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308-2005 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DB11 308-2005 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308-2005 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83.140.99 G 47 备案号:17215-2005 1七习毛市士也E)R 方标;住D811/308-2005 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s for Synthetical Material Surface of Outdoor Track and Field area 2005-07一22发布2005-09一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 1/ 308-2005 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5检验方法.36评定方法.3附录A(规范性附录)
2、一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4附录B(规范性附录)挥发性甲苯二异氨酸醋的测定.7附录c(规沮性附录)_苯系物的测定.9附录D(规范性附录)可溶性重金属的测定.12附录E(规范性附录)冲击吸收的检测.14附录F(规范性附录)垂直变形的检测.16附录G(规范性附录)抗滑值的检测.17OB11/308-2005 目。吕本标准第4章中的4.1条为强制性标准项目,其余为推荐性条款。目前,我国室外田径场地主要铺设以聚氨酶为主的面层合成材料,其具有全天候、维护方便和耐久性好的特点,随着面层合成材料的普及使用,特别是在学校中的广泛使用,面层合成材料本身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标准侧重于面层合成材料
3、环保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同时,也对面层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力求全面地评价面层合成材料的性能,指导生产厂家重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华、熊伟、夏敏、关素芹、李志实、郑华林、田小青、戚小京、王欣欣、姜莓。II D811/308-2005 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评定方法
4、。本标准适用于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室外田径场地合成面层材料的环保指标检验,不包括人造草皮、弹性安全垫、聚氯乙烯(PVC)面层等多种合成材料面层。篮球、排球等球类场地面层合成材料的检验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4833-1993 塑胶跑道JTJ 059-1995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3 术语
5、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非渗水型合成面层impermeablesurface 表面层封闭,表面水无法渗入的田径场地合成面层,采用合成材料与橡胶颗粒混合铺设,称为混合型:也可以采用基层为渗水的橡胶颗粒层,表面层为非渗水的合成材料层,称为非渗水复合型。3.2 ;参水复合型合成面层osmotic surface 表面层不封闭,表面水可以渗入的田径场地合成面层,基层采用惨水的橡胶颗粒层,表面层为渗水的喷涂层,成为渗水复合型。3.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total volati le organic compounds 合成材料中可挥发到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丙酣、丁酣
6、、正己;皖、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环己酣、十;皖等。3.4 挥发性甲苯二异氨酸醋TDIvolati le toluene di isocyanate 合成材料中未反应完全,可挥发到空气中的甲苯二异氨酸酶单体的简称。3.5 苯系物BTEX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xylene 合成材料中可挥发到空气中的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等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3.6 可溶性重金属solubleheavy metal 合成材料中或表面上存在的可溶出的铅、求等重金属。3.7 冲击眼收KAshock absorbency
7、 地面系统具有的对冲击力吸收特性,可造成反弹力减少。0611/ 308-2005 3.8 垂直变形5t Vv vert i ca I deformat i on 地面系统受重物冲击而造成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瞬时变形。3.9 抗i骨值Kh潮湿状态下的合成面层抗滑能力。4 技术要求4.1 环保指标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环保指标见表1。表1合成材料环保指标序号检测项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TVOC)含量,mg/m3 2 苯系物,mg/m3 3 挥发性甲苯二异氨酸醋CTDI)含量,mg/m3 4 隶,mg/kg 5 铅,mg/kg 4.2 物理机械性能指标4.2.1 混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混
