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359-2020 电梯使用管理规范.pdf
《DB61 T 1359-2020 电梯使用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T 1359-2020 电梯使用管理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61/T 13592020 1 目 次 前 言.3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使用单位.1 5 制度.2 6 安全管理人员.3 7 设备管理.3 8 应急管理.5 9 检查与证实.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要求.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电梯应急预案编制导则.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电梯日常巡查内容、要求与方法.1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电梯故障记录.13 附录 E(规范性附录)电梯安全技术档案.14 附录 F(规范性附录)电梯安全管理台账.15 附录 G(规范性附录)电梯事故信息报送表.16 附录 H(规范性附录)电梯使用管理检
2、查表.17 DB61/T 13592020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陕西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振元、常国强、王刚、李波、张永康、黄鹏辉、李红昌、王晶。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电话:0298326352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 邮政编码:710048 DB61/T 13592020 1 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使用管理的术语定义、基本要求、制度建
3、立、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中规定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使用管理。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的使用单位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0242008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1689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8775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 GB/T
4、318212015 电梯主要零部件报废条件 GB/T 372172018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T50022017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TSG T70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 T700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2008、GB 7588、GB 16899、GB/T 18775、GB 2480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使用单位 4.1 使用单位的确定 4.1.1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应首先确定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按以下原则确
5、定:a)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专业电梯服务单位管理的电梯,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专业电梯服务单位为使用单位;b)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专业电梯服务单位管理的电梯,属于单一产权所有人自行管理的,该产权所有人为使用单位;共有产权的电梯,所有权人应当通过书面协议明确使用单位,协议不成的,所有权人均为使用单位;DB61/T 13592020 2 c)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使用权的,应当在合同中约定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使用人为使用单位;未约定的,产权所有人为使用单位;d)新安装电梯尚未移交业主的,项目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e)市政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公益性事业使用的电梯,其管理机构为使用单位。4.1.
6、2 未确定使用单位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4.2 一般要求 4.2.1 使用单位是电梯使用的安全责任主体,应对电梯安全运行负责。4.2.2 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4.2.3 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修理或改造。4.2.4 应做好电梯日常运行检查和定期自检,配合检验机构完成检验工作。4.2.5 应确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畅通。4.2.6 应采用视频远程监控、电子监管等手段,实现电梯运行的全过程监控。4.2.7 在电梯轿厢内部设置视频、图片、文字等广告时,不得影响电梯安全运行。4.2.8 鼓励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5 制度 5.1 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
7、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并形成书面文件,文件注明编写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授权签发,发放记录应保管有序。5.2 安全管理制度应考虑电梯数量与种类、使用场所、乘客情况等因素,结合单位人员配置、资源条件、维保能力等编制。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作业人员培训考核;b)交接验收管理;c)日常运行管理;d)特殊期间使用管理;e)专用钥匙使用管理;f)安全检查;g)隐患整治;h)维保监督;i)施工过程管理;j)应急救援演练;k)事故报告与处理;l)电梯及其零部件报废;m)安全技术档案管理;n)接受安全监管;o)使用登记与变更;p)定期检验申报;q)安全评估。5.3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要求见附录
8、 A,应急预案编制要求见附录 B。DB61/T 13592020 3 6 安全管理人员 6.1 人员配备 6.1.1 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相关人员职责。6.1.2 使用单位应在其最高管理层中任命 1 名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运行期间至少有 1 名安全管理人员在岗。6.1.3 超过标准面积的载货电梯、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用于旅游观光且速度大于 2.5 m/s 的乘客电梯、非自动操作的电梯应配备专职司机。6.2 培训教育 6.2.1 使用单位应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实施并记录。6.2.2 安全培训教育可采用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案讨论、讲座、事故
9、现场会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形式。本单位没有培训能力的,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培训。6.2.3 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电梯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b)电梯工作原理及其安全保护装置;c)电梯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d)电梯安全操作知识、节能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e)事故应急处置技能,事故应急预案;f)电梯维护保养知识;g)事故案例、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6.3 人员档案 6.3.1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档案。6.3.2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档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人员身份证复印件;b)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及复印件);c)人员
