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4 T 42.3-2023 产后母婴服务 第3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pdf
《DB4404 T 42.3-2023 产后母婴服务 第3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4 T 42.3-2023 产后母婴服务 第3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120.10 CCS A 12 4404 珠海市地方标准 DB4404/T 42.32023 产后母婴服务 第 3 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Postpartum maternal and infant servicePart 3: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nursing care 2023-03-07 发布2023-06-01 实施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404/T 42.3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护理项目.1 母婴健康评估.1 产妇护理.1 婴儿护理.1 5 护理人员.
2、1 护理团队.1 6 母婴健康评估.2 基本信息核查.2 健康检查与评估.2 7 产妇护理.3 基本监测与评估.3 特定监测与评估.3 伤口护理.3 乳房护理.4 产后保健操.6 心理观察与疏导.6 8 婴儿护理.6 健康监测.6 基础护理.7 特殊护理.7 意外伤害应急处置.9 特殊情况应急处置.10 附录 A(规范性)会阴擦洗或冲洗操作流程.1 A.1 会阴擦洗或冲洗操作流程.1 附录 B(规范性)高锰酸钾坐浴操作流程.2 B.1 高锰酸钾坐浴操作流程.2 附录 C(规范性)会阴湿敷操作流程.3 C.1 会阴湿敷操作流程.3 附录 D(规范性)会阴照灯操作流程.4 D.1 会阴照灯操作流程
3、.4 附录 E(规范性)乳腺管阻塞护理操作流程.5 DB4404/T 42.32023 II E.1 乳腺管阻塞护理操作流程.5 附录 F(规范性)产后保健操操作流程.6 F.1 产后保健操操作流程.6 附录 G(规范性)心肺复苏操作流程.7 G.1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7 参考文献.9 DB4404/T 42.3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404/T 42产后母婴服务的第3部分。DB4404/T 4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基本要求;第2部分:生活照料服务质量规范;第3部分:护理服
4、务质量规范;第4部分:康复服务质量规范;第5部分:婴儿喂养良好操作指南。请注意本文件的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提出。本文件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珠海港安康贝母婴月子会所有限公司、珠海馨雅母婴护理服务公司、珠海鼎和质量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萍、黎秀珍、尹保民、李雪、邬友昌、梁缘、骆丽芳、陈思琴、鲍庆、施梅芬、邓少娟、邱瑞祯、乔宝良、廖实玲、龚诗雅。DB4404/T 42.32023 1 产后母婴服务 第 3 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的
5、护理项目、护理人员、母婴健康评估、产妇护理和婴儿护理。本文件适用于珠海市产后母婴服务机构在固定场所内提供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其他类型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404/T 42.1 产后母婴服务 第1部分:基本要求 DB4404/T 42.2 产后母婴服务 第2部分:生活照料服务质量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4404/T 4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护理项目 母婴健康评估
6、 应根据母婴出院记录、健康史等至少提供产妇生理及心理状况的评估、婴儿生理及情绪状况的评估,以及产妇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母婴护理相关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的宣教和指导。产妇护理 应提供健康基本监测与评估、特定监测与评估、伤口护理、乳房护理,以及产后保健操、心理观察与疏导等服务项目。婴儿护理 应提供婴儿健康监测、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意外伤害应急处置和特殊情况应急处置。5 护理人员 护理团队 5.1.1 应建立护理团队,团队人员应符合 DB 4404/T 42.1 的相应规定。5.1.2 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应配备专职护理负责人,护理负责人应由取得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并从事产妇、新生儿护理
