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 T 82—20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pdf
《DB4401 T 82—20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1 T 82—20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30A 12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 822020代替 DBJ440100/T 288201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lderly community-and-home care service2020-06-08 发布2020-07-01 实施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1/T 822020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工作原则.25服务设施建设与配置要求.25.1选址与规划布局.35.2服务设施要求.35.3功能区配置要求.56服务机构要求.86.1基本要求.86.2运营管理.8
2、6.3财务管理.86.4人力资源管理.96.5服务管理.96.6服务执行.96.7服务发展.97人员要求.97.1基本要求.97.2岗位要求.107.3人员配置.107.4行为规范.108服务内容和要求.118.1服务形式.118.2基本要求.118.3生活照料.118.4助餐配餐.138.5康复护理.148.6医疗保健.148.7文化娱乐.158.8精神慰藉.158.9安全援助.168.10老年用品服务.168.11临终关怀.17DB4401/T 8220208.12转介服务.178.13临时托养.178.14其它服务.189服务流程.189.1总则.189.2咨询与接待.189.3服务申请
3、.189.4制定服务方案.189.5签订服务协议.189.6开展服务.199.7服务确认.199.8服务结算.199.9服务变更或终止.199.10归档.1910服务监督和改进.2010.1评估判定.2010.2监管和投诉.2010.3预防措施.2010.4改进措施.2010.5信息管理与监督.20附录 A(资料性附录)服务机构基本设备参考清单.22附录 B(资料性附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表.26附录 C(规范性附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图.27附录 D(规范性附录)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28DB4401/T 82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4、本标准由DBJ440100/T 288201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确认转化而来,并代替DBJ440100/T 288201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本标准与DBJ440100/T 288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由广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香港邻舍辅导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绍滨、官洁君、陈琳、李向东、吴文岳、陈丽旋、郑勇、古志彬、林嘉敏、蒋慧敏。DBJ440100/T 2882017于2017年11月14日首次发布。DB4401/T 822020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区居家
5、养老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则、服务设施建设与配置要求、服务机构要求、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服务流程、服务监督和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9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 13495.1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GB 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
6、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 17242投诉处理指南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CJJ 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JGJ/T 3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 4502018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建标 1432010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卫监督发2005260号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粤卫办201645号广东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指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elderly
7、 community-and-home care service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专业的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安全援助、老年用品服务、临终关怀、转介服务、临时托养、其它服务等社会化服务。3.2社区日间照料服务day care service for elderlyDB4401DB4401/T 8220202依托社区服务资源,在社区服务场所内为失能、半失能及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形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3上门服务ho
8、me service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到户式的社会化服务。3.4服务对象client of elderly home care in community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elderly community-and-home care service agency依法登记注册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包括各类养老机构、卫生服务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延伸服务部门。3.6养老管理员elderly home care service manager具备初级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资质,负责承接服务申请,为本辖区享受服务资助的
9、老年人制订服务方案、链接服务资源、跟踪及监督服务情况等具体事务的工作人员。3.7管理及指导单位the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agency of elderly home care in community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政策指导、质量评价、资源支持等的单位,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卫生等专业部门及受政府委托的社会组织等。3.8服务项目完成率service project completion rate根据服务协议内容,服务人员实际完成的服务项目数与协议签订服务项目数的百分比。3.9服务对象满意率service satisfaction rate测评达
