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114-1997 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pdf
《TB 10114-1997 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 10114-1997 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pdf(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eclmical code lor Iltory-increasing and deviation-reetifying 01 rallway bulld讪gllTBID1l4-97 主编单位g北方交通大学批准部门g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1997年7月1日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北京关于发布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等6个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铁建函口99刃58号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 0050-97)、铁路工程地基土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HTB10051-97)、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TB10052-97)、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HT
2、B10114-97)、金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HTB1 0054-97)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B10210-97)经审查批准,现予发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现行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田210-86)、铁路测量技术规则以TBJl01-8日中的第二篇航空摄影测量和铁路柔性墩桥设计暂行规定铁建口991J108号)同时废止.以上规范由部建设司负责解释,由建设司标准科情所和铁道出版社共同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一九九七年三月三日目次1总贝。.12 术语、符号.22.1术语.2 2.2符号.3 S 房屋增层纠质的检测与鉴定.53. 1 一般规定.53
3、. 2 检测鉴定的项目及方法.5 3. 3 !曾层的鉴定要求.6 3. 4 纠倾的鉴定要求.73. 5 检测、鉴定成果的评价.74 房屋增层的建筑设计.8 5 房屋增层的结构设计.10 5.1 一般规定.10 5.2 直接增层的结构设计.105.3 外套结构增层的结构设计.14 5.4 室内增层的结构设计.16 6 房屋增层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处理.186. 1 一般规定.18 6. 2 地基计算.18 6. 3 地基处理.23 6. 4 基础加固.26 7 房屋的纠倾设计.28 7.1 一般规定.28 7.2 纠倾设计.29 7.3 房屋主要纠倾方法的设计要点.30.1. 8 房屋增层纠倾工程的
4、施工要点.37 8. 1 一般规定.37 8. 2 施工监测技术要点.37 9 房屋增层纠质的建筑设备.39 10 房屋增层纠倾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评定及验收4010.1 !曾层工程的质量检测评定.40 10.2 纠倾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40 10.3 !曾层、纠倾工程的验收.43 附录A房屋基础下地基土荷载试验要点.44 附录B房屋纠倾扶正方法分类.45 附录C房屋纠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46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49 附加说明.51 条文说明.53 .2. 1总则1.0.1 为了统一房屋增层、纠倾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要求,安全、经济、合理地进行房屋增层、纠顷,制订本规范。1. 0.2 本规范适
5、用于房屋增层、纠倾工程的检测、鉴定、设计、施工、检验、评定及验收,不适用于地下工程的接层及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房屋的增层、纠倾工程-1. O. 3 房屋增层、纠倾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做好检测和鉴定工作,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后方可进行设计、施工-1. 0.房屋增层应按新建工程的申报、设计及审批程序办理F房屋纠倾应按大修工程的申报、设计、审批程序办理。1. o. 5对房屋的增层与纠顷,应认真进行方案比选.1. O. 6房屋增层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由原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1. 0.7房屋的增层、纠倾工程应有专门机构承担工程监理工作-1. o. 8 房屋的增层和纠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6、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地震区房屋的增层改造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1 2 术语、符号.2.1术语.2. 1. 1 直接增层充分利用原房屋结构及地基的承载潜力。增层后新增荷载,全部通过原结构传至原基础、地基.其结构形式,有不改变承重体系和改变承重体系两种 .2. 1.2改变承重体系增层t曾层时充分利用原结构的潜力,由原横墙承重改为纵墙承重,或由原纵墙承重改为横墙承重F也可新增设纵墙或横墙,形成横、纵墙承重-.2. 1. 3 外扩结构增层在原结构两侧新增设基础和墙、柱结构,并与原结构牢固连接形成新的整体结构,在其上增层时,新增加的荷载金部由新的整体结构承受 .2
