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pdf
《DB53 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CCS B 65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2023-11-23 发布2024-02-23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3/T 120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俊、孟广涛、沈金祥
2、、刘智军、李品荣、罗钦、杨倩、张正海、李永进、蒋波、高宏、李君、刘永杰、陈应跃、吴恒、李雄、杨爽、娄义美、卢金表。DB53/T 12092023 1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原资源的分区、草原质量等级评价、草原类组型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天然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和统计的分区分级分类划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579 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3、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天然草原 native grassland 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草原“等”grassland quality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用不同饲用价值的牧草占草群总产量的重量百分比确定。草原“级”grassland production 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产量由单位面积可食牧草风干重确定。草原等级 grassland grade 将草原等和草原级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和生产力评定的综合指标。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对其他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共优种 co-dominant sp
4、ecies 多种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近时为共同优势种,简称共优种。DB53/T 12092023 2 4 草原分区 根据云南地理和气候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原则,云南天然草原分为滇西北高寒草原区,滇东北温带草原区,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和滇西南南亚热带、热带草原区5个分区类型,见表1。表1 云南天然草原分区 分区类型 县(市、区)滇西北高寒草原区 香格里拉、维西、德钦、玉龙、古城、华坪、宁蒗、永胜,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共3个州(市)12个县(市、区)。滇东北温带草原区 昭阳、永善、大关、彝良、鲁甸、水富、绥江、盐津、威信、镇雄、巧家、会泽、宣威、罗
5、平、富源、陆良、马龙、麒麟、师宗、沾益,共2个市20个县(市、区)。滇中温带、亚热带草原区 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东川、嵩明、寻甸,石林、富民、禄劝、宜良、红塔、澄江、华宁、易门、峨山、元江、新平、江川、通海、楚雄、元谋、武定、南华、大姚、禄丰、牟定、姚安、双柏、永仁、大理、漾濞、祥云、宾川、鹤庆、南涧、巍山、永平、云龙、洱源、剑川、弥渡,共4个州(市)45个县(市、区)。滇东南中亚热带草原区 个旧、开远、蒙自、屏边、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红河、金平、绿春、河口,文山、砚山、麻栗坡、马关、丘北、西畴、广南、富宁,共2个州21个县(市)。滇西南南亚热带、热带草原区 思
6、茅、普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澜沧、西盟、孟连、景洪、勐海、勐腊、潞西、盈江、梁河、陇川、瑞丽、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临翔、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共5个州(市)31个县(市、区)。5 天然草原质量等级评价 参照NY/T 1579,按照草原草群的饲用品质优劣和草原可食牧草产量高低叠加组合,进行草原质量和生产力综合评定。6 天然草原类组型划分 类 按照云南植物地理区系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过度类型,并基于中国草地资源分类基础,将具有相同水热气候带和植被特征的草原划分为一个类,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10个类别,见表2。DB53/T 12092023 3
7、 表2 云南天然草原资源类 编号 资源类别 特点 分布区域 A 热性草丛类 特点: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被破坏的森林灌丛较长期内难以自然恢复而形成的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乔木郁闭度0.1以下),植被基本稳定的草原类型。云南南部。B 热性灌草丛类 特点: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森林灌丛植被被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次生植被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散生有少量乔木和灌木(灌木覆盖度0.4以下)的草原类型,热性灌草丛类比热性草丛类稳定性差一些。云南南部。C 暖性草丛类 特点:在暖温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连续受到破坏,原来的植被在短时间内不能自然恢复,而以多年生草
