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0 T 26-2023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pdf
《DB3410 T 26-2023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10 T 26-2023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30 CCS A 12 3410 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 DB 3410/T 262023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 Sitting on the grou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ancient villagesin Southern Anhui2023-12-01 发布2024-01-01 实施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410/T 262023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总体原则.4 5 设备配置与管理.5 6 人员配置与管理.5 7
2、保洁要求.5 8 投诉受理.7 9 评价应用.7 附录 A(资料性)“冲、洗、扫、拖、擦、清、运、巡”保洁作业流程.8 附录 B(规范性)人工与机械清扫保洁流程.10 附录 C(资料性)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保洁服务考核评价表.12 参考文献.14 DB 3410/T 2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山市黟县西递镇人民政府提出。本文件由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市黟县西递镇人民政府、黄山市文化和旅
3、游局、中国计量大学、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徽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黄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中量大黄山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黟县西递景区、黟县宏村景区、黟县南屏景区、黟县屏山景区、徽州区唐模景区、徽州区呈坎景区、徽州区潜口民宅、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歙县新安江水画廊、歙县北岸瞻琪景区、黄山区东黄山度假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丹、王式玉、张雷蕾、余跃峰、杜龑、涂昊、王涛、孙翼翔、朱诚、任璐、张妮、赵海莹、贺希格都楞、李战国、程薛华、柯芳红、江文潮、黄大治、章社利、汪国平、汪振权、胡青山、吴昊、周越、徐磊清、施怡安、黄晓红、张舒婕、郑东娇、高道春。DB
4、3410/T 262023 III 引言 为贯彻落实黄山市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进一步提升皖南古村落型景区环境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和水平,一体化推进古村落风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为市民游客营造干净、整齐、舒适的旅游环境,本文件在总结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手段进一步提炼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的内涵和技术要求,推动皖南古村落型景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标准化,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席地而坐”管理规范。DB 3410/T 262023 4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皖南
5、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的总体原则、设备配置与管理、人员配置与管理、保洁要求、投诉受理、评价应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山市域内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的保洁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DB34/T 3003 乡村旅游厕所管理与服务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6、义适用于本文件。皖南古村落型景区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群构成的村落,为游客提供观赏、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场所。席地而坐 sitting on the ground 为实现“四显、七无、一不超”的保洁要求,景区所有可供休息的设施保持随时可坐的卫生状态。注:“四显”指石板显原色、水体显清色、绿化显本色、墙面显古色。“七无”指广场无泥灰、路面无污垢、边角无沉积、石缝无泥沙、停车无扬尘、沟渠无杂物、设施无灰尘。“一不超”指旅游主线路上落地垃圾一
7、般不超过5 min。“席地而坐”区域 “Sitting on the ground”region 在皖南古村落型景区范围内可“席地而坐”的重点示范线路或示范区域。4 总体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一谋划、分步实施”原则,积极探索“点面结合,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工作方法,实现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建立“席地而坐”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健全管理考核评价机制。DB 3410/T 262023 5 加大智能化设施设备投入,创新作业模式,优化作业流程,实现“四显、七无、一不超”保洁质量要求。5 设备配置与管理 设备配置 5.1.1 保洁设备具体数量按需求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包括道路洗扫车
8、、吸保机、高压冲洗车、道路清扫车、驾驶式洗地机、垃圾清运车、保洁扫地机、保洁车等;保洁物件包括扫把、簸箕、除油剂、地刷、铲刀、捡拾器、捞网、刷子、地面吹干机、垃圾袋等;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手套、雨衣、雨鞋等。5.1.2 宜配备外观美、效率高、功能全的多功能保洁车等作业机具,注重实用性,规整性,携带方便便于操作使用。5.1.3 宜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实现快速巡查、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置。设备管理 5.2.1 应配备保洁设备、工具、清洁用品等存放点。5.2.2 设备应定期检查、检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专业保洁设备应符合相关规定。5.2.3 设备、工具、清洁
9、用品等应按属性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安全要求。5.2.4 垃圾清运车辆应车况良好,标志统一,及时清洗,车容整洁。6 人员配置与管理 人员配置 6.1.1 应配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保洁人员。6.1.2 保洁人员应身心健康,从事专业保洁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6.1.3 原则上要求 1000 保洁面积至少配置 1 名保洁人员。人员管理 6.2.1 保洁人员应服从工作安排,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工作认真负责。6.2.2 保洁人员应完成岗前培训;上岗时着装整齐、统一、规范,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7 保洁要求 基本要求 7.1.1 按照“四显、七无、一不超”
10、保洁要求,采用“冲、洗、扫、拖、擦、清、运、巡”(具体作业流程见附录 A)等组合作业模式,加强日常保洁,并对重点区域延长保洁时间,消除保洁盲时。7.1.2 旅游主线路进行常态化不间断保洁,其他区域每天至少覆盖 3 次巡逻检查。DB 3410/T 262023 6 7.1.3 遇特殊天气、重大活动、节假日等应建立保洁应急方案。7.1.4 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应按 GB/T 19095 的规定执行,因地制宜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亭)和四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居民垃圾和游客丢弃垃圾做到不间断收集,不超过垃圾桶三分之二容量,清运及时、日产日清。7.1.5 组织开展“席地而坐”宣贯活
11、动,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环境建设,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志愿者队伍等,营造人人参与保护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作业规范 7.2.1 作业前 应明确保洁区域范围、时间、质量等保洁任务。7.2.2 作业时 7.2.2.1 宜设置醒目的安全及作业提示标志。7.2.2.2 采用人机结合,互为补充的作业模式,按照 360 度保洁要求进行精细化操作、多方位保洁。人工与机械清扫保洁具体流程见附录 B。7.2.2.3 严禁乱倒、乱卸、乱抛垃圾;垃圾装运量应以车辆的额定荷载和有效容积为限,严禁超重、超高运输,避免跑、冒、滴、漏等现象。7.2.3 作业后 7.2.3.1 保洁工具、设备、清洗用品等分类存放合理有序。7.