7、专业从业经验不少于 3 年,且具备护理行政管理经验不少于 1 年。5.1.3 护理团队人员应为具备护理专业相关学历教育,取得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证,提供产妇心理观察DB4404/T 42.32023 2 与疏导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6 母婴健康评估 基本信息核查 6.1.1 应检查核对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外观及皮肤状况,保持婴儿腕带字迹清晰且与核对信息一致。健康检查与评估 6.2.1 产妇健康评估 在入住及离开产后母婴服务机构时应对产妇各全面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并在入住期间定期开展健康评估,评估项目应至少包括: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产后宫缩痛、疲劳;b)生殖系统,包括子宫复旧、恶露情况及
8、腹部或会阴伤口情况;c)剖宫产切口及会阴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血肿、水肿及感染等;d)排泄系统,包括褥汗、排尿、排便情况等;e)乳房、乳头的类型、形状与状态,以及乳汁分泌情况,有无乳房肿胀、乳头皲裂、副乳、凹陷、扁平、皲裂等;f)对产褥期的认知能力、产后情绪与心理等;g)出院记录和健康史,食物及药物等过敏史;h)饮食及卫生情况。6.2.2 婴儿健康评估 在入住及离开产后母婴服务机构时应对婴儿各全面进行一次健康评估,并在入住期间定期开展健康评估,评估项目应至少包括:a)体温、心率、呼吸;b)体重、身长、头围、胸围;c)前囟、肌张力及活动情况、神经反射(吸吮、吞咽、觅食、握持、拥抱反射);d)产妇有
9、糖尿病的,应对婴儿血糖进行监测;e)皮肤颜色、黄疸情况;f)哭声、精神反应;g)吸吮、喂养情况及大小便情况;h)脐部;i)亲子互动;j)出院记录。6.2.3 母婴健康评估应用 6.2.3.1 应针对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包含但不限于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等内容。6.2.3.2 处于疾病治疗期的,不应收住。6.2.3.3 产妇本人或家属应签署知情同意书。6.2.4 健康教育服务 应为产妇提供产后恢复、婴儿的观察与喂养、产妇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服务。DB4404/T 42.32023 3 6.2.5 服务提供 应由护士或相应资格医师执行。7 产妇护理 基本监测与评估 7.1
10、.1 应定期监测并记录产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体重、产后宫缩痛、疲劳、情绪与心理、排泄、进食等基本情况。7.1.2 入住三天内,应每日测量产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产妇情绪和心理状况,连续监测三天均正常的产妇可改为每周至少监测一次,有异常者应按医嘱监测和报告。7.1.3 血压高者,应每日监测血压不少于 2 次。7.1.4 应每天至少监测并记录一次产妇体温。7.1.5 应由护士及以上人员执行。特定监测与评估 7.2.1 生殖系统 7.2.1.1 应每天评估产妇子宫复旧、恶露情况及腹部或会阴伤口情况,对宫底高度、恶露的量、颜色、气味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7
11、.2.1.2 应由护士或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执行。7.2.2 乳房评估 7.2.2.1 应对产妇乳房进行评估,如乳房的类型、乳房充盈度、乳头形状及大小、乳汁的质和量、有无副乳、有无乳房胀痛、有无乳头皲裂、乳头平坦、内陷等发生,并根据乳房评估情况进行乳房护理。7.2.2.2 应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早产、低体重致分离或吸吮能力差时,宜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7.2.2.3 应由护士或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执行。伤口护理 7.3.1 会阴 7.3.1.1 普通会阴护理 7.3.1.1.1 会阴擦洗或冲洗 会阴擦洗或冲洗操作流程详见附录A。7.3.1.1.2 高锰酸钾坐浴 高锰酸钾坐浴操作流程详见附录B。7.
12、3.1.1.3 会阴湿敷 会阴湿敷操作流程详见附录C。7.3.1.1.4 会阴照灯 会阴照灯操作流程详见附录D。DB4404/T 42.32023 4 7.3.1.2 会阴伤口护理 应及时更换恶露垫,保持会阴清洁和干燥,并观察会阴伤口是否有发热、红肿、疼痛、硬结、渗血、渗液等问题。操作可参照7.3.1.1进行相应的处理。7.3.2 剖宫产伤口护理 7.3.2.1 应做好产妇隐私保护工作,关好门窗,请室内其他人员回避;室内温度应调节至 2628,注意保暖。7.3.2.2 观察剖宫产切口是否有发热、红肿、疼痛、硬结、渗血、渗液等问题;保持切口敷料的干洁,如出现以上切口问题或需要伤口换药等问题,应及
