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606-2024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1 T 2606-2024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606-2024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080.20 CCS B 3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6062024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606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条件.2 5 品种选择.2 6 育苗.2 7 定植.4 8 田间管理.5 9 病虫草害防治.6 10 采收.7 11 干制.7 12 分级.8 13 贮存.8 14 档案记载.8 附录 A(规范性)朝天椒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9 附录 B(资料性)各生育期
2、常见病虫害推荐使用药剂.10 附录 C(资料性)各生育期常见草害推荐使用药剂.14 附录 D(规范性)朝天椒质量分级要求.15 DB41/T 2606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焕丽、郭晋太、姚秋菊、徐青、苏鹤、段爱菊、韩建明、
3、韩娅楠、陈双臣、张菊平、申爱民、姬延伟、王淑枝、王利霞、韩瑞华、梁华。DB41/T 26062024 1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干制、分级和贮存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山地区域的朝天椒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4、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JB/T 12825 辣椒收获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2119 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 NY/T 3129 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NY/T 3486 蔬菜移栽机 作业质量
5、DB41/T 962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DB41/T 1310 辣椒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DB41/T 2181 小麦套种朝天椒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丘陵山地 丘陵山地是指海拔高度200 m以上、平原与高原山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多为褐土及黄棕壤土,土壤较贫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通风排水良好,降水量较少,四季分明,无霜期150 d以上。3.2 朝天椒 DB41/T 26062024 2 朝天椒为茄科,辣椒属,辣椒变种,常作一年生栽培,耐干旱瘠薄,果实较小,圆锥型或子弹头型,簇生或单生,果柄朝上生长,味辣或高辣。4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光照充足、
6、地势平缓、缓坡度 8 以下、排灌方便和通风条件良好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5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抗逆、优质、丰产和商品性好,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且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T 16715.3 的规定。6 育苗 6.1 育苗设施 常用温室、大棚或中小拱棚等设施进行育苗。设施应坚固、防风和抗灾,能够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并具有防虫、防雨等功能。6.2 播种时间 根据研究结果,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均适宜播种育苗。6.3
7、播种量 每亩定植田的育苗需种量为 30 g50 g。6.4 育苗方式 6.4.1 平畦苗床育苗 6.4.1.1 做苗畦 苗床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 kg,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NPK(151515)30 kg,撒匀后翻耕苗床土壤,耙细、耙平后做成平畦,畦长10 m,宽1.2 m。6.4.1.2 床土消毒 每畦苗床可用 50%多菌灵 50 g拌入 10 kg15 kg干细土,混匀,其中 80%均匀撒于苗床,20%用于盖种;或可用棉隆进行床土消毒,操作应符合NY/T 3129 的规定。6.4.1.3 种子处理 6.4.1.3.1 浸种 将种子置于盛有55 60 水的容器中,不断搅拌,并保持此水温1