12、2.3.2 巡查人员应检查保洁质量,对未达标的区域及时处理,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区域保洁 7.3.1 地面路面 7.3.1.1 推进“机器换人”,采用“洗扫+全天巡回保洁”的方式,进行降尘去污。7.3.1.2 对地面路面上的油污和颜料等进行拖洗,拖洗的污水应统一收集,保持地面路面干净整洁、无油污和颜料等残留。7.3.1.3 对墙角、石板缝等区域的积泥、杂草进行清除,无零星垃圾、无烟头等杂物。7.3.2 绿化区域 7.3.2.1 绿化区域无杂物悬挂、堆放,绿地无裸露,无枯枝落叶,绿植表面无灰尘。7.3.2.2 定期进行绿化养护工作。7.3.3 设施表面 7.3.3.1 应对桌凳、凉亭、护栏、
13、指示牌、垃圾箱(桶)、垃圾中转站等设施进行冲洗保洁。7.3.3.2 垃圾箱(桶)应摆放整齐,表面干净、整洁,不得外溢垃圾,周边无垃圾、无污水、无油渍等。7.3.3.3 垃圾中转站内及周边环境整洁,无抛撒散存垃圾、无污水、无成堆建筑垃圾和大件废弃物等。7.3.4 河道水域 7.3.4.1 河道水域周边与沟渠无杂物,排水沟、窨井、沟底无积泥,无垃圾,排水畅通。7.3.4.2 河道水面无颜料污水、无漂浮物、无油渍等。DB 3410/T 262023 7 7.3.5 旅游厕所 旅游厕所应符合GB/T 18973和DB34/T 3003的规定。8 投诉受理 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应在接到投诉受理后 2 h
14、 内反馈受理意见。投诉记录规范完整,投诉处理依法依规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9 评价应用 考核评价 9.1.1 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对“席地而坐”保洁服务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9.1.2 应自行开展或通过第三方评价方式,对游客进行满意度调查,征询意见有分析、有通报、有改进措施。9.1.3 考核评价内容见附录 C。结果应用 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拨付保洁服务费用的重要依据。DB 3410/T 262023 8 A A 附录A (资料性)“冲、洗、扫、拖、擦、清、运、巡”保洁作业流程 A.1 冲A.1.1 利用高压冲洗车每天对地面路面积沙积土积垢等进行冲洗,冲洗作
15、业时车速控制在5 km/h10km/h;先冲墙角、再冲路面、最后冲沟底,冲洗作业时应由上至下、由内至外进行冲洗,避免污水四溅污染周边设施。A.1.2 每天开园前配合清扫车对固定区域进行首次冲洗,开放期间根据现场人流及地面路面等情况,不定时冲洗,一天至少2次。A.1.3 对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主线路地面路面进行全覆盖冲洗,污染高发点和突发污染点必须及时和加强冲洗,以及果皮箱和垃圾桶等设施表面冲洗和冲洗绿植。A.1.4 车辆宜配备水位管、侧冲以及四种喷头,以便适应于不同地面路面、绿化区域、设施表面等冲 洗,冲洗油污时宜使用清洗剂冲刷污渍,实现地面路面无污垢附着物、石缝无泥沙、无积水、地面见本色、
16、设施表面无泥灰、绿植表面无灰尘。A.2 洗 A.2.1 利用洗地机对地面路面、游客中心等进行清洗,每天开园前配合高压冲水车对固定区域进行首 次清洗,根据现场人流及地面路面情况,不定时清洗,一天至少3次。A.2.2 对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主线路地面路面等进行清洗时,作业采取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模 式,避免重复清洗,确保清洗后地面路面无污垢附着物,地面路面见本色,无积水。A.3 扫 A.3.1 采取“人工清扫+机械清扫”作业模式,每天对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主线路地面路面等区域 进行清扫。对墙角、花坛、石板缝等区域的积泥、杂草进行清除;对机械无法清扫到的区域,结合人工清扫,确保清扫全覆盖,保证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10 26-2023 皖南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管理规范 26 2023 皖南 村落 景区 席地而坐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