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122-2006 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
《DB11 122-2006 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122-2006 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pdf(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13.040.50 Z64 备案号:19172-2006 DB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122-2006代替 DB 11/122-2003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xhaust pollutants from in-use gasoline vehicles under steady-state loaded mode 2006-10-01 实施2006-07-25 发布 北 京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 11/122-200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
2、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稳态加载试验要求 . 2 5 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试验规程 . 7 附 件 AA (资料性附件) 试验数据记录要求 . 13 附 件 AB (规范性附件) 排放测量结果的修正 . 1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试验软件要求 . 16 附 件 BA (资料性附件) 稳态加载排放试验检测报告格式 . 20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试验设备 . 21 附 件 CA (规范性附件) 试验设备标定检查方法 . 30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试验设备日常标定要求 . 35 DB 11/122
3、-2006 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除 限值为非强制性要求外均为强制性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汽油车稳态加载工况下的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用于在用汽油车的排气污染物检测。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参考美国EPA-AA-RSPD-IM-9 6-2(1996年)技术指南和美国加州BAR97 (2002年版)法规中加速模拟工况(ASM)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是 DB 11/122-2003标准的修订,与 DB 11/122-2003 标准相比主要
4、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增加了适用于达到 GB 18352.3-2005 标准车辆的在用车排放限值; 改变测量方法,试验工况由 BASM5024、BASM2540 和怠速工况构成,并且增加 检测和 OBD检查,针对不同车种或不同控制阶段,进行不同的试验项目; 改进了试验规程; 增加试验软件要求; 增加测试设备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 C、附录 D 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汽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亚平、李颖林。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2000年8
5、月23日 本标准首次修订日期为2003年2月15日 DB 11/122-2006 1 在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测量方法和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以汽油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最大设计车速等于或大于 50km/h 的 M 类和 N 类的在用车。 本标准也适用于装用以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NG)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最大设计车速等于或大于 50km/h 的M 类和 N 类的在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6、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下列定义只适用于本标准。 3.1 稳态加载试验 指由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BASM 工况试验、怠速工况试验、检测和 OBD 检查组成的北京市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其中 BASM 工况是指 BASM5024 工况和BASM2540 工况。 3.2 在用车 指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汽车。
7、 3.3 最大总质量(GVW)GB 18352.3 -2005 中第 3.10 条 指汽车制造厂提出的技术上允许的最大质量。 3.4 轻型车GB 18352.3- 2005 中第 3.1 条 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的M 1、M 2和N 1类汽车。 3.5 重型车 指最大总质量超过 3500kg 的M 和N 类汽车。 3.6 基准质量(RM) GB 1 8352.3-2005 中第 3.9 条 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 100kg。 3.7 气体污染物 指排气中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其中碳氢化合物以正己烷当量表示,氮DB 11/122-2006 2 氧化物仅
8、指一氧化氮(NO) 。CO以体积分数()表示,HC和NO以体积分数(106)表示。 3.8 气体燃料GB 18352.3- 2005 中第 3.6 条 指液化石油气(LPG)或天然气(NG)。 3.9 两用燃料车GB 18352.3-2005 中第 3.7 条 指既能燃用汽油又能燃用一种气体燃料,但两种燃料不能同时燃用的汽车。 3.10 单一气体燃料车GB 18352.3- 2005 中第 3.8 条 指只能燃用某一种气体燃料(LPG或 NG)的汽车,或能燃用某种气体燃料(LPG或 NG)和汽油,但汽油仅用于紧急情况或发动机起动用,且汽油箱容积不超过 15L 的汽车。 3.11 车载诊断(OB
