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69 T 126-2018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pdf
《DB6169 T 126-2018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69 T 126-2018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31 DB6169 杨 凌 农 业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示 范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169/T 1262018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rganic Table Grape 2018-03-15 发布2018-04-01 实施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69/T 1262018 I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规程由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教稼现代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2、米宏彬、张宗勤、陈建增、孙永、张世泽、颜廷婷、张莹、王炳琳。本规程首次发布。DB6169/T 1262018 1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有机鲜食葡萄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产品质量安全、污染控制、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管理与溯源等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杨凌示范区有机鲜食葡萄的生产,也适用于周边相似地区有机鲜食葡萄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3、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201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32011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GB/T 19630.42011 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 NY 469-2001 葡萄苗木 NY/T 1394-2007 浆果贮运技术条件 NY/T 3026-2016 鲜食浆果类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规程 DB61/T 381.3
4、-2006 无公害食品 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有机鲜食葡萄 organic table grape 按照本规程生产、符合GB/T 19630,并经过有机认证的鲜食葡萄产品。3.2 常规 conventi onal 生产体系及产品生产未按有机产品标准实施管理的。3.3 DB6169/T 1262018 2 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3.4 投入品 input 在有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3.5 酸性电解水 Acidic Electro
5、lyzed Water 在纯净水中加入0.1%氯化钠溶解成高导电率的电解质溶液,通过电解反应生成的具有(ORP为+900 mv+1200 mv)高氧化电位的亚次氯酸水。P值23,有效氯含量ACC为60 mg/L70 mg/L。4 环境要求 4.1 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应边界清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生态环境良好。基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势平缓、通风良好、阳光充足。4.2 环境质量 生产基地的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b)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
6、二级标准和GB 9137的规定。5 建园 5.1 园地规划设计 按照DB61/T 381.3-2006中4.1.24.1.5的规定执行。在有机葡萄园周边应设置隔离带。5.2 种苗要求 5.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杨凌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葡萄品种。5.2.2 苗木选择 5.2.2.1 应选择未经本标准禁用物质处理过的苗木。5.2.2.2 尽量选择脱毒葡萄苗木。5.2.3 苗木质量 苗木应符合NY 469-2001中规定的苗木质量。DB6169/T 1262018 3 5.2.4 苗木处理 按照DB61/T 887-2014中4的规定执行。定植前可用3 Be5 Be石硫合剂或
7、 1%硫酸铜溶液对苗木浸泡消毒2 mi n5 mi n。不得使用本规程禁用的物质处理苗木。5.3 定植 5.3.1 定植时期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进行,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栽采用容器苗,一般于4月初到5月下旬进行。秋栽在土壤封冻前进行,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5.3.2 定植沟准备 定植前挖沟,沟深0.8 m,宽0.8 m。开沟时底土和表土分别放置。回填时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 kg/667m25000 kg/667m2或蚯蚓粪2000 kg/667m23000 kg/667m2,与表土拌匀,准备定植。5.3.3 定植密度 采用宽行距栽培。葡萄行距3 m3.5 m,株
8、距根据品种一般为1 m2 m,密度111 株/667m2222 株/667m2。5.3.4 定植方法 定植前适当修剪苗木根系。定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准。嫁接苗的嫁接口要高出地面 4 cm5 cm。根系摆布均匀、舒展。填土一半时轻提苗使根系伸展,再填至地面平后塌实,最后浇水。5.3.5 定植后管理 苗木栽植后,待新梢长至40 cm50 cm时,及时插杆直立绑缚。5.3.6 架式 采用单臂或双臂“Y”型架式。“Y”型架地面架高1.8 m2.0 m;在1.1 m处拉第一道钢丝;在1.4 m架第一横担,横担长0.6 m;在1.8 m2.0 m处架第二道横担,横担长1.0 m1.5 m;在水泥
9、柱距地面1.1 m处和横担的两端共拉5道钢丝。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单臂整形时,待新稍长到1.4 m1.6 m处摘心,第二年春季将上年培养的新稍沿第一道钢丝水平朝北绑缚,形成单臂。双臂整形时,待新稍生长到1.0 m处摘心,促发2个副稍,各生长至40 cm(株距1 m)或60 cm(株距1.5 m)或80 cm(株距2 m)时摘心,第二年春季向两侧水平绑缚,形成双臂。6.2 冬季修剪 每年12月1月冬剪。双臂“Y”字形树形一般对臂上的一年生枝条采用单芽或双芽修剪。6.3 生长期管理 6.3.1 抹芽 DB6169/T 1262018 4 春季及时抹除畸形芽、副芽、双芽中的弱芽、病虫芽以及老