7、. 1.外套结构增层在原房屋外新设外套结构,将增层荷载全部经其传至新设的基础与地基,与原结构完全脱开 .2. 1. 5室内增层在单层或多层房屋,当室内空间具有增层条件时采取的一种增层形式J!曾层荷载可直接通过原结构传至原基础,也可新设结构传至新设基础。.2. 1. 6房屋倾斜房屋的墙、柱发生整体倾斜,其倾斜量以房屋的水平变位值表示 .2. 1.7纠倾对己倾斜的房屋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将其扶正的过程.2 .2. 1. 8 固定残值对原房屋己发生的破损、倾斜或功能降低等,按可比价格计算出该房屋现有的价值 .2. 1. 9 复合地基以原房屋地基为基本体,与钢筋、钢板带、土工材料、化学浆液、水泥在!,、
8、浆或松散材料等加固体共同工作构成的一种新型地基。.2. 1. 10 回倾速率将己倾斜的房屋扶正时,其水平变位每日减少的值 .2.2符号A一一基础面面积$a一一纠倾时考虑施工等因素的预留沉降值Fb一一纠倾方向房屋宽度FJJJ.一一土的压缩模量$F一一增层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为设计值Ff一-!曾层前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f一一增层前地基承载为标准值$。一一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FH,一一自基底算起的房屋高度FH,一一自室外地面算起的房屋高度FKl一一规范变迁引起的地基承载力潜力系数FK2一一在房屋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压密影响系数FKs一一房屋增层后地基与上部房屋共同工作系数FKl一一压桩力系
9、数$M一一增层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设计值Fm一一用静力触探确定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FF一-!曾层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为设计值FP8一一静为触探与贯入阻力的比值$PZ一一土中附加压力设计值Fs R一一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FRL一一最终压桩力设计值FR一一原房屋设计时采用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基本值Fr一-地基最终沉降量$4 扮一一房屋倾斜时,其水平变位的设计控制值FW一一基础底面的抵抗矩Fa-一-房屋实际沉降差。3 房屋增层纠倾的检测与鉴定3.1 -规定3.1.1 !曾层、纠倾房屋的检测与鉴定,应由具有检测鉴定资格的单位或技术咨询部门进行.3.1.2 增层、纠倾房屋检测鉴定后,应写出评估报告
10、,经项目审批单位批准后,方可列入工程计划。3.2 检测鉴定的项目及方法3.2.1 房屋增层应符合下列必要条件g1.房屋增层后应满足防火、日照和卫生的间距要求F2. !曾层房屋应位于城市或交通发展规划的拆迁范围之外.3.2.2 房屋纠质的对象是由地基等原因造成整体或局部倾斜的房屋。3.2.3 房屋增层纠倾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地基、基础、承重墙、柱、梁、板等.房屋增层纠倾检测项目见表3.2. 3. 3.2. 房屋结构及主要节点构造应符合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鉴定标准.3.2.5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z1.地基g管道及地向入口处必须检测,重要房屋底层房屋面积每10阳12检测一处,但每栋不少于四处F一般
11、房屋每15阳12检测一处,每栋房屋不得少于三处F2.基础z同地基F&承重墙、柱、梁、板z应分层分构件检测,重要房屋每10伽12检测一处,一般房屋每15伽12检测一处,但每层不应少于三处.当检测结果相互差异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测数量.5 房屋熠层纠倾调查检测项目表S.2.3 名称内R骨龟图纸与资料原地质钻探报告,原设计与变更设计图,施工记录与竣工图、竣工驰饮报告、历年的检查记录、大修记录、分析报告使用情况调查使用功能的变更情况,扩建、修补及受灾情况地基与基础增层、纠倾的地质钻探资料,基础的结构类型、尺寸、强度,地基变形包括绝对沉降、相对沉降、倾斜和局部倾斜、基础加固处理、土压、水压、地下水位变化
12、情况,桩的完整性,桩长、桩与承省的联接及中1料、钢筋配置情况等承重墙、梁、柱、板结构类型、结构种类钢、砖、混凝土、木、结构尺寸、构造、材料强度、配筋情况、锈蚀It碳心系度、变形与裂缝情况C性质、宽度与发展趋势综合1韧检测综合评定意见3.2.6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可对照原地质钻探报告,按本规范第6.2.3条确定压密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2.7基础和结构应对照竣工图,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g1.目测法g用目测及手锤等简单工具,检查各主要构件的尺寸、表面强度、变形、腐蚀、整体性、结构构造和施工缺欠等F2.强度检测g(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钻芯取样法、回弹性、超声回弹综合法、拉拔法或其它方法确定F(2
13、)砖、在!,、浆的强度等级,用冲击法、回弹法、实物取样法或其它方法确定F(3)钢材材质的检测g用磁粉探伤仪法、超声波厚度检测仪法、X光探伤仪及其他筹办法F(4)检测钢筋、钢材的锈蚀用现场取样法、腐蚀测定仪法.测定混凝土炭化深度,通过钻孔或凿开保护层,用盼献溶液法。检测木材的腐蚀状况用超声法、探针法等-3.3 i曾层的鉴定要求3.3.1 直接增层房屋的地基、基础应具有或加固处理后具有承受6 新增楼层荷载的潜力.3.3.2外套框架或在房屋室内增层,应具有足够的建设与施工场地.基础施工应避免对原房屋地基基础的影响,原房屋基础应具有临时加固或托换条件.3.3.3 !曾层改造前的房屋主体结构应无明显的变