8、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植被基本稳定的次生草原类型。云南中部、北部、东南部。D 暖性灌草丛类 特点:在温暖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长期遭受破坏,原有植被短期内不能自然恢复,而形成以暖性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散生灌木或零星乔木,植被相对稳定的次生草原类型。云南中部、北部、东南部。E 稀树草原类 特点:在具有热带干热气候的亚热带河谷底部极端干、热的气候条件下,以扭黄茅属为代表的高温草本植物和高温耐旱的有刺或肉质灌木,底层连续高大禾草之上有开放的树冠层,即稀疏的乔木,为我国的萨王纳。云南元江、澜沧江、怒江的山地。F 干暖稀树灌草丛类 在亚热带河谷底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森林破坏
9、后次生为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小叶灌丛为主,在河谷坡面常呈半荒漠状外貌。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G 低地草甸类 特点:在土壤湿润或地下水丰富的生境条件下,以中生、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一种隐域性草原类型。云南缓坡平坦河谷。H 山地草甸类 特点:在山地温带气候带,大气温和与降水充沛的生境条件下,在山地垂直带上,由丰富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发育形成的一种草原类型。云南滇东北、滇西北、滇中的山地。I 高寒草甸类 特点:在高原(或高山)亚寒带和寒带寒冷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由耐寒性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类以矮草草群占优势的草原类型。云南山体植被垂直带的最上部,其上部接近雪线,集中分布在滇西北
10、。J 高寒灌丛草甸类 特点:由高寒草甸演变而产生,由垫状灌木和草甸植物组成,草群以杂类草为优势种的草原类型。云南滇西北。组 在草原类的范围内,按组成建群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植物所属经济类群相同的草原划分草原资源组,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9个经济类群组,见表3。DB53/T 12092023 4 表3 云南天然草原资源组 编号 经济类群组 范围 a 高禾草组 以草层高80 cm、茎秆高大粗硬的禾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b 中禾草组 以草层高30 cm80 cm的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c 矮禾草组 以草层高30 cm的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d 豆科草本组 以豆科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组成的
11、草地。e 大莎草组 高大的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牧草冷季保存率高,植株高大。f 小莎草组 以矮小的莎草科牧草,主要是嵩草属或苔草属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地,草质柔软,叶量大,营养价值高。g 杂类草组 除禾本科、豆科、莎草科以外的以双子叶阔叶牧草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杂类草的经济利用价值随种类不同而异。h 蒿类半灌木组 以蒿类半灌木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i 半灌木组 除蒿类半灌木以外的其他半灌木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型 在草原组的范围内,按主要片层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生境条件相似的草原划分草原资源型,型是草原资源类型划分的基本单位。云南天然草原资源划分为185个资源型,见表4。表4 云南天然草原
12、资源型 序号 类编号 类 组 型编号 草原资源型 1 A 热性草丛类 高禾草组 A01 五节芒型(Comm.Miscanthus floridulus)2 A02 芒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3 A03 类芦型(Comm.Neyraudia reynaudiana)4 A04 苞子草型(Comm.Themeda caudata)5 中禾草组 A05 黄背草型(Comm.Themeda triandra)6 A06 黄背草、白茅型(Comm.Themeda triandra,Imperata cylindrica)7 A07 黄背草、扭黄茅型(Comm.Themeda
13、 triandra,Heteropogon contortus)8 A08 扭黄茅型(Comm.Heteropogon contortus)DB53/T 12092023 5 表 4(续)序号 类编号 类 组 型编号 草原资源型 9 A09 白茅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10 A10 白茅、金茅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Eulalia speciosa)11 A11 白茅、野古草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Arundinella hirta)12 A12 金茅型(Comm.Eulalia speciosa)13
14、A13 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hirta)14 A14 硬秆子草型(Comm.Capillipedium assimile)15 A15 旱茅型(Comm.Schizachyrium delavayi)16 A16 画眉草型(Comm.Eragrostis pilosa)17 A17 刚莠竹型(Comm.Microstegium ciliatum)18 A18 光高梁、白茅型(Comm.Sorghum nitidum,Imperata cylindrica)19 A19 细毛鸭嘴草型(Comm.Ischaemum ciliare)20 A20 雀稗型(Comm.Paspa
