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 T 612-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pdf
《DB46 T 612-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6 T 612-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040.99 CCS P35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T 612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base 2023-09-16 发布2023-10-14 实施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6/T 61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条件.2 林分质量.2 环境条件.3 5 基础设施.4 基本要求.4 公共设施.4 森林康养服务设施.6 6 健康管理服务.7 森林康养产
2、品.7 森林康养服务团队.7 7 基地运营管理.8 机构.8 人员.8 管理体系.8 8 生态环境保护.8 生态保护.8 环境保护.8 9 社区经济发展.8 10 评分方法.8 评分分值.8 评分表的应用.8 附录 A(资料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分表.9 参考文献.13 DB 46/T 61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
3、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冬琴、李敦禧、高述超、叶兵、杜丽敏、刘立军、吴庭天、郭霞。DB 46/T 6122023 1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森林环境、基础设施、健康管理服务、基地运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评定计分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
4、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24421.2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 GB/T 27963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T 34290 公共体育设施 室外
5、健身设施的配置与管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50939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 55025 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LB/T 051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LY/T 2586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 LY/T 2934 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 LY/T 2935 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 LY 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DB 46/T 6122023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森林康养 forest based heal
6、th and wellness 以促进大众健康和预防疾病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的康体保健作用,开展有助于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维持)身心健康的活动总称。来源:LY/T 2934-2018,3.1 森林康养基地 forest based health and wellness base 具备优质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地方特色康养资源,开展休闲、健身、养生、养老、疗养、认知、体验等活动,能够提供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场地、配套设施和相应服务体系的康养综合体。来源:LY/T 2934-2018,3.2 森林康养资源 forest based
7、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urces 凡能使到访者放松身心、调节身体机能、增进(维持)身心健康的自然界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等各种资源。来源:LY/T 2935-2018,3.1 森林康养基础设施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infrastructure 为适应康养人群在森林康养活动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设施的总称,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服务设施、辅助设施等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森林康养道路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road 在优质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区域内修建的供
8、人们进行步行、跑步、骑行等以观光体验、休闲养生、健身运动为目的的道路。来源:LY/T 2934-2018,3.3 森林康养健康管理服务 forest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由具有健康管理师资质或相关从业经历与经验,熟练掌握森林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理论,以及森林食材与药材的属性与使用方法的专业人员,提供开发地域文化特色与明确辅助效果的康养产品,以及为康养客户提供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全过程的森林康养专业化服务。森林医疗 forest medicine 利用森林康养资源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康复、保健、养老等活动,包括但不
9、限于养生太极及负离子/芬多精保健、SPA、艾灸刮痧、拔罐热疗、反射疗法等中西医康疗服务。4 基本条件 林分质量 4.1.1 森林面积 基地及其毗邻区域集中连片森林及红树林湿地总面积宜大于500 hm2,其中近熟林及以上林分30%。DB 46/T 6122023 3 4.1.2 基地面积 基地面积50 hm2,林地、林权权属清晰,无争议。4.1.3 森林覆盖率 基地区域内森林覆盖率50%。4.1.4 林分条件 森林群落结构完整,森林自然度较高,平均林分郁闭度0.40.8。4.1.5 森林健康状况 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无明显林业有害生物为害。4.1.6 生物多样性 康养基地所在地域生物类型多样,有视