8、0 min15 min,然后待水温降至室温时,继续浸种3 h4 h,捞出后冲洗干净;或种子用清水先浸种3 h5 h,然后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15 min20 min,再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45次后沥干,准备催芽。DB41/T 26062024 3 6.4.1.3.2 催芽 将浸种种子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置于 30 环境中催芽,每天淘洗 1 次,沥干水分后继续催芽,至 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6.4.1.4 播种 每 10 m2平畦苗床用种量 50 g,包衣种子可不用催芽直接播种。种子均匀撒播后,覆盖消毒苗床土厚度 1 cm,并每亩用 50 g60 g敌
9、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兑水 30 kg40 kg,喷施苗床面预防杂草滋生。6.4.1.5 覆膜 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湿,出苗后逐渐揭除。地膜选用应符合GB 13735 的规定,棚膜选用应符合GB/T 4455 规定。6.4.1.6 苗期管理 6.4.1.6.1 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出齐苗,白天气温保持25 30,夜温15 20,5 cm地温20 以上。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20 25,夜温10 15。苗长到23片真叶时,白天气温保持25 30,夜温15 20。6.4.1.6.2 水肥管理 在播种前、分苗时和定植前浇足底水,保持土壤湿度55%以上。根据苗情适当补水,补水可选晴天上午进行,补水后适当通风散湿
10、。育苗后期补水不宜过大,以防苗子徒长。育苗期间一般不需追肥,若肥力不足而叶子发黄时,育苗后期采用0.2%0.3%可溶性三元复合肥NPK(151515)叶面追肥。6.4.1.6.3 光照管理 棚膜选用新的无滴功能膜,保持棚膜洁净。早揭晚盖不透明的保温覆盖物,上午以揭棚后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气温降至20 左右时覆盖。若遇连续阴雨雪雾天气,每天中午也要短时揭开保温覆盖物,并用植物补光灯补充光照,以全天不超过16 h为宜;天气骤晴时应注意遮荫防护。6.4.1.6.4 秧苗锻炼 定植前 7 d10 d,逐渐进行全天通风,锻炼秧苗,如遇倒春寒或低温天气发生时,夜间还需注意覆膜保温,防止秧苗受冻。6.4
11、.2 穴盘基质育苗 6.4.2.1 基质和穴盘 商品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 的规定。自配育苗基质一般选用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等轻型材料,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混匀后覆膜堆积消毒 3 d。穴盘采用 105 孔或 128 孔标准穴盘。6.4.2.2 育苗床 6.4.2.2.1 地面苗床 苗床宽1.2 m1.3 m,床面整平,苗床长度依温棚长度而定。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时,在苗床表面铺DB41/T 26062024 4 一层塑料薄膜和1.0 cm2.0 cm厚的干细土,然后铺设地热加温线(1 m2苗床布线功率100 w120 w),线间距10 cm,苗床边缘2根线间距8 cm,线上覆土1 cm
12、,然后放置育苗穴盘,苗床周边用床土封实。电热控温仪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接线。6.4.2.2.2 床架苗床 育苗床架可用轻巧金属或竹木材料制作,按温棚的纵长度方向设置。床架高25 cm100 cm,床面宽度为育苗穴盘长度(54 cm)的整数倍;床架之间留45 cm50 cm宽的操作道。也可采用能横向移位的金属育苗床架。6.4.2.3 基质预湿与装盘 基质添加适量水并搅拌均匀,使相对含水量至40%左右。基质装满穴盘,不可紧压,刮除穴盘表面多余的基质,使各个穴孔格室清晰可见。6.4.2.4 压穴 将装好基质的穴盘用压穴器进行压穴,穴深0.8 cm1.0 cm,或将装满基质的穴盘56盘摞放在一起,轻轻按
13、压,使每个穴孔压出深度0.5 cm左右的播种穴。6.4.2.5 播种 包衣及未包衣干种子可直接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或人工播种,一穴一粒,播种深度0.8 cm1.0 cm,播种后覆盖基质,保持各格室清晰可见,然后喷透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也可根据情况,先进行集中催芽,种子“露白”后人工播种,播种后覆盖基质厚度0.8 cm1.0 cm。6.4.2.6 播种后管理 将穴盘摆放在苗床上,盘上覆盖白色地膜,白天气温保持 28 30,夜温 18 20。当60%左右的种子拱土出苗时,及时揭除地膜,适当控制水分,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 60%80%,白天气温保持 25 28,夜温 15 20;成苗期白天气温保持
