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0 T 55-2023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pdf
《DB3310 T 55-2023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10 T 55-2023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 CCS A 90 3310 浙江省台州市地方标准 DB 3310/T 552023 代替 DB 3310/T 55-2019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grid management2023-07-18 发布2023-08-01 实施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310/T 55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基本原则.4 整体性原则.4 目标性原则.4 实效性原则.5 5 网格基础.5
2、 网格划分.5 事项管理.5 任务清单.6 信息采集.6 6 队伍建设.7 网格工作团队.7 工作职责.7 教育培训.8 网格文化.8 等级考评.9 7 专属网格.9 8 捆绑考评.10 捆绑对象.10 捆绑内容.10 绩效考核.10 责任倒查.10 容错免责.11 9 硬件配备.11 网格运行中心.11 专职网格员装备配备.11 10 网格智治.11 11 工作保障.12 党建引领.12 督导检查.12 考核评价.12 经费保障.12 DB 3310/T 552023 II 附录 A(规范性)网格履职清单.13 附录 B(规范性)乡镇(街道)网格责任捆绑(事)件倒查情况表.14 DB 331
3、0/T 55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代替DB3310/T 55-2019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与DB3310/T 55-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新增了“专属网格”(见第 7 章)、“网格智治”(见第 10 章)等章节;b)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原则的要求(见第 4 章);c)增加了网格划分的种类,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行政村”“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
4、、学校、医院和港口码头”及“微网格”的内容(见 5.1.2);d)明确了“事项准入”的部门(单位)审查要求(见 5.2.2);e)网格工作团队由原“3+X+Y”调整为“1+3+N”模式,完善了人员的工作职责、教育培训等内容(见第 6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共台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台州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台州市路桥区委政法委员会、中共临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温岭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天台县委政法委员会、中共三门县委政法委员会、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方信标准技术有
5、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宁、陈国强、彭洁、何呈龙、王晖、李贲、周绍杰、汤朝晖、楼东晓、黄玲、叶灵友、夏将勇、郭雅妮、姚俊俊、杨朝霞、陈璋、张磊、周凯浩、林优悠、应献、许添、冯曹冲、陈钧、区世萍。本文件及其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9年首次发布为DB3310/T 55-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 3310/T 552023 4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管理的基本原则、网格基础、队伍建设、专属网格、捆绑考评、硬件配备、网格智治和工作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管理相关工作。2 规范
6、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2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 34300 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网格 grid 在城乡社区、行政村及其他特定空间区划之内划分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来源:GB/T 34300,定义2.5 全科网格 general practice grid 整合实行网格化管理的部门资源,纳入统一的网格管理体系,形成“网格统一
7、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报酬统一筹措、业务统一培训、考评统一实施”的基层治理管理单元。4 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应结合数字化、平战一体快响激活的要求,统筹兼顾,推动基层治理“平台+大脑”贯通触达,构建灵敏高效有力的最小党建单元、执行单元、智慧单元、承接单元、作战单元。目标性原则 应以“执政之网、民心之网、组织之网、平安之网、智治之网”为核心,推动全科网格迭代升级为智治网格。DB 3310/T 552023 5 实效性原则 应以“基层治理基本状况”为依据,因地制宜,推动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5 网格基础 网格划分 5.1.1 应
8、遵循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的原则,统筹考虑管理宽度、复杂程度、社会形态等因素,因地制宜划分网格。5.1.2 网格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a)行政村应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网格,集中居住区域应按一定户数划分网格。常住人口在 500 人以下、居住比较集中、情况相对简单的行政村可统一划分为 1 个网格;b)社区应以小区为单元划分网格,开放式居住区应以若干楼院为单元划分网格,每个网格宜覆盖300 户500 户。规模较大的小区可划分为多个网格,治理情况比较简单的可适当划大网格;c)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等情况复杂的,应视情况划小网格,宜覆盖 200 户300 户;d)医院、学校、市场(商圈)、楼宇、园区
9、和港口码头等特定区域,应根据辖区面积、人群分布、治理难度等,结合管理服务的实际需要,划定专属网格。规模体量小的、治理情况简单的,可纳入邻近网格管理;e)微网格划分应满足管理有效、服务便利的要求,宜覆盖 50 户80 户。5.1.3 网格的划分应由县(市、区)委政法委、组织部牵头,公安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共同参与,统一进行网格编号,其他单位不再另行划分网格。5.1.4 网格划分后不宜再变动,并应按行政村、社区、融合型大社区、专属网格四大类型进行分类建设和管理。事项管理 5.2.1 网格履职清单 应由市县两级