10、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记录;d)人员考核记录。7 设备管理 7.1 交接验收 7.1.1 施工单位完成电梯安装、改造、修理作业后,或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变更时,应进行交接验收。7.1.2 交接内容包括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专用钥匙及盘车工具(随装箱单数量移交且不应少于每梯 1套)、备品备件等。7.2 使用登记 7.2.1 新增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使用单位应到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7.2.2 使用单位发生变更(更名)或转让、改造、报废、拆除、停用、重新启用电梯时,应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变更、过户(更名)、注销、停用、启用等手续。DB61/T 135
11、92020 4 7.3 运行管理 7.3.1 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电梯开启和停用。7.3.2 电梯使用期间值班室应有人员 24 h 值班,对电梯故障、困人求救以及乘客投诉、反映的问题应立即报告电梯安全管理人员。7.3.3 使用单位应进行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日常巡查内容见附录 C。7.3.4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在显著位置设置停用警示标识,设置防护,切断电梯主电源:a)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b)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场所进水时;c)电梯运行过程有异常声响,安全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层门、轿门工作异常时;d)电梯发生故障、事故或存在事故隐患时;e)接到安全监管部门要求立即
12、停止使用监察指令时;f)检验机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时;g)出现其它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情况时。7.3.5 电梯恢复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故障或事故安全隐患进行修复消除,并经自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需要检验机构重新检验的,还应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7.3.6 使用单位应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电梯使用标志、96333 标识和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完好。7.3.7 电梯钥匙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保管,并对钥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7.3.8 使用单位应做好电梯故障记录,并根据故障记录对零部件质量、维保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故障记录见附录 D。7.3.9 使用单位对监督检查、
13、安全检验、安全评估、维护保养及自行安全检查中发现的故障或安全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故障或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7.4 特殊期间使用 7.4.1 新楼盘集中装修期间,使用电梯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电梯损坏的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的,使用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安全用梯行为。7.4.2 在重大活动、节假日、人流高峰期等重点时段,公众聚集场所电梯使用单位应安排专人值守,疏导客流,并开展下列工作:a)引导乘客安全、有序乘梯;b)帮扶老、幼、孕、残人员安全乘梯;c)宣传安全乘梯知识、倡导文明乘梯行为。7.5 维护保养 7.5.1 应优先选择电梯制造单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地
14、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领域电梯应由电梯制造单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合同的有效期应在维护保养单位资质有效期内。7.5.2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护保养作业进行监督,并做出记录。监督应包括但不少于以下内容:a)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是否配带相应的防护用品;b)是否按照维护保养合同明确的项目、周期、方案进行保养;c)困人急修时是否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到达;d)是否放置警示标识;DB61/T 13592020 5 e)是否及时交由安全管理员签字确认。7.6 修理改造 7.6.1 重大修理或改造应由制造单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进行;7.6.2 未经监督检验或监督检
15、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7.7 定期检验 7.7.1 制定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并在下次检验日期届满前 1 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7.7.2 提供定期检验所需工作条件和环境,配合检验机构实施检验。7.7.3 根据检验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按期完成整改,反馈整改结果,并提出复检申请。7.8 安全评估与报废 7.8.1 在用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单位应委托具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监督检验或者型式试验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电梯修理、改造、报废:a)电梯整机使用年限 15 年;b)发生水灾、火灾、地震或事故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c)其他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情
16、形。7.8.2 经评估应当重大修理、改造的电梯,在重大修理、改造后,经监督检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7.8.3 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报废:a)使用安全性能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且无改造、修理价值的;b)电梯经评估机构安全评估,认定应报废的;c)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应报废的其他情形。7.8.4 使用单位应当在报废拆除前,向电梯所在地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并对报废电梯进行破坏性拆除;报废的电梯及其零部件,不得转让、经营或者再使用。7.9 技术档案 7.9.1 应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见附录 E。7.9.2 应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台账。安全管理台账见附录 F。8 应急管理 8.
17、1 应急预案 8.1.1 应制定应急预案,设置组织机构,明确人员分工。8.1.2 应急预案应覆盖本单位所有类别的电梯。8.1.3 应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记录,演练每年不少于 1 次。8.1.4 应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8.2 应急处置 8.2.1 发生电梯故障、困人、事故等情况后,应及时处置。8.2.2 应按规定报送事故信息,电梯事故信息报送表见附录 G。8.2.3 应保护事故现场、保存事故资料,配合事故调查处理。DB61/T 13592020 6 9 检查与证实 9.1 每年应对本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并记录。9.2 检查内容与方法见附录。DB61/T 1359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 1359-2020 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1359 2020 电梯 使用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