14、20 28,夜温 15 18;炼苗期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 60%左右,降温控水,停止施肥。定植前浇 1 次透水。穴盘基质育苗应符合NY/T 2118、NY/T 2119 的规定。6.4.3 种子丸粒化处理 若采用机械直播时,种子要经过丸粒化处理,丸粒化后粒径3.5 mm4.0 mm,大小均匀,形状规则,满足机械化精密播种要求。7 定植 7.1 整地施肥 种植田结合冬季深耕,每亩施商品有机肥 3 m35 m3,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要求。春耕前施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 NPK(151515)40 kg,钙镁磷肥 20 kg,硼砂 3 kg,3%的辛硫磷颗粒剂 4.0 kg。定植前 15
15、d 旋耕土壤,深度 20 cm25 cm,并将土壤耙碎、耙匀、耙平。7.2 起垄覆膜 DB41/T 26062024 5 采用人工或机械起垄覆膜,垄的走向应与坡度垂直,且排灌便利。一般做成小高龟背垄,垄底宽 70 cm120 cm、高 15 cm20 cm,并覆盖宽 60 cm90 cm的地膜;有灌溉条件时,起垄后地膜下铺设滴灌管带,滴灌管带选用应符合GB/T 19812.3 的规定。7.3 定植时间 4 月下旬露地定植。平畦育苗,要求日历苗龄 50 d55 d,具有 810 片真叶,苗高 18 cm20 cm,生长健壮一致,茎杆粗壮,叶色浓绿。穴盘育苗,要求日历苗龄 30 d40 d,根系嫩
16、白密集,与基质形成完整根坨,无黄叶及病虫害,整盘秧苗整齐一致。机械化直播时,应根据栽培条件和栽培品种等推算播种期,适播期一般为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7.4 定植密度 7.4.1 簇生朝天椒单株定植,垄间距 1 m,双行定植,株距 18 cm20 cm,窄行距 33 cm,宽行距 67 cm,密度为每亩 60007000 株;簇生朝天椒双株定植,垄间距 1 m,双行定植,穴距 22 cm28 cm,窄行距 33 cm,宽行距 67 cm,密度为每亩 50006000 穴,苗数 1000012000 株。7.4.2 单生朝天椒单株定植,根据品种及栽培灌溉条件,采用垄底宽 80 cm100 c
17、m 的垄畦,双行双滴灌管带定植,株距 30 cm50 cm,窄行距 50 cm100 cm,宽行距 100 cm160 cm,定植密度为每亩 12002800 株。7.4.3 直播朝天椒应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密度,每垄双行播种,一般穴距 12 cm24 cm,窄行距 30 cm40 cm,宽行距 70 cm90 cm,保持密度为每亩 550011000 穴。7.5 定植方法 7.5.1 平畦育苗时,起苗前浇足水,减少伤根。可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浸沾苗根,稍晾干后,即可定植。从起苗、运苗、打孔、浇水、栽苗到培土,宜进行连续流水作业。穴盘苗移栽前应浇透水,脱盘移栽,栽苗深度适中,地膜定植
18、口根茎处用土封严。有滴灌条件的随滴灌随定植。7.5.2 有机械化移栽条件时,可采用蔬菜移栽机进行机械化移栽,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3486 的规定。7.5.3 朝天椒种子丸粒化机械直播,即是在土壤绝对含水量 15%25%时,采用铺设滴灌管带、覆膜、膜上播种一次性完成种植作业,要求比较高。一般每穴播种 23 粒,播种深度 1.5 cm2.0 cm。7.5.4 麦套种朝天椒生产应符合 DB41/T 2181 的规定。8 田间管理 8.1 移栽苗田间管理 8.1.1 现蕾前管理 有灌溉条件时,移栽后 5 d7 d 浇 1 次缓苗水,10 d15 d 后结合中耕,每亩提苗肥 10 kg15 kg
19、尿素。无灌溉条件时,苗期遇雨,雨前施肥,以轻施为主,切忌多施,雨后适时中耕。簇生椒打顶,留 68 片真叶,促进侧枝生长。8.1.2 结果初期管理 要稳施花果肥,结果初期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NPK(101520)10 kg15 kg,叶面追肥可选用 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2%可溶性钙肥和 0.2%硼酸等,以防日灼病及脐腐病的发生。中耕土壤一般 12 次,并进行培土护根。DB41/T 26062024 6 8.1.3 盛果前期管理 78 月份进入结果盛期,应重施追肥,无灌溉条件时,一般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NPK(151515)15 kg20 kg;有灌溉条件时,每亩随水浇施水
20、溶性高氮高钾复合肥 NPK(12618)浇施 20 kg。8 月下旬进入雨季后,注意排水防涝,注重防治病虫杂草。8.1.4 盛果后期管理 后期禁止施肥及浇灌,并注意病虫害防治。8.2 直播田间管理 8.2.1 朝天椒采用水肥一体化装置进行灌溉施肥,种子干播湿出,播种后及时滴灌出苗水,每亩滴灌 15 m320 m3,保持膜下土壤湿润,苗高 10 cm 时注意控水蹲苗。8.2.2 初花前田间相对含水量维持在 55%65%,低于 55%,每亩滴灌 15 m320 m3,在没有明显降雨且干旱的情况下,灌溉周期一般为 10 d15 d。8.2.3 初花后,田间相对含水量维持在 60%70%,低于 6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606-2024 丘陵山地朝天椒生产技术规程 2606 2024 丘陵 山地 朝天椒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