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 T 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6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4352023 “皖槐 1 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ontainer seedlings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for the excellent variety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F.inermis(Mirb.)Rehd.WanHuai12023-03-01 发布2023-04-01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T 443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2、.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格瑞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全椒县汤店苗木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尚光、杨浩、蔡懿苒、高学艺、张会忠、苏守香、刘敏、黄士永、周米生、王晶晶。DB34/T 44352023 1 皖槐 1 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本规定了“皖槐1号”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F.inermis(Mirb.)R
3、ehd.WanHuai1)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皖槐1号”刺槐容器育苗、栽培各产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皖槐 1 号”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F.inermis(Mirb.)Rehd.WanHuai 1 一个刺槐无性系优良品种,其冠形窄,主干明显,通直圆满,根系发达,生长快,抗寒、耐旱耐贫瘠,无明显病虫害。大径级材 large diameter timber 小头去皮直径至少达到 24 cm,长 2 m以上的原木。根插 root cutting 以根段作为插条的扦插方法。
4、4 容器苗培育 基质配置 先按照草炭45%、珍珠岩10%、蛭石10%、农林废弃物类30%、壤质黄心土5%配方比例配制刺槐根扦插轻基质,然后再加按缓释肥 1 kg/m 2 kg/m和过磷酸钙2 kg/m3 kg/m,或 4 kg/m 5 kg/m腐熟粉状饼肥和 2 kg/m 3 kg/m过磷酸钙或 5 kg/m 6 kg/m复合肥,充分拌匀后,配制成pH值 5.06.5 轻基质基质。育苗容器准备 采用自然降解的材料分别制成 8 cm 10 cm或 10 cm 10 cm规格容器袋。基质装袋 DB34/T 44352023 2 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 500 倍多菌灵等常规药物消毒,以喷壶边浇
5、边轻翻,拌匀基质。装袋,基质装至容器袋80%,灌装好的基质存放 1 周后,采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或多菌灵对其再次消毒,紧密摆放在托盘中,以扦插备用。苗床准备 在运输方便、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场地上建苗床,并在其上方按扦插规模建设相应规格的育苗大棚及喷灌系统。苗床按“宽 0.9 m 1.2 m、长依实际情况定、高 20 cm 25 cm、步道宽 0.3 m 0.5 m”设置,保持床面平整。作床后用床间步道上的土壤,把苗床四周培好,按株行距 10 cm将填满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间空隙用土填实,浇透水至容器中的基质沉实备用。用复合肥作基肥的,需反复慢浇,使复合肥颗粒溶解。扦插 4.5
6、.1 根段截制 3 月上、中旬苗圃起苗时,选用品种纯正的“皖槐1号”刺槐苗,将根径在 0.5 cm以上的根全部挖出,在荫凉无风处将长根剪成上平下斜、长 6 cm 10 cm的根段,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并用湿毛巾覆盖根段表面。待全部剪好后将根段按粗度 0.5 cm 0.7 cm、0.8 cm 1.2 cm、1.3 cm 1.5 cm进行分级,每 50 根捆成一扎备用。截制根段的刀具要锋利,剪截时,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4.5.2 生根素处理 扦插前,将捆扎根段下部斜面速沾 200 mg/L 300 mg/L浓度萘乙酸,或根据说明用ABT1号生根粉 600 ppm溶液处理,准备扦插。4.5
7、.3 根段扦插 扦插时间一般在 4 月中下旬;扦插前保证容器袋浇透水,用长 15 cm、粗 0.5 cm左右枝条(顶端削成圆锥形)在每个营养袋上开一个深度为 4.0 cm 5.0 cm的小孔,将根插穗插于营养袋中,上端露出营养袋 0.4 cm左右,注意上下切口的方向;扦插结束后,在营养袋上方均匀地覆盖一层细土,以恰好覆盖露于营养袋上方的根插穗为准。插后管理 4.6.1 水分调控 扦插好后,浇透水,大棚内保持温度在 25 30、相对湿度85以上。发现缺水及时补充,浇水时不宜过急,水滴不宜过大,杜绝漫灌。当地表温度大于 30时,启动大棚上方的50遮光度遮阳网覆盖。在根插穗未长出真叶前,大棚两侧及顶
8、部窗户不宜敞开。容器苗成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防积水;夏天浇水一般在10:00前,17:00后进行。4.6.2 施肥 苗木生长初期适量追施0.2尿素水溶液,生长中后期多施磷、钾肥,浓度为 0.51.0,每隔15 天施 1 次;扦插后,可在 30 天内喷施0.075磷酸二氢钾 2 次 3 次;施肥应选择晴天为宜,追肥可结合喷灌进行。4.6.3 炼苗移栽 DB34/T 44352023 3 当苗高达 6 cm 8 cm,可逐步通风炼苗,每日适当敞开温湿大棚侧窗及顶窗,直至完全敞开。当幼苗长至 20 cm以上时,即可从大棚移栽至大田培育。栽植密度按 40 cm 60 cm,其他管理方法按常规育苗
9、管理方式进行。苗木分级与出圃 4.7.1 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分级见表1。表1 一年生容器苗质量分级 级别 地径(cm)苗高(m)根系 检疫性病虫害 级 1.5 2.0 发 达 无 级 1.01.5 1.52.0 较发达 无 4.7.2 苗木出圃 4.7.2.1 出圃时间:苗木出圃时间应与造林季节衔接,最适宜的造林季节为 12 月下旬次年 3 月上旬。4.7.2.2 起苗、分级、包装:起苗前 3 天苗床浇透水,随起苗随分级,按照 4.7.1 规定达到合格苗标准的即为合格苗。起苗时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顶芽,按 30 株或 50 株一捆,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5 大径材培育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
10、厚度 50 cm以上,土壤pH值5.57.5之间,地下水位在 1.0 m以下,腐殖质含量高、不积水的缓坡地或平地为宜。造林 5.2.1 整地挖穴 造林前,全垦深翻;造林时,再进行整地、挖穴,栽植穴规格:上宽 60 cm,底宽 45 cm,深 50 cm。5.2.2 苗木选择 选择1年生、级苗栽植。5.2.3 定植 5.2.3.1 栽植前,每穴施有机肥 2 kg,然后再填 10 cm 20 cm 土,将苗放入穴中,扶正,埋土至根颈处,用手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压实,最后覆土高至苗木根部原土痕 5 cm 处。栽植后,一次性浇透定根水。5.2.3.2 定植时,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造林地,株行距 1
11、.5 m 2.0 m;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株行距按 2.0 m 3.0 m;造林后,及时核查苗木成活率,以利补植,避免缺株造成相邻苗木偏冠。DB34/T 44352023 4 抚育管理 5.3.1 间作 幼林郁闭前,间作矮杆作物,以豆科植物为佳。5.3.2 除草、松土 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在杂草萌芽出土后须人工及时清除干净。行间、株间用人工除草,然后运出林地集中堆放。雨季或浇水之后要及时松土。5.3.3 施肥与灌溉 施肥宜在速生期开始时进行,以磷、钾肥为主,以达到以磷促氮,加速刺槐固氮效果。造林当年 6月7 月施肥 2 次,追施复合肥 250 g/株。第 2 年 4 年,分别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4435 2023 皖槐 刺槐 容器 培育 栽培技术 规程