13、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7.3.2.3 剖宫产术后伤口如无特殊异常情况,可进行剖宫产术后切口照灯,促进切口愈合。7.3.2.4 应着装整洁、洗手并戴口罩。使用理疗灯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漏电,以免发生短路,并将理疗灯进行预热。7.3.2.5 操作前应让产妇排空膀胱,并对具有护理责任人签字的伤口护理单进行查对。7.3.2.6 操作环境保持清洁、安静、隐蔽,并对产妇的房号及姓名进行核对。7.3.2.7 应操作产妇取平卧位,检查剖宫产术后伤口情况及纱块干洁情况,注意保暖护理。7.3.2.8 进行照灯操作前应再次核查护理单。7.3.2.9 检查理疗灯温度,将预热后的红外线理疗灯放在产妇伤口纱块上方,距离伤口
14、纱块 30 至 50厘米左右,具体以产妇感觉温度适宜为准;确保灯上无任何覆盖物后进行照灯 2030 分钟。7.3.2.10 照灯期间应及时巡视产妇伤口、皮肤及局部充血情况,必要时调整理疗灯与伤口的距离,避免烫伤等情况。一旦出现烫伤情况,应立即报告护理组长及护士长,并按照烫伤紧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先脱去外衣,再用流动水冲洗患处,必要时就医,按医嘱处理用药,安慰产妇及家属。7.3.2.11 操作结束后,移开红外线理疗灯,关闭开关;再次检查皮肤、伤口及局部充血情况;清洁双手,为产妇整理衣服并询问感受,做好护理记录。7.3.2.12 正常剖宫产切口,10 日内可擦身清洁护理,术后 10 日可拿掉切口敷
15、料,即可自行淋浴。7.3.3 服务提供 应在护士指导下执行。乳房护理 7.4.1 乳房基本护理 乳房的基本护理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指导产妇每日正常清洁乳房表面皮肤,无需过度清洗;b)指导选择合适的哺乳内衣、哺乳衣、防溢乳垫进行哺乳和护理;c)每日观察乳房、乳晕、乳头、泌乳量等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提供针对性护理及指导;d)协助产妇进行按需哺乳,并调整哺乳姿势及含接姿势至完全舒适状态;e)哺乳后指导进行乳头舒缓修复护理:使用吸出来的母乳或乳头修复膏少量在每次哺乳后外涂乳头,起到乳头修复作用。7.4.2 乳房肿胀护理 乳房肿胀护理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鼓励产妇多哺乳,及时吸出乳汁;DB4404/T
16、 42.32023 5 b)检查婴儿的含接情况,含接不良的会损伤乳头,达不到有效吸出乳汁,应协助产妇调整含接姿势;c)如仅靠母乳喂养无法减轻乳房肿胀的,指导产妇在两次喂奶间挤奶到舒适微涨状态为宜。d)喂奶前或挤奶前,可先刺激产妇喷乳反射,利于乳汁排出,方法如下:1)轻轻按摩乳房;2)刺激乳头;3)帮助产妇放松;4)热敷乳房:温水湿敷 5 分钟,如发现喷乳反射出现即进行喂奶或挤奶。e)喂奶或挤奶后使用冷水毛巾冷敷乳房 10 分钟,助于减轻水肿和疼痛。7.4.3 乳头疼痛或皲裂护理 乳头疼痛或皲裂护理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协助产妇调整含接姿势;b)喂奶后指导产妇用手指在乳头乳晕上涂抹吸出来的母乳或
17、乳头修复霜;c)不需要过度清洗、擦拭乳头;d)如症状无法缓解,应指导产妇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7.4.4 乳腺管阻塞护理 7.4.4.1 一般规定 乳腺管阻塞护理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查找乳腺管阻塞的原因,如:喂奶次数、时间是否充分;乳房局部有无压力;含接不良;b)按乳房肿胀护理进行初步护理;c)协助指导产妇更换哺乳体位,让婴儿下巴对向阻塞的乳腺管;d)由经过母乳喂养指导培训的护士、技师进行乳腺疏通按摩;e)观察产妇症状、体征,如有出现疼痛明显、红肿、发热、发冷、全身酸痛症状,应怀疑乳腺炎的发生,并指导产妇就医处理。7.4.4.2 护理操作流程 乳腺管阻塞护理操作流程详见附录E。7.4.5
18、乳头凹陷扁平护理 乳头凹陷扁平护理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帮助产妇树立信心,解释开始会有困难、需要磨合,只要有耐心和坚持、就会成功;b)鼓励产妇进行足够的肌肤接触,帮助产妇使婴儿有正确体位,尝试不同姿势,帮助含接;c)在哺乳前指导协助产妇刺激乳头,使乳头挺立、乳晕柔软,采用“三明治”手法进行塑性;d)借助注射器或乳头凹陷纠正器、吸奶器吸引出乳头,方法如下:1)制作针管:选择比乳头直径稍大的注射器,用小刀把注射器头端切割开,从切割端插入活塞。2)协助、指导产妇进行乳头凹陷纠正:将针管平滑端放在乳头上,轻轻拉出针栓,保持平稳压力。每次做 30 秒60 秒,一天数次。吸力尽量大,但以产妇不觉得疼痛为限
19、。每次喂奶前,用纠正器把乳头吸出。e)如凹陷暂时无法纠正的,应指导产妇使用吸奶器挤奶,用杯子喂养新生儿。DB4404/T 42.32023 6 7.4.6 服务提供 应由经过母乳喂养指导培训的助理护士或护士执行。产后保健操 7.5.1 根据产妇情况进行产后保健操,运动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进行练习。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即刻停止运动。少数产妇会出现恶露量增多,未超过月经量均为正常,如出现恶露量超过月经量,应停止运动。运动结束后,应让产妇补充水分,待其擦干汗后可进行温水淋浴,淋浴时间不宜过长。7.5.2 产后保健操操作流程详见附录 F。7.5.3 产后保健操项目应至少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