10、蔓上的萌芽。对树龄较大需要更新的老树,保留基部壮实萌孽1个,培养2年后,锯掉老树体。6.3.2 定梢 当留下的芽萌发的新梢长到10 cm时,按照20 cm间距,选留粗壮、花序好的新梢,去除其余过密、下垂、细弱的新梢。一般留梢密度为每米架面留枝条10个。亩留2000个2500个结果枝。6.3.3 摘心 在春季萌发的新稍达到1012片叶时摘心。生长势强旺的品种如克瑞森无核、阳光玫瑰等可在1214片叶时摘心。顶端副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下夏芽副梢全部去掉,果穗以上夏芽副梢留12片叶绝后摘心。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间作 幼龄葡萄园可实行间作,通常以矮秆作物为宜,如三叶草、
11、豆类等;成年葡萄园为提高土壤肥力,可在树行间种草,改变果园气候,间作作物应与葡萄植株保持1.0 m距离。7.1.2 覆盖 生长季可将作物秸秆(玉米秸、麦秸、豆秸等)、锯末覆盖于行内,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性状。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7.2.1.1 允许使用本规程附录A中的物质培肥和改良土壤,使用时必须符合本规程规定的使用条件。7.2.1.2 禁止使用本标准附录A以外的其它物质,包括:化学合成的肥料、矿物氮肥、生活垃圾、城市污水污泥、工业垃圾以及含有转基因生物的肥料。7.2.1.3 施用有机肥时,宜优先使用本基地的有机肥,同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有机肥造
12、成的环境污染。7.2.1.4 外购的商品有机肥,须经认证机构按照GB/T 19630.1-2011中附录C评估许可后方可使用。7.2.1.5 可以使用天然矿物肥料,但不得将此类肥料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7.2.2 施肥技术 按照每生产l 00 kg浆果,年需施纯氮(N)0.25 kg0.75 kg、磷(P2O5)0.25 kg0.75 kg、钾(K20)0.35 kg1.1 kg的标准,在叶片分析与测土的基础上,进行平衡施肥。7.2.2.1 基肥 葡萄采收后的9月10月施基肥。沿葡萄行距树体50 cm80 cm处,开沟深30 cm40 cm,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牛粪、羊粪、猪粪、厩肥等)3
13、000 kg/667m24000 kg/667m2或商品生物有机肥1000 kg/667m2或蚯蚓粪2000 kg/667m23000 kg/667m2,矿物质肥料100 kg/667m2(磷矿粉80 kg、天然硫酸钾镁肥20 kg)。DB6169/T 1262018 5 7.2.2.2 追肥 7.2.2.2.1 萌芽肥 以氮为主,追施含氮高的有机肥料。可追施发酵饼粕肥400 kg/667m2,随灌溉施入沼液1500 kg/667 m2和有益微生物菌剂。7.2.2.2.2 膨大肥 以氮、磷为主,适量配合钾肥。可追施发酵饼粕肥200 kg/667m2、磷矿粉40 kg/667m2、天然硫酸钾镁肥
14、10 kg/667m2,随灌溉施入沼液1500 kg/667m2和解磷解钾生物菌液。7.2.2.2.3 着色肥 以钾肥为主。可追施天然硫酸钾镁肥50 kg/667m2100 kg/667m2,随灌溉施入解磷解钾生物菌液。7.2.2.2.4 叶面肥 葡萄生长期可喷施叶面肥补肥,常用叶面肥及用法见表1。禁止使用含有本规程禁用物质的叶面肥。表1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常用叶面肥及用法 名 称 稀释倍数/倍 喷施时间 天然硼砂 5001000 花前、花后分 2 次 海藻肥 500 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浆果转色期 沼液 23 生长期 醋浸麦饭石 300500 生长期 蚯蚓蛋白液 500800 生长期 7.3
15、灌溉 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灌溉。分别在施基肥后、萌芽期、膨大期和着色期进行灌溉。冬季要灌封冻水。其他阶段依据“看天、看地、看植株”的原则,视葡萄生长需要及时灌溉。8 花果管理 8.1 产量指标 应根据栽培品种特性、土壤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来确定品种适宜的产量。通过花序整形、疏花序、疏果粒等方法调节产量。成龄园:早熟品种控制1500 kg/667m2;中晚熟品种以1500 kg/667m22000 kg/667m2为宜。8.2 疏花疏果 根据品种、长势、肥水条件等确定留果穗数量,果穗数一般在2000 穗/667m22500 穗/667m2。每穗留果粒数依品种而异,早熟品种穗重500
16、 g700 g,中晚熟品种穗重在600 g1000 g。留粒要求大小均匀。8.3 果实套袋 DB6169/T 1262018 6 花后20 d35 d之间套袋。选用木浆涂蜡白色葡萄专用纸袋。要求透气性好,防水性强。禁止使用含有杀菌剂的药袋。9 病虫草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杨凌示范区葡萄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房枯病、褐斑病、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蔓枯病、溃疡病等,主要虫害有绿盲蝽、蚜虫、害螨、介壳虫、斑衣蜡蝉、二星叶蝉、金龟子、透翅蛾、蓟马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见附录C。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防控,在以上技术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时,可采用药剂防治措
17、施。9.2 农业防治 严格苗木检疫,防止检疫性病虫害(如葡萄根瘤蚜等)传入。结合冬剪去除病虫枝,冬剪后及时清园。生长季节及时绑蔓、摘心和疏除副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负载,提高树势。加强果园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秋季深翻土壤,早春耕翻树盘,消灭越冬病虫源。9.3 物理防治 春季刮除粗老翘皮、病斑及虫卵后销毁。冬季用涂白剂(按质量配比:25%石灰、3%食盐、1%矿物油和71%水)涂树干,消灭病虫源。果实套袋预防病害。采用避雨栽培减轻病害。果园挂蓝板防治蓟马。葡萄生长期果园悬挂糖醋液、诱虫灯、诱捕器等诱杀成虫。采用地面覆盖控草、人工或机械方式除草。9.4 生物防治 9.4.1 招引
18、和释放天敌 葡萄园种植蜜源植物,吸引蜘蛛、捕食螨、草蛉、瓢虫及寄生蜂等天敌,防治葡萄叶蝉、蚜虫、害螨、透翅蛾等害虫。人工释放捕食螨控制害螨,释放七星瓢虫防治蚜虫。9.4.2 信息素干扰 利用含葡萄透翅蛾性诱剂、绿盲蝽性诱剂的迷向丝干扰成虫交配。9.4.3 微生物防控 利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葡萄蔓枯病和灰霉病。利用寡雄腐霉菌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9.5 药剂防治 9.5.1 应在测报预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用适当的农药及剂型,适时防治。9.5.2 可按照本规程附录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如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可选用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69 126-2018 有机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126 2018 有机 鲜食 葡萄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