15、lum thunbergii)21 A21 四脉金茅型(Comm.Eulalia quadrinervis)22 A22 刺芒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setosa)23 A23 细柄草型(Comm.Capillipedium parviflorum)24 矮禾草组 A24 蜈蚣草型(Comm.Eremochloa ciliaris)25 A25 荩草型(Comm.Arthraxon hispidus)26 A26 地毯草型(Comm.Axonopus compressus)27 A27 竹节草型(Comm.Chrysopogon aciculatus)28 杂类草组 A28
16、 芒萁、芒型(Comm.Dicranopteris pedata,Miscanthus sinensis)29 A29 芒萁、白茅型(Comm.Dicranopteris pedata,Imperata cylindrica)30 半灌木组 A30 紫茎泽兰、野古草型(Comm.Ageratina adenophora,Arundinella hirta)31 B 热性灌草丛类 高禾草组 B01 具灌木的芒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 with Shrub)32 B02 具云南松的芒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 with Pinus yunnan
17、ensis)33 B03 具竹类的芒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 with bamboo)34 B04 具灌木的芒、野古草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Arundinella hirta with Shrub)35 B05 具柯的芒、金茅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Eulalia speciosa with Lithocarpus glaber)DB53/T 12092023 6 表 4(续)序号 类编号 类 组 型编号 草原资源型 36 B06 具灌木的五节芒型(Comm.Miscanthus floridulus w
18、ith Shrub)37 B07 具乔木的五节芒型(Comm.Miscanthus floridulus with arbor)38 B08 具灌木的类芦型(Comm.Neyraudia reynaudiana with Shrub)39 中禾草组 B09 具竹类的白茅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 with bamboo)40 B10 具灌木的白茅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 with Shrub)41 B11 具灌木的白茅、杂类草型(Comm.Imperata cylindrica,Herbarum vaiarum with Shrub)42
19、B12 具灌木的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hirta with Shrub)43 B13 具乔木的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hirta with arbor)44 B14 具灌木的刺芒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setosa with Shrub)45 B15 具灌木的细毛鸭嘴草型(Comm.Ischaemum ciliare with Shrub)46 B16 具云南松的细柄草型(Comm.Capillipedium parviflorum with Pinus yunnanensis)47 B17 具灌木的扭黄茅型(Comm.Hetero
20、pogon contortus with Shrub)48 B18 具乔木的扭黄茅、杂类草型(Comm.Heteropogon contortus,Herbarum vaiarum with arbor)49 B19 具灌木的黄背草型(Comm.Themeda triandra with Shrub)50 B20 具灌木的金茅型(Comm.Eulalia speciosa with Shrub)51 B21 具乔木的金茅型(Comm.Eulalia speciosa with arbor)52 B22 具乔木的四脉金茅型(Comm.Eulalia quadrinervis with arbor
21、)53 B23 具灌木的荩草型(Comm.Arthraxon hispidus with Shrub)54 B24 具乔木的蜈蚣草型(Comm.Eremochloa ciliaris with arbor)55 B25 具灌木的芒萁、野古草型(Comm.Dicranopteris pedata,Arundinella hirta with Shrub)DB53/T 12092023 7 表 4(续)序号 类编号 类 组 型编号 草原资源型 56 B26 具灌木的飞机草、白茅型(Comm.Chromolaena odorata,Imperata cylindrica with Shrub)57
22、C 暖性草丛类 高禾草组 C01 芒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58 C02 大油芒型(Comm.Spodiopogon sibiricus)59 C03 芒、野青茅型(Comm.Miscanthus sinensis,Deyeuxia pyramidalis)60 中禾草组 C04 白羊草型(Comm.Bothriochloa ischaemum)61 C05 白羊草、黄背草型(Comm.Bothriochloa ischaemum,Themeda triandra)62 C06 白羊草、荩草型(Comm.Bothriochloa ischaemum,Arthrax
23、on hispidus)63 C07 黄背草型(Comm.Themeda triandra)64 C08 黄背草、野古草型(Comm.Themeda triandra,Arundinella hirta)65 C09 黄背草、荩草型(Comm.Themeda triandra,Arthraxon hispidus)66 C10 白健杆型(Comm.Eulalia pallens)67 C11 野古草型(Comm.Arundinella hirta)68 C12 白草、杂类草型(Comm.Pennisetum flaccidum,Herbarum vaiarum)69 C13 画眉草、白草型(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1209-2023 天然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 1209 2023 天然 草原 资源 分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