20、进行。心理观察与疏导 7.6.1 应指导家属,特别是配偶,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保持产妇心情愉悦。7.6.2 产妇情绪出现异常波动的,宜通过 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PDSS(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或 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测评,必要时应请专业医生进行心理疏导。7.6.3 应在精神卫生医师或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指导下由护士执行。8 婴儿护理 健康监测 8.1.1 基本要求 8.1.1.1 入住产后母婴服务机构 24 小时内应对婴儿进行一次全面健康监测和评估。8.1.1.2 应每天监测、记录婴儿体温、体重、心率、呼吸、皮肤颜色、喂养情况及大小便情
21、况、脐部、哭声、前囟与肌张力、精神反应、亲子互动等基本情况。8.1.1.3 入住后的第 37 天,应每 8 小时对新生儿进行一次健康监测;个别特殊情况的新生儿,应每24 小时进行健康监测。若一周后监测指标皆正常,则应每 12 小时或每班进行健康监测。8.1.1.4 头围和身长宜每周测量一次。8.1.1.5 出现异常者,应立即上报和处置。8.1.2 心率监测 8.1.2.1 可通过心脏听诊获得。新生儿平均为 120 次140 次/分,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会影响儿童心率,应在儿童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8.1.2.2 出现异常情况的,应严格记录并及时上报。8.1.3 呼吸监测 8.1.3.1 婴儿
22、肋间肌较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运动,故以腹式呼吸为主。8.1.3.2 在婴儿安静且状态正常时数其腹部在一分钟内起伏的次数以进行呼吸的监测。8.1.3.3 婴儿出生时呼吸浅而快,为 4060 次/分,低于 40 次/分或超过 60 次/分或伴有呼吸困难(鼻煽、呻吟、吸凹)为异常,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8.1.4 服务提供 应由助理护士或护士执行。DB4404/T 42.32023 7 基础护理 8.2.1 耳部 8.2.1.1 用棉签蘸温水轻轻擦拭外耳道及外耳,有分泌物的,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润湿分泌物,待分泌物软化之后,慢慢将其去除。8.2.1.2 宜适当为婴儿进行耳部按摩,可双手放在婴儿耳朵处
23、,由上往下梳理,避免过度用力。8.2.2 口腔 每日沐浴后评估婴儿口腔情况、舌头奶垢等,必要时可用棉柔巾沾0.9%生理盐水擦洗口腔,顺序为:牙龈左侧脸颊内侧右侧脸颊内侧上颚舌面-口唇及唇周。8.2.3 脐部 8.2.3.1 婴儿出生 24 小时后可打开敷在其脐部的消毒纱布,应仔细检查脐带断端有无红肿、渗血、脓性分泌物、异味等。8.2.3.2 每日用医用棉签蘸取浓度 0.5%碘伏和 75%医用酒精由内向外,旋转擦拭消毒脐部残端和脐部周围区域 2 次至 3 次,一根棉签消毒 1 次,直至脐部消毒干净。8.2.3.3 脐部消毒应至脐部残端脱落愈合。8.2.3.4 脐部正常情况下洗澡时可无需包扎,应在
24、洗澡后及时进行脐部残端消毒,保持干燥。8.2.4 臀部 8.2.4.1 应使用清洁细软、吸水性强的尿布,可为纯棉布,或一次性尿片;尿布外面不宜用塑料、橡皮布等不透气材料衬垫。8.2.4.2 婴儿大小便、更换尿布或尿片后应用温开水(3540)清洗臀部,用干净的棉柔巾、毛巾擦拭干净,再涂抹婴儿专用的护臀膏,保持臀部清洁、干爽。8.2.5 乳痂 使用婴儿植物油涂抹乳痂部位,待乳痂软化后用医用棉签轻柔小心地将乳痂分离。8.2.6 服务提供 应由助理护士或护士执行。特殊护理 8.3.1 脐部红肿 8.3.1.1 有脐部红肿的,应每日使用浓度 75%医用酒精和 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红肿处 2 次3 次,每
25、次消毒应更换棉签,日常应保持脐部的干燥。8.3.1.2 消毒方法:旋转擦拭消毒脐部由内向外,消毒 2 次3 次,每消毒一次应更换一次棉签,注意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的变化。8.3.1.3 除掉脐部的纱布后,应为婴儿勤换内衣,尿布不得覆盖其肚脐,以防止粪便感染。洗澡或更换尿布时,应保持干燥,洗澡时使用防水贴,避免洗澡水或粪尿接触到脐部。8.3.1.4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同时定时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在经过基本护理后 2 天以上未好转或并发渗液、恶臭气味的,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8.3.2 红臀/尿布疹 DB4404/T 42.32023 8 8.3.2.1 应注意保持婴儿臀部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4 42.3-2023 产后母婴服务 第3部分: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42.3 2023 产后 母婴 服务 部分 护理 服务质量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