9、D)系统GB 18352. 3-2005 中第 3.22 条 指排放控制用车载诊断(OBD)系统。它必须具 有识别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的功能,并以故障代码的方式将该信息储存在电控单元存储器内。 3.12 过量空气系数()GB 182852005 中第 3.15 条 燃烧1kg 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3.13 M 和 N 类汽车 按GB/T 15089-2001 规定: M 类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N 类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其中: M1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M2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
10、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5000kg的载客汽车。 N1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3500kg的载货汽车。 3.14 第一类车GB 18352.3- 2005 中第 3.3 条 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六座,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 2500kg的M 1类汽车。 3.15 第二类车GB 18352.3- 2005 中第 3.4 条 指本标准适用范围内除第一类车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汽车。 3.16 怠速工况GB 182852005 中第 3.14 条(怠速工况部分) 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档位) ;采用化油器供
11、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应处于全开位置;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4 稳态加载试验要求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要求见表1。 4.1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1。 1999年 1月1 日以前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第一类车,以及 2000 年1 月1日以前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第二类车和重型车,排放限值执行表 1 中的 I 类限值;但经过排放控制改造且领取绿色环保标志DB 11/122-2006 3 的车辆执行表 1 中的II类限值。 1999 年 1 月 1 日至 2005 年 12 月 30 日期间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第一类车和 2000 年 1 月 1 日至2005年
12、 12月 30 日期间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第二类车,以及 2000 年1月 1 日以后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重型车执行表 1 中的 III 类限值。 2005年 12月 30 日以后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轻型车执行表 1 中的类限值。 4.2 过量空气系数()的要求 装用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车辆在进行 BASM 工况测量排放浓度的同时,应根据每秒实测污染物浓度计算值。推荐性限值要求:该值应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或 10.03)以内。 4.3 OBD 系统要求 满足 GB 18352.3-2005 排放标准,且装有 OBD 系统的车辆,对 OBD 系统的检查不能发现与排放控制装置相关的故障码。 5 试
13、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项目见表2,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结果判定流程见图1。 5.1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项目 装用化油器(含化油器改造)发动机的车辆需进行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BASM5024、BASM2540和怠速工况试验; 装用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车辆需进行排放控制装置外观 检查、BASM5024、BASM2540 工况试验和检测,以及 OBD 系统检查(如适用)。 试验规程见附录 A,试验软件要求见附录 B,试验设备要求见附录 C 和附录 D。 表 2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项目 车辆类型 试验类型 化油器(含化油器改造)车辆 满足GB 18352.3-2005 排放标准的车辆 装
14、用电控燃油喷射 发动机的车辆 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 BASM5024和BASM2540工况 检测(1)OBD系统检查 怠速工况 进行 进行 不进行 不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2)不进行 进行 进行 进行 不进行(3)不进行 注:(1)为推荐要求; (2)满足GB 18352.3-2005 标准,且装有 OBD 系统的车辆进行此项检查; (3)满足 GB 18352.3-2005标准的车辆除外。 5.2 所有测试车辆都必须首先进行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与登记信息相符,则判定车辆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合格,继续进行下述测试;否则直接判定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 5.3 排放控制装