10、到满意的服务对象人数与参与测评的服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3.10生活照料daily life care为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洗涤、个人护理、协助进餐、陪伴就医和代办等的服务。3.11康复护理rehabilitation nursing以康复学与护理学为基础,对残疾、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提高其活动能力,达到基本生活能自理、重新参加社会活动等效果的护理过程。4工作原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原则为:a)全覆盖,适度普惠与保障基本相统一;b)多层次,普遍性与个性化服务相并重;c)多支撑,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相匹配;d)多主体,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5服务设施建设与配置要求DB440
11、1/T 82202035.1选址与规划布局5.1.1总则新建、改建的服务设施其选址及规划布局应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GB 50437 的规定;做到科学设置、因地制宜、层级合理并可持续发展。5.1.2选址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状况、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b)地形平坦,老年人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35 m,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c)环境安静,声音环境宜为60 dB以下;d)可获得有效日照和通风,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 h的日照标准;e)与高噪音、污染源的防护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f)宜与医疗机构、社区生
12、活配套设施等其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邻近,利于资源整合与共享;g)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5.1.3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a)新建服务设施全部或1/2以上的面积应设在首层,且相对独立,有方便的对外出入口;b)首层安排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其他楼层并设置电梯、无障碍坡道等无障碍设施;c)楼梯应加装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 50763的要求;d)对于采取场地共用的服务设施,应保持各功能区相对独立,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影响;e)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建议其主要建筑设计时应留有扩建、改造的余地;f)场地周边宜有一定的绿化面积。5
13、.2服务设施要求5.2.1总体要求5.2.1.1服务设施应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安全、卫生、经济、环保的要求合理确定。5.2.1.2供电、给排水、通风、消防、通讯、照明等基础设施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应根据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敷设线路,预留接口。5.2.1.3开展服务的室内场所应全面禁烟,且在明显位置设置禁烟标志。5.2.2场地要求服务设施场地要求如下:a)面积要求:街道(镇)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可依托社区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或设施设置或根据功能分散设置;b)无障碍要求:应设有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 50763的相关规定;c)适老化要求:1)养老设施
14、建筑设计应符合 JGJ 4502018 的相关规定;DB4401DB4401/T 82202042)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应符合 JGJ 4502018 的相关规定;3)老年人单独逗留的空间,如卫生间、浴室等,应设有紧急呼叫装置;4)室内各种设施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墙、桌、椅等锋利边角应包裹防撞条;5)服务场地应有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防滑垫、防滑布等相关设施;6)卫生间地面应易清洗、不渗水、防滑和防跌,卫生洁具宜采用浅色,门锁能双向开启,蹲式厕位应配坐便椅。5.2.3装修设计要求5.2.3.1建设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应符合GB 50222的规定。5.2.3.2各
15、类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建筑设计应符合JGJ 4502018的相关规定。5.2.3.3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GB 50189的相关规定。5.2.3.4室外建筑地面设计应符合CJJ 169的相关规定,室内建筑地面设计应符合GB 50037的相关规定。室内地面应有防滑设计,并符合JGJ/T 331的相关规定。5.2.3.5坡道、台阶、扶手的设置应符合GB 50763和JGJ 4502018的相关要求。5.2.3.6公共信息标志应符合GB/T 10001.1和GB/T 10001.9的相关规定,宜文字、图标相结合,便于老年人辨认场室。5.2.3.7建筑设计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
16、和谐、统一标识;功能室宜使用大色块或主题色设计,便于老年人根据色块记住空间位置。5.2.3.8室内装修应符合无障碍、卫生、环保和温馨的要求。5.2.3.9室内通道墙面阳角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下部宜作0.35 m高的防撞板。5.2.3.10尊重老年人,保护隐私,对有可能暴露老年人隐私的服务应有遮挡、防护措施。5.2.3.11电源开关应选宽版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宜离地面1.00 m1.20 m,室内应选用安全型插座,插孔距地面高度宜为0.60 m0.80 m。5.2.4消防要求5.2.4.1消防应符合 GB 50016 的要求,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2.4.2设施、场地的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应
17、符合GB 15630、GB 13495.1的相关规定。5.2.4.3应采用有防焰标识的设备设施,如窗帘、地毯及隔帘等使用防焰材质。5.2.4.4应配备消防安全设备与器材,如应急电源设备或应急照明器材、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独立烟感报警器、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防火毯等,定期检修并有记录。5.2.4.5应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定期接受消防机关检查,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测报告。5.2.4.6场地应有明确的逃生路线标识,标识清晰,易于辨认。5.2.4.7楼梯间、防火门、安全疏散通道及紧急出入口设有指示标志及应急疏散标识,保持畅通,无阻碍物。5.2.4.8每年应至少开展两次针对服务对象及工作人员的消防