8、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2。表2混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序号项目名称硬度(邵氏)度2 回弹值(0/0)3 压缩复原率(0/0)4 抗拉强度MPa5 扯断伸长率(0/0)6 阻燃值4.2.2渗水复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的指标渗水复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3。限量值10 2 运0.2主三290 性能指标4560 注20二主95二三O.7 90 I级表3渗水复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楠性能指标序号项目名称性能指标冲击吸收(0/0)3550 2 垂直变形Cmm)O. 61. 8 3 抗拉强度MPa二三0.44 扯断伸长率(0/0)40 5 抗滑值二474.2.3非渗水复合
9、型面层合成材料的指标非渗水复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4。2 备注24 h均值|24 h均值i24 h均值D811/ 308-2005 表4非渗水复合型面层合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序号项目名称性能指标冲击吸收(%)3550 2 垂直变形(mm)O.61.8 3 抗拉强度MPa注0.54 扯断伸长率(%)二主405 抗滑值二三475 检验方法5.1 总挥发性高机化合物(TVOC)检验方法按附录A进行。5.2 苯系物(BTEX)检验方法按附录B进行。5.3 挥发性甲苯二异氨酸醋(TDI)检验方法按附录C进行。5.4 可溶性重金属检验万法按附录D进行。5.5 面层合成材料物理机械项目的检
10、测试样材料制备和检测按GB/T14833进行。5.6 冲击眼收检验方法按附录E进行。5.7 垂直变形检验方法按附录F进行。5.8 抗j骨值检验方法按附录G进行。6 评定方法室外田径场地面层合成材料应当进行环保和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检验方法按照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的方法进行,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技术要求,合成材料检测结果为合格,其中任何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要求,合成材料的检验结果为不合格。3 D81 1/ 308一2005附录A(规范性附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A. 1 原理合成材料在环境舱中释放出多种有机化合物,用吸附管(Ten阻)采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样
11、品。采样后,将吸附管加热,解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A. 2试剂A.2.1 丙酣色谱纯。A.2.2丁酣色谱纯。A.2.3正己烧色谱纯。A.2.4苯色谱纯。A.2.5 甲苯色谱纯。A.2.6 乙苯色谱纯。A. 2. 1对二甲苯色谱纯。A.2.8 间二甲苯色谱纯。A.2.9邻二甲苯色谱纯。A.2.10苯乙烯色谱纯。A.2.11 环己嗣色谱纯。A.2.12十一皖色谱纯。A.3仪器A.3.1 环境舱(lm勺,空气交换率为1旷/h。A.3.2 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0A.3.3 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C
12、HP一1)A.3.4 空气来样器,流量:0 L/min一1.5 L/mino A.3.5 Tenax吸附管。A.3.6 气体进样针:量程。L-500L。A.3.1 注射器:100mL. 5支。A.3.8 热解吸器。A.4 气相色谱测定条件A. 4. 1 色谱柱:大口径毛细管柱HP-150 mXO. 53 mm A.4.2 色谱柱温度:初始温度40.C,恒温10min,再进行程序升温,升温速率10.C/min,最终温度25O.C,保持5mino A.4.3 检测器温度:260.C A.4.4 汽化室温度:220.C A.4.5 载气流量:1. 2 mL/min 4 DB11/308-2005 A
13、. 5 试验步骤A. 5. 1 样晶的规格和采集样品尺寸为500mmX 500 mm , 1块,厚度不小于(l3:!:2)阳。固化时间超过15天。样品在恒温25C、恒湿50%的环境舱内放置24h,用Tenax管以0.5L/min流量采集20mino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A. 5. 2 仪器准备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开启仪器。A. 5. 3 参数调整根据色谱测定条件规定的参数要求进行调整,使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分离效率均处于最佳状态。A.5.4 标准气体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A. 5. 4. 1 标准混合储备液的配制称取各色谱纯试剂1mL进行混溶,配制成混合储备
14、液。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各物质的百分含量。Xi % = M;lC M总-M瓶).,. .CA.l ) 式中:Xj%一一-i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Mj一一称取i组分试剂的质量Cg); M总一一-混溶后称取总重Cg); M瓶一一空瓶质量Cg); 注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5.4. 2 标准气体的配制称取10mg左右标准混合储备液用移液针打入100mL注射器中,通过百分含量计算出各物质在注射器中的浓度。待其挥发完全后再从中取气100L、200L、40011L、打入另外三个注射器中。各物质在注射器中的浓度通过下式计算。Cj = CXj % X M )/100 . (A.2) 式中:Xi%一一-i