15、置外观检查合格后,首先进行 BASM5024 工况试验,若同时满足第 5.3.1 条和第 5.3.2条,则判定该车辆通过 BASM5024 工况检测;若不满足第 5.3.2 条,则直接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否则,需继续进行 BASM2540 工况试验。 5.3.1 三项污染物的试验结果均低于或等于表 1 中的相应限值; 5.3.2 排放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 对车辆 OBD 系统故障码的读取,未发现与排放控制装置相关的故障码。 注:此条款仅适用于满足 GB 18352.3-2005 排放标准,且带有 OBD 系统的车辆。 5.4 进行 BASM2540 工况试验时,若同时满足第 5.3.1
16、条和第 5.3.2 条,则判定该车辆通过 BASM2540DB 11/122-2006 4 工况检测;若其中任意一条不能满足,则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 5.5 对于装用化油器发动机(含化油器改造)的车辆在 BASM5024 或BASM2540 工况检测通过后,立即进行怠速工况试验,若两项污染物的试验结果均低于或等于表 1 中的相应限值,则判定该车辆通过怠速工况检测;若其中至少有一种污染物的试验结果高于表 1 中的相应限值,则判定该车辆未通过怠速工况检测。 5.6 对于装用化油器发动机(含化油器改造)的车辆,其 BASM5024 或BASM2540 工况和怠速工况的试验结果均为通过时,才判定
17、该车辆排放检测合格;若其中任意一种工况的试验结果为不通过,都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 5.7 对于装用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车辆,通过 BASM5024或 BASM2540工况检测,便可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合格;否则,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 5.8 对于两用燃料车辆,要求使用两种燃料分别进行第 5.1条规定的排放试验,其两种燃料的试验结果均满足相应的要求,才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合格,若其中任意一种燃料的试验结果为不通过,都判定该车辆排放检测不合格。 DB11/122-2006 5 表1 在用车稳态加载试验要求 BASM5024 BASM2540 怠 速 类 别 最大总质量 GVW(kg)车辆基
18、准质量RM(kg) CO (%) HC (106)NO (106)OBD(2)(1)CO (%) HC (106)NO (106)OBD(2)(1)CO (%) HC (106) RM1250 1.5 290 23501.6 280 23001250RM1700 2.0 190 23002.1 180 2250GVW35001700RM 1.8 170 23501.9 165 23004.5 900 3500GVW全部 2.5 230 2400 2.4 225 2350 4.5 1200 RM1250 1.1 125 12001.0 120 11001250RM1700 1.0 120 115
19、00.9 110 1100GVW35001700RM 0.9 105 11000.9 100 10501.0 200 3500GVW全部 1.3 140 1350 1.2 130 1250 1.5 250 RM1250 0.7 95 850 0.6 90 800 1250RM1700 0.6 90 800 0.5 85 750 GVW35001700RM 0.5 75 700 0.4 70 690 3500GVW全部 0.7 110 1100 0.6 105 1000 RM1305 0.5067 600 0.42 63 560 1305RM1760 0.4263 560 0.35 60 530
20、 GVW35001760RM 0.3553 490 不能发现与排 放控制装置相关的故障码制造厂规 定的范围(或10.03)以内 0.28 50 480 不能发现与排 放控制装置相关的故障码制造厂规 定的范围(或10.03)以内 注:(1)为推荐要求; (2)满足GB 18352.3-2005标准,且装有OBD系统的车辆进行此项检查。DB 11/122-2006 6 试验车辆 图 1 排放试验结果的判定流程 否 是是 否否 是是 否 否 是是 否 否 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是 不适用 OBD 检查是否满足要求(如适用) BASM5024 工况试验 试验车辆是否满足 BASM5024
21、的全部判定要求 BASM5024 合格 是否满足 OBD 判定要求(如适用) BASM2540 工况试验 试验车辆是否满足 BASM2540 的全部判定要求 BASM2540 合格 排放检测不合格 怠速工况试验 全部污染物是否都低于或等于怠速限值排放检测合格 是否为化油器发动机车辆 DB 11/122-2006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试验规程 A1 前言 本附录描述了本标准第 5.1 条规定的稳态加载试验的试验规程。 A2 试验准备 A2.1 试验车辆 A2.1.1 试验前应记录的与试验车辆及试验负荷设定有关的各项参数: 车辆号牌 车辆类型 燃料种类及供油方式 底盘号或整车编号(VI
22、N) 车辆登记日期(指初次登记日期) 累计行驶里程 最大总质量和整备质量 厂牌型号 气缸数和发动机排量(升) 变速器形式 排气管类型及数量 三元催化器外观号(仅适用于出租车) 驱动形式 排放控制装置 其它需记录的参数见附件 AA。 A2.1.2 车辆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 车辆在试验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与核查,只有外观检查与核查完全合格的车辆才能进行稳态加载试验。对于排放控制装置外观检查不满足 A2.1.2.1 条要求或OBD 检查(如适用)不满足 A2.1.2.8条要求的车辆应直接判定排放检测不合格,对于其它项检查不合格或核查与记录不符的车辆应不允许进行试验。 A2.1.2.1 车辆排放控制装置应
23、齐备完好。 A2.1.2.2 车辆机械状况应良好,车上仪表工作正常,无影响安全或引起试验偏差的机械故障。 A2.1.2.3 车辆排气系统不得有任何泄漏。 A2.1.2.4 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明显的液体渗漏。 A2.1.2.5 轮胎压力应在正常范围,轮胎干燥、清洁。 A2.1.2.6 试验前应关闭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并中断车辆上可能影响试验正常进行的功能(如 ASR、ESP、EPC 等牵引力控制或自动制动系统等) 。 A2.1.2.7 驾驶车辆至驱动轮正直位于滚筒上,确保车辆横向稳定和驱动轮胎干燥, 使车辆限位良好。对于前轮驱动的车辆,试验过程中应使驻车制动起作用。 A2.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22 2006 汽油车 稳态 加载 污染物 排放 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