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640-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及报告书编制规范.pdf
《DB42 T 640-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及报告书编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640-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及报告书编制规范.pdf(6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260 CCS K 09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6402023 代替 DB42/T 640-2010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及 报告书编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illing-in the original record and compilation the report of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23-05-16 发布2023-07-16 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2/T 640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2、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及结构.3 5 原始记录表填写一般规定.3 6 原始记录表分项填写要求.4 7 报告书编制一般规定.8 8 报告书编制分项要求.9 附录 A(资料性)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原始记录表.11 附录 B(资料性)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21 附录 C(资料性)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书.31 附录 D(资料性)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书.47 参考文献.63 DB42/T 640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2/T 6402010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及报告
3、书填写技术规范,与DB42/T 640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将报告书的分类、报告书页的构成两章内容合并更改为分类与结构,并更改了内容,删除了专项防雷工程检测类,更改为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和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两类(见第 4章,2010 年版的第 4 章、第 5 章);b)增加了原始记录表填写一般规定,对页码、测试数据计量单位及填写、空白栏处理和记录修改要求进行了规定(见第 5 章);c)将报告书页码填写要求、报告书字体要求、报告书用印要求三章内容合并更改为报告书编制一般规定,并更改了内容,同时增加了编制原则、空白栏处理相关规定(见第 7 章,2010 年版的 6.
4、1、6.2.2、第 7 章、第 8 章);d)将报告书页制作要求和报告书填写基本要求两章涉及到原始记录表填写的部分内容合并为原始记录表分项填写要求,并对内容进行了更改(见第 6 章,2010 年版的 9.2、10.1、10.3、10.4、10.5 和 10.6);e)增加了报告书编制分项要求,对封面、申明、检测结论、附件、封底等内容的编制给出了规定(见第 8 章,2010 年版的 10.2);f)调整了附录 B 和附录 C 的顺序;g)更改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内容;h)删除了附录 E 和附录 F。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
5、文件由湖北省防雷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气象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湖北天宏检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雅静、柴健、黄克俭、王小飞、吴晓林、张科杰、汪金宏、赵涛、洪涛、刘学良、黄志方、许文、江涛。本文件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2/T 640-2010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及报告书填写技术规范。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防雷中心,联系电话:027-67848136,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气象局,电话:027-67847959,邮箱:。DB42/T 6402023 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
6、始记录表填写及 报告书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和报告书的分类及结构、填写及编制的一般规定和分项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的填写及报告书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7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7、规范 QX/T 106-2018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QX/T 2322019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431、GB/T 32937、GB 50057、GB 50343、QX/T 106和QX/T 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雷电防护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来源:GB 500572010,2.0.5,有修改 接闪器air-termination system 由拦截闪击
8、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来源:GB 500572010,2.0.8 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来源:GB 500572010,2.0.9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DB42/T 6402023 2 来源:GB 500572010,2.0.10 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雷电防护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