10、觉型、听觉型、嗅觉型、味觉型和触觉型等植物,能够提供多种感官体验。生物多样性等级达到HJ 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一般等级及以上。4.1.7 景观质量 森林景观应有利于康养活动,异质性丰富,景色多样,达到GB/T 18005的三级要求。环境条件 4.2.1 总体要求 无疫源疾病区和放射性污染风险。4.2.2 交通条件 森林康养基地外部交通便利通畅,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或码头等交通枢纽行车时间不超过2 h。4.2.3 地质条件 森林康养基地选址按DZ/T 0286要求进行评估,确保无滑坡、塌陷、地裂缝、崩塌、泥石流、洪灾等地质灾害频发地段。4.2.4 舒适度 具有舒适的森林小气候,
11、全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按照 GB/T 27963中3级(舒适)的规定执行,天数不小于220 d。4.2.5 空气质量 森林康养基地空气质量总体上应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要求;按照LY/T 2586空气负离子监测要求,森林康养区空气负离子浓度3000 个每立方厘米。4.2.6 声音环境 森林康养基地整体声音环境应达到GB 3096规定的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制,即噪声昼间限值55dB,夜间限值45dB。康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的环境噪声0类限值。DB 46/T 6122023 4 4.2.7 水体质量 地表水质量应符合GB 3838规定的类及以上标准,地下水质量应符合GB/T 14848规定的类
12、及以上标准。4.2.8 土壤环境 基地周边5 km范围内无污染源,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GB 15618要求。4.2.9 环境辐射 远离天然辐射高的地区,无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和工业辐射,应符合标准GB 18871的规定。5 基础设施 基本要求 5.1.1 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开发、集约利用原则。5.1.2 功能区应包括森林康养区、体验教育区和综合服务区,各功能区可根据基地功能需要,再另行设置突出特色的功能区域。5.1.3 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布局及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避开古树名木,预留野生动物迁移通道。5.1.4 森林康养基础设施
13、风格、造型、色彩应与森林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基地原有景观和自然环境。5.1.5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包括防灾、防火、安防、通行、环境等。公共设施 5.2.1 道路 按LY 5104的规定执行,对外交通及各功能区之间的交通应较为便捷。5.2.2 停车场 停车场应建在综合服务区,布置按GB 51192的规定执行;可借用自然地形,就势建造,采用绿化草坪砖,以灌木为隔离,用高大乔木和蔓藤植物遮荫,避免采用大面积车辆暴晒的硬化停车场;规模应与基地的接待容量相适应。5.2.3 接待中心 选择地势平坦、集散方便、位置合理、视野开阔的地方,应能容纳较大规模的康养旅游人群和车辆
14、。5.2.4 住宿设施 住宿设施的设置与建设应符合GB 55025的规定,住宿接待设施应根据康养人员规模及淡旺季需求变化情况,确定客房的数量、规格和档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社区建设合理规划接待设施,避免过度开发。5.2.5 餐饮设施 DB 46/T 6122023 5 餐饮设施的设置与建设应符合LB/T 051的规定,布局合理,可达性好,舒适性好,总体规模应与基地接待能力相匹配。提供符合康养理念的特色餐饮或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有机膳食。5.2.6 购物设施 基地内应具有相对集中、便捷、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购物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购物场所,销售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的康养产品、旅游商品及当地特产
15、。5.2.7 医疗设施 森林康养基地应具备规范的诊疗服务能力和医养结合资质,并具备以下条件:设置的医疗机构(如康复中心、护理站等)建议有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资质,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诊所、医务室,并纳入医保定点单位;设置的医疗机构应根据机构规格、等级、执业类别和实际需求,具备相应的建筑面积、医疗用房和配备相应医疗设施,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医疗/康复和保健需要;配备远程(互联网)医疗设施、设备,在远程医疗系统的支持下,开展医疗(医疗评估、用药评估、认知评估、心理评估、睡眠评估)、慢病控制(日常检测、阶段评测)、康复(营养膳食、运动训练、心理辅导)、中医药特色(黎医黎药)服务等;配备基本的医学急救设施
16、、设备,与属地或就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建立应急救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建议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所属医疗机构应纳入属地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管理,满足服务对象特殊就医、用药需求;规范设置自然疫源检测设施,定期进行检测;医疗垃圾处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5.2.8 无障碍设施 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设施设计按照GB 50763执行。5.2.9 安全应急救助设施 应建立安全应急、求助设施,设施设计按照LB/T 051的规定执行;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安全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5.2.10 环境监测设施 具备必要的环境监测
17、设备(负离子、温度、湿度、噪音、PM2.5等),并实时显示监测数据。5.2.11 标识体系 在特色景点、餐饮场所、住宿场所、康养场所等应设置必要的解说、导向、警示、管理等标识设施。5.2.12 辅助设施 应配备充足的服务点,提供避雨、休息、补给、应急医疗等设施与设备。5.2.13 旅游厕所及污水处理 应按照GB/T 18973的要求配置旅游厕所,污水处理应符合GB 18918的要求。5.2.14 水电等设施 DB 46/T 6122023 6 基地内水、电、燃气等线路布置按GB 51192的规定执行,沿主路布置同时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给水排水、通信工程的配套设施、垃圾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6 612-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 612 2023 森林 基地 建设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