10、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牵头,制定网格履职清单,明确网格工作内容。网格履职清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2.2 事项准入 5.2.2.1 统战部、信访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金融办、综合行政执法局、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单位)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可纳入网格常态化管理。5.2.2.2 可将加强政治引领、源头信息采集、矛盾前端化解、风险感知报告、服务凝聚群众、承接协同事项、应急快响处置等 7 大职责纳入网格管理服务事项
11、。5.2.2.3 县级相关业务部门(单位)需纳入网格管理服务的事项,应经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大数据局、财政局审批同意。凡纳入网格服务管理的事项,业务部门(单位)应遵循“三不可”“五同步”的原则,加强经费保障和资源共享,同时明确专人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和考核,共同参与网格治理工作。DB 3310/T 552023 6 注1:“三不可”原则:a)网格员的主业是基础信息采集,主要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等内容,不可提出无所不包的信息采集要求;b)网格员采集信息内容和要求应与其角色相匹配,采集的信息应是常规性、普遍性,不可提出过高的专业性、业务性要求;c)网格员对于本网格内的其他工作,应按力所能及的要求,发
12、挥协助配合作用,不可代替村(社区)干部、乡镇(街道)驻村(社区)干部和部门站所的工作。注2:入格部门“五同步”要求:a)机制建设同步:建立健全本部门承担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接收事项的流转、交办和督办机制。需纳入网格常态化服务管理的部门,应按“人随事走”的原则,推进本部门人员力量下沉,明确专人加强对网格的业务指导、工作联动,结合基层治理主管部门及村(社区)网格的评价意见,建立责任捆绑的绩效考核办法,方式上实行组织、经济、纪律三挂钩。b)数据交换同步:事项入格部门应将本部门与基层治理相关的数据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打通融合,实现实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开展基层治理大数据研判。c)经费整合同步:事
13、项入格部门应遵循“费随事转”的原则,加强经费保障和资源共享。d)业务培训同步:事项入格部门应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为网格员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e)监督考核同步:对纳入网格管理的事项,业务部门(单位)应负起业务指导、监督、考核的职责。定期组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检查,及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5.2.2.4 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实际需纳入网格管理的事项,应经县(市、区)委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大数据局、财政局同意,并报市委政法委、组织部备案。5.2.2.5 纳入网格临时管理的事项,应经县级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及相关乡镇(街道)同意并设置时效,不宜超过 3 个月。5.2.2.6 未经核准
14、的工作内容,不应交由网格承担。未纳入专职网格员工作事项的工作内容,不应交由专职网格员承担。5.2.2.7 网格服务管理的事项,应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5.2.3 事项退出 5.2.3.1 已纳入网格常态化管理的事项,因情势变更需退出的,应由主管部门(单位)报同级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备案。5.2.3.2 对纳入网格常态化管理的事项,业务部门(单位)应负起业务指导、监督的职责,对不提供绩效考核办法、工作推诿、指导不力的业务部门(单位),经督促仍未改观的,由同级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会议研究决定,可将该部门(单位)管理的事项退出网格服务管理的事项。任务清单 5.3.1 县(市、区)应每年调整优
15、化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网格其他派驻力量等履职清单,并明确工作内容。5.3.2 各乡镇(街道)、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单位)应指导做好网格基础信息的排摸及录入工作。信息采集 5.4.1 网格工作团队应根据网格履职清单,全面采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信息,实现基础信息实时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发现、治安防控协助落实、安全隐患发现上报、市场经营主体协助DB 3310/T 552023 7 监管及群众诉求反映“六到位”。5.4.2 乡镇(街道)应建立信息采集质量评估办法,采取片区协作和设立上报渠道等方式,提升网格事件质量。乡镇(街道)应对网格员上报的可疑现象、犯罪线索
16、等重要信息情报进行核实,准确有效的宜按规定对网格员进行奖励。6 队伍建设 网格工作团队 6.1.1 网格工作团队应按“1+3+N”模式配备。注:“1”就是1名网格长,“3”由1名专职网格员、1名兼职网格员、1名网格指导员组成,“N”为网格内的其他力量。6.1.2 公安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单位)的专业执法力量需进驻网格。6.1.3 专属网格的网格长、网格员应由所属单位内部确定。6.1.4 微网格应整合基层党员干部、楼道长、志愿者等组成治理团队,并协助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做好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等事项。微网格长宜由楼道长或党员骨干担任。工作职责 6.2.1 网格长
17、 网格长应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主职干部不宜担任网格长(一行政村一网格的除外),对网格工作负总责,统筹协调网格各类人员、各项事务,牵头组织网格工作团队开展管理服务。6.2.2 专职网格员 专职网格员应面向社会择优招聘或从村(社区)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确定,熟悉掌握网格内基本情况,并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信息采集、风险排查、网格服务等工作。6.2.3 网格指导员 网格指导员应由“分类定级、组团包联”、下沉到村(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干部担任,负责指导、协调、参与所在网格工作,常态化联系走访,推动工作落地,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6.2.4 兼职网格员 兼职网格员应从村(社区)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10 55-2023 基层社会治理 全科网格管理规范 55 2023 基层 社会 治理 网格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