9、引发的电位差。来源:GB 500572010,2.0.19,有修改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main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并直接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金属板。来源:GB 503432012,2.0.9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floor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来源:GB 503432012,2.0.10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
10、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来源:GB 500572010,2.0.29 工频接地电阻power frequency grounding resistance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极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的电压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单位为欧姆()。来源:QX/T 106-2018,3.4 冲击接地电阻 impulse grounding resistance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峰值的比值,单位为欧姆()。来源:QX/T 106-2009,3.20 SPD 的直流参考电压direct-current
11、reference of SPDUres(1 mA)当SPD上通过规定的直流参考电流时,从其两端测得的电压值。一般将通过1mA直流电流时的参考电压称为压敏电压Ures(1 mA)。来源:GB/T 214312015,3.19 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 Iie 除放电间隙外,SPD在并联接入线路后所通过的微安级电流。在测试中常用0.75倍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注:泄漏电流值是限压型SPD劣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来源:GB/T 214312015,3.20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 period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lightning protectio
12、n systemDB42/T 6402023 3 对雷电防护装置的设置和性能特性进行定期检查、现场测试和综合分析处理的过程。来源:QX/T 2322019,3.1 新建雷电防护装置 new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新建雷电防护装置包括新建、改建(含修缮)、扩建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以及投入使用后建筑物或设施等单独安装的雷电防护装置。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tracki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new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根据雷电防护工程施工进度,依照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的达标情况而
13、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explosive and fire hazardous place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来源:GB/T 329372016,3.1 4 分类及结构 原始记录表 原始记录表分为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原始记录表和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由基本情况、现场检查情况、检测内容及结果等分项构成。其中检测内容及结果由多页组成,包含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器等内容。两类原始记录表内容根据检测类型不同略有差异(见附录A、附录B)。报告书 报告书分为
14、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书和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书。报告书由封面、声明、基本情况、检测结论、现场检查情况、检测内容及结果评价、附件和封底等分项构成。两类报告书中声明页、现场检查情况页和封底页完全相同,其他页根据检测类型不同略有差异(见附录C、附录D)。5 原始记录表填写一般规定 页码 从基本情况页开始顺序编号,每一页都应计算在内,编成第页共页,置于该页左/右上角。测试数据计量单位及填写 5.2.1 使用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5.2.2 测试数据的计算和整理应按照 GB/T 21431 规定采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常用测试数据计量单位和保留位数见表 1。表1 常用测试数据计量单位及
15、保留位数 测试数据 计量单位 保留位数 接闪器高度 米(m)1位小数 DB42/T 6402023 4 表1 常用测试数据计量单位及保留位数(续)测试数据 计量单位 保留位数 引下线间距 米(m)1位小数 SPD引线长度 米(m)1位小数 材料直径 毫米(mm)个位数 搭接长度 毫米(mm)个位数 支持卡固定支架高度 毫米(mm)个位数 接地电阻 欧姆()1位小数 过渡电阻(一般场所)欧姆()2位小数 过渡电阻(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欧姆()3位小数 土壤电阻率 欧姆米(m)个位数 材料截面积 平方毫米(mm2)个位数 压敏电压 伏特(V)个位数 泄漏电流 微安(A)1位小数 空白栏处理 空白栏
16、应按照QX/T 2322019中5.2.3.3的规定处理,当无此检测项目时用“”填写,当无法检测时用“/”填写。无法检测项宜在表格下方的“备注”栏说明原因。记录修改 原始记录形成过程中如有错误,应采用杠改方式,能够追溯原记录,并将改正后的数据填写在杠改处。实施改动的人员应在更改处签名和签日期。6 原始记录表分项填写要求 基本情况 6.1.1 受检单位(项目)基本情况 6.1.1.1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时填写受检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受检单位名全称、委托单位全称、地址和联系人信息。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包括建设单位全称、联系人信息、项目全称和地址等信息。6.1.1.2 联系人信息
