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 T 1453-2023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pdf
《DB50 T 1453-2023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0 T 1453-2023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50CCS L 04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4532023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2023-08-25 发布2023-11-2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4532023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14.1 总体原则.14.2 分类维度.24.3 分类方法.24.4 分级维度.34.5 分级方法.35 工业数据分级管控防护.35.1 工业数据分级防护要求.35.2 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45.3 基于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措施.46 分类分级流程.56.1 概述.56.2 分类分
2、级准备.66.3 实施工业数据分类分级.66.4 实施分级管控防护.76.5 结果评估.76.6 优化改进.8附录 A(资料性)工业企业数据分类分级详细描述表示例.9参考文献.11DB50/T 1453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邮
3、电大学、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优米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工因特(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西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飞象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刚、陈宏果、贾云健、叶林佶、杨超、唐萍峰、黄庆卿、张程、夏中灵、魏旻、鲁金屏、马晓双、窦俊豪、杜雪飞、盛佳会、樊陆陆、丁源、樊超、邱江、林紫微、温智宇、刘轩宏、穆金刚、李斌、李良健、杨益、王强、欧阳光。DB50/T 145320231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分级管控防护的要求,提供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流程。本文件适用
4、于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和分级管控防护。本文件不适用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和分级管控防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38667-2020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分类指南3术语和定义GB/T 38667-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业数据industrial data工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产生和应用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
5、、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中生成和使用的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在设备接入、平台运行、工业APP应用等过程中生成和使用的数据。3.2工业数据分类 industrial data classification按照工业数据具有的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包括数据对象、重要程度、开放属性、业务场景、行业要求等),采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于管理和使用工业数据。3.3工业数据分级 industrial data grading按照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遭到破坏(包括篡改、攻击、泄露或非法利用等)后可能对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等带来的潜在影响,对工业数据进行定级,为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
6、安全策略制定提供支撑。4工业数据分类分级4.1总体原则DB50/T 145320232在遵循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工业数据所属行业领域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以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企业主体、行业指导和属地监管相结合,分类标识、逐类定级和分级管理相结合。4.2分类维度分类维度宜根据工业数据产生情况、业务类型、存储情况、应用情况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a)工业数据所属行业类别;b)工业数据业务类型;c)工业数据产生的部门;d)工业数据存储方式;e)工业数据存储位置;f)工业数据更新频率;g)工业数据用途。4.2.1根据所属行
7、业类别分类工业数据所属行业类别包含电子信息相关行业、装备相关行业、消费品相关行业、石化化工相关行业、钢铁相关行业、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等,具体按照GB/T 47542017的要求进行分类。4.2.2根据业务类型分类根据工业企业的业务场景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研发数据、生产管理数据、人事管理数据、经营数据、财务数据、运维数据、外部数据等。为了更详细地描述业务场景,可继续划分为一级子类和二级子类进行说明。4.2.3根据产生的部门分类根据工业数据产生来源的工业企业的具体部门或组织机构进行分类。4.2.4根据存储方式分类根据工业数据储存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电子表格、数据库、数据仓库、云存
8、储等。4.2.5根据存储位置分类结合工业数据的存储方式,按照存储位置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档案保管场所、公共电脑、部门电脑、本地服务器、云服务器等。4.2.6根据更新频率分类综合考虑工业数据的更新频率、访问频次和分析引用程度,可分为三类:冷数据、温数据和热数据。4.2.7根据用途分类根据工业数据的用途和使用场景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制造过程数据、主题数据、监控数据、展示数据、场景分析数据等。4.3分类方法DB50/T 145320233工业数据分类方法参照GB/T 38667-2020第8章的相关要求,根据分类维度的排列组合,采用线面结合的混合分类方法。4.4分级维度根据不同类别的工业数据遭
9、到破坏(包括篡改、攻击、泄露或非法利用等)后,对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等带来的潜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安全分级,将工业数据划分为三种安全级别,由高至低分别为:核心数据(L3级)、重要数据(L2级)、一般数据(L1级),三种级别的判断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表 1工业数据级别与判断标准工业数据级别级别标识判断标准L3级核心数据有下列情形之一:易引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对国民经济、行业发展、公众利益、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L2级重要数据有下列情形之一:易引发较大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给企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引发的级联效
10、应明显,影响范围涉及多个行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个企业,或影响持续时间长,或可导致大量供应商、客户资源被非法获取或大量个人信息泄露;恢复工业数据或消除负面影响所需付出的代价较大。L1级一般数据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工业控制系统及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的正常生产运行影响较小;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较小,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受影响的用户和企业数量较少、生产生活区域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恢复工业数据或消除负面影响所需付出的代价较小。4.5分级方法工业数据分级方法按照每个等级的不同特征和要求将工业数据进行分级。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类、评估、测试。根据工业数据的属性及使用目的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工业数据权限。
11、5工业数据分级管控防护5.1工业数据分级防护要求根据工业数据的分类分级结果,针对不同级别的工业数据,制定相应的防护要求,例如能够抵御恶意攻击等。工业数据分级防护要求具体如表2所示。表 2工业数据分级防护要求工业数据级别防护要求L3级应能抵御来自国家级敌对组织的大规模恶意攻击L2级应能抵御大规模、较强恶意攻击L1级应能抵御一般恶意攻击DB50/T 1453202345.2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工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和数据销毁过程。5.3基于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措施根据工业数据的分类分级结果,按照工业数据分级防护要求,应对工业数据所处
12、的全生命周期阶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公司的代码数据,应当确定其级别,针对代码数据产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制定如保密规范、数据加密、数据检测等防护措施。基于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措施具体如表3所示。表 3工业数据防护措施数据生命周期L1级L2级L3级工业数据采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目的明确、最小够用”的原则开展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加强对收集人员、设备的管理。在L1级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数据采集前,应对数据采集所涉及的软硬件工具等,采取必要的测试、认证等措施,并进行内部审批;应具备对数据采集行为进行监测的技术能力,确保数据采集的合规性和执行上的一致
13、性,并能够在发现异常时进行告警;通过间接途径获取数据的,应与数据提供方通过签署相关协议、数据源合法性书面承诺等方式,明确双方法律责任。在L2级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数据采集行为实时监控能力,在发现异常时及时终止数据采集行为,并采用技术手段确保所有收集行为可溯源。工业数据传输应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密码技术、数据脱敏、校验技术、安全传输通道或者安全传输协议等措施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在L1级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应采用数据加密、数据校验、安全传输通道、安全传输协议等措施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必要时可采用单向隔离传输等技术手段;应具备数据传输异常检测技术能力,对陌生 IP地址、数据库异常连接(如
14、在设定时间内,某IP与实时数据库无任何数据交互或异常交互)等进行实时告警,在检测到数据遭破坏时及时采取恢复措施。在L2级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数据传输实时监测处置能力,保证能够及时告警并阻断违规传输;应具备数据溯源能力,确保所有数据传输路径可恢复,数据传输行为可溯源。工业数据存储对需加密的数据,应采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校验等技术,实现存储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数据备份。在L1级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对存储数据的使用进行身份鉴别和访问控制;应采用存储介质安全管控、校验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手段实现数据安全存储,不得直接提供存储系统的公共信息网络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0 1453-2023 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导则 1453 2023 工业 数据 分类 分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