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Z 331-2005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pdf
《SL Z 331-2005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Z 331-2005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 P 76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Z 331-2005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pecification for the report of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2005-11-04发布2006-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 331-2005的通知水国科(2005J493号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
2、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为水利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予发布。编号为SL/Z331-20050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二00五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标准是水科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之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标准共6章3节38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和主要内容;一一一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
3、报告的编排与印制要求。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矛IJ信息中心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赦季笠艾萍何建兵周维续曹东丁雁飞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朱星明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吴目次1 总则-2 引用标准23 基本规定3.3 4 报告内容54. 1 前引部分54. 2 正文部分4. 3 补充部分85 编排与印制6 保密.10附录A编制大纲11附录B封面样式u附录C编制人员名单页样式15附录D附件
4、封面样式16标准用词说明.17 条文说明181总则1. 0.1 为规施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水利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制定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利工程项目中包含的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本标准执行。1. 0.3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1. O. 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水利信息化规划、相关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等进行编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现状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 确定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3
5、 提出可能选择的多种建设方案。4 综合比选论证,确定项目建设方案。5 提出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6 说明建设方案的软硬件配置及相应的配套工程,估算项目投资。7 从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论证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1. O.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者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或类似项目实施经验。1. O. 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引用标准2.0.1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jT 1526)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GBjT 13502) 信
6、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jT 14085) 2.0.2 凡注明发布年号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未注明发布年号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 3基本规定3.0.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文档应统一命名为: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3.0.2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可选的补充部分组成。1 前引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2)编制人员名单p3)编制单位资质证明;如前言;5)目录。2 正文部分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z1)综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建设目标与任务;4)建议方案$5)方案论证;6)可行性分析;7
7、)建设与运行管理;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如效益分析与评价;10)结论与建议。3 补充部分可包括:1)附录;2)附件。3.0.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使用的基本术语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国际、国内的惯用术语。除此之3 外,对理解报告有重要影响的术语,应作出必要的定义。3. o. 4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各类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系统资源图和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等图形表示方式及符号应符合GB/T1526、GB/T13502和GB/T14085等的规定。3.0.5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词汇宜使用汉语,必要时可在汉语词汇后加注相应的外文词汇并放在圆括号内。在确需使
8、用无相应汉语词汇的外文词汇时,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若使用的外文词汇较多,应集中汇集为词汇表。3. O. 6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使用缩略词汇或简称时,应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在圆括号内注明非缩略词汇或全称。3. O. 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见附录A。4 4报告内容4.1前引部分4. 1. 1 封面内容应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审定日期及需要时按规定标注的密级,样式见附录B。4. 1. 2 编制人员名单页应按顺序列出编制人员名单,顺序为: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参编人员,样式见附录C。4. 1. 3 前言部分应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背景、过程及其他有关情况。4.2正文部分4.2
9、.1 综述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1 项目概况:简述项目的基本情况,包含项目名称、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管部门和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单位等内容。2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水利信息化规划、相关项目规划或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及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主要参考文献等。3 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列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使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4 可行性研究结论:概要描述项目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及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z1 现状:分析已建系统和相关环境的现状及同类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归纳存在的主要差距与问
10、题。2 需求描述:在初步调查分析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从功能、性能、相关环境等方面描述系统需求。5 3 必要性分析:从宏观形势、行业发展、能力提升、技术进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可能取得的效益等方面论述系统建设的必要性。4.2.3 建设目标与任务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1 建设目标:根据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时间要求,确定项目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2 建设任务:从建设目标出发,描述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 建设条件:描述项目建设的相关条件,主要包括现有相关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应用、组织机构及人才队伍等。4 建设原则z根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建设条件,确定项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331 2005 水利 信息系统 可行性研究 报告 编制 规定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