18、安全学习、教育、演习活动。5.2.5设备配置要求5.2.5.1应配置冷热饮用供水设备,定期保养检查并有记录。5.2.5.2室内应配置温度控制(取暖、降温)和通风换气等设备。5.2.5.3应配置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应覆盖公共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视频监控标志。5.2.5.4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必备的办公设施及网络设备。5.2.5.5应设有个人物品存放空间或储物柜,制定个人物品储存管理办法。DB4401/T 82202055.2.5.6应配备应急使用的轮椅、拐杖、吸痰器、急救箱以及吸氧设备。5.2.5.7室内宜配备广播系统或扩音设备,如扩音喇叭。5.2.5.8场所内若有沙发,沙发高度和软硬度应适合起身,应
19、配置有扶手、有靠背的椅子。5.2.5.9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服务的机构,应配置洗澡、如厕专用椅或凳。5.2.5.10应在服务机构公共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5.2.5.11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基本设备可参考附录A。5.3功能区配置要求5.3.1配置原则服务机构应根据不同功能配置相应功能区域。5.3.2办公区办公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应配置办公桌椅、电话、档案柜、文件柜、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宜配置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b)应配备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c)应配备紧急呼叫系统的终端设备;d)应有行政管理制度及组织架构图,并悬挂在办公区的明显位置。5.3.3
20、 服务接待区服务接待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应设置在服务机构明显位置,应为固定且相对独立的场所,配备有办公桌椅、供老年人坐的座椅等;b)应配有宣传资料、纸笔,宜配备放大镜以及台灯等,宣传资料应明确服务对象、申请条件、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内容;c)采用柜台式咨询接待方式的,应设置低位服务窗口,方便坐轮椅老年人。5.3.4面谈区面谈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应为独立且具有隐私性的不少于6 的房间,供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进行面谈、提供咨询与辅导服务时使用;b)配置沙发、桌椅等基本设施;c)环境布置应温馨和谐,有较好的隔音效果。5.3.5助餐配餐区5.3.5.1就餐区就餐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
21、就餐场所面积应满足日常服务需要,就餐人均面积不少于0.20;b)应留有可供轮椅车出入的空间,宜设置轮椅就餐位;c)应使用可移动的、牢固的桌椅,为工作人员留有分餐和助餐空间;d)配备热水供应、餐单公告栏、时钟、餐巾纸、餐具存放、洗刷和洗手区等设施;e)就餐区域应有防蚊蝇设施,必要时在出入口处设置防尘设施;DB4401DB4401/T 8220206f)应设有剩菜剩饭收集区,应配备带盖的专用容器存放餐厨垃圾等废弃物,容器应具有防渗漏、防破裂和易清洗等特性;g)采用柜台式售饭方式的,应设置低位服务窗口。5.3.5.2配餐区配餐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设置食品分装(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餐用具与工用
22、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均设在室内,且独立隔间;b)应配有分餐专用工具及清洗、消毒、储存设备设施;c)应根据待配送食品的品种、数量、配送方式,配备相应的食品分装(包装)设备。5.3.5.3制餐区制餐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供餐人数在100 人以下的服务机构,其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100 人以上每增加1 人增加0.30,1000 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 人增加0.20;b)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c)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d)配备能正常运转的餐具和
23、工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其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e)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具、容器、包装材料等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5.3.6老年人休息区5.3.6.1分类老年人休息区根据老年人需要应可提供午休功能、过夜功能、常住功能,宜分为午休室、过夜室、常住室。5.3.6.2设施配置5.3.6.2.1基本设施配置如下:a)若设有午休室,午休室应配备适合老年人午休的床或椅,主要为自理老年人提供服务;b)若设有过夜室,过夜室应配备固定卧床,满足30 d以内的过夜需要,主要为临时托养或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c)若设有常住室,常住室应配备专业护理床,需在养老护理员的指导下使用,主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托
24、管服务。5.3.6.2.2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根据场地规模大小和老年人需求配置休息位,人均休息位使用面积不小于4;b)休息位的设置应关注老年人对隐私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隔间;c)配置老年人休息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具,如毛毯、痰盂、废纸篓;公用毛毯应每周进行清洗、消毒;d)卧姿休息位旁应配置紧急呼叫装置;e)休息区不应与电梯井道、有噪声振动的设备机房等贴邻布置。5.3.7康复护理区DB4401/T 8220207康复护理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应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在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配置康复训练器材,如肩梯、平行杠、手功能组合训练箱、下肢训练站立架和肌力训练器械等,配置器材应有专业依据;
25、b)应配置康复辅助器具;c)康复训练器材和康复辅助器具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使用说明。5.3.8医疗保健区医疗保健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医疗保健区内设置医务室或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的,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同时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b)应配置身体指数测量器具,如血压计、听诊器、体重计、体温计等;c)应配置医疗急救箱。5.3.9文娱活动区文娱活动区设施配置要求如下:a)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0,应配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娱乐性、社交性、益智性设施设备;b)应根据服务需要,配置足够的桌及椅;c)应结合服务需求,配置不少于5 种康乐类或文化类用品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1 8220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82 2020 社区 居家 养老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