17、宜填写姓名及其所在部门或科室。例如“张三(总务科)”。6.1.1.3 受检单位(项目)地址宜具体到路牌号,并填写经纬度。经纬度计量单位为“度”,保留四位小数。填写时纬度应在经度之前,例如“北纬 30.5173,东经 114.8807或 30.5173N,114.8807E”。6.1.1.4 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还应填写以下项目基本信息:建筑物栋数;地上和地下层数。检测多栋建筑物,且楼层不相同时,“层数”栏中“地上”可按由低至高方式填写层数,例如“6 F32 F”,“地下”可按由上至下方式填写层数,例如“-1 F-3 F”;使用性质。填写“居住”“公共”“工业”“农业”等;建筑结构类型。填写
18、“框架”“框-剪”“砖混”“钢混”“钢构”等;引下线类型。填写“柱筋”“钢柱”“人工”等;DB42/T 6402023 5 其他各项按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方案对应内容填写。6.1.2 天气状况 填写检测时的天气状况。例如“晴”“多云”或“阴”。6.1.3 检测日期 6.1.3.1 检测日期按实际检测日期填写,当检测时间在 2 天以上、跨月或跨年时,应填写“年月日日”“年月日月日”或“年月日年月日”。6.1.3.2 若检测出现多次多日时,如实填写,各检测日期或时间段用逗号间隔。6.1.4 原始记录编号 6.1.4.1 由 10 位码组成,按照类别区分符、年份、部门代码和 3 位编码的顺序进行编号,具
19、体填写要求如下:类别区分符用 1 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定期 D,新建 X;年份用 4 位数表示;部门代码用 2 位数字表示。例如 01 表示检测 1 组、12 表示检测 1 部 2 组等,根据检测机构实际情况编写,用以区别内部检测部门、检测组别等,无部门或组别区分需求时用 00 表示;3 位编码为流水号,每年度根据检测类别和部门类别从 001 开始升序编号。6.1.4.2 复检项目的编号可在其原项目的编号后面加上“-n”。注:n为复检次数,依次取1,2。6.1.5 检测仪器设备 6.1.5.1 根据检测场所、检测项目的不同,如实填写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和检定/校准有效期。6.1.5.2
20、 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应在计量有效期内。6.1.6 检测依据 6.1.6.1 检测过程中凡使用了本文件附录中“检测依据”栏所列技术规范的应勾选,如还使用了其它技术规范的,应填写其规范名称及版本号。6.1.6.2 引用的技术规范版本已更新或已废止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6.1.7 签字 6.1.7.1 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受检单位人员签名。现场检测人员均应在原始记录表上签字。6.1.7.2 签字人应使用黑色钢笔或碳素笔签署,不得代签或漏签。现场检查情况 6.2.1 被检测场所 应根据现场情况如实填写场所名称。例如“办公楼”“附属楼”“配电房”等。6.2.2 防雷类别 DB42/T
21、 6402023 6 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时应按照GB 50057规定进行分类后填写,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应按设计方案中的防雷类别进行填写。6.2.3 防护措施 6.2.3.1 包含防直击雷措施和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两项内容。6.2.3.2 填写时应根据现场检查实际情况勾选对应的选项。6.2.4 测点平面示意图 6.2.4.1 测点平面示意图宜手绘,图上应标注:测试点位置、编号。编号应连续,宜现场标注,当测点标注空间不够时,同类型可简略标注;建筑物的楼层数。例如六层楼标“6 F”;方位。宜用指北针标识,可根据现场实际方位进行调整。6.2.4.2 测点平面示意图中所标注的测试点符号应进行说明。例
22、如“”符号为接闪杆检测点标识。6.2.4.3 测点平面示意图上所标注的测试点在“检测结果(接地电阻、过渡电阻)”页应有检测数据与之对应。6.2.4.4 当“测点平面示意图”栏空间不够时,可另附页。检测内容及结果 6.3.1 接闪器 6.3.1.1 接闪器包括接闪带(网)、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金属构件、防侧击装置等类型,根据现场情况如实填写。6.3.1.2 接闪带(网)检测时,外观检查填写“平正顺直”“塌陷”“断裂”等内容;支持卡承受的垂直拉力填写“49 N”或“49 N”;搭接形式填写“单面焊接”“双面焊接”“螺栓连接”等内容;锈蚀情况或防腐措施填写“无锈蚀”“截面锈蚀 1/3 及以下”
23、“截面锈蚀 1/3 以上”“热镀锌”“刷防腐油漆”等内容;附着情况填写“无附着”“附着电源线”“附着信号线”等内容。6.3.1.3 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检测时,类型填写“金属屋面”“旗杆”“栏杆”等内容;钢质材料防腐措施填写“无”“热镀锌”“加大截面”“刷防腐油漆”等内容。6.3.1.4 接闪杆检测时,类型填写“独立杆”或“非独立杆”;接闪杆高度填写时应写明基准平面,例如填写“离地面 10 m”“离屋面 2 m”等。6.3.1.5 架空接闪线(网)检测时,接闪线填写长度,接闪网填写网格尺寸。6.3.1.6 检测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屋顶孤立金属物、屋顶非导电性物体不符 GB 50057 相
24、关规定的,应在备注栏填写孤立金属物或非导电性物体的尺寸等具体信息。6.3.1.7 接闪器检测完成后,应填写接闪器是否完全保护,填写“否”时应在备注栏填写未被保护的部位或区域。计算保护范围所需信息可另附页记录。6.3.2 引下线 6.3.2.1 引下线敷设方式为暗敷时,应填写检测内容前四项,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应根据跟踪检测情况填写其他内容;引下线敷设方式为明敷时,应填写除第四项以外的全部检测内容。6.3.2.2 近地面保护措施填写“无”“暗敷”“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橡胶管”等内容。6.3.2.3 防接触电压措施填写“护栏”“警告牌”“敷设 5 cm 厚沥青层”等内容。6.3.3 接地
25、装置 DB42/T 6402023 7 6.3.3.1 当需要进行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换算时,应测量并填写土壤电阻率和接地体最长支线长度,其他情况可不填写。6.3.3.2 防跨步电压措施填写“护栏”“警告牌”“均衡电位处理”“敷设 5 cm 厚沥青层”等内容。6.3.3.3 新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时应填写接地体埋设深度。6.3.4 等电位连接 当出现多个不同的检测结果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综合归纳填写,例如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位置/材料/规格填写“1-2层/铜带/截面积100 mm2,3-6层/铜带/截面积120 mm2”。6.3.5 建筑物外与室内连接的电子设备 6.3.5.1 电子设备名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640-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填写及报告书编制规范 640 2023 雷电 防护 装置 检测 原始记录 填写 报告书 编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