15、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Cj一一i组分试剂在注射器中浓度(11 g/mL) ; M一一称取混合储备液的质量(g); 100一一注射器容积(mL); 注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 5. 4. 3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气体进样针分别取三个不同浓度注射器中气体500L进行色谱分析,记录峰面积或峰高,并以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以对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A.5.5 样品的测定采气后将Tenax管插入热解吸器进行热解吸,解吸条件:温度300C;时间10min;流速40mL/min; 载气为高纯氯气。用氯气将待测物吹扫至100mL注射器内。取500L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各组分的色谱图和色谱数
16、据。A. 6 结果计算A. 6. 1 单组分有机化合物的计算材料i组分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按下式进行计算。VOCi = (CiX 100)/10 . . . (A3) 式中:5 0811/ 308-2005 VOCj一一材料i组分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mglm3); Cj 一一通过标准曲线求得的注射器中i组分有机物浓度(g1mL);100一一注射器容积(mL); 10 一一气体的采集量(L); 注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6.2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计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式(3)计算出的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和。A. 7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
17、均值的15%。A.8 其他1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标准色谱图,见图A.1、图A.2o5 4 1 23 11 |L 1一一丙酣;2一一丁酣;3一一正己炕;4一一苯;5一一甲苯:11一一十一皖图A.1 12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色谱图7 910 6 6-Z苯;7-一对二甲苯、间二甲苯;8一一环己酣;9-一苯乙烯;10一一邻二甲苯图A.2 第6、7、8、9、10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大标准色谱图6 D811/308-200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挥发性甲苯二异鲁在酸醋的测定B. 1 原理合成材料在环境舱中释放出多种有机化合物,用冲击式吸收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甲苯二异氟酸酶,采集后,与七氟丁酸酣进行衍生化
18、反应,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B. 2 试剂B. 2. 1 吸收液:在50mL水中加3mL盐酸和25mL二甲基甲酷肢,用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配制。8.2.2 氢氧化铀溶液:0.45 g/mL。8. 2. 3 甲苯:色谱纯。8.2.4 甲苯二异氨酸醋(TDI):色谱纯。B. 2. 5 七氟丁酸断:色谱纯。B. 2. 6 缓冲液称取27.7g磷酸二氢饵,用200mL水溶解,用氢氧化铀溶液调节pH至7。B. 3 仪器B. 3.1 环境舱门旷),空气交换率为1旷Ih。8.3.2 气相色谱仪(带电子捕获检测器)。B. 3. 3 空
19、气采样器,流量:0 L/min -5 L/mino 8. 3. 4 冲击式吸收管:2支。8.3.5 微量进样器:量程OllL10L。B. 4 气相色谱测定条件B.4.1 色谱柱:窄径毛细管柱D8-530 mXO. 25 mm 8.4.2 色谱柱温度:180C 8.4.3 检测器温度:280.C 8. 4. 4 汽化室温度:200C 8.4.5 载气流量:1. 2 mL Imin 8.5 试验步骤8.5.1 样品的规格和采集B. 5. 1. 1样品尺寸为50cmX 50 cm, 1块,厚度不小于(13土2)mm。固化时间超过15天。B.5.1.2样品在恒温25C、恒湿50%的环境舱内放置24h,
20、用串联的两支冲击式吸收管以3Llmin 流量采集20min。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B. 5. 2 仪器准备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开启仪器。7 0811/ 308-2005 8.5.3 参数调整根据色谱测定条件规定的参数要求进行调整,使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分离效率均处于最佳状态。8.5.4 标准气体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差量法加入0.025g TDI于25mL容量瓶中,用二甲基甲酿肢定容配制成工作液。准确移取工作液,用吸收液定容至0.2g/mL、0.4g/mL、0.8g/mL、1.0g/mL标准溶液系列。各取标准洛液4mL.加NaOH溶被2mL调节酸度,待冷却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308 2005 室外 田径 场地 面层 合成 材料 技术 要求 检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