14、形、裂缝,主要构件应满足房屋鉴定标准的要求.直接增层时墙、柱、梁应具有承受新增楼层荷载的潜力,否则应先进行纠倾、补强后再进行增层。3.3. , 增层前的房屋刚度应满足或经加固后能满足当地抗震要求,原房屋的使用寿命宜与新增楼层相近.3. 纠阳的鉴定要求3. .1 纠倾房屋,其结构应完整、良好,除墙、柱倾斜外,其它构件不得超过国家现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规定.3.2纠倾房屋应鉴定其刚度,不足时应增加其刚度.各主要构件应具有承受房屋倾斜或纠倾施工产生的附加应力的潜力。3. .3 纠倾房屋,其不稳定的地基或基础应具有防倾覆加固处理的条件.3.6 检测、鉴定威果的评价3.6.1 房屋增层、纠倾的检测、鉴定
15、应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3.6.2评价增层房屋的效益,应考虑与周围环境匹配、原有设施配套、节约建筑用地及使用寿命等因素。3.6.3房屋整体倾斜严重时,属严重病害,应及早处理.3.6. ,房屋纠倾前应进行残值估算,纠倾费用不宜超过固定残值的50%.7 4 房屋增层的建筑设计- 0.1 房屋增层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小区建筑协调。- 0.2 房屋增层的建筑设计,直采取增层和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在条件许可时,可适当改善原建筑物的使用条件.- O. 3 房屋增层的方案和规模,应根据房屋的功能要求、原房屋的潜力、检测鉴定结果和规划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t曾层的主要形式
16、宜按表4.0.3选用.-0.房屋增层的平面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采用直接增层时,直使新增房屋与原房屋的墙、柱、上下对应- o. 5房屋增层的平面设计,直使卫生间、厕所、血洗室等房间上下对应F增设管道层时平面可作相应调整.- O. 6房屋增层,可根据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平面,重新组织流线,合理分隔、减少使用干扰,对原房屋进行改建。-0.7房屋增层的立面设计,直保留和发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曾层房屋的新旧部分应协调,避免增层的痕迹.房屋垠层主要形式分类表4.O. 3 .多层砖房结构,多层民眶殃结构.(1)直接增层斗 o.底部框架上都砖房结构,1.地上增层斗
17、-Jb/L) (E,.,J./H) 式中Ed E,.,.-分别为梁、柱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5. 3. 7) Jh J与一一分别为梁、柱毛截面的惯性矩可不考虑钢筋的影响hL一一梁的跨度$H一一楼层层高.对底层柱.H取为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之间的距离F对其余各层柱.H取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距离.5.3.8 外套结构跨越原房屋的大梁设计时,其施工阶段对原房屋的影响应进行结构验算。原房屋的砖外墙不宜作为支模的支承点,直利用框架柱设临时钢牛腿作为梁端支点.内墙支承施工荷载承载力不足时,可对局部门窗作临时封闭或设置可靠的支顶.可将跨越原屋面的大梁设计为叠合梁.5.3.9 在增层施工中需正常使用的房
18、屋,应不破坏原屋面防水层,跨原屋面梁的梁底距原屋面防710:四1-89表5.2.4确定.6.2地基计算6.2.1 房屋增层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g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gp (6.2.1-1) 式中F一-!曾层后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Ff一一直接增层或增层荷载,直接作用于原基础上的室内t曾层时,为原房屋基础下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外套结构或增层荷载作用于新设基础上的室内增层时,为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应符合公式(6.2.1-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g18 F皿豆豆1.2f(6.2.1-2) 式中F瞌一-!曾层后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设计值.8.2.2房屋
19、增层后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g1.轴心荷载作用时zF斗。P=A一(6.2.2-1)式中F一一增层后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为设计值F。一一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襟边上的土重标准值FA一一基础底面面积。2.偏心荷载作用时zM-w + M7 (6.2.2-2) F皿且=E土空-EZ17 的粉土粉质猫土的猫土FlHTy6-4岳西HTyl27-li61.3 1.2 1.2 1.3 1.1 Trl-74 1.17 1.13 1.16 1.06 1.06 压密影响系数&表6.2.8-3P/ R 。.6。.60. 7 。.8。.91.0 K2 1.06 。.07。.071.11 1.12 1.17
20、 注s表申p为原房屋基底压力,R为原房屋地基承载力基本值保用Trl-74规范时用町,如采用ln-89规范时用1),当房屋修建年限J、于5年时本表不适用,当修建年超过36年时,表申值可增大10Yo.地基土与房屋共同工作系数览表6.2.8-47亏芝1.6 2. 0 3. 0 4. 0 申丰illit少1.3 1.26 1.18 1.1 粉细砂和11.;0.6的持自性土1.2 1.16 1. D8 1.0 11.0.6的猫性土1.0 1.0 1.0 1.0 注2表申L/H为房屋长高比.(5)现场取土规范查表法g房屋增层前,在房屋基础下O.5b1.助。为基础底面宽度)深度范围内取土,数量及试验要求应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B 10114 1997 铁路 房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