统一耳标编号。 f) 流转情况:登记种羊的转让、出售、死淘等。 8 繁殖 8.1 配种的基本要求 8.1.1 种公羊达周岁以上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进行精液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580 2008 肉用 绵羊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